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時節(全新修訂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楊双子 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歷史╳百合╳奇幻
重返一九三〇年代,見證《臺灣漫遊錄》的創作原點!
滿樹花開,有的花朵掉落泥濘的土地,有的落在潔淨的緣廊。
是誰決定花朵的去處?為什麼有的人過這樣的生活,有的人過那樣的生活?
為什麼世間所有人都只能接受橫暴的命運?
一名頓失至親的迷茫大學生楊馨儀,在畢業前夕意外墜入湖中。一陣嗆咳後再次睜眼,她竟化身近百年前臺中一座紅磚大宅裡,備受寵愛的六歲屘千金楊雪泥,人稱雪子。
從飲食、服裝、擺設到交陪,昭和的摩登風采與地方望族的繁華富麗,如畫軸般在雪子眼前徐徐展開。在知如堂裡,她遇見一群如花木般堅韌的女子:為家族利益定下終身的大姊和雙胞胎堂姊,在主僕關係中求存的細姨和養女表姑,以及雪子的摯友,華族出身、夢想成為大學教授的灣生早季子。當大哥的脫序行徑動搖了知如堂的接班計畫,雪子也不得不違背與摯友的約定,扛起女當家的責任。隨著戰爭陰影逐漸逼近,雪子能否憑藉來自未來的知識與視野,為自己與這群姊妹們闖出一條不同的道路?她們在傳統規範與自我理想間掙扎,卻依然在現實夾縫中奮力綻放。
《花開時節》為臺灣第一部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穿越小說,將視角從遙遠的古代中國,轉向我們自身的土地。全書以二十種花草串連篇章,每一朵花都映照出不同角色的性格與處境──從孤立的〈孤挺花〉到四季綻放的〈月季花〉,交織成一座以女性命運叩問臺灣歷史的記憶花園。
本書特色
★ 臺語對白等全新修訂,並增錄全彩人物關係圖、專家審訂建築圖(插畫/鄭培哲;審訂/凌宗魁)。
★ 封面參考小說舞臺原型「馬興陳宅」的過水門重新繪製(插畫/高妍;設計/吳佳璘)
★《花開時節》終幕落下的一九三八年,正是《臺灣漫遊錄》鐵道之旅展開的起點。從雪子、早季子到《臺灣漫遊錄》的千鶴,小說家楊双子以不斷擴大的「歷史百合宇宙」致敬臺灣第一代追求自由的少女們。
《花開時節》在絕版一年後以新版面貌問世,我願是精神意義上的長途跋涉,天地繞行一圈復返故里,回歸楊双子的書寫原點。坐看雲起時,倚杖聽江聲。我願自己持續愛著這個世界的花謝與花開。──楊双子
重磅評論
楊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盛浩偉/作家
楊馨儀們/楊双子們,從《花開時節》裡那一方被邊緣化的臺灣形狀水塘一躍而入,成為歷史的見證者、親歷者、銘記者。水塘那方的時空,是臺灣現代史的青春期,眾聲喧譁,繁花麗景。而水塘這方的現實時空,漣漪從平靜的水面隱微裂開,波紋悄悄蔓延,宛如一方一方蟲洞湧生,邀請我們,走進歷史,傾聽花開的聲音,看見她們的盛放花顏,也指認她們萎落後所埋下的花種,所沃腴的田土,如何滋養今日的我們。──楊翠
就「穿越」這一類型而言,結局是否要回到原本的世界,本就開放而無必然。但《花開時節》巧妙的處理在於,敘事徑直將這個探問置於前景:「穿越接近百年時光,我來此生此世,到底為什麼?」「如果可以回到二十一世紀,現在的我願意回去嗎?」……雪子「接受了降生此世的命運」,但讀者們被說服與其同調的關鍵,恐怕不只在於雪子的心意或未竟的親密情誼,更在於楊双子小說筆觸的魅力,使人流連其中而不願掩卷。──盛浩偉
楊双子作品在春山
《臺灣漫遊錄》
一場刺激味蕾與友誼的昭和臺灣鐵道之旅
《四維街一號》
一部以日式老屋為舞臺、以美食為線索的青春女子群像劇
《花開少女華麗島》
花開宇宙再擴大,少女們的番外篇(全新修訂版預計二〇二六年上市)
歷史╳百合╳奇幻
重返一九三〇年代,見證《臺灣漫遊錄》的創作原點!
滿樹花開,有的花朵掉落泥濘的土地,有的落在潔淨的緣廊。
是誰決定花朵的去處?為什麼有的人過這樣的生活,有的人過那樣的生活?
為什麼世間所有人都只能接受橫暴的命運?
一名頓失至親的迷茫大學生楊馨儀,在畢業前夕意外墜入湖中。一陣嗆咳後再次睜眼,她竟化身近百年前臺中一座紅磚大宅裡,備受寵愛的六歲屘千金楊雪泥,人稱雪子。
從飲食、服裝、擺設到交陪,昭和的摩登風采與地方望族的繁華富麗,如畫軸般在雪子眼前徐徐展開。在知如堂裡,她遇見一群如花木般堅韌的女子:為家族利益定下終身的大姊和雙胞胎堂姊,在主僕關係中求存的細姨和養女表姑,以及雪子的摯友,華族出身、夢想成為大學教授的灣生早季子。當大哥的脫序行徑動搖了知如堂的接班計畫,雪子也不得不違背與摯友的約定,扛起女當家的責任。隨著戰爭陰影逐漸逼近,雪子能否憑藉來自未來的知識與視野,為自己與這群姊妹們闖出一條不同的道路?她們在傳統規範與自我理想間掙扎,卻依然在現實夾縫中奮力綻放。
《花開時節》為臺灣第一部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穿越小說,將視角從遙遠的古代中國,轉向我們自身的土地。全書以二十種花草串連篇章,每一朵花都映照出不同角色的性格與處境──從孤立的〈孤挺花〉到四季綻放的〈月季花〉,交織成一座以女性命運叩問臺灣歷史的記憶花園。
本書特色
★ 臺語對白等全新修訂,並增錄全彩人物關係圖、專家審訂建築圖(插畫/鄭培哲;審訂/凌宗魁)。
★ 封面參考小說舞臺原型「馬興陳宅」的過水門重新繪製(插畫/高妍;設計/吳佳璘)
★《花開時節》終幕落下的一九三八年,正是《臺灣漫遊錄》鐵道之旅展開的起點。從雪子、早季子到《臺灣漫遊錄》的千鶴,小說家楊双子以不斷擴大的「歷史百合宇宙」致敬臺灣第一代追求自由的少女們。
《花開時節》在絕版一年後以新版面貌問世,我願是精神意義上的長途跋涉,天地繞行一圈復返故里,回歸楊双子的書寫原點。坐看雲起時,倚杖聽江聲。我願自己持續愛著這個世界的花謝與花開。──楊双子
重磅評論
楊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盛浩偉/作家
楊馨儀們/楊双子們,從《花開時節》裡那一方被邊緣化的臺灣形狀水塘一躍而入,成為歷史的見證者、親歷者、銘記者。水塘那方的時空,是臺灣現代史的青春期,眾聲喧譁,繁花麗景。而水塘這方的現實時空,漣漪從平靜的水面隱微裂開,波紋悄悄蔓延,宛如一方一方蟲洞湧生,邀請我們,走進歷史,傾聽花開的聲音,看見她們的盛放花顏,也指認她們萎落後所埋下的花種,所沃腴的田土,如何滋養今日的我們。──楊翠
就「穿越」這一類型而言,結局是否要回到原本的世界,本就開放而無必然。但《花開時節》巧妙的處理在於,敘事徑直將這個探問置於前景:「穿越接近百年時光,我來此生此世,到底為什麼?」「如果可以回到二十一世紀,現在的我願意回去嗎?」……雪子「接受了降生此世的命運」,但讀者們被說服與其同調的關鍵,恐怕不只在於雪子的心意或未竟的親密情誼,更在於楊双子小說筆觸的魅力,使人流連其中而不願掩卷。──盛浩偉
楊双子作品在春山
《臺灣漫遊錄》
一場刺激味蕾與友誼的昭和臺灣鐵道之旅
《四維街一號》
一部以日式老屋為舞臺、以美食為線索的青春女子群像劇
《花開少女華麗島》
花開宇宙再擴大,少女們的番外篇(全新修訂版預計二〇二六年上市)
目錄
楊家知如堂建築圖
主要登場人物關係圖
序幕、孤挺花
一、玉蘭花
二、鳳凰木
三、金銀花
四、牡丹
五、山茶花
六、茉莉花
七、時計草
八、蓮
九、九重葛
十、二葉松
十一、菊
十二、日日春
十三、曇花
十四、苦楝
十五、仙丹花
十六、櫻
十七、鈴蘭
十八、桂花
終幕、月季花
後記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
新版後記 我仍走在探問花的名字的路上
專文
穿越臺灣現代史青春期的航道/楊翠
小說家本色:《花開時節》的類型混搭與歲時記憶/盛浩偉
主要登場人物關係圖
序幕、孤挺花
一、玉蘭花
二、鳳凰木
三、金銀花
四、牡丹
五、山茶花
六、茉莉花
七、時計草
八、蓮
九、九重葛
十、二葉松
十一、菊
十二、日日春
十三、曇花
十四、苦楝
十五、仙丹花
十六、櫻
十七、鈴蘭
十八、桂花
終幕、月季花
後記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
新版後記 我仍走在探問花的名字的路上
專文
穿越臺灣現代史青春期的航道/楊翠
小說家本色:《花開時節》的類型混搭與歲時記憶/盛浩偉
序/導讀
新版後記 我仍走在探問花的名字的路上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九日凌晨〇時二十六分,若暉逝世。回想彷彿是一眨眼,實際已經整整十年。在這個萬物旋起旋滅的世界,我仰賴生命裡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小事物,隔著冥土彼岸向前直直走了十個寒暑。花謝花又開,花開花復謝。二〇一五年的我遭到命運的重擊,拚盡全力想從荒蕪的廢墟裡重新站起,沒有餘裕想像二〇二五年的自己將會是什麼模樣。然而如果若暉現在復活甦生,我卻相信她會說:「我早就知道你會走到很遠的地方。」──這一切的起點,就是《花開時節》。
若暉過世十年以後,《花開時節》重出新版,於我而言意義深遠。
本書是《花開時節》的第三個版本。前兩個版本於二〇一七年與二〇二二年先後面市,皆為奇異果文創出版。兩個版本的差異幾希,二〇一七年版附有「主要登場人物說明」、「楊家知如堂平面圖」、「臺中州地景解說」,二〇二二年的再版更動封面與內頁排版之外,僅刪除「楊家知如堂平面圖」,小說文字並無調整。
相對二〇二二年版本,春山版本的《花開時節》屬實質意義上的全新再版。仰賴專業規格的修訂討論,原占篇幅三頁的「主要登場人物說明」異動為簡明的「主要登場人物關係圖」,「楊家知如堂建築圖」以專家手筆的平面圖、透視圖重返書冊,「臺中州地景解說」階段性任務告終而予以省略。小說文字部分,以臺語文校訂幅度最鉅,首先統一用字如「阿嬤」皆改正為「阿媽」等,並且於部分詞彙旁以小字注記華文;其次,在不影響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修改多處角色對白,期許兼顧臺語的道地氣口與易讀性。另有排版精簡之考量,全書在數處段落謹慎地稍作文字調度。
儘管是經過內文修訂的全新版本,我祈願《花開時節》不辜負愛過它的每一位讀者。現實世界裡我無從知悉每一位讀者的真實輪廓,因此最高原則是保留若暉生前閱讀過的那個故事。這部小說是我們姊妹共同創作歷史小說以來,實質上的唯一合作成果。即使若暉過世的那個當下,這本小說書稿尚未真正成形,故事大綱、人物性格、敘事腔調、歷史資料卻已然完備。本書更新再版,力求並不偏離原貌。
《花開時節》在絕版一年後以新版面貌問世,我願是精神意義上的長途跋涉,天地繞行一圈復返故里,回歸楊双子的書寫原點。坐看雲起時,倚杖聽江聲。我願自己持續愛著這個世界的花謝與花開。
時至新版,同樣避免在致謝時未盡周全,請讓我對所有讀到這裡的每一位表達我由衷的謝意。我能夠以楊双子之名持續走到這裡,是因為世上曾有許多人向我展露他們的良善、正直、真誠、堅韌、體恤、慷慨、耐性、信心。我承蒙諸多關愛,點滴在心。願曾經與我並肩行過生命一段路途的人們,知道我所感謝的正是你。
如果這部小說是花,開的是什麼樣的花呢?
──若暉過世十年之後,我依舊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可是花樹綻放,燦爛芬芳。走在仍然追問花名的路上,我深感圓滿。
二〇二五年九月於永和住處 楊双子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九日凌晨〇時二十六分,若暉逝世。回想彷彿是一眨眼,實際已經整整十年。在這個萬物旋起旋滅的世界,我仰賴生命裡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小事物,隔著冥土彼岸向前直直走了十個寒暑。花謝花又開,花開花復謝。二〇一五年的我遭到命運的重擊,拚盡全力想從荒蕪的廢墟裡重新站起,沒有餘裕想像二〇二五年的自己將會是什麼模樣。然而如果若暉現在復活甦生,我卻相信她會說:「我早就知道你會走到很遠的地方。」──這一切的起點,就是《花開時節》。
若暉過世十年以後,《花開時節》重出新版,於我而言意義深遠。
本書是《花開時節》的第三個版本。前兩個版本於二〇一七年與二〇二二年先後面市,皆為奇異果文創出版。兩個版本的差異幾希,二〇一七年版附有「主要登場人物說明」、「楊家知如堂平面圖」、「臺中州地景解說」,二〇二二年的再版更動封面與內頁排版之外,僅刪除「楊家知如堂平面圖」,小說文字並無調整。
相對二〇二二年版本,春山版本的《花開時節》屬實質意義上的全新再版。仰賴專業規格的修訂討論,原占篇幅三頁的「主要登場人物說明」異動為簡明的「主要登場人物關係圖」,「楊家知如堂建築圖」以專家手筆的平面圖、透視圖重返書冊,「臺中州地景解說」階段性任務告終而予以省略。小說文字部分,以臺語文校訂幅度最鉅,首先統一用字如「阿嬤」皆改正為「阿媽」等,並且於部分詞彙旁以小字注記華文;其次,在不影響人物性格的前提下修改多處角色對白,期許兼顧臺語的道地氣口與易讀性。另有排版精簡之考量,全書在數處段落謹慎地稍作文字調度。
儘管是經過內文修訂的全新版本,我祈願《花開時節》不辜負愛過它的每一位讀者。現實世界裡我無從知悉每一位讀者的真實輪廓,因此最高原則是保留若暉生前閱讀過的那個故事。這部小說是我們姊妹共同創作歷史小說以來,實質上的唯一合作成果。即使若暉過世的那個當下,這本小說書稿尚未真正成形,故事大綱、人物性格、敘事腔調、歷史資料卻已然完備。本書更新再版,力求並不偏離原貌。
《花開時節》在絕版一年後以新版面貌問世,我願是精神意義上的長途跋涉,天地繞行一圈復返故里,回歸楊双子的書寫原點。坐看雲起時,倚杖聽江聲。我願自己持續愛著這個世界的花謝與花開。
時至新版,同樣避免在致謝時未盡周全,請讓我對所有讀到這裡的每一位表達我由衷的謝意。我能夠以楊双子之名持續走到這裡,是因為世上曾有許多人向我展露他們的良善、正直、真誠、堅韌、體恤、慷慨、耐性、信心。我承蒙諸多關愛,點滴在心。願曾經與我並肩行過生命一段路途的人們,知道我所感謝的正是你。
如果這部小說是花,開的是什麼樣的花呢?
──若暉過世十年之後,我依舊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可是花樹綻放,燦爛芬芳。走在仍然追問花名的路上,我深感圓滿。
二〇二五年九月於永和住處 楊双子
試閱
三、金銀花(節錄)
半年節也過去好幾天以後,馨儀終於親自走遍知如堂,認清宅邸的整體輪廓。
那天坐車入府,看見的只是三合院前方庭院,後方深處還有豬舍、牛舍,綠意盎然的菜園邊緣養著雞鴨鵝一圈家禽。三合院也不是只有一個院落,而是兩個院落,聽別人口中的說法,前面的是第一進,後面是第二進。以第一進院落的大門為界,大門之外的那一大塊廣場叫外埕,門內的是內埕。
四周的林木有圍牆的作用,劃分出知如堂內外的地界。林木圍牆之內,環繞三合院建築的牆緣也是綠意繁茂。知如堂前方的半月池有一塘蓮花,知如堂矮牆前是玉蘭花和山茶花,面向知如堂的右手邊(那個叫「左護龍」)起第一進牆側是茉莉花、第二進牆側是桂花,左手邊(對,這叫「右護龍」)第二進牆側是月橘⋯⋯
那右護龍第一進牆側的是什麼?
馨儀仔細端詳。那是灌木,有藤蔓卷鬚纏繞,香氣淡淡,朝天揚起的花苞是綠色,飛揚綻放的花朵卻是黃白兩色,像是兩種花纏繞一片。
「是金銀花喔。」
馨儀回過神來。
一個窈窕的身影款款趨近,木屐踩在地面的聲響清脆,尚未到馨儀要抬頭的距離便彎身下來,以便雙方平視。
「屘千金怎麼跑到這裡來玩?」
對方妝容精緻的年輕臉蛋上露出笑容。一頭黑亮的短卷髮、淡紫底色搭配粉紅桃花的合身和服,與美麗笑容十分相襯。
馨儀沒見過,卻依靠直覺判定這是二叔的細姨。
知如堂裡的女性使用人全都穿著素色的大襟寬衫。能穿又敢穿和服的人不多,要既富有、又習於日本文化的年輕女人,才有機會做一身這樣年輕活潑的和服。知如堂長房長女有這個資格,不過春子姊畢業自臺北的女學校,向來作風洋派,平日穿的都是洋裝。
沒有記錯的話,這位人稱秋霜倌。年輕貌美的特徵相當合乎某種既定想像,馨儀意外的是秋霜倌藝旦出身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就著這條線索推測,或許這個年代距離日本殖民之初已有一段時間。
儘管有點後知後覺,馨儀仍然點點頭顱作為回應,附帶一句:「花開了,來看看。」
秋霜倌的笑容驀然添增一絲驚訝。
「怪不得大家都說屘千金換一個人了,以前可不曾正眼看我呢。驚險走一遭,一夕之間懂事了,真是神明大人保佑。」
馨儀尷尬,決定跳過有關雪子的話題。
「這個,說是金銀花嗎?」
「是呀,正好是花開的季節,最近家裡使用人就會摘下來泡茶,也許會找屘千金來當幫手喔!」
「可以喝嗎?」
「可以喝,夏天喝最好,屘千金以前也喝過的,熱天的時候用來解暑。曬乾了儲藏起來,那樣冬天也有得喝。」
「冬天也解暑?」
「清熱解毒,能消火氣。人嘛,什麼季節都有生出虛火的時候呀。」秋霜倌嗓音清亮,語音還有勾人的餘韻。
馨儀不想接話。
「不是兩種花種在一起?有黃色的、也有白色的。」
「是不是很美?剛開的時候是白色,隔日就變黃色。白色是銀,黃色是金,所以是金銀花。屘千金沒有聽過吧?金銀花有個傳說故事,說一對名叫金花、銀花的雙胞胎姊妹,感情非常要好,一次姊姊生了傳染病,妹妹不離不棄,最終一起病故了。後來,她們墓地上長出這樣的花,人們就用她們的名字命名,叫作金銀花。」
秋霜倌笑起來,手指將髮絲綰到耳後。
「你二叔特意請人種的,在二小姐、三小姐出生的那年。明明這花裡面是不吉利的故事,果然一直是欠缺思量的男人呢!」
這是能在小孩子面前說的話嗎?
馨儀一時不知道該做什麼表情才好,可是隨即又想,也難怪如此,藝旦嫁入豪門,既不是傭人也不是主人,能跟誰交朋友、跟誰說話?秋霜倌不上正廳的餐桌,是等主人家用餐完畢、使用人在廚房用餐的時候,單獨一份餐點送進房內吃的。
秋霜倌輕輕牽起馨儀的手。
「屘千金見笑了。我呢,剛才在屋裡見屘千金一個人到後面來,又沒有阿蘭跟著,趕緊出來看看。天氣正熱,不如跟我進去,我屋裡剛差人買了點心進來,是日本麻糬,喜歡嗎?」
⋯⋯好了,又一個把她當貪吃鬼的。
儘管如此,馨儀還是尾隨而去。
知如堂第一進的三開間右護龍,用二十一世紀的說法是兩房一廳。右護龍屬於二叔所有,正中央是二叔的私廳,用來接待二叔個人的賓客。比較接近正中央那列屋子──對了,那個叫「正身」──的是二叔的房間,秋霜倌住在比較靠近玉蘭花矮牆的那個房間。恩子和好子兩個姊姊年幼時跟二叔二嬸同房,二嬸過世後抱到阿媽房內住過一段期間,十歲才移入第二進正身的右間。阿蘭姑說過,等雪子長大,也會有自己的房間。
馨儀與秋霜倌走右護龍的後門入私廳,右轉入房便有一股香水氣息迎面。房間裡陳設雅致,一座書櫥和一張書桌則稍微有點出乎預料。桌上擺有一本《八州詩草》,題名是寄鶴齋。二叔是漢詩人,不知道這是妾室迎合丈夫的喜好,還是秋霜倌本人的興趣。
秋霜倌給的日本麻糬味道很好,只是大約買來還耽擱了一點時間,表皮略略有點發硬。這樣一來,馨儀不免想起半年節參拜返家,阿蘭姑早早等著迎接,一進家門,送上來的也是日本麻糬。那麻糬分割小塊,咬進嘴裡柔韌還帶溫度,回憶了才領會,想必是阿蘭姑算準時間蒸起來的。那時怕她噎著,手邊還備著杏仁茶和冷開水。
屘千金小雪子現年六歲,吃穿用度全是富家千金的待遇,不因為年齡而受到輕慢。
「好吃嗎?」秋霜倌問。
「好吃。」馨儀說。
秋霜倌那張漂亮的臉笑起來,眼睛亮晶晶的。
「屘千金要是喜歡花,以後什麼花開了,我指給你看。小的時候,我有個姊姊也教我認花,我不認真聽,只想知道什麼花結的果實可以吃⋯⋯」
秋霜倌的眼睛,馨儀看著竟然感覺跟阿蘭姑的相當神似。明明這兩個人論外表和性格,根本南轅北轍。忽然間,馨儀就想到屋外剛看見的,開得燦爛的金銀花。
麻糬沉沉墜入胃袋,令人的心也被拉得沉墜下去。
馨儀領會了知如堂內裡的階級等差。
屘舅、獻文哥儘管受僱於知如堂,身分地位仍然放在那裡。秋霜倌、阿蘭姑相對來說階級更低一層,但即使地位微妙,也還擁有自己單獨使用的房間。等而下之,長工幫傭並不算是「奴僕」,有時卻相去不遠,有些人甚至沒有資格到屘千金面前講兩句話。
二十一世紀資本社會何嘗沒有階級差異?公職考試、研究所考試,教育與就業的終極目標,說穿了是在尋求向上流動的管道。老貓抱怨 22K,不也是對階級流動困難的不平之鳴嗎?
可是知如堂作為一個傳統階級社會的時代縮影,那樣堂而皇之地展現出來,直直逼到馨儀眼前。馨儀以無法言說的直覺感知到一種形狀模糊不清、卻緩緩滲透過來的不安與質疑,深感內心空茫,沒有著力之處。
唉,怎麼就穿越了呢?穿越到這裡又有任何意義嗎?
半年節也過去好幾天以後,馨儀終於親自走遍知如堂,認清宅邸的整體輪廓。
那天坐車入府,看見的只是三合院前方庭院,後方深處還有豬舍、牛舍,綠意盎然的菜園邊緣養著雞鴨鵝一圈家禽。三合院也不是只有一個院落,而是兩個院落,聽別人口中的說法,前面的是第一進,後面是第二進。以第一進院落的大門為界,大門之外的那一大塊廣場叫外埕,門內的是內埕。
四周的林木有圍牆的作用,劃分出知如堂內外的地界。林木圍牆之內,環繞三合院建築的牆緣也是綠意繁茂。知如堂前方的半月池有一塘蓮花,知如堂矮牆前是玉蘭花和山茶花,面向知如堂的右手邊(那個叫「左護龍」)起第一進牆側是茉莉花、第二進牆側是桂花,左手邊(對,這叫「右護龍」)第二進牆側是月橘⋯⋯
那右護龍第一進牆側的是什麼?
馨儀仔細端詳。那是灌木,有藤蔓卷鬚纏繞,香氣淡淡,朝天揚起的花苞是綠色,飛揚綻放的花朵卻是黃白兩色,像是兩種花纏繞一片。
「是金銀花喔。」
馨儀回過神來。
一個窈窕的身影款款趨近,木屐踩在地面的聲響清脆,尚未到馨儀要抬頭的距離便彎身下來,以便雙方平視。
「屘千金怎麼跑到這裡來玩?」
對方妝容精緻的年輕臉蛋上露出笑容。一頭黑亮的短卷髮、淡紫底色搭配粉紅桃花的合身和服,與美麗笑容十分相襯。
馨儀沒見過,卻依靠直覺判定這是二叔的細姨。
知如堂裡的女性使用人全都穿著素色的大襟寬衫。能穿又敢穿和服的人不多,要既富有、又習於日本文化的年輕女人,才有機會做一身這樣年輕活潑的和服。知如堂長房長女有這個資格,不過春子姊畢業自臺北的女學校,向來作風洋派,平日穿的都是洋裝。
沒有記錯的話,這位人稱秋霜倌。年輕貌美的特徵相當合乎某種既定想像,馨儀意外的是秋霜倌藝旦出身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就著這條線索推測,或許這個年代距離日本殖民之初已有一段時間。
儘管有點後知後覺,馨儀仍然點點頭顱作為回應,附帶一句:「花開了,來看看。」
秋霜倌的笑容驀然添增一絲驚訝。
「怪不得大家都說屘千金換一個人了,以前可不曾正眼看我呢。驚險走一遭,一夕之間懂事了,真是神明大人保佑。」
馨儀尷尬,決定跳過有關雪子的話題。
「這個,說是金銀花嗎?」
「是呀,正好是花開的季節,最近家裡使用人就會摘下來泡茶,也許會找屘千金來當幫手喔!」
「可以喝嗎?」
「可以喝,夏天喝最好,屘千金以前也喝過的,熱天的時候用來解暑。曬乾了儲藏起來,那樣冬天也有得喝。」
「冬天也解暑?」
「清熱解毒,能消火氣。人嘛,什麼季節都有生出虛火的時候呀。」秋霜倌嗓音清亮,語音還有勾人的餘韻。
馨儀不想接話。
「不是兩種花種在一起?有黃色的、也有白色的。」
「是不是很美?剛開的時候是白色,隔日就變黃色。白色是銀,黃色是金,所以是金銀花。屘千金沒有聽過吧?金銀花有個傳說故事,說一對名叫金花、銀花的雙胞胎姊妹,感情非常要好,一次姊姊生了傳染病,妹妹不離不棄,最終一起病故了。後來,她們墓地上長出這樣的花,人們就用她們的名字命名,叫作金銀花。」
秋霜倌笑起來,手指將髮絲綰到耳後。
「你二叔特意請人種的,在二小姐、三小姐出生的那年。明明這花裡面是不吉利的故事,果然一直是欠缺思量的男人呢!」
這是能在小孩子面前說的話嗎?
馨儀一時不知道該做什麼表情才好,可是隨即又想,也難怪如此,藝旦嫁入豪門,既不是傭人也不是主人,能跟誰交朋友、跟誰說話?秋霜倌不上正廳的餐桌,是等主人家用餐完畢、使用人在廚房用餐的時候,單獨一份餐點送進房內吃的。
秋霜倌輕輕牽起馨儀的手。
「屘千金見笑了。我呢,剛才在屋裡見屘千金一個人到後面來,又沒有阿蘭跟著,趕緊出來看看。天氣正熱,不如跟我進去,我屋裡剛差人買了點心進來,是日本麻糬,喜歡嗎?」
⋯⋯好了,又一個把她當貪吃鬼的。
儘管如此,馨儀還是尾隨而去。
知如堂第一進的三開間右護龍,用二十一世紀的說法是兩房一廳。右護龍屬於二叔所有,正中央是二叔的私廳,用來接待二叔個人的賓客。比較接近正中央那列屋子──對了,那個叫「正身」──的是二叔的房間,秋霜倌住在比較靠近玉蘭花矮牆的那個房間。恩子和好子兩個姊姊年幼時跟二叔二嬸同房,二嬸過世後抱到阿媽房內住過一段期間,十歲才移入第二進正身的右間。阿蘭姑說過,等雪子長大,也會有自己的房間。
馨儀與秋霜倌走右護龍的後門入私廳,右轉入房便有一股香水氣息迎面。房間裡陳設雅致,一座書櫥和一張書桌則稍微有點出乎預料。桌上擺有一本《八州詩草》,題名是寄鶴齋。二叔是漢詩人,不知道這是妾室迎合丈夫的喜好,還是秋霜倌本人的興趣。
秋霜倌給的日本麻糬味道很好,只是大約買來還耽擱了一點時間,表皮略略有點發硬。這樣一來,馨儀不免想起半年節參拜返家,阿蘭姑早早等著迎接,一進家門,送上來的也是日本麻糬。那麻糬分割小塊,咬進嘴裡柔韌還帶溫度,回憶了才領會,想必是阿蘭姑算準時間蒸起來的。那時怕她噎著,手邊還備著杏仁茶和冷開水。
屘千金小雪子現年六歲,吃穿用度全是富家千金的待遇,不因為年齡而受到輕慢。
「好吃嗎?」秋霜倌問。
「好吃。」馨儀說。
秋霜倌那張漂亮的臉笑起來,眼睛亮晶晶的。
「屘千金要是喜歡花,以後什麼花開了,我指給你看。小的時候,我有個姊姊也教我認花,我不認真聽,只想知道什麼花結的果實可以吃⋯⋯」
秋霜倌的眼睛,馨儀看著竟然感覺跟阿蘭姑的相當神似。明明這兩個人論外表和性格,根本南轅北轍。忽然間,馨儀就想到屋外剛看見的,開得燦爛的金銀花。
麻糬沉沉墜入胃袋,令人的心也被拉得沉墜下去。
馨儀領會了知如堂內裡的階級等差。
屘舅、獻文哥儘管受僱於知如堂,身分地位仍然放在那裡。秋霜倌、阿蘭姑相對來說階級更低一層,但即使地位微妙,也還擁有自己單獨使用的房間。等而下之,長工幫傭並不算是「奴僕」,有時卻相去不遠,有些人甚至沒有資格到屘千金面前講兩句話。
二十一世紀資本社會何嘗沒有階級差異?公職考試、研究所考試,教育與就業的終極目標,說穿了是在尋求向上流動的管道。老貓抱怨 22K,不也是對階級流動困難的不平之鳴嗎?
可是知如堂作為一個傳統階級社會的時代縮影,那樣堂而皇之地展現出來,直直逼到馨儀眼前。馨儀以無法言說的直覺感知到一種形狀模糊不清、卻緩緩滲透過來的不安與質疑,深感內心空茫,沒有著力之處。
唉,怎麼就穿越了呢?穿越到這裡又有任何意義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