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沒有地圖的世界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翻譯文學英國現代文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歐大旭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賴肇欣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01/18

出版情報

《聚會》充滿「愛」與「療愈」的力量

2012/03/26 繼艾瑞斯‧梅鐸之後第二位榮獲曼布克獎的女作家安瑞特,得獎小說作品終於在台灣出版。《聚會》這部小說藉由一名四十歲女人的自述,犀利地切入家族歷史、對家人愛恨交織的感情、內在探索以及性的黑暗面,辛辣而富詩意,陰鬱中帶著幽默感,寫作手法令人激賞。 故事從主角薇羅妮卡因哥哥跳海自殺,穿梭都柏林和倫敦處理後事開始,這個意外事件迫使她必須面對這個曾有十二個兄弟姊妹的大家族和逐漸失智的母親,也重新回顧自己童年和青少年失序混亂的過往,哥哥鬱鬱寡歡的一生,和婚姻當中逐漸累積不滿足的現況。在看似逐漸崩解的關係中,她要如何恢復愛人的勇氣,重新擁抱家人? 這本小說看來充滿不愉快的場景,看到最後卻有股說不上來的如釋重負,弄不清是旁觀還是親歷了這整段人生,甚至像跟主角一同接受了一場從糾結到釋放的治療。也許本書最令人回味的一刻,就是小說的最後一句:「這段時間我一直朝著我的人生墜落,終於,我就要降落了。」 *《聚會》預計於2012年4月9日出版。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我叫亞當
他叫卡爾,我叫他爸爸,他不是我親生父親
他叫約翰,我叫他哥哥,他生活在另一個家庭
她叫瑪格麗特,她不是我媽媽,卻要照顧我一輩子
我們都活在一個隱形的、沒有地圖的世界
因為,家,太遙遠了。

一個被三度遺棄的孩子,能找到自己的家嗎?

當地圖隱形,路線失去痕跡,生死未卜的養父、遠方的哥哥、愛慕的女人、關乎國家命運的革命,將是定位未來的座標嗎?

沒有地圖的世界,沒有過去的現在,歷史、記憶、身世謎底相互交疊 無根的人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地圖嗎?

被譽為英國重要小說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的接班人──歐大旭(Tash Aw)

與石黑一雄共同競逐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的華裔作家

以《和諧絲莊》(The Harmony Silk Factory)榮獲2005年英國惠特布列(Whitbread)首部小說獎、大英國協作家獎「東南亞與南太平洋區第一本書獎」(Commonwealth Writers’ Prize)後,入圍《衛報》「第一本書獎」(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2007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The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新作長篇小說《沒有地圖的世界》,驚豔全球文壇!
榮獲衛報 時代雜誌 華盛頓郵報 出版人週刊 書單雜誌共同推薦

他看不到他們離開的陸地,也看不到他們航向的陸地,在煙雨濛濛之外,只有天和海,和哪裡都去不了的一只小船。

亞當才十五歲,已經第三度成為孤兒了。

1960年代的印尼,革命的氣氛正熾烈燃燒著。亞當的養父卡爾原是荷蘭人,在印尼生活多年。當整個國家準備擺脫荷蘭殖民的歷史,積極遣返在印尼的荷蘭人,卡爾因此遭到軍方的逮捕。

亞當第一次遭到遺棄,是發生在他的母親將他和哥哥約翰送進孤兒院。

亞當對自己的第二次遺棄沒有任何記憶,也回想不起約翰的臉孔。

當卡爾不知去向,亞當第三度失去了他的「家」。

他找上在印尼生活多年的美國人瑪格麗特,尋求幫助。因為當年愛戀卡爾的情愫讓瑪格麗特有了使命感,得盡力尋找卡爾,並且好好照顧亞當。

命運促成三個不同種族膚色的人有了偶然卻命定的關係。

與亞當不同種族的卡爾和瑪格麗特會是他真正的家人嗎?逐漸在亞當記憶裡浮現的哥哥約翰、在革命裡那些相同膚色的人們是亞當真正的歸屬嗎?

隱藏在生命底層的記憶與現實的命運拉扯,外國人眼中的島嶼、本地人心中失落的地圖,競相標誌它們在世界上的位置。

當亞當不知自己從何而來,也不知將走向何方時,他能在沒有地圖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家嗎?

名人推薦

書評、推薦

令人想起格雷安.葛林……充滿力量,令人著迷……縈繞心頭,難以忘懷。──英國《衛報》

充滿了無限的聰慧與同情。──《時代雜誌》

歐大旭這細膩而令人低迴不已的第二本小說,跟隨著一群充滿生命力的角色,在一九六○年代政治動亂的印尼追尋「家」的意義……步調適中,布局精妙,這個關於失去與認同的史詩故事映照出背景年代裡年輕印尼的掙扎。──《出版人週刊》重點書評

佳作!……歐大旭書中角色緊繃的生命情境、破敗的雅加達……美麗與污穢的二元對立、暴民、威脅、迫近的危機──全都翔實地捕捉在《沒有地圖的世界》裡。──《華盛頓郵報》

不遜於《和諧綢莊》的續作……歐大旭以豐富的技巧與熱情處理政治騷動和因之而造成的個人創傷……他的文體生動而抒情……顯然,歐大旭天分過人。──英國《獨立報》

隨著動人的故事設定與人物刻畫,逐漸挖掘出來的過去歷史與家族故事會使讀者有興趣了解土地與血緣結合的永恆糾葛。──《書單雜誌》

優美細膩……歐大旭縈人心懷的文字,和他殷殷召喚、細細刻畫的六零年代雅加達,都展現出精湛的寫作技藝。──《基督科學箴言報》

揮灑自如,調度靈活,敘事自信從容……遠在高潮迭起的結局之前,已可看出此書野心十足,以尖銳而細膩的手法,在一九六四年左右、殖民後時期印尼政治動亂的時空背景裡,凸顯出愛、背叛與罪咎之間的糾葛掙扎。──《蘇格蘭人報》

令人屏息……《沒有地圖的世界》把你放在雅加達的街道上,用迫近的厄運淹沒你的感官。──《多倫多星報》

傑作……[《沒有地圖的世界》的]精采之處在於書中無根漂泊的主人翁。這些塑造完整的人物,以及他們彼此間的牽繫互動,將這部小說轉化為對認同、記憶與藝術的動人沉思。──紐約《暫停雜誌》

生動的敘事……帶著讀者踏上幾段令人難忘的個人旅途。──《丹佛郵報》

引人入勝……將讀者投入另一個時空,一個迷人的時空。──克里夫蘭《信實報》

譯者

賴肇欣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台北人。譯作有《七日後》、《鷹與男孩》。

序/導讀

導讀

冷戰歲月──歐大旭與其《沒有地圖的世界》/李有成(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馬來西亞旅英華人作家歐大旭(Tash Aw)在二○○五年出版第一部小說《和諧絲莊》(The Harmony Silk Factory),立刻深受國際文壇注目。《和諧絲莊》不僅入圍當年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初選名單,隨後還榮獲英國聲譽崇隆的惠特布列首部小說獎(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以及二○○六年大英國協作家獎的第一本書獎。這部小說甫一出版即賣出十幾國語言的翻譯權,台灣也在二○○九年出版中文正體字版。

  歐大旭與台灣有若干因緣。他其實出生於台北,襁褓時隨其馬來西亞籍華人的雙親回到吉隆坡,在馬來西亞完成中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習法,隨後考上律師執照,並在倫敦一家法律事務所服務。歐大旭一心嚮往創作,工作餘暇埋頭寫作,後來竟毅然放棄待遇豐厚的律師生涯,進入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著名的創作課程就讀。此創作課程成立於一九七○年,向被視為作家的搖籃,《和諧絲莊》即是在東安格利亞大學讀書期間完成的。

  歐大旭不只一次對英國作家再現的馬來亞歷史現實深表不滿。他舉毛姆(W. Somerset Maugham)為例,認為毛姆筆下的馬來亞只是一九三○與四○年代英國殖民社會非常局部的現象,充滿了文化偏見與異國情調,他覺得有必要向毛姆挑戰,將當時的馬來亞自這種成見中解放出來。歐大旭曾經在訪談中表示:「我的意圖在摧毀受毛姆影響的一九三○和四○年代的馬來西亞歷史小說。你知道,就是那種觀念,以為文學中只有兩種版本的馬來西亞,一邊是白人圍坐在一起暢飲粉紅色的琴酒,另一邊則是一堆各色人種忙碌著各種古怪的事。」換句話說,他顯然刻意要把《和諧絲莊》寫成一部去東方化的小說。《和諧絲莊》在某些層面上確實是一本後殖民小說,對英國殖民的經濟剝削和日本帝國的血腥統治不假顏色,對被殖民者心態上的扭曲也頗多著墨。

  在《和諧絲莊》出版四年之後,二○○九年,歐大旭推出第二部小說《沒有地圖的世界》(Map of the Invisible World),主要背景則是獨立後的印尼和馬來西亞,時間在一九六四年前後,馬來西亞剛成立不久(馬來西亞成立於一九六三年)。儘管第二本小說的地理背景以印尼為主,特別是首都雅加達,不過因為小說的情節涉及馬來西亞的成立,我們也不妨將之視為《和諧絲莊》的續集。為了點出小說的時代背景,敘事者還在小說中列舉了不少當時世界各地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歐洲更多抗議監禁曼德拉(Mandela)的聲浪。蘇卡諾譴責『東京灣決議案』。阿貝貝.畢奇拉誓言要為非洲奪金。布里茲涅夫將提供印尼更多援助。馬來西亞的毒品使用已經達到氾濫的程度:英國不予協助。共產黨徒於外島遭到逮捕。」

  《和諧絲莊》中所隱含的去東方化和反殖民的意涵,在《沒有地圖的世界》中表達得更為直截了當。小說主角之一的丁(Din,原名馬魯丁.賽義迪〔Maluddin saidi〕)一言道盡這些意涵。他對任教於雅加達某大學的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貝茲(Margaret Bates)—丁擔任她的助理—指出:「我的想法是,我們需要一部由印尼人書寫的本國歷史,挖掘的是西方人無法輕易取得的非典型史料。例如民間故事、本土神話,或者書寫在棕櫚葉上的古老手稿—」。他接著說:

  當你想到歷史研究的標準方法,想到所有的歷史文本時,你腦海中浮現的其實是西方人的史料。好像東南亞的歷史是從發現由歐洲通往亞洲的航道才開始的,一切都以這個時間點作為開端。可是實際上,在那之前,就不知道發生過多少事情了。滿者伯夷和馬打蘭已經建國;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我想要重述這些島嶼的歷史,因為我有個理論,我認為這些島嶼的歷史是外國人無法理解的……。

  丁相信「歷史必須由一個非西方人的聲音來講述」。在另一個場合,他還重複類似的看法:「我們知道怎樣最好。最好的,就是住在一個不受西方控制、遠離他們不正當意圖的世界。最好的,就是擁有一個亞洲國家和非洲國家能控制自身命運的未來。三百年來,都是別人在幫我們書寫我們的歷史,可是現在我們必須加以改寫。」這種情形就像歐大旭所相信的那樣:英國作家所創作的馬來西亞歷史小說必須被摧毀。

  丁話中提到的島嶼正好呼應歐大旭原著書名中的「隱形世界」(the invisible world)。小說臨結束時,幾位主角來到爪哇東部的碼頭渡口,等待船隻要到其中的一座外島。敘事者這麼描述這些外島:「到了峇里之後,可以再從那裡通往那些鮮少有人造訪的外島。來到這些通往無名島嶼的渡口,有時你會覺得自己彷彿置身在世界的邊緣,在所有熟悉事物的盡頭。小船航向一無所有的地平線,彷彿航向虛空。那些域外之境……會永遠像隱形一樣。」

  小說情節始於卡爾.德威利根(Karl de Willigen)在裴度島(nusa Perdo)上被一群年輕印尼士兵所捕。卡爾是位歸化印尼的荷蘭畫家,對殖民主義向無好感,甚至因此放棄其荷蘭國民的身分,一心想要終老印尼。他的被捕其實出於當時印尼總統蘇卡諾的排外政策,蘇卡諾的目的在將荷蘭人驅逐出境。卡爾有一位印尼籍的十六歲養子亞當(adam),他躲在草叢中目睹卡爾被捕的經過。亞當隨後自裴度出發,歷經艱辛來到雅加達尋找卡爾。時間大致在一九六四年前後,馬來西亞剛剛成立。從獨立後即以所謂指導民主(guided democracy)統治印尼的蘇卡諾反對馬來西亞的成立,甚至不惜以武裝對抗(Konfrontasi)這個由馬來亞、沙巴、砂勞越及新加坡組成的新國家(新加坡於一九六五年被迫退出馬來西亞)。這場武裝對抗顯然對蘇卡諾的政權至關重要。小說中的澳洲記者米克.馬祖奇斯(Mick Matsoukis)在雅加達街頭經歷學生反馬來西亞示威後就這樣指出:「Konfrontasi這件事已經成了一種執念,某種生活裡絕對必需的東西。我認為這個用字的選擇已經表明了:他想對抗整個世界,特別是馬來西亞。他真的痛恨馬來西亞這個詞所代表的一切—我認為他其實很不爽隔壁的小國好像沒費什麼力氣就成功獨立,還日漸富裕,而同時間,他的國家卻是一團糟。」更重要的是,對抗馬來西亞的政治運動顯然已經失控,印尼也因此為當時冷戰的地緣政治(geopolitics)所吞噬。米克接著說:「馬來西亞這件事情正在把他一步步推向共產主義,這一點更是犯了美國政府的大忌。剛開始只是跟蘇聯政府來個眉來眼去,沒想到印尼共產黨很快地變成了他在車後座魚水偷歡的對象,現在更是威脅他要明媒正娶,我並不確定那是他想要的。」

  亞當抵達雅加達時,印尼正處於內戰邊緣。雅加達也陷入政治混亂的泥淖中,每一個政治勢力無不想方設法獵取政治利益。亞當憑藉著幾張照片和筆記,竟然在雅加達找到了卡爾的舊日情人瑪格麗特。在了解卡爾的遭遇之後,瑪格麗特答應亞當會設法救出他的養父,並且向任職於美國大使館—大概是中央情報局的幹員—的比爾.許奈德(Bill sneider)求救。亞當透過瑪格麗特認識了丁。丁同樣答應要為亞當尋訪他失落多年的哥哥約翰(Johan)。約翰與他的養父母現居吉隆坡,過著富裕奢華的生活,不過心中始終因當年背棄同在孤兒院的弟弟而深感愧疚。

  亞當在無意間捲入丁所策畫的一樁陰謀事件,要在爪哇飯店的某個集會中以炸彈暗殺蘇卡諾。只是這個密謀最後功敗垂成,丁被捕,亞當則在一位印尼富家少女祖拜妲(Zubaidah)的協助之下逃離現場。祖拜妲跟丁一樣,都是政治狂熱分子,但是她並不認同丁的激進主義。祖拜妲在聽了亞當的故事之後,決定請求她的父親代為打聽卡爾的下落。她的父親是蘇卡諾的長期金主,在政治上不乏人脈與管道。小說結束時,卡爾、瑪格麗特及亞當正在爪哇東部的一個渡口,等待船隻要到峇里島以東的眾多小島之一—也就是丁所說的「失落的世界,那裡的一切事物都保持最真實的原始樣貌,在外國人的凝視之外—像是個隱形的世界,幾乎像是個隱形的世界。」小說的最後一段則回到約翰身上。

  我們看到約翰駕著車子,在雨夜中飆駛過寂靜的城市,「霓虹燈光用五顏六色沾染了夜」。約翰顯然仍然為過去的記憶所苦,他對當年背棄亞當歉疚不已。「他希望昨夜只是一個夢,上個月根本不曾存在。」



  歐大旭的第一部小說《和諧絲莊》是以一九三○與四○年代的馬來亞為主要背景,時值英國殖民與日本占領時期,小說情節很容易讓我們想起馬來亞共產黨對抗英國殖民者與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歷史。在《和諧絲莊》中,我們不僅看到英國殖民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如何左右了小說中幾乎所有人物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馬來亞往後的歷史發展進程。歐大旭以法農式的(fanonian)冷靜筆法,剖析在殖民與帝國淫威下若干人物備受扭曲的心靈。《沒有地圖的世界》也具有同樣濃烈的後殖民主義色彩。

  除了前面提到的印尼青年丁的說法之外,我們還可以舉卡爾為例,說明歐大旭如何一再透過小說人物提醒我們反殖民的重要性。卡爾是位已經入籍印尼的離散荷蘭人,一向強烈支持反殖民運動。他身體力行,甚至在家裡嚴禁使用自己的母語。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宰制性的語言,他認為「亞當不應該在成長的過程中吸收殖民國的文化」。卡爾還告訴亞當裴度島附近每一艘船遇難的故事:「其中一艘是運鴉片到中國去的,另一艘是從英國海軍退役下來的;最大的那艘則載著來自歐波爾多(oporto)和馬德拉(Madeira)的上百瓶的珍貴佳釀,到現在都還能喝呢。亞當透過這種方式學習裴度的歷史;學習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394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