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失戀記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我寫這些小說,是為了讓一些來不及告別的事情,有一個名字。」
愛人失聯、牙齒崩壞、蜜蜂死去、職場迷失──這不是災難片,而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人生。
《婚姻失戀記》收錄五篇短篇小說,以愛情、身體、工作、自然為軸,細膩書寫中年人的孤獨與修補術。
工程師出身的詩人古魯,用奇異、敏感又溫柔的語言,將日常的崩壞與荒謬寫得既可笑又可哭。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挽回的書,而是一本陪你學著「怎麼好好失去」。
資深媒體人 李宜樺
資深廣告人 謝捨
智邦科技公司前董事長 黃安捷
富瑜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朱玉昌
──聯名推薦
*******
〈婚姻失戀記〉講述中年男子蔡克俊在歷經喪偶後,與麵店老闆娘阿玉邂逅、相戀,兩人逐步建立親密關係,並曾共遊巴黎。然而,這段戀情在阿玉突然失聯中戛然而止,蔡克俊陷入深刻的情感失落與反思。小說最後以一張未署名的明信片劃下句點,將愛情的無解與命運的懸宕拉至極致。
〈時光之妻〉一對中年男女施爾德與李歐密,以「每周一次的約會」維持關係,從肉體交纏延伸出彼此對人生、愛情與身體的深層思索。故事橫跨日常、性愛、疾病與死亡,逐步揭露女性在情欲與身體變化中的孤獨與真實,也展現男性對浪漫與占有的矛盾需求。
〈植牙〉以一名中年男子看牙、拔牙、補牙與植牙的經驗為核心敘事,鋪陳出現代人對身體損耗、醫療體系與生命意義的幽微感受。小說融合詩意幻想、醫療紀實與諷刺幽默,宛如一場長篇內心獨白,也是一則穿透城市醫療現場與人性幽暗角落的當代寓言。
〈獵人〉是一篇寓言式職場小說,描述中年工程師林子厚從冷氣機工廠離職、挫敗、回返的歷程。他以「獵人」自喻,手持虛構的獵槍在制度與現實交織的工廠中尋找自我定位與生存意義。故事夾敘夾議,融合哲理辯證與黑色幽默,描繪當代工作者在體制困境中求生、撞牆、轉化的心理風景。
〈採蜜〉透過一戶兄弟在山中野蜂採蜜的經驗,描寫一場從熱情到懺悔、從破壞到自省的過程。原本只是一次家庭活動,卻引發蜜蜂蜂群的崩潰與滅亡,引起對自然倫理與人類介入的深層反思。故事融合生態紀實、詩意敘述與寓言式對話,是一篇溫柔而痛切的自然與人類關係寓言。
愛人失聯、牙齒崩壞、蜜蜂死去、職場迷失──這不是災難片,而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人生。
《婚姻失戀記》收錄五篇短篇小說,以愛情、身體、工作、自然為軸,細膩書寫中年人的孤獨與修補術。
工程師出身的詩人古魯,用奇異、敏感又溫柔的語言,將日常的崩壞與荒謬寫得既可笑又可哭。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挽回的書,而是一本陪你學著「怎麼好好失去」。
資深媒體人 李宜樺
資深廣告人 謝捨
智邦科技公司前董事長 黃安捷
富瑜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朱玉昌
──聯名推薦
*******
〈婚姻失戀記〉講述中年男子蔡克俊在歷經喪偶後,與麵店老闆娘阿玉邂逅、相戀,兩人逐步建立親密關係,並曾共遊巴黎。然而,這段戀情在阿玉突然失聯中戛然而止,蔡克俊陷入深刻的情感失落與反思。小說最後以一張未署名的明信片劃下句點,將愛情的無解與命運的懸宕拉至極致。
〈時光之妻〉一對中年男女施爾德與李歐密,以「每周一次的約會」維持關係,從肉體交纏延伸出彼此對人生、愛情與身體的深層思索。故事橫跨日常、性愛、疾病與死亡,逐步揭露女性在情欲與身體變化中的孤獨與真實,也展現男性對浪漫與占有的矛盾需求。
〈植牙〉以一名中年男子看牙、拔牙、補牙與植牙的經驗為核心敘事,鋪陳出現代人對身體損耗、醫療體系與生命意義的幽微感受。小說融合詩意幻想、醫療紀實與諷刺幽默,宛如一場長篇內心獨白,也是一則穿透城市醫療現場與人性幽暗角落的當代寓言。
〈獵人〉是一篇寓言式職場小說,描述中年工程師林子厚從冷氣機工廠離職、挫敗、回返的歷程。他以「獵人」自喻,手持虛構的獵槍在制度與現實交織的工廠中尋找自我定位與生存意義。故事夾敘夾議,融合哲理辯證與黑色幽默,描繪當代工作者在體制困境中求生、撞牆、轉化的心理風景。
〈採蜜〉透過一戶兄弟在山中野蜂採蜜的經驗,描寫一場從熱情到懺悔、從破壞到自省的過程。原本只是一次家庭活動,卻引發蜜蜂蜂群的崩潰與滅亡,引起對自然倫理與人類介入的深層反思。故事融合生態紀實、詩意敘述與寓言式對話,是一篇溫柔而痛切的自然與人類關係寓言。
目錄
〔序文一〕一束信任的暖光 文字是救贖 資深媒體人 李宜樺
〔序文二〕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跑道 廣告圈友人 謝捨
〔推薦文一〕在麥當勞喝香檳的享受 智邦科技公司前董事長 黃安捷
〔推薦文二〕在無常裡 看見愛 學會溫柔 富瑜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朱玉昌
婚姻失戀記
時光之妻
植牙
獵人
採蜜
〔序文二〕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跑道 廣告圈友人 謝捨
〔推薦文一〕在麥當勞喝香檳的享受 智邦科技公司前董事長 黃安捷
〔推薦文二〕在無常裡 看見愛 學會溫柔 富瑜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朱玉昌
婚姻失戀記
時光之妻
植牙
獵人
採蜜
試閱
〔推薦文一〕
在麥當勞喝香檳的享受
智邦科技公司前董事長黃安捷
我之所以希望把《婚姻失戀記》這本小說推薦給大家,除了它本身的內容就是一本很新奇的文學作品之外。它所探討的主題及內容也與現代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感覺是很有趣的嘗試,不過如果跟作者的上一本詩集《骰子與葡萄交織的舞會》連結起來讀,就會有在麥當勞喝香檳的享受。
例如〈婚姻失戀記〉這篇短篇是在探討現代男女在感情、婚姻與人生上遭遇的問題。
〈植牙〉這篇小說是企圖將人們面對植牙手術的生冷過程,讓它輕鬆化、活潑化、畫面化與融入豐富趣味性。
〈採蜜〉這篇小說則與當前地球面對的種種環境問題相結合,企圖思索出一條可以相容人與自然並行的思維,並站在動物的角度思考人類種種作為的問題。
〈獵人〉是在描寫現代生產線管理背後的哲學,並延伸提出人生目標選擇的思考方向。
〈時光之妻〉可說是一部描寫現代男女情欲糾葛的小說,點出情欲的美麗與哀戚,企圖把肉體之愛昇華為心靈之愛,之中穿插病痛的折磨而回到現實的生活裡頭,燃燒過後趨於幻滅。
這本小說有幾個特色,容我以一位讀者的角度,將我的讀後感與大家分享。首先書名《婚姻失戀記》本身已經告訴我們,看似兩相對立「婚姻與失戀」的東西,卻是互為因果的事情。
男女情愛小說的詩意化是〈婚姻失戀記〉與〈時光之妻〉兩篇主要的筆觸與文字構成。
場景的跳痛也在〈婚姻失戀記〉這篇小說中十分明顯地呈現出來。
頗具隱喻的表達方式是〈獵人〉這篇小說的特殊筆法,在作者的隱喻之下「工廠管理」可以是各種頗具哲思的思維,管理目標及人生目標的追尋可以藉由獵人一詞加以詮釋。
細膩的筆法描述在〈時光之妻〉卷四恢復,寧靜中施爾德到小湖一遊的那一段最具代表性,當然〈婚姻失戀記〉男女主角在麵店偶遇的描述也足堪細膩。
角色的融入在〈婚姻失戀記〉卷三營火及卷五生命中阿玉的一些自述,只有身為女人才能講出這樣的話吧!〈時光之妻〉卷三病痛的打擊,李歐密對子宮頸的自我檢視也是如此的呈現。
最後一點是作者在處理男女關係時想要表達的態度,似乎都在似有似無的一段懸疑的原因下趨於幻滅,留給讀者們自我推敲的空間,作者是很優秀的機械工程師,更是在企業界舉重若輕受員工喜愛的專業經理人,讀了這本書有一種偷窺了他管理技巧秘密的感覺。
綜合以上,既然〈婚姻失戀記〉這篇擁有最多特色,這本小說以它來命名也就不足為奇。期待有一天這本小說的故事可以用影劇的方式來呈現,這是描寫現代台灣本土社會的故事,值得令人再三品味的小說。
〔推薦文二〕
在無常裡看見愛學會溫柔
富瑜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朱玉昌
作家古魯,從詩作到小說創作,總能在文字中布下既溫柔又略帶刺痛的記憶。這些點滴,也是人們在日常瑣碎裡,時而會閃現的孤獨、愛情與生命的微光。閱讀他筆下〈婚姻失戀記〉、〈植牙〉、〈獵人〉、〈採蜜〉與〈時光之妻〉五篇故事集結而成的短篇小說集《婚姻失戀記》,仿佛走進一座屬於台灣的秘密花園,裡面有淡水老街的微風、嘉一二○縣道旁的龍眼花香,也有咖啡館中的低語,以及工廠與山林隱約傳來的生命脈動。
五段情境,以極為敏銳而細膩的筆觸,將「愛情」、「生存」、「生態」與「人性掙扎」微妙交融,構成一幅動人而深邃的畫卷。這些故事不僅觸動了我們對生命的所知所感,更帶來一種既熟悉又陌生、既平凡又深刻的力量,在傷痛裡悄悄點燃希望,讓我們在文學之中,遇見了自己。
這些故事中的「愛情」,總以不同的面貌現身,卻又無一例外地帶著傷痕與掙扎。在〈婚姻失戀記〉裡,主角蔡克俊的生活表面平靜,內心卻因情感的裂痕而微微震盪。他不再沉溺於過往的婚姻,也未再與前妻有直接互動,取而代之的是對自我情感的反思,以及對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敏感觀察。他時而被日常的細微景象擊中,街邊輕拂的風、街燈下匆匆的人影,偶而一個陌生人的表情或言語,都能讓他回想過去,感受到愛的失落與脆弱。他的孤獨感不是劇烈的情節,而是一種持續的心緒流動,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愛情中的不確定性與內心的自省。
與之對應,〈時光之妻〉中,李歐密與施爾德的愛情,起初仿佛帶著柔和而清新的氣息,卻逐步被病痛與猜忌侵蝕,一步步走向崩解。當李歐密在病痛中對自身命運的思索,以及對家人和伴侶的關懷中,我們深深感受到愛情佇立在現實面前的虛弱與不堪一擊。
故事裡的愛情,從來就不是浪漫主義的頌歌,而是更像一面布滿裂痕的鏡子,清晰映照出人性中對親密的渴望,以及永遠無法完全掌控的無奈。從本質上來說,愛情也許從來就不是永恆的承諾,而是一場需要持續理解、不斷包容的薄弱儀式。
「生存」的掙扎,在這部小說集裡是以多重形式呈現的,從都市的牙科診所,到工廠嚴苛的生產線,處處都是人性與命運交織的試煉場。〈植牙〉裡,主角「我」在診療椅上接受植牙治療,聽著機器鑽骨的聲音,感受牙齒缺損與人工修補的差異。過程裡,他意識到牙齒雖能植回,但裂縫與疼痛依舊真實存在,這讓他聯想到生命裡那些無法復原的空缺。植牙不再只是體外的醫療過程,而是一種心理面對衰老與孤獨的隱喻。
而在〈獵人〉中,主角「我」與林子厚在工廠的生產線上,觀察每個零件的擺放、每位同仁的操作,學習辨識潛藏在細節裡的「魔鬼」。林子厚作為獵人,並非追逐野豬,而是透過對流程、對人心、對細節的洞察,看見生命運作的虛弱與尊嚴。那種對生存秩序與人性的細膩理解,讓人們體會到每個生命和每分職責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兩篇故事用截然不同的場景,共同訴說生存的艱難,以及人性深處不曾泯滅的柔軟。讀著讀著,不禁令人思考,生存不僅是對抗外在的挑戰,同時要學會與自己的脆弱共存,並在疼痛中尋找意義的曙光。
「生態」議題在〈採蜜〉一篇中被賦予深刻的倫理意涵,是小說集最具宏觀視野的篇章。劉金宏面對蜜蜂集體死亡的景象,內心充斥罪惡與無力,最終提出「我要用泥塊、枝椏搭一座木屋」為昆蟲建造旅館的構想,這象徵從掠奪轉向守護的行動,如同對自然的懺悔與溫柔的救贖。
蜜蜂的悲劇不僅呈現生態危機,也反映人類自私的行為。故事以台灣鄉村龍眼花季為背景,觸碰全球環境議題,讀來跨越地域,引發深層共感。人與自然的關係,某種程度上近似愛情,需要謙卑與包容,才能在傷害之後找到修復和共生的可能。
「人性掙扎」如同一條隱密線索,貫穿五篇故事。無論是蔡克俊的自省、「我」在植牙時的體悟、林子厚的洞察、劉金宏的救贖,以及李歐密面對病痛的恐懼,每個角色都在與自己的內心作無聲搏鬥。
〈時光之妻〉中,母親的葬禮場景尤其令人鼻酸,她的孤寂與生前善行的陌生感,揭開死亡本身的孤獨及親情中難以彌補的遺憾。全書裡的每個人生掙扎不是抽象哲學,而是以台灣生活日常場景作為真實載體,無論淡水老街的微風、咖啡店的呢喃、牙科診所的消毒水氣味、工廠間的機械運轉聲、喪禮上的紙鶴與蓮花⋯⋯種種細節鋪墊出濃郁的在地氣息,也承載了普世共感的情感厚度。
從詩的土壤擴散到小說的風景,古魯的語言在詩意與現實間取得微妙平衡,彷如清晨凝結的露水,晶瑩而易逝。〈採蜜〉裡那層次分明的蜂蠟與鄉村俚語交融,呈現生活的粗獷質地,閃現著不經意的美麗。〈時光之妻〉中愛情與病痛的並置,讓浪漫和殞落同時呼吸,而〈獵人〉裡對細節和人性的洞察,猶如夜空閃爍的星光,為生存艱難賦予出詩意哲學的深度。
正是這樣的語言,讓濃郁的台灣在地色彩不僅真實,更獨具韻味。嘉一二○縣道盛放的龍眼花、淡水老街寧靜的漁人碼頭、清明節掃墓儀式,或喪葬誦經團的低語,一幕幕都是台灣鮮活的生活景緻,讀者在熟悉中,既能產生共情,還能以此感悟人性的幽微。
整部小說集富含濃郁的人性反思,邀請閱讀者用溫柔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在無常下尋找希望,在孤獨間發現連結。它讓讀者明白,對愛情需要理解和包容;對生存,需要珍惜當下;對生態,要懷抱謙卑跟責任。蔡克俊、「我」、林子厚、劉金宏與李歐密的故事,個個都具有這樣的情感和倫理啟示。
合起書本沉思,為什麼要讀《婚姻失戀記》?除了故事接地氣之外,讓人著迷的是,作者古魯文字切入的核心思想,猶如鏡面般映照著人性內心的孤獨、渴望與掙扎。每一篇故事,都能讓人找到靈犀相通的點,同時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以及其中不曾缺席的美好。
在麥當勞喝香檳的享受
智邦科技公司前董事長黃安捷
我之所以希望把《婚姻失戀記》這本小說推薦給大家,除了它本身的內容就是一本很新奇的文學作品之外。它所探討的主題及內容也與現代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感覺是很有趣的嘗試,不過如果跟作者的上一本詩集《骰子與葡萄交織的舞會》連結起來讀,就會有在麥當勞喝香檳的享受。
例如〈婚姻失戀記〉這篇短篇是在探討現代男女在感情、婚姻與人生上遭遇的問題。
〈植牙〉這篇小說是企圖將人們面對植牙手術的生冷過程,讓它輕鬆化、活潑化、畫面化與融入豐富趣味性。
〈採蜜〉這篇小說則與當前地球面對的種種環境問題相結合,企圖思索出一條可以相容人與自然並行的思維,並站在動物的角度思考人類種種作為的問題。
〈獵人〉是在描寫現代生產線管理背後的哲學,並延伸提出人生目標選擇的思考方向。
〈時光之妻〉可說是一部描寫現代男女情欲糾葛的小說,點出情欲的美麗與哀戚,企圖把肉體之愛昇華為心靈之愛,之中穿插病痛的折磨而回到現實的生活裡頭,燃燒過後趨於幻滅。
這本小說有幾個特色,容我以一位讀者的角度,將我的讀後感與大家分享。首先書名《婚姻失戀記》本身已經告訴我們,看似兩相對立「婚姻與失戀」的東西,卻是互為因果的事情。
男女情愛小說的詩意化是〈婚姻失戀記〉與〈時光之妻〉兩篇主要的筆觸與文字構成。
場景的跳痛也在〈婚姻失戀記〉這篇小說中十分明顯地呈現出來。
頗具隱喻的表達方式是〈獵人〉這篇小說的特殊筆法,在作者的隱喻之下「工廠管理」可以是各種頗具哲思的思維,管理目標及人生目標的追尋可以藉由獵人一詞加以詮釋。
細膩的筆法描述在〈時光之妻〉卷四恢復,寧靜中施爾德到小湖一遊的那一段最具代表性,當然〈婚姻失戀記〉男女主角在麵店偶遇的描述也足堪細膩。
角色的融入在〈婚姻失戀記〉卷三營火及卷五生命中阿玉的一些自述,只有身為女人才能講出這樣的話吧!〈時光之妻〉卷三病痛的打擊,李歐密對子宮頸的自我檢視也是如此的呈現。
最後一點是作者在處理男女關係時想要表達的態度,似乎都在似有似無的一段懸疑的原因下趨於幻滅,留給讀者們自我推敲的空間,作者是很優秀的機械工程師,更是在企業界舉重若輕受員工喜愛的專業經理人,讀了這本書有一種偷窺了他管理技巧秘密的感覺。
綜合以上,既然〈婚姻失戀記〉這篇擁有最多特色,這本小說以它來命名也就不足為奇。期待有一天這本小說的故事可以用影劇的方式來呈現,這是描寫現代台灣本土社會的故事,值得令人再三品味的小說。
〔推薦文二〕
在無常裡看見愛學會溫柔
富瑜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朱玉昌
作家古魯,從詩作到小說創作,總能在文字中布下既溫柔又略帶刺痛的記憶。這些點滴,也是人們在日常瑣碎裡,時而會閃現的孤獨、愛情與生命的微光。閱讀他筆下〈婚姻失戀記〉、〈植牙〉、〈獵人〉、〈採蜜〉與〈時光之妻〉五篇故事集結而成的短篇小說集《婚姻失戀記》,仿佛走進一座屬於台灣的秘密花園,裡面有淡水老街的微風、嘉一二○縣道旁的龍眼花香,也有咖啡館中的低語,以及工廠與山林隱約傳來的生命脈動。
五段情境,以極為敏銳而細膩的筆觸,將「愛情」、「生存」、「生態」與「人性掙扎」微妙交融,構成一幅動人而深邃的畫卷。這些故事不僅觸動了我們對生命的所知所感,更帶來一種既熟悉又陌生、既平凡又深刻的力量,在傷痛裡悄悄點燃希望,讓我們在文學之中,遇見了自己。
這些故事中的「愛情」,總以不同的面貌現身,卻又無一例外地帶著傷痕與掙扎。在〈婚姻失戀記〉裡,主角蔡克俊的生活表面平靜,內心卻因情感的裂痕而微微震盪。他不再沉溺於過往的婚姻,也未再與前妻有直接互動,取而代之的是對自我情感的反思,以及對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敏感觀察。他時而被日常的細微景象擊中,街邊輕拂的風、街燈下匆匆的人影,偶而一個陌生人的表情或言語,都能讓他回想過去,感受到愛的失落與脆弱。他的孤獨感不是劇烈的情節,而是一種持續的心緒流動,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愛情中的不確定性與內心的自省。
與之對應,〈時光之妻〉中,李歐密與施爾德的愛情,起初仿佛帶著柔和而清新的氣息,卻逐步被病痛與猜忌侵蝕,一步步走向崩解。當李歐密在病痛中對自身命運的思索,以及對家人和伴侶的關懷中,我們深深感受到愛情佇立在現實面前的虛弱與不堪一擊。
故事裡的愛情,從來就不是浪漫主義的頌歌,而是更像一面布滿裂痕的鏡子,清晰映照出人性中對親密的渴望,以及永遠無法完全掌控的無奈。從本質上來說,愛情也許從來就不是永恆的承諾,而是一場需要持續理解、不斷包容的薄弱儀式。
「生存」的掙扎,在這部小說集裡是以多重形式呈現的,從都市的牙科診所,到工廠嚴苛的生產線,處處都是人性與命運交織的試煉場。〈植牙〉裡,主角「我」在診療椅上接受植牙治療,聽著機器鑽骨的聲音,感受牙齒缺損與人工修補的差異。過程裡,他意識到牙齒雖能植回,但裂縫與疼痛依舊真實存在,這讓他聯想到生命裡那些無法復原的空缺。植牙不再只是體外的醫療過程,而是一種心理面對衰老與孤獨的隱喻。
而在〈獵人〉中,主角「我」與林子厚在工廠的生產線上,觀察每個零件的擺放、每位同仁的操作,學習辨識潛藏在細節裡的「魔鬼」。林子厚作為獵人,並非追逐野豬,而是透過對流程、對人心、對細節的洞察,看見生命運作的虛弱與尊嚴。那種對生存秩序與人性的細膩理解,讓人們體會到每個生命和每分職責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兩篇故事用截然不同的場景,共同訴說生存的艱難,以及人性深處不曾泯滅的柔軟。讀著讀著,不禁令人思考,生存不僅是對抗外在的挑戰,同時要學會與自己的脆弱共存,並在疼痛中尋找意義的曙光。
「生態」議題在〈採蜜〉一篇中被賦予深刻的倫理意涵,是小說集最具宏觀視野的篇章。劉金宏面對蜜蜂集體死亡的景象,內心充斥罪惡與無力,最終提出「我要用泥塊、枝椏搭一座木屋」為昆蟲建造旅館的構想,這象徵從掠奪轉向守護的行動,如同對自然的懺悔與溫柔的救贖。
蜜蜂的悲劇不僅呈現生態危機,也反映人類自私的行為。故事以台灣鄉村龍眼花季為背景,觸碰全球環境議題,讀來跨越地域,引發深層共感。人與自然的關係,某種程度上近似愛情,需要謙卑與包容,才能在傷害之後找到修復和共生的可能。
「人性掙扎」如同一條隱密線索,貫穿五篇故事。無論是蔡克俊的自省、「我」在植牙時的體悟、林子厚的洞察、劉金宏的救贖,以及李歐密面對病痛的恐懼,每個角色都在與自己的內心作無聲搏鬥。
〈時光之妻〉中,母親的葬禮場景尤其令人鼻酸,她的孤寂與生前善行的陌生感,揭開死亡本身的孤獨及親情中難以彌補的遺憾。全書裡的每個人生掙扎不是抽象哲學,而是以台灣生活日常場景作為真實載體,無論淡水老街的微風、咖啡店的呢喃、牙科診所的消毒水氣味、工廠間的機械運轉聲、喪禮上的紙鶴與蓮花⋯⋯種種細節鋪墊出濃郁的在地氣息,也承載了普世共感的情感厚度。
從詩的土壤擴散到小說的風景,古魯的語言在詩意與現實間取得微妙平衡,彷如清晨凝結的露水,晶瑩而易逝。〈採蜜〉裡那層次分明的蜂蠟與鄉村俚語交融,呈現生活的粗獷質地,閃現著不經意的美麗。〈時光之妻〉中愛情與病痛的並置,讓浪漫和殞落同時呼吸,而〈獵人〉裡對細節和人性的洞察,猶如夜空閃爍的星光,為生存艱難賦予出詩意哲學的深度。
正是這樣的語言,讓濃郁的台灣在地色彩不僅真實,更獨具韻味。嘉一二○縣道盛放的龍眼花、淡水老街寧靜的漁人碼頭、清明節掃墓儀式,或喪葬誦經團的低語,一幕幕都是台灣鮮活的生活景緻,讀者在熟悉中,既能產生共情,還能以此感悟人性的幽微。
整部小說集富含濃郁的人性反思,邀請閱讀者用溫柔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在無常下尋找希望,在孤獨間發現連結。它讓讀者明白,對愛情需要理解和包容;對生存,需要珍惜當下;對生態,要懷抱謙卑跟責任。蔡克俊、「我」、林子厚、劉金宏與李歐密的故事,個個都具有這樣的情感和倫理啟示。
合起書本沉思,為什麼要讀《婚姻失戀記》?除了故事接地氣之外,讓人著迷的是,作者古魯文字切入的核心思想,猶如鏡面般映照著人性內心的孤獨、渴望與掙扎。每一篇故事,都能讓人找到靈犀相通的點,同時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以及其中不曾缺席的美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