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間諜(繼《漣漪的夜晚》木皿泉又一感人力作)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繼暢銷大作《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漣漪的夜晚》
本屋大賞作家 木皿泉
以同樣溫暖的筆鋒,揭開嶄新扉頁
🅞 第32回山本周五郎賞入圍作品
🅞 日本代表性文學雜誌《達文西》2019年6月選書
🅞 亞馬遜☆☆☆☆好評
最初明明只是一個單純的都市傳說──
但卻在那一如往常的街道上,成為了改變人生的契機
傳聞中,「影子間諜」無所不在。
它們偽裝成你的親人,偽裝成你的同學,偽裝成你的寵物……偽裝成這世上大大小小的生物,躲藏在校園、家中、街道的一隅,彷彿要灼穿內心似地靜靜注視著這一切。
霸凌者與被霸凌的學生、發現父母祕密的少女、疑似癡呆症的老人、怨恨姊姊的妹妹……在脆弱的人們面臨危機存亡之際,「它們」默默出現,捎來訊息,然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它們一直「監視」著人們。
那令人背脊發涼的視線,
究竟會帶來救贖的光輝,
還是敲響審判罪罰的鐘聲?
〈皮膚〉
別班的女生自殺了,警方卻約談了和她毫無交集的同學G。之後,「同學G是影子間諜吧!」的奇怪傳聞在校內不脛而走,學生們接二連三找上G,只為了想一睹「影子間諜」露出馬腳的瞬間……
〈腳丫〉
不知何時開始,阿賢就成為近田一夥人的霸凌目標,阿賢一直忍受著他們無理的要求與暴力,直到那天,近田要求阿賢砍下貓咪的腳丫……
〈眼睛〉
享受著退休生活的友子,從好友桐惠那裡轉介了一個奇怪的臨演工作,但事成之後桐惠卻人間蒸發了,甚至關於桐惠的所有紀錄也都消失無蹤,彷彿桐惠未曾存在過一樣……
〈聲音〉
中島自一個月前早退之後,就再也沒有來過學校了。今早開班會時,老師突然拿出一個巨大鐵盒,不僅要求同學將鐵盒視作中島,還指派土屋負責處理鐵盒的一切需求。但同學們都很清楚,土屋正是那個導致中島不再來學校的罪魁禍首……
〈手指〉
有子住進了兒子阿惠幫她找的安寧療養院。療養院有一個特殊的服務,只要你在死前有想見的人、想做的事,他們都可以在虛擬實境裡幫你實現,而且絕對保密……
〈臉龐〉
國二的彌香對自己未發育的身體擔憂得要命,但她發現,媽媽似乎比她更緊張,甚至有些不尋常的舉動。學期結束那天,媽媽突然提議,要彌香去未曾見過面的爸爸家玩。原本以為只是去一個暑假,但沒想到,媽媽似乎不打算讓她回來了……
〈汗水〉
妻子告訴近田,小五的兒子似乎開始創作科幻小說。好奇的近田偷翻了兒子的筆記本,卻發現故事異常的殘忍,他一直試圖找時間跟兒子談談,但拖著拖著,卻先等到了兒子學校的來電:兒子把女老師推下樓。近田這才發現大事不妙……
〈影子〉
明日美起床時,她的機械貓「白米」就已經一動也不動了。明日美回想起疲於追逐成績的偶像生涯,當時就是白米填補了她內心的空虛,她才找回了原本的自己,如今白米卻……
〈傷口〉
真奈美預定殺人的那天,卻發生了災難級別的大地震,一切都變得一團糟。但是,里枝卻說這是好機會,仍要她依計畫前往神山老師家,將其殺害。一路上,看著倒塌的房屋、救難隊忙進忙出的身影,真奈美越發猶豫,但轉念一想,這已經不算她第一次殺人了……
名人推薦
林新惠(作家)
重點就在括號裡(影劇評論家)
喬齊安(推理評論家)
盧建彰(詩人導演)
──聯名推薦
「木皿泉永遠溫柔,他們像是輕輕挽起這些在苦痛生活翻騰著所以身上千瘡百孔的人們的手臂,然後告訴大家,帶著這些疤上路吧,不用急,在人生這條路慢慢地往前走吧。」──重點就在括號裡(影劇評論家)
「在木皿泉的小說中,機器人就像人的影子,承接著人心的暗面,且永遠和人類亦步亦趨。或許,透過木皿泉的小說,我們會明白,科幻不會發生在那些遙遠的國度,而總是誕生於人心中無邊的妄想與糾結的欲望。」──林新惠(作家)
「這是部只能以『太奇妙了』來形容的非典型木皿泉。但你同樣可以從《影子間諜》裡重新回味木皿泉在《改造野豬妹》中拿手的青春迷走、驚豔於比《機器女友Q10》更神祕又生動的機器人世界。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對生活感到疲憊、厭煩了社會現實冷漠、苦惱於人際關係的每一個我們,竟默默從這群可愛的小機器人(甚至還有貓!)身上,重新獲得笑迎明天的力量。」──喬齊安(推理評論家)
「看到最後,我忍不住哭了,我感覺這與我的童年重疊了。很多人的童年就像我一樣,就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孩子,有的老師甚至連我的名字都記不得。我想,木皿泉老師把這些故事寫出來,一定是希望這樣孩子也可以被看見,並成為照亮他們的光。」──讀者X
編輯推薦
我與《影子間諜》
◎新雨編輯部
我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遇上《影子間諜》了。
書的製作是一個漫長的路程,等到書籍本人滾燙到手的那天,驀然回首早就看不到當初的起點了。每每試圖回想初遇的喜悅,總覺得細節已太過稀薄,僅隱約記得我見到日文版書封的時候就被深深吸引了。
比起台版的《影子間諜》,我花了更多時間與日版的《カゲロボ》相處。日版的橘色封面,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是我對「カゲロボ」的定義,那空洞的小眼睛堪稱一絕,彷彿真能被看穿內心深處。
我有一個小小的壞習慣,比起純粹的文字,我更喜歡想像這些故事會是怎樣的畫面,我在製作過程中花費了很多時間,去想像這本書有著怎樣的色調、怎樣的質地、怎樣的氣味、怎樣的環境聲音,越是想像,彷彿就更能抓住這本書的氛圍。我總在想,以編劇聞名的木皿泉,可不可能讓這本作品改編成戲劇呢?我想像了那些日劇畫面,但總覺得有哪裡不對,我實在無法想像演員們正經的討論「影子間諜」,卻不會把劇情搞得像劣質恐怖片。
後來我才發現,也許它打從一開始就不該做成戲劇。真正適合《影子間諜》的,是動畫(我還私心幻想了導演是湯淺政明,期待他如何規劃天馬行空的分鏡構圖)。光是想像那些偽裝成金魚、貓咪的小機器人們,從各種神奇的小角落,露出窺視的閃亮眼睛,從怪異與可愛之間揉搓出活靈活現的神情,耳邊彷彿響起了宛如敲擊玻璃般清脆但卻毫無情緒的機械口音;剎那間,我想,那就是「影子間諜」吧!
當然,在賦予形象前,「影子間諜」還不是「影子間諜」。原文直譯的話,應該更貼近「影子機器人」,但這個超硬核的名字大概會先嚇跑一票人。我和譯者暐婷為此傷透腦筋,我還提出過一些不便透露的災難書名,所幸暐婷後來聯想到了紅極一時的O聯廣告,「這是一顆間諜芒果」,我們才從譯名大亂鬥中解放出來。
雖然嚴格來說,應該是「間諜人類」吧。
然而,如此怪異的主題,任誰也想不到,終歸《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漣漪的夜晚》的懷抱。木皿泉一反懸疑故事喜好層層堆疊謎團的做法,毅然決然讓精心設計的機器人化作點綴的視角,藉由人類與機器人的相處帶出溫馨與淚水。但這就是一向溫柔木皿泉啊。就算未來可能會出現這些看似惱人的「影子間諜」,他們也深深相信,人性會被繼承,而不是消逝於冰冷的機械零件之間。
目錄
一、 皮膚
二、 腳丫
三、 眼睛
四、 聲音
五、 手指
六、 臉龐
七、 汗水
八、 影子
九、 傷口
[推薦]
毫不科幻的科幻小說──讀木皿泉《影子間諜》 ◎林新惠/作家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咬住你卻也背著你 ◎重點就在括號裡/影劇評論家
序/導讀
推薦序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咬住你卻也背著你
重點就在括號裡(影劇評論家)
第一次感受到木皿泉筆下的青春魅力,是《改造野豬妹》第三集「恐怖的文化祭(恐怖の文化祭)」。
主角三人在文化祭努力布置鬼屋,但一夜之間遭人破壞,在文化祭當天,他們在人潮中找到三名很有熱忱的高中生來幫忙。文化祭圓滿結束,鬼屋大受歡迎,就在最後,他們決定一起拍照留念時,三位高中生卻消失了。
見多識廣的教務主任說:「他們不是鬼呦,他們是『生靈』呀」,長大後工作繁忙的大人們,生活被各種麻煩與職場壓力塞得滿滿的,於是,每年都會化作靈魂形式,來參加他們最喜歡的、一生僅有一次的青春祭典。
這是我第一次因為電視劇故事感到震撼:居然有人(後來才知道是兩位,是一對可愛的夫與妻),可以將陽光熱鬧的「青春」與靈魂鬼怪,以及那些令人感傷的、惆悵的、歡快的情緒寫在一起,融為一體。
《改造野豬妹》的劇本超脫於原著白岩玄較著重人際關係及結構的描寫,木皿泉寫的,是迷茫的青春,是人生的陰暗處,是「生」與「死」。
後來,看了惆悵青春物語《Sexy Voice & Robo》與《機器女友Q10》,看了講述生者與逝者的《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與《富士家族》,以及之後寫成小說的《漣漪的夜晚》;又或是,回頭找了木皿泉的成名作、讓他們拿到日本電視腳本家最高榮譽向田邦子賞的《西瓜》,每看一部作品,就更深深感受到木皿泉的魅力。
他們會在毫不艱澀的文字與故事裡,挖掘我們記憶裡,令人難以忘懷但往往卻又會因長大逐漸淡忘的、最美的陰翳部分:可能是在有些陰霾的黃昏光線,淡淡耀進陰暗校園教室的那瞬間;也可能是,擠上滿是人潮的電車班次時,與不知名人士的肢體接觸。
《影子間諜》刻劃的,就是這樣的美。
簡單來說,《影子間諜》像是木皿泉運用他們珍愛的時代小說大家——擅寫平民生活的山本周五郎筆觸,用文字,拍出擁有他們濃濃風格、紙上影集版本的《愛×死×機器人》。
「影子間諜」,是與人類極度相似的機器人,擁有人類也難以分辨的外型,也可以做出各種情緒及反應,隱身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在如同經典電影《銀翼殺手》或《A.I.人工智慧》的近未來設定之下,木皿泉刻劃出「人」這樣的生物:真實的人,掙扎的人,迷惘的人,哀傷且憤怒的人。
校園霸凌者的內心困頓、年輕時因性騷擾感到快感而留戀不已的癌末奶奶、發現世間有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存在的小女孩、因姐妹情仇而計劃殺人的出版社編輯。他們與你我一樣,在人生的某個時刻,被哀悽困頓之霧籠罩著,伸出手去摸索卻遍尋不到任何事物,為恨意迷惑,為性慾迷惑,為生命苦痛而迷惑,孤身一人。
但木皿泉永遠溫柔,他們像是輕輕挽起這些在苦痛生活翻騰著所以身上千瘡百孔的人們的手臂,帶著他們前行。《影子間諜》透過機器人,去講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愛」(以及慾)與「死」(以及痛)。木皿泉才不會說什麼漂亮話呢,他們也不會寫什麼令人厭煩的說教,只是仔細地,描寫那些在生命與記憶的間隙裡,早已哀痛到眼眶噙著淚水卻沒自覺的人們所念念不忘的事物及情感。
原來,解答早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就在每個人的生活裡:就夾在那些「陰暗處」裡。
無論是影像還是文字,我每一次感受到木皿泉的心思,總是會想,原來在這個痛苦的世間行走、呼吸、生活著,是可以永遠懷著這樣的溫柔與善意(偶爾還有他們獨特的幽默感),堅定地在這樣的世道上走下去。是他們讓我感受到,溫柔的善意是這世上最珍貴的事物,是「人」這樣的生物最美的一部分。
是的,人生麻煩,成長痛苦,生命必定伴隨各種艱辛,但這些善意,會將那些千瘡百孔的傷痛,一點一滴地縫補起來,木皿泉讓我們看見這些細微的、陰暗的疤,然後告訴我們,帶著這些疤上路吧,不用急,在人生這條路慢慢地往前走吧。
以上,這就是《影子間諜》最打動我的部分。
毫不科幻的科幻小說——讀木皿泉《影子間諜》
林新惠(作家)
以眾多日劇作品聞名的編劇夫妻檔木皿泉,最新的小說作品《影子間諜》,是一本各篇各自獨立,但又隱然彼此相關的小說集。這本小說延續了木皿泉擅長的清巧而溫馨的風格,但又另外加入了別出心裁的調劑——一種姑且可稱為「科幻」的調味料。
我使用這麼曖昧的方式來描述《影子間諜》裡頭的「科幻」,正是因為此書使用科幻元素的方式十分幽微。科幻總是讓人聯想到巨大無邊的科技社會結構,或者遙遠的他方——無論是另一星球,或者另一種生存環境。然而,在《影子間諜》中,科幻的場景卻是再日常不過的學校、公園、街道。在這些枯索乏味的日常地帶中,幾乎不會讓人期待科幻。因此,當科幻(或者超現實)的瞬刻發生之時,那就像平凡無波的水面上終於綻開了如海上的波光一般,點亮了晦暗貧乏的生活。
所謂點亮倒不是給予小說人物救贖,卻是小說人物的人生中無法磨滅的轉捩點。開篇〈皮膚〉當中,描寫社會中流傳著關於「影子間諜」的傳說:那是長得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機器人,它會潛入人類社會中,監控是否有暴力行為並蒐證交給警方。這種類似社會群體中「抓耙仔」的角色,在敘事者所在的國中人際網絡中,立刻成為「必須被責怪/審判」的對象。而遠離人群的G,逐漸被冠上影子間諜的稱號,並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小說精巧地將「機器人」的設定和校園霸凌編織在一起。通常,科幻中的機器人如果不是被人類奴役,就是成為讓人類備感威脅的存在。然而,在〈皮膚〉中,被說是影子間諜的G,反而讓其他霸凌她的同學自我合理化:機器人不會痛,就算一不小心殺死它,也只是讓它關機而已。在一次差點過失致死的霸凌中,三個女生合力想把G推落下海,然而G卻聞風不動,這更加深了G就是影子間諜的謎團。
〈皮膚〉並未交代G的下落,也未給出G的身世。直到最後一篇〈傷口〉,當年曾經意圖殺害G的女生之一,真奈美,長大成為一位作家的編輯,因緣際會又被勾起殺機,企圖毒害作家。真奈美的殺意最終被作家溫柔地化解,同時,她又在街頭上遇到G。那時,真奈美才知道,G是負責監視她的機器人,像影子一樣永遠跟著她,從她小時候開始就一直看著她每一個惡意的舉動。
然而,這個影子間諜沒有插手她的人生,也沒有出面阻止她,只是在一旁看著。直到真奈美殺害作家不成之後,才出面告訴她:「你會好起來的」——在G看來,真奈美所有的惡意舉動,都是因為心裡深刻的傷痕。而在一次又一次殺人未遂的過程中,她的傷口會逐漸被縫起來,就像真奈美原本包藏毒膠囊的口袋,被作家偷偷縫了起來。
木皿泉巧妙運用「機器人」的元素,卻不同於眾多科幻裡那些超人的、仿人的、非人的機器人。在木皿泉的小說中,機器人就像人的影子,承接著人心的暗面,且永遠和人類亦步亦趨。或許,透過木皿泉的小說,我們會明白,科幻不會發生在那些遙遠的國度,而總是誕生於人心中無邊的妄想與糾結的欲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限量作者燙印簽名】:全新譯本★重松清解說★本屋大賞TOP2木皿泉經典作品
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全新譯本★重松清解說★本屋大賞TOP2木皿泉經典作品】
漣漪的夜晚【暢銷典藏版】:本屋大賞經典作品.書店員票選「讀了必哭的書」TOP 1
影子間諜(繼《漣漪的夜晚》木皿泉又一感人力作)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
作者巧妙地以科幻的角度,切入目前許多引人深思的社會現象:父母時常擅自認為孩子是他們的附屬品,過度控制孩子的生活,要求孩子必須活成他們所想像的模樣;而這種掌控慾,往往成為痛苦的溫床、悲劇的根源。更令人絕望的是,我們往往無法決定,自己出生的家庭究竟是富裕或貧窮、和平或充滿爭執、幸福抑或是不幸。當自己恰巧生於這樣的一個家庭時,也許有人能幸運地在長大成人後逃離,卻有更多人,他們的嗓音在父母的壓迫中喑啞,他們對生命的希望在父母造成的黑暗中熄滅。
而隨著科技的演進,如書中描繪的,仿生人能完全模仿人類的時代也許很快就會到來,而人與機械的分際線,恐怕也愈加模糊不清。當人類與機器人的面目變得難以區分時,分辨的唯一憑證,或許就是看似虛無飄渺的「人性」。然而,在故事中,身為人類的彌香父母,卻冷血地令人震驚。即便對方是從小親手撫養到大的女兒,只因為不是「人類」,就如此輕易被捨棄;反而是身為機器人的「彌香二號」,展現出了身為人應有的感情,甚至在要被回收時,仍強忍面對死亡的恐懼安慰彌香,這兩個女孩,雖然以生物學的角度看來屬於不同物種,但她們之間的情誼卻比他們與父母之間的親情還要真摯、閃耀許多。
孟子曾說過:「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時代前進的腳步如此迅速,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令人不禁匆忙慌亂,擔心落於人後。然而,這些科技的進步,同樣衍生出了許多難解的議題,是社會的紛爭不減反增。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