大龍燈vs.小星燈:我和我家的外籍看護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不論她是從什麼樣的文化背景來的
我都感謝她對我的幫助
從元宵節燈會展示的一盞上了紅色指甲油的大龍燈,馨宜知道迪娜她又回來了。爸爸媽媽離婚後,菲籍看護迪娜陪她度過了那一段寂寞又慘澹的日子。因為迪娜,她學習到如何尊重不同文化種族的人,也很快接納她的大陸新「媽媽」。事過兩年,馨宜很高興看到迪娜的蛛絲馬跡,說不定有一天會去找她敘舊……
元宵節,馨宜和新「媽媽」去賞花燈。這個媽媽是去年冬至爸爸才結婚的對象,馨宜決定要敞開心胸接納她。她們一起辦年貨,料理不同風味的食物,過個豐盛的年。現在她們一起上街賞燈。
一盞擦著指甲油的大青龍燈引起馨宜的注意。它和阿公做的一模一樣,只是腳爪上擦了紅指甲。迪娜是阿公的徒弟,燈籠也做得很好,既然這個燈籠不是阿公的作品,顯然就是迪娜的。
馨宜想起五年級的時候,爸媽剛離婚,爸爸到中國經商,她住到雲林鄉下陪阿公阿嬤。阿嬤臥病在床,家裡雇了菲籍看護迪娜幫忙。由於環境驟變,馨宜與新同學還沒建立好互動關係,情緒經常很低落,有時會對迪娜頤指氣使,甚至故意藉機找迪娜麻煩,阿公看到了,嚴厲糾正她,反而讓她更遷怒迪娜。
在學校裡,馨宜受到女同學的排擠,因此對一名長得頗帥、又對她很友善的男同學自然產生好感;少女情懷讓她不知能對誰開口。她的媽媽雖然來看她,卻也忙著適應自己的新男朋友,無暇顧及她的心事,讓她覺得更孤單。
馨宜第一次初經來潮,阿公不知該如何處理,便叫迪娜幫她。學校教過生理衛生,不過真正面臨時還是會慌亂。經過這個插曲,馨宜開始跟迪娜比較親近,有些小祕密會互相分享。她告訴迪娜她學校的事,迪娜告訴她菲律賓的家人和風俗民情。馨宜也漸漸了解一個人離鄉背井、到別的國家工作的辛苦與寂寞。
迪娜是天主教徒,在阿公家裡,她會盡責的幫忙打點拜拜的事,料理臺式的供品。她在自己房裡放了一棵小聖誕樹,在樹上安了一盞小星燈,想家或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跪在小星燈前禱告。
阿公是做大龍燈的師傅,他參加傳統燈籠製作比賽,得了第一名。縣政府來定了六十個燈籠,阿公找不到協力人手,迪娜順理成章的成為阿公的得力助手,因為她大學時是圖畫社社長,畫得一手好畫。
姑婆的菲籍看護說了迪娜一些閒話,害迪娜受到阿公責怪,但是馨宜曾經參加迪娜的聚會,她寧願相信迪娜只是開開心心的和自己的同胞一起玩樂,以慰鄉愁,並沒有不檢點。那一陣子,迪娜時常在小星燈前禱告,馨宜也常陪伴她。
阿公有一晚參加喜宴,多喝了幾杯,第二天就再也沒醒來。不久阿嬤也過世了。儘管馨宜捨不得,也只好讓迪娜回國。
這晚馨宜看到上了指甲油的大龍燈,她相信迪娜又回來了。她記下展示牌上的資料,決定去找她……
我都感謝她對我的幫助
從元宵節燈會展示的一盞上了紅色指甲油的大龍燈,馨宜知道迪娜她又回來了。爸爸媽媽離婚後,菲籍看護迪娜陪她度過了那一段寂寞又慘澹的日子。因為迪娜,她學習到如何尊重不同文化種族的人,也很快接納她的大陸新「媽媽」。事過兩年,馨宜很高興看到迪娜的蛛絲馬跡,說不定有一天會去找她敘舊……
元宵節,馨宜和新「媽媽」去賞花燈。這個媽媽是去年冬至爸爸才結婚的對象,馨宜決定要敞開心胸接納她。她們一起辦年貨,料理不同風味的食物,過個豐盛的年。現在她們一起上街賞燈。
一盞擦著指甲油的大青龍燈引起馨宜的注意。它和阿公做的一模一樣,只是腳爪上擦了紅指甲。迪娜是阿公的徒弟,燈籠也做得很好,既然這個燈籠不是阿公的作品,顯然就是迪娜的。
馨宜想起五年級的時候,爸媽剛離婚,爸爸到中國經商,她住到雲林鄉下陪阿公阿嬤。阿嬤臥病在床,家裡雇了菲籍看護迪娜幫忙。由於環境驟變,馨宜與新同學還沒建立好互動關係,情緒經常很低落,有時會對迪娜頤指氣使,甚至故意藉機找迪娜麻煩,阿公看到了,嚴厲糾正她,反而讓她更遷怒迪娜。
在學校裡,馨宜受到女同學的排擠,因此對一名長得頗帥、又對她很友善的男同學自然產生好感;少女情懷讓她不知能對誰開口。她的媽媽雖然來看她,卻也忙著適應自己的新男朋友,無暇顧及她的心事,讓她覺得更孤單。
馨宜第一次初經來潮,阿公不知該如何處理,便叫迪娜幫她。學校教過生理衛生,不過真正面臨時還是會慌亂。經過這個插曲,馨宜開始跟迪娜比較親近,有些小祕密會互相分享。她告訴迪娜她學校的事,迪娜告訴她菲律賓的家人和風俗民情。馨宜也漸漸了解一個人離鄉背井、到別的國家工作的辛苦與寂寞。
迪娜是天主教徒,在阿公家裡,她會盡責的幫忙打點拜拜的事,料理臺式的供品。她在自己房裡放了一棵小聖誕樹,在樹上安了一盞小星燈,想家或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跪在小星燈前禱告。
阿公是做大龍燈的師傅,他參加傳統燈籠製作比賽,得了第一名。縣政府來定了六十個燈籠,阿公找不到協力人手,迪娜順理成章的成為阿公的得力助手,因為她大學時是圖畫社社長,畫得一手好畫。
姑婆的菲籍看護說了迪娜一些閒話,害迪娜受到阿公責怪,但是馨宜曾經參加迪娜的聚會,她寧願相信迪娜只是開開心心的和自己的同胞一起玩樂,以慰鄉愁,並沒有不檢點。那一陣子,迪娜時常在小星燈前禱告,馨宜也常陪伴她。
阿公有一晚參加喜宴,多喝了幾杯,第二天就再也沒醒來。不久阿嬤也過世了。儘管馨宜捨不得,也只好讓迪娜回國。
這晚馨宜看到上了指甲油的大龍燈,她相信迪娜又回來了。她記下展示牌上的資料,決定去找她……
名人推薦
人的高尚,不在華服、財富,而在善良、熱情、仁慈、正義、勇敢、本分等品德。每個人秉著良好的品德,努力為社會深耕美好的未來,讓學生有夢想可追尋、遇到挫折的人可以重新站起、農夫全心珍愛大地、有能力的人願無私的付出……就是大美。大美的涵養需從小薰陶,「陽光少年遊」能以此為出發點,也可稱是「少兒生活美學」的種子。──名作家 李家同
在部分國小老師與故事媽媽熱中推廣繪本以及簡易橋梁書的時候,這一系列書給了有心推廣抽象文字教學的人士另一種選擇,因為除了幽默有趣的故事外,它們還給小讀者上了重要的生命教育,在啟蒙之餘,不忘成長的真義。──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孩子的認知有些靠自我探索,有些靠外在的給予,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會在腦袋裡轉化成特有的價值觀。很高興看到「陽光少年遊」提供孩子一個新的媒介,好讓孩子們能從閱讀中,領悟到尊重與反思的重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教授
小說有它的創作背景,雖是清代名著《紅樓夢》,隨著時間流逝,讀者越來越難理解書中大觀園的生活情境,當下有耐心讀完此書者,幾人哉!
東方出版社發行之「陽光少年遊」系列,乃為時下小學生量身訂作之小說,它的故事取材切合學生生活經驗,或「追求夢想」、或「土地保育」、或「義工付出」、或「困境突圍」,皆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和共鳴。此外,作者文筆流暢,娓娓敘來精采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可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臺北市立明湖國中教師∕報紙專欄作家 施教麟
在部分國小老師與故事媽媽熱中推廣繪本以及簡易橋梁書的時候,這一系列書給了有心推廣抽象文字教學的人士另一種選擇,因為除了幽默有趣的故事外,它們還給小讀者上了重要的生命教育,在啟蒙之餘,不忘成長的真義。──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孩子的認知有些靠自我探索,有些靠外在的給予,每天遇到的人、事、物都會在腦袋裡轉化成特有的價值觀。很高興看到「陽光少年遊」提供孩子一個新的媒介,好讓孩子們能從閱讀中,領悟到尊重與反思的重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教授
小說有它的創作背景,雖是清代名著《紅樓夢》,隨著時間流逝,讀者越來越難理解書中大觀園的生活情境,當下有耐心讀完此書者,幾人哉!
東方出版社發行之「陽光少年遊」系列,乃為時下小學生量身訂作之小說,它的故事取材切合學生生活經驗,或「追求夢想」、或「土地保育」、或「義工付出」、或「困境突圍」,皆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和共鳴。此外,作者文筆流暢,娓娓敘來精采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可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臺北市立明湖國中教師∕報紙專欄作家 施教麟
目錄
第一章 紅指爪的大青龍
第二章 有父有母的孤兒
第三章 受欺負的傭人
第四章 不可以跟男生亂來喔
第五章 媽媽交了男朋友
第六章 分享心中的小祕密
第七章 迪娜好想家
第八章 阿公得大獎了
第九章 有趣的菲律賓人聚會
第十章 可憐的小星燈
第十一章 最得力的助手
第十二章 神明嘉年華會
第十三章 她真的已經回來了
達人筆記
第二章 有父有母的孤兒
第三章 受欺負的傭人
第四章 不可以跟男生亂來喔
第五章 媽媽交了男朋友
第六章 分享心中的小祕密
第七章 迪娜好想家
第八章 阿公得大獎了
第九章 有趣的菲律賓人聚會
第十章 可憐的小星燈
第十一章 最得力的助手
第十二章 神明嘉年華會
第十三章 她真的已經回來了
達人筆記
序/導讀
作者序
感恩異鄉客的愛
一個父母離異的小女孩,如何面對媽媽結交新男友、爸爸娶了中國新娘、癱瘓在床的阿嬤、苦撐傳統燈籠店的阿公,和一個遠從菲律賓來的外籍看護。這本書,說的正是這樣一個不容易的故事。
有人說,小孩子天真無邪,最容易跟人玩在一起。可是,孩子漸漸進入青春期後,情況就不同了,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對異性感到興趣和好奇,他們嘗試要建立自己的人格與自信,而在摸索試探的過程中,他們的內心總會生出重重的迷惘和不安。
如果在這段時期,這個孩子來到新環境,面對陌生的人事物,和一個忙碌靜默,如快速移動的黑影的菲籍看護,他該如何調適?他又真能適應嗎?
在臺灣,有重病老人的家庭,常常會雇用外籍看護來照顧老人家。外籍看護離鄉背井來臺,擔任工時長、休假少、乏味又辛苦的工作,加上語言溝通不易,異國文化差異,總使他們感到寄人籬下,心情低落又荒涼。如果運氣不好,碰到苛刻的雇主,處境就更加可憐了。
同樣面對陌生的環境,同樣在調整自己,又擁有相似的壓抑和苦悶,我相信這個小女孩和菲籍看護在互動過程中,一定會意識到彼此內心的空缺,並且發展出一段特殊的依存情感。於是,一個新的關係便延伸出一個溫馨的故事。
「彩繪燈籠」是我非常喜愛的民俗藝術之一。「燈」又是溫暖與光明的象徵,是表達情境、人物情感與願望最適合的意象。在現代工業文明的淘洗下,燈籠的產業漸漸式微,從事這項工作的人,自然承受了夕陽產業的無奈,以及傳承的急迫感。
書中的阿公是個燈籠師傅,得意的作品是耀武揚威的「大龍燈」,相較於菲籍看護所買,工廠大量製造出來的聖誕「小星燈」,兩人之間主從、尊卑、新舊、中外,關係交雜。
阿公對客人親切好禮,對菲籍看護卻嚴厲苛求。阿公默許小孫女指使菲籍看護做事,但小孫女對菲籍看護無理取鬧時,阿公卻斷然怒顏制止。阿公曾質疑菲籍看護對丈夫不忠,禁止小孫女接近她,但聽到菲籍看護的反駁之後,他望著病榻上的老婆,深深體會出她孤獨的難受。阿公多麼依賴菲籍看護來幫他照顧重病的老婆,打理失去女主人的家,和照顧沒有父母在身旁的小孫女。阿公好威嚴,就像他的作品,那一盞光明大放,耀武揚威的大龍燈;但其實他很無助,他很寂寞,他也好脆弱。
小女孩、菲籍看護和阿公,這三角之間互相依存,因而糾葛出多元而細膩的情感,譜出了一段感人的樂章。
在全球化的環境中,人們在各國移動快速,擔任不同職務和角色。雖然人種不同,語言各異,但人性是相同的,離家的人都有鄉愁,人都期望被關愛,也希望獲得平等對待。那些來到我們國家工作的外國人,犧牲他們的時間和青春,犧牲他們的親情和愛情,幫我們很多忙,我們應該感恩他們。
你是否想過,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到外國工作,我們也將面臨相似的困難。你希望外國的人們,怎麼對待你呢?
我寫這本書,除了表達出目前許多臺灣家庭的現況與困境,也希望青少年朋友將心比心,用心對待身邊的人──不論他來自哪裡,不論他會跟你相處多久。
系列緣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周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導讀
用新觀念走進新紀元──讀書會帶領人 鄧美玲
開始閱讀《大龍燈vs.小星燈》的書稿時,我才注意到我的電腦會在我工作時,全無預警的跳出各式各樣的廣告。我不能對它視而不見,必須暫停工作,把滑鼠移至關閉鍵,按一下「關閉」,才能把它驅離我的視線。但是,它還是不會善罷干休,沒過幾分鐘,再來一次……
我花錢買了這部電腦,但不曉得透過什麼途徑,這些擾人的小廣告就會自動跳出來騷擾我,即使我對它發脾氣,它依舊氣定神閒、笑臉迎人。我問使用其他電腦廠牌的朋友是否也有相同遭遇,沒想到大家已見怪不怪,只說:「本來就是這樣啊!」
這就是我們的時代!而這,也正是《大龍燈vs.小星燈》的故事主角馨宜所處的時代。
馨宜在爸媽離婚後被送到阿公家,因為阿媽中風臥病在床,家裡有一個菲籍看護——迪娜。馨宜離開熟悉的學校和同學,在五年級的時候轉學到鄉下。這一連串的變故,包括原生家庭的破裂、父母離婚,以及爸媽各自有了新的男女朋友,對馨宜的衝擊確實很巨大;最可怕的是,她和好朋友分開,來到一個同學之間的關係已經發展穩固的班級,她要打破藩籬、融入其中,勢必困難重重。
在這一團混亂中,最初的安定力量是阿公,以及阿公製作燈籠的手藝帶給她的種種驚喜;接著,菲籍看護迪娜帶來的異文化衝擊,讓她轉移注意力,不再專注在自己的不幸上。例如一開始迪娜奇怪的說話方式、有點黑的膚色,促狹的同學甚至把她跟迪娜比到一起……這讓馨宜的情緒得到巧妙的轉移,給了她使壞的正當理由,她嫁禍迪娜,故意讓迪娜討饒;然後阿公的教訓,讓本性善良的馨宜彷彿整個醒過來了。這次的覺悟,不僅讓自己的不幸得到療癒,也打開了原本就柔軟的心,開始試圖了解迪娜,甚至進入她的生活和感情世界。馨宜初經來到時,迪娜適時扮演媽媽的角色,給了她溫暖的支持與照顧;迪娜也適時展露她在母國的繪畫技巧,幫助阿公度過難關。在父母離異的時候,馨宜的心靈意外的因異邦情誼的滋潤而得到平撫,也讓她學會體貼離鄉背井的人。這總總改變讓她漸漸站穩腳步,在陌生的異鄉扎根長葉,重新生活;同時也可以坦然接受媽媽的新男友,隨後並與來自中國大陸的新媽媽相處融洽。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雖然看來平淡,馨宜全無準備的迎向她不得不的改變,最後也承受、消化了一切,接受了好朋友離她而去、接受了媽媽強橫的新男友、接受阿公的突然過世,最後也接受了迪娜的離開和新媽媽的進門……她內心的波折並不明顯,就像我們看到的所有孩子,他們很少會劇烈的表達什麼,可是默默承受環境對他們的型塑之後,他們內在的改變事實上是很驚人。
馨宜的處境讓我跟目前無孔不入的網路宣傳聯想到一塊兒,實在是因為它們同樣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現象之一。相較於過去穩定的家庭關係與人際網路,像馨宜這樣的現代孩童,倘若沒能得到適當的啟發,要如何適應這個光怪陸離、充滿變異的生活環境?
我雖然關注這個現象,但並不憂心,因為生命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一方面不忍的看著馨宜無奈的接受一切,一方面也驚喜的看著她慢慢長出自己的力量,把異文化吸納為自己的一部分,然後逐漸融入成人世界,成為創造世界的一分子。
在現實世界裡,我可以理解孩子們的「不軌」,在試圖改變無效之後,接納並展開溝通對話,幫助他們整理自己;我比較憂心的反而是:父母師長總是用自以為是的價值判斷與生活習慣,強硬的要求孩子改變,甚至給他們貼上標籤,這種方式往往只會引發雙方的情緒性衝突,讓各自堅持的價值觀都帶上負面因子,「叛逆」和「頑固」的鬥爭永無休止。要知道,孩子必須不斷向前,當價值的衝突發生時,父母的以退為進,雙方反而可以進行深度溝通,並達成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這個思考之下,《大龍燈vs.小星燈》這本書,倒是非常適合親子共讀、分享觀點的妙引子。
感恩異鄉客的愛
一個父母離異的小女孩,如何面對媽媽結交新男友、爸爸娶了中國新娘、癱瘓在床的阿嬤、苦撐傳統燈籠店的阿公,和一個遠從菲律賓來的外籍看護。這本書,說的正是這樣一個不容易的故事。
有人說,小孩子天真無邪,最容易跟人玩在一起。可是,孩子漸漸進入青春期後,情況就不同了,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對異性感到興趣和好奇,他們嘗試要建立自己的人格與自信,而在摸索試探的過程中,他們的內心總會生出重重的迷惘和不安。
如果在這段時期,這個孩子來到新環境,面對陌生的人事物,和一個忙碌靜默,如快速移動的黑影的菲籍看護,他該如何調適?他又真能適應嗎?
在臺灣,有重病老人的家庭,常常會雇用外籍看護來照顧老人家。外籍看護離鄉背井來臺,擔任工時長、休假少、乏味又辛苦的工作,加上語言溝通不易,異國文化差異,總使他們感到寄人籬下,心情低落又荒涼。如果運氣不好,碰到苛刻的雇主,處境就更加可憐了。
同樣面對陌生的環境,同樣在調整自己,又擁有相似的壓抑和苦悶,我相信這個小女孩和菲籍看護在互動過程中,一定會意識到彼此內心的空缺,並且發展出一段特殊的依存情感。於是,一個新的關係便延伸出一個溫馨的故事。
「彩繪燈籠」是我非常喜愛的民俗藝術之一。「燈」又是溫暖與光明的象徵,是表達情境、人物情感與願望最適合的意象。在現代工業文明的淘洗下,燈籠的產業漸漸式微,從事這項工作的人,自然承受了夕陽產業的無奈,以及傳承的急迫感。
書中的阿公是個燈籠師傅,得意的作品是耀武揚威的「大龍燈」,相較於菲籍看護所買,工廠大量製造出來的聖誕「小星燈」,兩人之間主從、尊卑、新舊、中外,關係交雜。
阿公對客人親切好禮,對菲籍看護卻嚴厲苛求。阿公默許小孫女指使菲籍看護做事,但小孫女對菲籍看護無理取鬧時,阿公卻斷然怒顏制止。阿公曾質疑菲籍看護對丈夫不忠,禁止小孫女接近她,但聽到菲籍看護的反駁之後,他望著病榻上的老婆,深深體會出她孤獨的難受。阿公多麼依賴菲籍看護來幫他照顧重病的老婆,打理失去女主人的家,和照顧沒有父母在身旁的小孫女。阿公好威嚴,就像他的作品,那一盞光明大放,耀武揚威的大龍燈;但其實他很無助,他很寂寞,他也好脆弱。
小女孩、菲籍看護和阿公,這三角之間互相依存,因而糾葛出多元而細膩的情感,譜出了一段感人的樂章。
在全球化的環境中,人們在各國移動快速,擔任不同職務和角色。雖然人種不同,語言各異,但人性是相同的,離家的人都有鄉愁,人都期望被關愛,也希望獲得平等對待。那些來到我們國家工作的外國人,犧牲他們的時間和青春,犧牲他們的親情和愛情,幫我們很多忙,我們應該感恩他們。
你是否想過,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到外國工作,我們也將面臨相似的困難。你希望外國的人們,怎麼對待你呢?
我寫這本書,除了表達出目前許多臺灣家庭的現況與困境,也希望青少年朋友將心比心,用心對待身邊的人──不論他來自哪裡,不論他會跟你相處多久。
系列緣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周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導讀
用新觀念走進新紀元──讀書會帶領人 鄧美玲
開始閱讀《大龍燈vs.小星燈》的書稿時,我才注意到我的電腦會在我工作時,全無預警的跳出各式各樣的廣告。我不能對它視而不見,必須暫停工作,把滑鼠移至關閉鍵,按一下「關閉」,才能把它驅離我的視線。但是,它還是不會善罷干休,沒過幾分鐘,再來一次……
我花錢買了這部電腦,但不曉得透過什麼途徑,這些擾人的小廣告就會自動跳出來騷擾我,即使我對它發脾氣,它依舊氣定神閒、笑臉迎人。我問使用其他電腦廠牌的朋友是否也有相同遭遇,沒想到大家已見怪不怪,只說:「本來就是這樣啊!」
這就是我們的時代!而這,也正是《大龍燈vs.小星燈》的故事主角馨宜所處的時代。
馨宜在爸媽離婚後被送到阿公家,因為阿媽中風臥病在床,家裡有一個菲籍看護——迪娜。馨宜離開熟悉的學校和同學,在五年級的時候轉學到鄉下。這一連串的變故,包括原生家庭的破裂、父母離婚,以及爸媽各自有了新的男女朋友,對馨宜的衝擊確實很巨大;最可怕的是,她和好朋友分開,來到一個同學之間的關係已經發展穩固的班級,她要打破藩籬、融入其中,勢必困難重重。
在這一團混亂中,最初的安定力量是阿公,以及阿公製作燈籠的手藝帶給她的種種驚喜;接著,菲籍看護迪娜帶來的異文化衝擊,讓她轉移注意力,不再專注在自己的不幸上。例如一開始迪娜奇怪的說話方式、有點黑的膚色,促狹的同學甚至把她跟迪娜比到一起……這讓馨宜的情緒得到巧妙的轉移,給了她使壞的正當理由,她嫁禍迪娜,故意讓迪娜討饒;然後阿公的教訓,讓本性善良的馨宜彷彿整個醒過來了。這次的覺悟,不僅讓自己的不幸得到療癒,也打開了原本就柔軟的心,開始試圖了解迪娜,甚至進入她的生活和感情世界。馨宜初經來到時,迪娜適時扮演媽媽的角色,給了她溫暖的支持與照顧;迪娜也適時展露她在母國的繪畫技巧,幫助阿公度過難關。在父母離異的時候,馨宜的心靈意外的因異邦情誼的滋潤而得到平撫,也讓她學會體貼離鄉背井的人。這總總改變讓她漸漸站穩腳步,在陌生的異鄉扎根長葉,重新生活;同時也可以坦然接受媽媽的新男友,隨後並與來自中國大陸的新媽媽相處融洽。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雖然看來平淡,馨宜全無準備的迎向她不得不的改變,最後也承受、消化了一切,接受了好朋友離她而去、接受了媽媽強橫的新男友、接受阿公的突然過世,最後也接受了迪娜的離開和新媽媽的進門……她內心的波折並不明顯,就像我們看到的所有孩子,他們很少會劇烈的表達什麼,可是默默承受環境對他們的型塑之後,他們內在的改變事實上是很驚人。
馨宜的處境讓我跟目前無孔不入的網路宣傳聯想到一塊兒,實在是因為它們同樣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現象之一。相較於過去穩定的家庭關係與人際網路,像馨宜這樣的現代孩童,倘若沒能得到適當的啟發,要如何適應這個光怪陸離、充滿變異的生活環境?
我雖然關注這個現象,但並不憂心,因為生命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一方面不忍的看著馨宜無奈的接受一切,一方面也驚喜的看著她慢慢長出自己的力量,把異文化吸納為自己的一部分,然後逐漸融入成人世界,成為創造世界的一分子。
在現實世界裡,我可以理解孩子們的「不軌」,在試圖改變無效之後,接納並展開溝通對話,幫助他們整理自己;我比較憂心的反而是:父母師長總是用自以為是的價值判斷與生活習慣,強硬的要求孩子改變,甚至給他們貼上標籤,這種方式往往只會引發雙方的情緒性衝突,讓各自堅持的價值觀都帶上負面因子,「叛逆」和「頑固」的鬥爭永無休止。要知道,孩子必須不斷向前,當價值的衝突發生時,父母的以退為進,雙方反而可以進行深度溝通,並達成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這個思考之下,《大龍燈vs.小星燈》這本書,倒是非常適合親子共讀、分享觀點的妙引子。
試閱
…………
禮拜一上學,連劭恩把收集到的阿美族資料拿給大家看,包含圖片和好多篇文章。圖片裡的人穿著色彩鮮豔,活潑亮麗的服飾,深深吸引著馨宜的目光。
「好漂亮喔!」馨宜讚嘆。「尤其是女生頭上的裝飾品。」
「那個叫做大花帽。」連劭恩解釋:「是用白色羽毛、彩色管子、珠珠和穗子組合起來的。」
「你的媽媽有穿過這種衣服嗎?」
「有啊!媽媽說他小時候跟外婆回花蓮參加豐年祭,就穿過幾次。」
「一定很漂亮。」
「你喜歡嗎?」連劭恩體貼的說:「這一張圖片送給你。」
「怎麼可以?這是要做報告的資料。」
「有什麼關係?網路上印下來的,我回家重印一張就好了啊!」
「你真的要送我?」馨宜感覺心跳得好厲害。
「就送你。」
「……謝謝。」她感覺臉頰熱熱的,趕緊低下頭。
馨宜把圖片小心的收在書包裡,然後壓抑著一顆雀躍的心,上完一天的課;只是,她的眼光總是不經意的飄向連劭恩。一整天,她的胸口都因為心跳急速而緊緊悶悶的——雖然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內心卻好快樂,那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嘿,你知道那是什麼感覺嗎?◎……要你管……〉
踩著輕快的腳步回到家,想看看阿公幫燈籠畫什麼東西,卻發現阿公不見了。
馨宜跑去找迪娜,問:「阿公呢?」
「阿公去醫院。」迪娜面帶憂愁的說。
「醫院?阿公怎麼了?」馨宜好緊張。
「ㄅㄨ是,是姑婆,姑婆跌倒,斷掉,腳開刀。」
「啊!姑婆骨折開刀,怎麼會這樣?」
「老人常常,骨頭ㄅㄨ好。」
是啊!姑婆彎腰駝背的,走起路來慢吞吞的,體力不是很好的樣子,想不到只是跌倒,就骨折了。
迪娜先招呼馨宜吃晚餐。沒有阿公在身邊,馨宜沒什麼胃口,也不知道姑婆情況如何,有沒有很嚴重?阿公什麼時候才會回家?
晚餐有一道燉南瓜,迪娜吃得津津有味,馨宜好奇的問她:「這是什麼菜?你怎麼那麼喜歡吃?」
「椰漿南瓜,用椰漿煮南瓜,菲律賓菜,你吃看看。」
馨宜夾一塊南瓜送進嘴裡,感覺香甜軟滑,帶有濃濃的椰奶香氣。她開心的說:「真好吃。」
「多一點,吃多。」迪娜也很高興家鄉菜獲得讚賞。
馨宜多吃兩塊,忽然想起連劭恩,就問迪娜:「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OK!」
「你有沒有男朋友?」
「男朋友,NO,NO,沒有男朋友,我有老公。」
「哦?你已經結婚了?」
「是,我的小孩八歲,比你年輕一點。」
「看不出來你已經當媽媽了。」
「我是二十八歲,我來臺灣,賺錢,養他們。」
不知道是不是阿公不在的關係,迪娜說的話比平常多,而且神態也活潑許多。
「我還以為你是小姐呢!」馨宜感到有趣。「你和你先生怎麼認識的?」
「我們,是鄰居,小時候已經很好。」迪娜低頭微笑,似乎有點不好意思。
「小時候就談戀愛嗎?」馨宜好驚訝。
「ㄅㄨ,ㄅㄨ是,讀大學的時候,才戀愛。」迪娜揮揮手。
「真好玩。」馨宜忍受不了隱藏祕密的痛苦,悄悄的告訴迪娜:「我跟你講一件事,你不要跟我阿公講,好不好?」
「好。」迪娜張大眼睛,點頭。
「我們班有一個男生,叫做連劭恩,長得高高帥帥的,我覺得,我好像有一點喜歡他。」
「耶!」迪娜咧開嘴,顯得很有興致。
「今天,他送我一張阿美族的圖片,我覺得他好像也有喜歡我。」
「哦!談戀愛?」迪娜表情戲謔,故意拉高音調。
「才沒有呢!」馨宜害羞的紅了臉,忽然想到阿公,便緊張的補充說:「你絕對不可跟我阿公講喔!要不然,我一定會被他罵死的。」
「噓!我ㄅㄨ講,ㄅㄨ講,嘻!嘻!」
迪娜噘起嘴,縮起脖子,逗得馨宜開懷大笑:「哈!哈!」
迪娜又說:「我國小的時候,也有喜歡男生。」
「真的?」
「真的,我也ㄅㄨ敢讓我媽媽知道。」
「你有跟那個男生說嗎?」
「沒有。」
「他知道嗎?」
「ㄅㄨ知道。」
「你暗戀他。」
「暗戀?」
「就是偷偷的喜歡啦!」馨宜解釋。
「嘻!嘻!」迪娜猛點頭。
「那一定很難過。」
「ㄅㄨ會,喜歡而已,ㄅㄨ會怎麼樣。」
「你覺得我這樣喜歡人家,是不是很不好?」馨宜低下頭。「阿公和媽媽都一直叫我不可以談戀愛,我好怕被他們罵。」
「ㄅㄨ會,喜歡別人很正常,因為你知道欣賞別人;被人喜歡也很正常,因為你很好。大家,都是好朋友。」〈◎說得真好!●偷偷告訴你喔,我很喜歡……〉
「嗯!」馨宜喜悅的點點頭,被人了解的感覺,好滿足。
迪娜又說:「談戀愛,長大,再來;喜歡,每天都可以喜歡。」
「哈!哈!哈!」馨宜覺得迪娜的國語實在是很好玩。
終於吐露出憋在肚子的心聲,馨宜好像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感覺輕鬆許多。而且,迪娜的一番話,讓她對自己增添了幾分信心。
…………
禮拜一上學,連劭恩把收集到的阿美族資料拿給大家看,包含圖片和好多篇文章。圖片裡的人穿著色彩鮮豔,活潑亮麗的服飾,深深吸引著馨宜的目光。
「好漂亮喔!」馨宜讚嘆。「尤其是女生頭上的裝飾品。」
「那個叫做大花帽。」連劭恩解釋:「是用白色羽毛、彩色管子、珠珠和穗子組合起來的。」
「你的媽媽有穿過這種衣服嗎?」
「有啊!媽媽說他小時候跟外婆回花蓮參加豐年祭,就穿過幾次。」
「一定很漂亮。」
「你喜歡嗎?」連劭恩體貼的說:「這一張圖片送給你。」
「怎麼可以?這是要做報告的資料。」
「有什麼關係?網路上印下來的,我回家重印一張就好了啊!」
「你真的要送我?」馨宜感覺心跳得好厲害。
「就送你。」
「……謝謝。」她感覺臉頰熱熱的,趕緊低下頭。
馨宜把圖片小心的收在書包裡,然後壓抑著一顆雀躍的心,上完一天的課;只是,她的眼光總是不經意的飄向連劭恩。一整天,她的胸口都因為心跳急速而緊緊悶悶的——雖然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內心卻好快樂,那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嘿,你知道那是什麼感覺嗎?◎……要你管……〉
踩著輕快的腳步回到家,想看看阿公幫燈籠畫什麼東西,卻發現阿公不見了。
馨宜跑去找迪娜,問:「阿公呢?」
「阿公去醫院。」迪娜面帶憂愁的說。
「醫院?阿公怎麼了?」馨宜好緊張。
「ㄅㄨ是,是姑婆,姑婆跌倒,斷掉,腳開刀。」
「啊!姑婆骨折開刀,怎麼會這樣?」
「老人常常,骨頭ㄅㄨ好。」
是啊!姑婆彎腰駝背的,走起路來慢吞吞的,體力不是很好的樣子,想不到只是跌倒,就骨折了。
迪娜先招呼馨宜吃晚餐。沒有阿公在身邊,馨宜沒什麼胃口,也不知道姑婆情況如何,有沒有很嚴重?阿公什麼時候才會回家?
晚餐有一道燉南瓜,迪娜吃得津津有味,馨宜好奇的問她:「這是什麼菜?你怎麼那麼喜歡吃?」
「椰漿南瓜,用椰漿煮南瓜,菲律賓菜,你吃看看。」
馨宜夾一塊南瓜送進嘴裡,感覺香甜軟滑,帶有濃濃的椰奶香氣。她開心的說:「真好吃。」
「多一點,吃多。」迪娜也很高興家鄉菜獲得讚賞。
馨宜多吃兩塊,忽然想起連劭恩,就問迪娜:「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OK!」
「你有沒有男朋友?」
「男朋友,NO,NO,沒有男朋友,我有老公。」
「哦?你已經結婚了?」
「是,我的小孩八歲,比你年輕一點。」
「看不出來你已經當媽媽了。」
「我是二十八歲,我來臺灣,賺錢,養他們。」
不知道是不是阿公不在的關係,迪娜說的話比平常多,而且神態也活潑許多。
「我還以為你是小姐呢!」馨宜感到有趣。「你和你先生怎麼認識的?」
「我們,是鄰居,小時候已經很好。」迪娜低頭微笑,似乎有點不好意思。
「小時候就談戀愛嗎?」馨宜好驚訝。
「ㄅㄨ,ㄅㄨ是,讀大學的時候,才戀愛。」迪娜揮揮手。
「真好玩。」馨宜忍受不了隱藏祕密的痛苦,悄悄的告訴迪娜:「我跟你講一件事,你不要跟我阿公講,好不好?」
「好。」迪娜張大眼睛,點頭。
「我們班有一個男生,叫做連劭恩,長得高高帥帥的,我覺得,我好像有一點喜歡他。」
「耶!」迪娜咧開嘴,顯得很有興致。
「今天,他送我一張阿美族的圖片,我覺得他好像也有喜歡我。」
「哦!談戀愛?」迪娜表情戲謔,故意拉高音調。
「才沒有呢!」馨宜害羞的紅了臉,忽然想到阿公,便緊張的補充說:「你絕對不可跟我阿公講喔!要不然,我一定會被他罵死的。」
「噓!我ㄅㄨ講,ㄅㄨ講,嘻!嘻!」
迪娜噘起嘴,縮起脖子,逗得馨宜開懷大笑:「哈!哈!」
迪娜又說:「我國小的時候,也有喜歡男生。」
「真的?」
「真的,我也ㄅㄨ敢讓我媽媽知道。」
「你有跟那個男生說嗎?」
「沒有。」
「他知道嗎?」
「ㄅㄨ知道。」
「你暗戀他。」
「暗戀?」
「就是偷偷的喜歡啦!」馨宜解釋。
「嘻!嘻!」迪娜猛點頭。
「那一定很難過。」
「ㄅㄨ會,喜歡而已,ㄅㄨ會怎麼樣。」
「你覺得我這樣喜歡人家,是不是很不好?」馨宜低下頭。「阿公和媽媽都一直叫我不可以談戀愛,我好怕被他們罵。」
「ㄅㄨ會,喜歡別人很正常,因為你知道欣賞別人;被人喜歡也很正常,因為你很好。大家,都是好朋友。」〈◎說得真好!●偷偷告訴你喔,我很喜歡……〉
「嗯!」馨宜喜悅的點點頭,被人了解的感覺,好滿足。
迪娜又說:「談戀愛,長大,再來;喜歡,每天都可以喜歡。」
「哈!哈!哈!」馨宜覺得迪娜的國語實在是很好玩。
終於吐露出憋在肚子的心聲,馨宜好像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感覺輕鬆許多。而且,迪娜的一番話,讓她對自己增添了幾分信心。
…………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