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會議
CONCLAVE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2025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2025金球獎最佳劇本
英國《泰晤士報》年度圖書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圖書
英國《每日郵報》年度圖書
加拿大《環球郵報》年度好書
「英國圖書獎:犯罪與驚悚類年度好書」入圍
英國文學巨匠羅伯特.哈里斯超越自己的巔峰之作
教宗驟逝。來自全球118位樞機主教將在緊閉的西斯汀教堂裡,進行一場全世界最隱密的選舉──直到煙囪冒出白煙、新任教宗誕生。神聖的紅袍底下,人性從未免疫於權力與榮耀的誘惑,派系鬥爭在祈禱聲中暗自蔓延;而最終將有一人穿過層層猜忌與謎團,帶著秘密,登上全球最具權威的精神領袖之位。
知名暢銷小說家最扣人心弦的政治驚悚傑作
繼《祖國》、《獵殺幽靈寫手》等暢銷小說之後,擅長營造懸疑氛圍與張力的羅伯特.哈里斯,再次展現精湛筆法。這一次,他帶領讀者直探梵蒂岡最神聖卻同時最黑暗的核心。在權力、人性與道德的交鋒中,保守而堅守原則的傳統派、深謀遠慮的權力玩家、充滿魅力的改革者,以及看似平凡卻肩負重任的主角,各自的野心、掙扎與人性弱點,都在教宗選舉的秘密會議中無所遁形。原本莊嚴神聖的信仰儀式,最終化為一場充斥陰謀與背叛的權力角力。
「羅伯特.哈里斯無疑是當代最傑出的故事大師⋯⋯構思精妙,充滿政治智慧,節奏拿捏精準,結局反轉出乎意料⋯⋯沒有比這更完美的故事了。」──《蘇格蘭人報》年度圖書
「大獲全勝⋯⋯在超過二十五年的書評生涯中,為了避免陳詞濫調、草率總結或故弄玄虛,我一直盡量避免使用這個詞。但只有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羅伯特.哈里斯的新書──不忍釋卷。」──伊恩.桑塞姆,《衛報》
「這部典型的哈里斯懸疑小說……但《秘密會議》決不只是犯罪小說,同時也是一部心理與政治驚悚之作……讀得越深入,越能發現其巧妙之處。《秘密會議》再度證明了哈里斯的非凡實力。」──大衛.格里爾斯,《星期日泰晤士報》
「年度最佳驚悚小說⋯⋯情節迂迴曲折,令人欲罷不能。」──傑弗瑞.萬塞爾,《每日郵報》年度圖書
2025金球獎最佳劇本
英國《泰晤士報》年度圖書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圖書
英國《每日郵報》年度圖書
加拿大《環球郵報》年度好書
「英國圖書獎:犯罪與驚悚類年度好書」入圍
英國文學巨匠羅伯特.哈里斯超越自己的巔峰之作
教宗驟逝。來自全球118位樞機主教將在緊閉的西斯汀教堂裡,進行一場全世界最隱密的選舉──直到煙囪冒出白煙、新任教宗誕生。神聖的紅袍底下,人性從未免疫於權力與榮耀的誘惑,派系鬥爭在祈禱聲中暗自蔓延;而最終將有一人穿過層層猜忌與謎團,帶著秘密,登上全球最具權威的精神領袖之位。
知名暢銷小說家最扣人心弦的政治驚悚傑作
繼《祖國》、《獵殺幽靈寫手》等暢銷小說之後,擅長營造懸疑氛圍與張力的羅伯特.哈里斯,再次展現精湛筆法。這一次,他帶領讀者直探梵蒂岡最神聖卻同時最黑暗的核心。在權力、人性與道德的交鋒中,保守而堅守原則的傳統派、深謀遠慮的權力玩家、充滿魅力的改革者,以及看似平凡卻肩負重任的主角,各自的野心、掙扎與人性弱點,都在教宗選舉的秘密會議中無所遁形。原本莊嚴神聖的信仰儀式,最終化為一場充斥陰謀與背叛的權力角力。
「羅伯特.哈里斯無疑是當代最傑出的故事大師⋯⋯構思精妙,充滿政治智慧,節奏拿捏精準,結局反轉出乎意料⋯⋯沒有比這更完美的故事了。」──《蘇格蘭人報》年度圖書
「大獲全勝⋯⋯在超過二十五年的書評生涯中,為了避免陳詞濫調、草率總結或故弄玄虛,我一直盡量避免使用這個詞。但只有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羅伯特.哈里斯的新書──不忍釋卷。」──伊恩.桑塞姆,《衛報》
「這部典型的哈里斯懸疑小說……但《秘密會議》決不只是犯罪小說,同時也是一部心理與政治驚悚之作……讀得越深入,越能發現其巧妙之處。《秘密會議》再度證明了哈里斯的非凡實力。」──大衛.格里爾斯,《星期日泰晤士報》
「年度最佳驚悚小說⋯⋯情節迂迴曲折,令人欲罷不能。」──傑弗瑞.萬塞爾,《每日郵報》年度圖書
目錄
1宗座出缺
2聖瑪爾大之家
3揭露
4默存於心
5彌撒聖祭
6西斯廷教堂
7第一輪投票
8氣勢
9第二輪投票
10第三輪投票
11第四輪投票
12第五輪投票
13密室
14買賣聖職
15第六輪投票
16第七輪投票
17主的普世羊群
18第八輪投票
19教宗誕生
2聖瑪爾大之家
3揭露
4默存於心
5彌撒聖祭
6西斯廷教堂
7第一輪投票
8氣勢
9第二輪投票
10第三輪投票
11第四輪投票
12第五輪投票
13密室
14買賣聖職
15第六輪投票
16第七輪投票
17主的普世羊群
18第八輪投票
19教宗誕生
試閱
接近凌晨兩點,洛麥利樞機正離開信理部宮的公寓。他匆匆穿過梵蒂岡昏暗的迴廊,向教宗的臥房走去。
他在路上默默祈禱:主啊,他還有許多未竟之事,而我已完成侍奉你的工作。他是你的寵兒,而我是被遺忘之人。主啊,請寬恕他。請寬恕他。請讓我來代替他。
他沿著鵝卵石斜坡,蹣跚地向坡頂的聖瑪爾大廣場走去。整個羅馬被籠罩在潮濕的霧氣中,已經能感受到秋天的第一絲涼意。天上正飄著細雨。不久前,宗座宮總管在電話裡聽起來非常驚慌,洛麥利以為會撞見一片混亂。事實上,整個廣場異常平靜,只有一輛謹慎停在遠處的救護車,其輪廓映襯在聖彼德大教堂被燈光照亮的南牆上,並不顯眼。救護車內的燈亮著,雨刷來回刮動。他走近救護車,直到看清司機和其助手的臉。司機正在講電話,洛麥利突然意識到:他們並不是要把病人送往醫院──他們是來帶走屍體的。
在聖瑪爾大之家的玻璃門入口,瑞士衛隊將戴著白手套的手舉到綴有紅色羽毛的頭盔旁,朝洛麥利敬禮致意:「閣下。」
洛麥利朝救護車的方向點了點頭,說道:「可以請你確認一下嗎?那個人應該不是在通知媒體吧?」
旅社非常簡樸整潔,就像一家私人診所。十二名神父──其中三名還穿著睡袍──不知所措地站在白色大理石大廳內,就像火災警報響起卻不知道該做什麼一樣。洛麥利在門口遲疑了片刻,感覺左手握著什麼。他低頭看去,發現自己正緊緊捏著紅色小瓜帽。他根本不記得自己有拿這頂帽子。他展開帽子,戴在頭上,頭髮還帶著濕氣。當洛麥利走向電梯,一名非裔主教想要攔住他,但洛麥利只朝那位主教點了點頭,就繼續向前走去。
電梯過了很久才到。早知道就走樓梯,但他幾乎喘不過氣。他察覺到其他人的視線都落在他的後背。他應該說點什麼,但電梯到了,門打開,他只好轉過身,舉起右手為他們祝禱。
「祈禱吧。」他說。
他按下二樓的按鈕,門緩緩闔上,電梯開始上升。
主啊,如果將他帶到你面前,而將我留下是你的旨意,請賜予我力量以成為他人的磐石。
鏡中的他面如死灰,黃色燈光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他渴望獲得某種徵兆,為他帶來力量。電梯抖了一下,突然停住,但他的心似乎仍在上升,他不得不抓住金屬扶手來穩住身體。他記得教宗剛即位時,有次他和教宗共乘這部電梯,兩名年長的蒙席也跟了上來,驚訝地發現他們與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打了個照面,直接跪下去。教宗笑著對他們說:「別擔心,快起來,我只是一個年老的罪人,並不比你們好到哪裡去⋯⋯」
洛麥利抬起下巴,宛如戴上他在公眾面前的面具。門打開,門口圍著一群穿深色西裝的人。他們讓開一條道讓洛麥利通過。他聽見其中一人向袖中低語道:「團長到了。」
教宗的套房就在樓梯平臺的斜對面,三名來自聖文生.德保仁愛修女會的修女正在屋外,她們握著彼此的手,低聲哭泣著。宗座宮總管伍茲奈克大主教上前迎接洛麥利。伍茲奈克大主教戴著金屬框眼鏡,灰色眼睛因哭泣變得紅腫。他抬起手,無助地說:「閣下⋯⋯」
洛麥利輕輕捧住大主教的臉頰,手指可感覺到這名年輕人的鬍渣。「雅努什,他很高興你能前來。」
隨後,另一名保鏢──也可能是送葬者,因為這兩種行業的著裝實在太像了,無論如何就是另一名身穿黑衣的人──打開了通往套房的門。
狹小的客廳和裡面一間更小的臥室都擠滿了人。洛麥利在日後列出名單時,回想出了十多名在場人員(還不包括警衛)的姓名。這些人包含兩名醫師、兩名私人秘書、教宗禮典長曼多夫大主教、至少四名來自教廷財務院的神父、伍茲奈克,當然還有四名天主教會的資深樞機──國務卿奧爾多.貝里尼、教廷財務總管約瑟夫.特朗布萊、宗座聖赦院院長(或稱首席懺悔者)約書亞.阿德耶米,以及作為樞機團團長的洛麥利自己。他的虛榮心讓他以為自己會是第一個被傳喚的,現在卻發現他其實是最後一個。
他跟著伍茲奈克進入臥室。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臥室裡面的樣子,以前這扇雙開大門總是緊閉著。一張文藝復興風格的教宗臥榻朝向客廳,上方還懸掛著一個基督受難像十字架。這張高度拋光的方形橡木床幾乎占據了整個空間,對這個房間來說實在太大了,但也營造了一種莊嚴的氛圍。貝里尼和特朗布萊正低頭跪在床邊。洛麥利從他們腿肚的上方跨過,走近枕頭。教宗就躺在這些枕頭上,身上蓋著一張白色床罩,雙手交疊,壓在他樸素的鐵製胸前十字架上。
洛麥利還不習慣教宗不戴眼鏡的樣子。教宗的眼鏡就疊放在床頭櫃上一個磨損的旅用鬧鐘後面。鏡框在他的鼻樑兩側留下了紅色的壓痕。洛麥利的過往經歷中,死者的臉通常是呆滯麻木的,但這張臉看上去很機敏,神情有些愉悅,好像只是話說到一半被打斷一般。在俯身親吻教宗的額頭時,洛麥利注意到教宗的左嘴角留有白色牙膏的污跡,還聞到了薄荷香氣和一股似有似無的洗髮精花香味。
「你還有如此多的未竟之事,為何主會在此時傳喚你?」洛麥利輕聲說道。
「主啊,求你賜予他安息⋯⋯」
阿德耶米此時開始吟詠禱文。原來他們在等他一起吟詠禱文。洛麥利小心地彎下身,跪在磨得發亮的鑲木地板上,雙手合十,開始祈禱,然後將雙手放在床單邊緣,將臉埋入手掌。
「……迎接天使和主⋯⋯」
上帝的聖徒向他施以援手;主的天使爭相迎接他⋯⋯
奈及利亞裔樞機低沉的聲音在這個小房間內迴蕩。
「……接受他的靈魂,並將它帶到主的面前⋯⋯」
……接受他的靈魂,並將它帶到主的面前⋯⋯
洛麥利的腦中充斥著這些話語,這樣子的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了。主啊,我向你祈求,但你從未給過回答。過去一年裡,一種精神上的失眠,一種雜訊干擾,一直悄悄侵擾他,使他無法再像過去那樣自然地與聖靈共融。有意義的祈禱就像睡眠一樣,人們越想抓住,就越抓不住。最後一次與教宗會面時,他坦白了自己所面臨的危機。因此他希望申請離開羅馬,放棄身為團長的職責,退居一處修會。畢竟他已經七十五歲,是時候退休了。但出乎意料,教宗對他非常無情。「有些人被選為牧羊人,但這座農場還需要另一些人來管理。你的角色不是牧者,你並不是一名牧羊人,但你是一名管理者。難道這對我來說很容易嗎?我需要你留下。別擔心,主會回到你身邊的,他每次都會回來。」洛麥利感到很受傷。一名管理者?他就是這樣看待我的?那次談話之後他們的關係便冷卻下來,那也是洛麥利最後一次見到教宗。
「……主啊,請賜予他永恆的安息,並以永恆的光照耀他⋯⋯」
……主啊,請賜予他永恆的安息,並以永恆的光照耀他⋯⋯
唸完禱文後,四名樞機仍圍在教宗臨終之床前默默祈禱。幾分鐘後,洛麥利稍微轉了下頭,半睜開眼睛。在他們身後的客廳裡,所有人都低頭跪在地上。他再次將臉埋回手中。
想到與教宗的長期關係是那樣畫上句號,他感到十分難過。他試圖回想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兩週前?不,是一個月前;確切來說,是九月十七日聖方濟各受五傷聖痕瞻禮後。就他和教宗的會面頻率而言,這是自教宗當選以來隔得最久的一次。可能在那時,教宗就已感到死期將近,知道自己無法完成使命了。也許這就是教宗異常煩躁的原因?
房間裡一片寂靜。他想知道誰會是第一個打破沉默的人。應該是特朗布萊,因為這個法裔加拿大人總是匆匆忙忙,是一個典型北美人。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沒過多久,特朗布萊就誇張地嘆了一口長氣,還帶著一絲欣喜,說:「他和上帝在一起。」然後,特朗布萊伸出手臂。洛麥利以為他要進行禱告,但他只是向兩名來自教廷財務院的助手發出信號。兩名助手走進臥室將他扶了起來,其中一人帶著一個銀盒。
「伍茲奈克大主教,」就在大家陸續起身時,特朗布萊說道,「可否請你把教宗的戒指交給我?」
洛麥利緩緩站起身,連續七十多年的跪拜使他的雙膝嘎吱作響。他退到牆邊,讓宗座宮總管繞過去。戒指並不容易取下,可憐的伍茲奈克尷尬得滿頭大汗,在教宗的關節上反覆上下推動戒指,最終還是取了下來。伍茲奈克伸手將戒指遞給特朗布萊,後者從銀盒取出一把剪刀──洛麥利想,這東西可以用來修剪枯萎的玫瑰──並將戒指的印章部分放在刀片中間。特朗布萊用力剪下,用力到他的臉都扭曲了。突然,啪的一聲,這塊有聖彼得用漁網捕魚圖像的金屬塊就這樣被剪斷了。
「宗座出缺。」特朗布萊宣布道。
他在路上默默祈禱:主啊,他還有許多未竟之事,而我已完成侍奉你的工作。他是你的寵兒,而我是被遺忘之人。主啊,請寬恕他。請寬恕他。請讓我來代替他。
他沿著鵝卵石斜坡,蹣跚地向坡頂的聖瑪爾大廣場走去。整個羅馬被籠罩在潮濕的霧氣中,已經能感受到秋天的第一絲涼意。天上正飄著細雨。不久前,宗座宮總管在電話裡聽起來非常驚慌,洛麥利以為會撞見一片混亂。事實上,整個廣場異常平靜,只有一輛謹慎停在遠處的救護車,其輪廓映襯在聖彼德大教堂被燈光照亮的南牆上,並不顯眼。救護車內的燈亮著,雨刷來回刮動。他走近救護車,直到看清司機和其助手的臉。司機正在講電話,洛麥利突然意識到:他們並不是要把病人送往醫院──他們是來帶走屍體的。
在聖瑪爾大之家的玻璃門入口,瑞士衛隊將戴著白手套的手舉到綴有紅色羽毛的頭盔旁,朝洛麥利敬禮致意:「閣下。」
洛麥利朝救護車的方向點了點頭,說道:「可以請你確認一下嗎?那個人應該不是在通知媒體吧?」
旅社非常簡樸整潔,就像一家私人診所。十二名神父──其中三名還穿著睡袍──不知所措地站在白色大理石大廳內,就像火災警報響起卻不知道該做什麼一樣。洛麥利在門口遲疑了片刻,感覺左手握著什麼。他低頭看去,發現自己正緊緊捏著紅色小瓜帽。他根本不記得自己有拿這頂帽子。他展開帽子,戴在頭上,頭髮還帶著濕氣。當洛麥利走向電梯,一名非裔主教想要攔住他,但洛麥利只朝那位主教點了點頭,就繼續向前走去。
電梯過了很久才到。早知道就走樓梯,但他幾乎喘不過氣。他察覺到其他人的視線都落在他的後背。他應該說點什麼,但電梯到了,門打開,他只好轉過身,舉起右手為他們祝禱。
「祈禱吧。」他說。
他按下二樓的按鈕,門緩緩闔上,電梯開始上升。
主啊,如果將他帶到你面前,而將我留下是你的旨意,請賜予我力量以成為他人的磐石。
鏡中的他面如死灰,黃色燈光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他渴望獲得某種徵兆,為他帶來力量。電梯抖了一下,突然停住,但他的心似乎仍在上升,他不得不抓住金屬扶手來穩住身體。他記得教宗剛即位時,有次他和教宗共乘這部電梯,兩名年長的蒙席也跟了上來,驚訝地發現他們與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打了個照面,直接跪下去。教宗笑著對他們說:「別擔心,快起來,我只是一個年老的罪人,並不比你們好到哪裡去⋯⋯」
洛麥利抬起下巴,宛如戴上他在公眾面前的面具。門打開,門口圍著一群穿深色西裝的人。他們讓開一條道讓洛麥利通過。他聽見其中一人向袖中低語道:「團長到了。」
教宗的套房就在樓梯平臺的斜對面,三名來自聖文生.德保仁愛修女會的修女正在屋外,她們握著彼此的手,低聲哭泣著。宗座宮總管伍茲奈克大主教上前迎接洛麥利。伍茲奈克大主教戴著金屬框眼鏡,灰色眼睛因哭泣變得紅腫。他抬起手,無助地說:「閣下⋯⋯」
洛麥利輕輕捧住大主教的臉頰,手指可感覺到這名年輕人的鬍渣。「雅努什,他很高興你能前來。」
隨後,另一名保鏢──也可能是送葬者,因為這兩種行業的著裝實在太像了,無論如何就是另一名身穿黑衣的人──打開了通往套房的門。
狹小的客廳和裡面一間更小的臥室都擠滿了人。洛麥利在日後列出名單時,回想出了十多名在場人員(還不包括警衛)的姓名。這些人包含兩名醫師、兩名私人秘書、教宗禮典長曼多夫大主教、至少四名來自教廷財務院的神父、伍茲奈克,當然還有四名天主教會的資深樞機──國務卿奧爾多.貝里尼、教廷財務總管約瑟夫.特朗布萊、宗座聖赦院院長(或稱首席懺悔者)約書亞.阿德耶米,以及作為樞機團團長的洛麥利自己。他的虛榮心讓他以為自己會是第一個被傳喚的,現在卻發現他其實是最後一個。
他跟著伍茲奈克進入臥室。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臥室裡面的樣子,以前這扇雙開大門總是緊閉著。一張文藝復興風格的教宗臥榻朝向客廳,上方還懸掛著一個基督受難像十字架。這張高度拋光的方形橡木床幾乎占據了整個空間,對這個房間來說實在太大了,但也營造了一種莊嚴的氛圍。貝里尼和特朗布萊正低頭跪在床邊。洛麥利從他們腿肚的上方跨過,走近枕頭。教宗就躺在這些枕頭上,身上蓋著一張白色床罩,雙手交疊,壓在他樸素的鐵製胸前十字架上。
洛麥利還不習慣教宗不戴眼鏡的樣子。教宗的眼鏡就疊放在床頭櫃上一個磨損的旅用鬧鐘後面。鏡框在他的鼻樑兩側留下了紅色的壓痕。洛麥利的過往經歷中,死者的臉通常是呆滯麻木的,但這張臉看上去很機敏,神情有些愉悅,好像只是話說到一半被打斷一般。在俯身親吻教宗的額頭時,洛麥利注意到教宗的左嘴角留有白色牙膏的污跡,還聞到了薄荷香氣和一股似有似無的洗髮精花香味。
「你還有如此多的未竟之事,為何主會在此時傳喚你?」洛麥利輕聲說道。
「主啊,求你賜予他安息⋯⋯」
阿德耶米此時開始吟詠禱文。原來他們在等他一起吟詠禱文。洛麥利小心地彎下身,跪在磨得發亮的鑲木地板上,雙手合十,開始祈禱,然後將雙手放在床單邊緣,將臉埋入手掌。
「……迎接天使和主⋯⋯」
上帝的聖徒向他施以援手;主的天使爭相迎接他⋯⋯
奈及利亞裔樞機低沉的聲音在這個小房間內迴蕩。
「……接受他的靈魂,並將它帶到主的面前⋯⋯」
……接受他的靈魂,並將它帶到主的面前⋯⋯
洛麥利的腦中充斥著這些話語,這樣子的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了。主啊,我向你祈求,但你從未給過回答。過去一年裡,一種精神上的失眠,一種雜訊干擾,一直悄悄侵擾他,使他無法再像過去那樣自然地與聖靈共融。有意義的祈禱就像睡眠一樣,人們越想抓住,就越抓不住。最後一次與教宗會面時,他坦白了自己所面臨的危機。因此他希望申請離開羅馬,放棄身為團長的職責,退居一處修會。畢竟他已經七十五歲,是時候退休了。但出乎意料,教宗對他非常無情。「有些人被選為牧羊人,但這座農場還需要另一些人來管理。你的角色不是牧者,你並不是一名牧羊人,但你是一名管理者。難道這對我來說很容易嗎?我需要你留下。別擔心,主會回到你身邊的,他每次都會回來。」洛麥利感到很受傷。一名管理者?他就是這樣看待我的?那次談話之後他們的關係便冷卻下來,那也是洛麥利最後一次見到教宗。
「……主啊,請賜予他永恆的安息,並以永恆的光照耀他⋯⋯」
……主啊,請賜予他永恆的安息,並以永恆的光照耀他⋯⋯
唸完禱文後,四名樞機仍圍在教宗臨終之床前默默祈禱。幾分鐘後,洛麥利稍微轉了下頭,半睜開眼睛。在他們身後的客廳裡,所有人都低頭跪在地上。他再次將臉埋回手中。
想到與教宗的長期關係是那樣畫上句號,他感到十分難過。他試圖回想是從什麼時候結束的,兩週前?不,是一個月前;確切來說,是九月十七日聖方濟各受五傷聖痕瞻禮後。就他和教宗的會面頻率而言,這是自教宗當選以來隔得最久的一次。可能在那時,教宗就已感到死期將近,知道自己無法完成使命了。也許這就是教宗異常煩躁的原因?
房間裡一片寂靜。他想知道誰會是第一個打破沉默的人。應該是特朗布萊,因為這個法裔加拿大人總是匆匆忙忙,是一個典型北美人。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沒過多久,特朗布萊就誇張地嘆了一口長氣,還帶著一絲欣喜,說:「他和上帝在一起。」然後,特朗布萊伸出手臂。洛麥利以為他要進行禱告,但他只是向兩名來自教廷財務院的助手發出信號。兩名助手走進臥室將他扶了起來,其中一人帶著一個銀盒。
「伍茲奈克大主教,」就在大家陸續起身時,特朗布萊說道,「可否請你把教宗的戒指交給我?」
洛麥利緩緩站起身,連續七十多年的跪拜使他的雙膝嘎吱作響。他退到牆邊,讓宗座宮總管繞過去。戒指並不容易取下,可憐的伍茲奈克尷尬得滿頭大汗,在教宗的關節上反覆上下推動戒指,最終還是取了下來。伍茲奈克伸手將戒指遞給特朗布萊,後者從銀盒取出一把剪刀──洛麥利想,這東西可以用來修剪枯萎的玫瑰──並將戒指的印章部分放在刀片中間。特朗布萊用力剪下,用力到他的臉都扭曲了。突然,啪的一聲,這塊有聖彼得用漁網捕魚圖像的金屬塊就這樣被剪斷了。
「宗座出缺。」特朗布萊宣布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