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影記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睽違六年 李屏瑤最新散文集
關於那些最初的時光,及生命故事的顯影
「書寫不僅抵抗遺忘,還能封存記憶。許多事的確會愈想愈不對勁,長出能夠辨識的能力需要時間,具備足夠知識之前,先把現場保留起來,等待未來破解。」
「當你長出了發聲的能力,不需要用一生療-癒童年,可以試著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重述這個故事。已經經歷的,不是唯讀檔案,可以以記憶覆蓋記憶。」
人稱小光的李屏瑤,最新作品讓讀者們引頸期盼了六年!一轉眼,台灣同婚也通過了六年,當時樣貌有點「違章」的「那種」女生,很慶幸地現在已經算不上多麼「非典型」,李屏瑤則在寫作之餘,繼續讓她主持的podcast《違章女生 lalaLand》帶給大家知性、歡樂又療癒的時光。然而文字的力量還是很難完全被取代,生而為人、身為女生,每日還是有很多不合理、不公平的事要去對抗,向來柔軟且強韌的李屏瑤,不曾放棄過她的戰鬥姿態,藉由爬梳她的生命故事帶給這個健忘的世界更多的勇氣。
李屏瑤曾經將生命故事的寫作定義為「貼身衣物的洗滌方式」,至於如何逼近,卻又像是武術格鬥一般不能恐懼,「比起在遠距離不懷罪惡感的開槍射擊,越是費勁的貼身肉搏,越能拳拳到肉。」
於是這冊散文就是比近身肉搏還要貼近的顯微放大過程。每個人點滴的成長歷程決定了他日後觀看事情的角度,如同我們拍照時對於焦距與濾鏡的選擇。從這一篇篇的生命故事中,遠觀如萬花筒,如拼圖,也如洗照片時暗房沖刷後漸漸顯影,看出如何從原生家庭的形塑轉而成為現在的模樣,思考性別與性向可以是種選擇?同志只要熬過高中大學那段日子,就能在四十歲時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如果說李屏瑤的經典小說作品《向光植物》是以亮面示人、希望能極力避免死亡與罪惡的清新篇章,補上了不被標籤化的另類成長風景,這冊《顯影記》則是勇敢直面童年、青少女時期的各種成長陰影,既能看出一整個時代的風景和共鳴,也有作者獨特、聰穎而果敢的生命故事與啟示。
關於那些最初的時光,及生命故事的顯影
「書寫不僅抵抗遺忘,還能封存記憶。許多事的確會愈想愈不對勁,長出能夠辨識的能力需要時間,具備足夠知識之前,先把現場保留起來,等待未來破解。」
「當你長出了發聲的能力,不需要用一生療-癒童年,可以試著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重述這個故事。已經經歷的,不是唯讀檔案,可以以記憶覆蓋記憶。」
人稱小光的李屏瑤,最新作品讓讀者們引頸期盼了六年!一轉眼,台灣同婚也通過了六年,當時樣貌有點「違章」的「那種」女生,很慶幸地現在已經算不上多麼「非典型」,李屏瑤則在寫作之餘,繼續讓她主持的podcast《違章女生 lalaLand》帶給大家知性、歡樂又療癒的時光。然而文字的力量還是很難完全被取代,生而為人、身為女生,每日還是有很多不合理、不公平的事要去對抗,向來柔軟且強韌的李屏瑤,不曾放棄過她的戰鬥姿態,藉由爬梳她的生命故事帶給這個健忘的世界更多的勇氣。
李屏瑤曾經將生命故事的寫作定義為「貼身衣物的洗滌方式」,至於如何逼近,卻又像是武術格鬥一般不能恐懼,「比起在遠距離不懷罪惡感的開槍射擊,越是費勁的貼身肉搏,越能拳拳到肉。」
於是這冊散文就是比近身肉搏還要貼近的顯微放大過程。每個人點滴的成長歷程決定了他日後觀看事情的角度,如同我們拍照時對於焦距與濾鏡的選擇。從這一篇篇的生命故事中,遠觀如萬花筒,如拼圖,也如洗照片時暗房沖刷後漸漸顯影,看出如何從原生家庭的形塑轉而成為現在的模樣,思考性別與性向可以是種選擇?同志只要熬過高中大學那段日子,就能在四十歲時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如果說李屏瑤的經典小說作品《向光植物》是以亮面示人、希望能極力避免死亡與罪惡的清新篇章,補上了不被標籤化的另類成長風景,這冊《顯影記》則是勇敢直面童年、青少女時期的各種成長陰影,既能看出一整個時代的風景和共鳴,也有作者獨特、聰穎而果敢的生命故事與啟示。
目錄
輯一 毛邊
萬花筒
乾爹
破窗
槍與象牙
血緣詛咒
在車上
毛邊
輯二 扮演遊戲
線裡的人
菜市場與搖搖馬
夜裡的集市
辦桌
蠶寶寶
小歇
搭電梯
扮演遊戲
作文課
一棵不開花的樹
輯三 霧中風景
跪姿練習
馴服與抵抗
反鎖的門
霧中風景
打撞球
逛福利社
無明小站
輯四 請回答1999
(可能不太像)讀中文系的人
請回答1999
於是我們決定環島旅行
有電話線的電話
松鼠之年
卻孤單的黎明
攔截
女朋友替妳找筆友
楚門的戀愛
輯五 台北租屋圖鑑
新手上路:師大路頂加,一房一衛附空中菜園
解鎖合租公寓:台大後門3+1房
有貓還有自己的房間:建國北路三房公寓,緊鄰圖書館
輯六 必有回響
不只是牆上的另一塊磚
交過女朋友的阿媽
Herstory
如果電話亭
最初的時光
俗女知識+,格物致知的人生重啟魔法
前途光明的女人們
念念不忘
而你卻用它尋找光明
後記 在暗房尋找黑貓
萬花筒
乾爹
破窗
槍與象牙
血緣詛咒
在車上
毛邊
輯二 扮演遊戲
線裡的人
菜市場與搖搖馬
夜裡的集市
辦桌
蠶寶寶
小歇
搭電梯
扮演遊戲
作文課
一棵不開花的樹
輯三 霧中風景
跪姿練習
馴服與抵抗
反鎖的門
霧中風景
打撞球
逛福利社
無明小站
輯四 請回答1999
(可能不太像)讀中文系的人
請回答1999
於是我們決定環島旅行
有電話線的電話
松鼠之年
卻孤單的黎明
攔截
女朋友替妳找筆友
楚門的戀愛
輯五 台北租屋圖鑑
新手上路:師大路頂加,一房一衛附空中菜園
解鎖合租公寓:台大後門3+1房
有貓還有自己的房間:建國北路三房公寓,緊鄰圖書館
輯六 必有回響
不只是牆上的另一塊磚
交過女朋友的阿媽
Herstory
如果電話亭
最初的時光
俗女知識+,格物致知的人生重啟魔法
前途光明的女人們
念念不忘
而你卻用它尋找光明
後記 在暗房尋找黑貓
試閱
扮演遊戲
我曾經是個Vicky。
高中英語課老師一時興起,從一齊朗誦課文解散,要大家分組練習對話,先從自我介紹開始。老師剛好從身邊經過,駐足說,妳不像是Vicky。
而我是誰?Vicky從哪裡來?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不知道有多少兒童想過這些問題,因而在某個上學路隊途中脫隊?有多少人的英文名字來自人生第一個英文老師?又有多少英文老師會預料到,此生需要擔負起這個重責大任。
連鎖英文補習班從城市開進鄉鎮,在校門口以及家戶信箱投放廣告傳單,引發家長們的騷動,繼「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後,學英文的需求也被打開了。那些把孩子送去鋼琴前面坐下的家長,現在把孩子們送去外國教師面前。孰料補習班的外國教師有限,外師是站在報名櫃檯的門面,教初學者的,多半還是臺灣人。
回想起來都是一些極年輕的老師,二十歲上下,猜想是打工的大學生。班上學生的年齡介於七歲到十二歲之間,有簡單的分班,與其說是補習班,更偏向安親班的性質。沒有英文名字的一群新生,在開口說出第二外語前,需要先找到自己的名字,名字是第一把鑰匙。命名過程像是抓周,老師以目光巡視在座眾人,一一唱名,每個一頭霧水的孩子都在幾十秒間有了名字,並且得到可以別在胸前的姓名牌。底下是制服或是運動服的學號欄,新的名牌夠大,別上去就看不見原本的學號。我記得還有Amy、May、Allen,想想是因為學生都小,名字都選得短。
我沒有懷疑過我是Vicky,迫不急待在嶄新的課本跟作業簿,寫下新獲得的名字,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沒有人對名字提出質疑,那是通往新世界的第一格階梯。某次活動,英文班的同學寫卡片給我,開頭便說:「薇琪你好」,譯名突然讓我生出微微的抵抗之心,也只有一瞬。V以其尖銳的角度,在英文名字的初始設定上立足。
補習班開得風風火火,每間教室都坐好坐滿,放學時還得加開接送的小巴班次。大約是感謝祭的意思,趁著暑假,補習班舉辦大型闖關活動。活動辦在觀音山,利用登山步道與沿路的涼亭當作關卡,人手一張闖關卡片,通關集點蓋章,最後換取獎品。
山是兒時熟悉的路徑,早早就破關完畢。中途關卡不知道出了什麼狀況,臨時找已經在閒晃的學生代打,在盛夏的正午,我被套上披風與面具,臨時扮演起吸血鬼伯爵。關卡很簡單,要用英文問對方算數問題,如果答對,就得到蓋章認可。為了讓一個小學生更接近男性吸血鬼的心情,老師特地傳授,開口時先低沈地發出「ho~ho~ho~」的聲音,接著再說話。(長大後才意識到哪裡不太對勁,那是聖誕老人的發語詞啊老師。)被認識的同學發現,大喊,「是Vicky!」我持續壓低聲音,躲在面具後面說No!
老師回來後,我交還披風與面具,想帶著闖關卡片去兌換禮物。但是蓋滿章的卡片,不知道在哪個環節就遺失了。其他同學嘗試幫我找,而來往的人潮眾多,又該如何辨認出一張沒寫名字的卡片呢?我說沒關係,反正沒有想兌換的禮物。老師把伯爵的面具送給我,彩色列印的臉有點糊,耳朵上綁的橡皮筋已經脫落。我收下面具,感覺悲傷卻沒有顯露,那是初始產生有意識扮演的一天。《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戴上張士豪的面具,在面具後與喜歡的女生跳一支舞。吸血鬼面具後的小孩,試圖融入成人的世界。
發現自己好像不適合Vicky的時候,已經是接近十年後。Vicky跟著我讀完小學、讀完國中,接著一起就讀高中,Vicky像是新買的電器外頭捨不得撕、後來忘記撕的那層保護膜。人生總有各種放著不管也沒差的事,而習慣令人感覺安全,一伸手就像是種對抗,但一口氣撕開,又會帶來那一口氣的爽快。撕了之後會是新的開始,撕完之後,就會看得見其他封膜的形狀,看見物體真實的稜角。
馴服與抵抗
在湛藍並帶著滿滿藥水味的泳池丟下浮板,不擅長水性的眾生一湧而上,已知戲水的人屬於少數,在空曠深水處炫耀般的喊出鼓勵。浮板不夠,教練丟下一些海灘球,恐懼的人太過用力,球被深深壓進水中,又噴射出水面,脫離了掌控,壓制太過,總會有反彈。
孩童是怎麼接受自己會被打的?因為考不好?遲到?上課打瞌睡?是因為在家裡被打過,所以進了校園,也就自然接受這個挨打的規則嗎?而說是規則,倒也不真的存在規則,少幾分打幾下,用什麼東西打,有多少人得被打,其實全都是浮動的。我還記得那一列長長的隊,講桌很高,老師站在講台上打人的動作恰好被遮蔽,如同天然的馬賽克,排在隊伍後端的小學生們看不見前方,只能從空氣被瞬間劃開的響聲,以及同學的哀鳴,確認被鞭笞的計數。
小學六年級時有新同學轉來,印象很深,因為那是某個學期的中間,全班都已經混熟,突然加入某種異質,一下子就成為注目焦點。老師有點嚴肅的說明,是從台北轉來的,要大家跟他好好相處。新同學在便服日穿得很像王子,白襯衫的袖口跟胸前都有華麗的蕾絲滾邊,引發班上女同學們的激烈討論,那是只有漫畫裡會出現的打扮。在一切都有點朦朧的年紀,許多暗戀的支線在此展開。
新同學的帥氣很快蒙上陰影,他被打的時候哭了,還抵抗,還跑出教室。當時可是愈哭會被打愈多下的,出聲音也是,哪一個小孩不是在忍耐,反正全班都是這樣。但新同學不一樣,隔天他媽媽還來了。應該是經歷過溝通,新同學乖乖被打,也許是心理作用,老師打他的力道似乎特別輕。這可能是一個沒什麼被打過,沒有耐受力的孩子。台北如此遙遠而高高在上,台北來的小孩很愛哭,其他同學偶爾嘲笑他,更多的是一種浮在語言之上的輕蔑態度。突然有一天他消失了,校長在朝會特別說明此事,也大概是那天,許多小學生第一次聽見「離家出走」這個詞彙。而家,原來是可以離開的地方。
班上熱烈討論已經不太新的轉學生的去向,老師要大家把想到的線索說出來。不過,在這個荒涼之地,最叛逆的場所是租書店,連網咖都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小學生到底可以去哪裡?
幾天之後傳來消息,他在某處橋下睡了幾天,台北來的小孩零用錢很多,購入許多飲料零食自給自足過了幾天。他媽押著他回學校上課,再度迎來便服日,他那件王子襯衫不知為何變得灰撲撲的,分組跳舞要牽手,沒有人要跟他圍成一個圈。沒有待到畢業他就又轉學了,不知道他在新的學校有沒有挨打。
……
(未完)
我曾經是個Vicky。
高中英語課老師一時興起,從一齊朗誦課文解散,要大家分組練習對話,先從自我介紹開始。老師剛好從身邊經過,駐足說,妳不像是Vicky。
而我是誰?Vicky從哪裡來?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不知道有多少兒童想過這些問題,因而在某個上學路隊途中脫隊?有多少人的英文名字來自人生第一個英文老師?又有多少英文老師會預料到,此生需要擔負起這個重責大任。
連鎖英文補習班從城市開進鄉鎮,在校門口以及家戶信箱投放廣告傳單,引發家長們的騷動,繼「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後,學英文的需求也被打開了。那些把孩子送去鋼琴前面坐下的家長,現在把孩子們送去外國教師面前。孰料補習班的外國教師有限,外師是站在報名櫃檯的門面,教初學者的,多半還是臺灣人。
回想起來都是一些極年輕的老師,二十歲上下,猜想是打工的大學生。班上學生的年齡介於七歲到十二歲之間,有簡單的分班,與其說是補習班,更偏向安親班的性質。沒有英文名字的一群新生,在開口說出第二外語前,需要先找到自己的名字,名字是第一把鑰匙。命名過程像是抓周,老師以目光巡視在座眾人,一一唱名,每個一頭霧水的孩子都在幾十秒間有了名字,並且得到可以別在胸前的姓名牌。底下是制服或是運動服的學號欄,新的名牌夠大,別上去就看不見原本的學號。我記得還有Amy、May、Allen,想想是因為學生都小,名字都選得短。
我沒有懷疑過我是Vicky,迫不急待在嶄新的課本跟作業簿,寫下新獲得的名字,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沒有人對名字提出質疑,那是通往新世界的第一格階梯。某次活動,英文班的同學寫卡片給我,開頭便說:「薇琪你好」,譯名突然讓我生出微微的抵抗之心,也只有一瞬。V以其尖銳的角度,在英文名字的初始設定上立足。
補習班開得風風火火,每間教室都坐好坐滿,放學時還得加開接送的小巴班次。大約是感謝祭的意思,趁著暑假,補習班舉辦大型闖關活動。活動辦在觀音山,利用登山步道與沿路的涼亭當作關卡,人手一張闖關卡片,通關集點蓋章,最後換取獎品。
山是兒時熟悉的路徑,早早就破關完畢。中途關卡不知道出了什麼狀況,臨時找已經在閒晃的學生代打,在盛夏的正午,我被套上披風與面具,臨時扮演起吸血鬼伯爵。關卡很簡單,要用英文問對方算數問題,如果答對,就得到蓋章認可。為了讓一個小學生更接近男性吸血鬼的心情,老師特地傳授,開口時先低沈地發出「ho~ho~ho~」的聲音,接著再說話。(長大後才意識到哪裡不太對勁,那是聖誕老人的發語詞啊老師。)被認識的同學發現,大喊,「是Vicky!」我持續壓低聲音,躲在面具後面說No!
老師回來後,我交還披風與面具,想帶著闖關卡片去兌換禮物。但是蓋滿章的卡片,不知道在哪個環節就遺失了。其他同學嘗試幫我找,而來往的人潮眾多,又該如何辨認出一張沒寫名字的卡片呢?我說沒關係,反正沒有想兌換的禮物。老師把伯爵的面具送給我,彩色列印的臉有點糊,耳朵上綁的橡皮筋已經脫落。我收下面具,感覺悲傷卻沒有顯露,那是初始產生有意識扮演的一天。《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戴上張士豪的面具,在面具後與喜歡的女生跳一支舞。吸血鬼面具後的小孩,試圖融入成人的世界。
發現自己好像不適合Vicky的時候,已經是接近十年後。Vicky跟著我讀完小學、讀完國中,接著一起就讀高中,Vicky像是新買的電器外頭捨不得撕、後來忘記撕的那層保護膜。人生總有各種放著不管也沒差的事,而習慣令人感覺安全,一伸手就像是種對抗,但一口氣撕開,又會帶來那一口氣的爽快。撕了之後會是新的開始,撕完之後,就會看得見其他封膜的形狀,看見物體真實的稜角。
馴服與抵抗
在湛藍並帶著滿滿藥水味的泳池丟下浮板,不擅長水性的眾生一湧而上,已知戲水的人屬於少數,在空曠深水處炫耀般的喊出鼓勵。浮板不夠,教練丟下一些海灘球,恐懼的人太過用力,球被深深壓進水中,又噴射出水面,脫離了掌控,壓制太過,總會有反彈。
孩童是怎麼接受自己會被打的?因為考不好?遲到?上課打瞌睡?是因為在家裡被打過,所以進了校園,也就自然接受這個挨打的規則嗎?而說是規則,倒也不真的存在規則,少幾分打幾下,用什麼東西打,有多少人得被打,其實全都是浮動的。我還記得那一列長長的隊,講桌很高,老師站在講台上打人的動作恰好被遮蔽,如同天然的馬賽克,排在隊伍後端的小學生們看不見前方,只能從空氣被瞬間劃開的響聲,以及同學的哀鳴,確認被鞭笞的計數。
小學六年級時有新同學轉來,印象很深,因為那是某個學期的中間,全班都已經混熟,突然加入某種異質,一下子就成為注目焦點。老師有點嚴肅的說明,是從台北轉來的,要大家跟他好好相處。新同學在便服日穿得很像王子,白襯衫的袖口跟胸前都有華麗的蕾絲滾邊,引發班上女同學們的激烈討論,那是只有漫畫裡會出現的打扮。在一切都有點朦朧的年紀,許多暗戀的支線在此展開。
新同學的帥氣很快蒙上陰影,他被打的時候哭了,還抵抗,還跑出教室。當時可是愈哭會被打愈多下的,出聲音也是,哪一個小孩不是在忍耐,反正全班都是這樣。但新同學不一樣,隔天他媽媽還來了。應該是經歷過溝通,新同學乖乖被打,也許是心理作用,老師打他的力道似乎特別輕。這可能是一個沒什麼被打過,沒有耐受力的孩子。台北如此遙遠而高高在上,台北來的小孩很愛哭,其他同學偶爾嘲笑他,更多的是一種浮在語言之上的輕蔑態度。突然有一天他消失了,校長在朝會特別說明此事,也大概是那天,許多小學生第一次聽見「離家出走」這個詞彙。而家,原來是可以離開的地方。
班上熱烈討論已經不太新的轉學生的去向,老師要大家把想到的線索說出來。不過,在這個荒涼之地,最叛逆的場所是租書店,連網咖都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小學生到底可以去哪裡?
幾天之後傳來消息,他在某處橋下睡了幾天,台北來的小孩零用錢很多,購入許多飲料零食自給自足過了幾天。他媽押著他回學校上課,再度迎來便服日,他那件王子襯衫不知為何變得灰撲撲的,分組跳舞要牽手,沒有人要跟他圍成一個圈。沒有待到畢業他就又轉學了,不知道他在新的學校有沒有挨打。
……
(未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