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第二號死神的考驗:再追查下去,躺在驗屍台的將會是你【驗屍官系列】

法醫憑藉逝者殘留的餘溫,回應生者殷切的疑問。

出版情報

一本學習思考生死學的好書:《每週去看屍體》

2020/11/16 「雖然我不清楚大家會不會被書名嚇到,但我是本著一顆溫暖的心,希望讀者能了解死亡才寫下這本書。」 首爾大學醫學院法醫系教授,也是韓國人氣電視節目的諮詢專家柳成昊,藉由這樣一本小書有感而發。書中承載他期盼大眾翻轉對生死觀念的看法,也期望人們能從「人終有一死的角度」,重新看待生命的旅程。因為身為法醫,他與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簽協議,在包括首爾大學等幾間大學的法醫學教室,替每個地區的意外往生者進行屍檢。因此每周一是他固定到首爾大學醫學院工作與驗屍的日子,也是書名由來。 本書開頭從他的法醫工作出發,談他工作上的見聞,以及思考死亡的社會成因與社會脈絡。除了談死亡的種類與各種真相,他也談生命的走向,比如生命的尊嚴與品質,期盼韓國大眾不要因無謂的過度醫療療或延命醫療受苦,只因為無法接受死亡為人生的終站,畢竟這樣的觀念對自己與周邊親屬都是折磨。 他描述了韓國推動善終法的過程與觀念推廣之不易,認為人應當要能接受死亡為生命裡自然之事,也應當把握人生最後一程,比如日本銀髮族對「終活」的規劃,提早為生命臨終階段做「整理」,包括心靈與物質層面等。此外亦提醒年輕世代與大眾應該向死亡學習,才能勇敢把握人生,珍惜生命的可貴。他更相信,「學生們藉由學習死亡,能深刻領悟生命的可貴,懂得反思周遭事物,成長為有品格的文明之人。」 作者提到這本誕生的原由。他因受邀在首爾大學開設「死亡的科學理解」課程得到大學生的熱情回響,他提到可能許多學生是受CSI犯罪電視劇影響與好奇心驅使而來,但無論如何,這樣的主題受到學生歡迎,進而也使他萌生根據上課講義,寫下這本書的念頭。他用自身法醫經驗與角度出發,談一般較鮮為人知的法醫職業真相與見聞,也談所謂生命的事,還須包括最後的一程:死亡。因為「沒有人能免於死亡」,而且它是生命中最值得的學習。他認為不只要接納「死亡為生命的自然法則」,「死亡並非失敗,乃生命秩序」,更應要學習用不同角度去審視人生,看待生命中重要的事時,就會有不同的思辨與優先次序。一如書中提到,假若不思索死亡議題,「只是一味迴避,那麼我們也將不知道何處才是人生的終點。而當死亡真的到來之時,就只能受悲慘和悲傷的心情所羈絆,喪失替人生做美麗收尾的機會……」 在死亡真相中窺見社會真實樣貌,也是他的工作日常。除了略說各種死亡種類,從這位經常接觸屍體的韓國專業法醫眼中,也看到韓國社會許多問題與造成死亡的各種社會成因。他列舉一些例子,有的是為了領取保險費設計的死亡,有的是真相需被層層揭開才能被真正看見。比如一位外因死的孩子,即使從其傷勢推測並非滑倒造成,真相應為被施暴,但家屬卻找了醫生開假證明,以病死作結,逃避刑責。後來才重啟司法調查等,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此外,作者也提到,韓國的自殺率之高,已位居世界一二(僅次於立陶宛,為世界第二),也高於聽聞自殺率很高的日本。他提到因有些家屬掩蓋家人自殺的事實,不願被他人得知,而以死因不詳作結,而以他接觸與所見龐大數量的案例,他認為韓國社會的高自殺率恐怕更勝於眼前數字,而書中對韓國自殺成因與高危險族群的分析,亦有詳盡著墨。 作者在二十年來負責了超過一千五百起屍檢案件,他提到,作為社會性他殺的自殺是其中尤令他感到沉重的。因此,探問究竟為何死亡,雖是他身為法醫的工作重點,但不捨自殺事件頻仍,應也是他寫這本書思考與分享更多生命意義的起點吧。他在書中以真誠的肺俯之言,期待讀者能用寬闊的心胸及輕鬆的態度正視「死亡」,在思考「死」的過程中咀嚼「生」的意義,更引用「勿忘人終有一死」,「把握當下!」等金句,告訴讀者,回頭珍惜生命是既重要也必要的事。讀者不妨也藉這本書作為努力擁抱人生的開始吧。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茱蒂.梅琳涅克,與泰絲.格里森齊名的法醫懸疑天后
繼紐約時報暢銷書《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後亦虛亦實的全新力作!


血栓猝死、窒息身亡、內臟穿孔、器官衰竭、虐殺致死……
美國法醫病理學家茱蒂.梅琳涅克,處理過上千具死因迥異的遺體。

當慘絕人寰的九一一發生之後,茱蒂.梅琳涅克著手進行遺骸辨識。
現場殘骸遍布,經手數以萬計冰冷屍塊的她,
憑藉逝者殘留的餘溫,回應生者殷切的疑問。
 
●《喧囂》線上雜誌二〇二〇年一月「最期待書籍」
●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選書
●《出版者周刊》選書
 
背負著黑暗過往,調到舊金山的新上任法醫──潔西.泰斯卡醫師,接到了一宗可疑的毒品過量致死案件,隨著潔西的深入調查,她卻遭遇意料之外的各式阻撓,不顧乖戾同事的警告與專橫上級的恐嚇,她還是決心抽絲剝繭邪惡的蛛絲馬跡。

對潔西來說,舊金山本應是個明媚開始,是一次嶄新的機會,讓她能夠將洛杉磯的擾人回憶拋諸腦後。不料,她卻發現自己工作繁重到難以負荷、薪水則是過度低廉,她在昏暗破舊的停屍間裡埋首工作,還居住在霧氣籠罩下的狹窄纜車小屋裡,終日陰霾。

隨著越來越多屍體落在她的解剖桌上,潔西發現這一切通通都指向一宗陰謀,其中牽涉到毒品走私者,以及瞬息萬變的科技新創公司。解剖意味著「你自己眼見為憑」,而潔西.泰斯卡勢必要發現真相才肯罷休──即便這表示解剖台上的下一具屍體,可能就是她自己……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誰是被害者》原作推理作家天地無限、作家/英國與加拿大犯罪作家協會PA會員提子墨、文化部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遴選作家千晴、BFT文策院TICCA推薦作家八千子、百萬部落客/推理評論家喬齊安

有些人擅長勘查犯罪現場以微物證查案,也有些人拿手穿梭於嫌疑人之間尋找蛛絲馬跡,而潔西.泰斯卡的專長,卻是在死者的身體裡面挖掘線索,在接二連三的受害者體內越挖越深,不見天日的邪惡內幕也呼之欲出!如果你是法醫鑑識探案小說的熱愛者,那麼肯定會喜歡上這位舊金山的新科女法醫!──提子墨(作家、英國與加拿大犯罪作家協會PA會員)

這本書給你一個機會,貼身跟著舊金山新任法醫走馬上任,在近得能聽清楚她的波蘭髒話的距離,切開一個個毒蟲、遊民、孕婦……以及其他死於非命的人,在毒品、屍臭、比特幣與證人席,和偶爾出現的性感男人組成的迷宮中,劃開一條出路。──千晴(文化部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遴選作家)

在泰絲.格里森後,當代法醫驚悚小說再度引進不容錯過的全新系列。背負傷痛的女孩、職場信念的衝突、法醫與警界的角力、社會權力的糾葛……以及一段在舊金山金門大橋的夕陽下譜出的浪漫歷險。──喬齊安(推理評論家/百萬部落客)

媒體名人盛讚

「要講述一個真正有說服力的懸疑故事,還有誰會比真實生活中的法醫更擅長?《CSI犯罪現場》與紀錄片影集《法醫檔案》的粉絲,會狼吞虎嚥這個情節設計精湛的故事。」──美國犯罪小說作家凱琳.史勞特(Karin Slaughter)

「鋒利如解剖刀。《死神的考驗》讓我們得以透過專業人士的眼睛一窺解剖室。」──美國小說家、法醫人類學家凱西.萊克斯(Kathy Reichs)

「讓《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讀起來這麼愉快的所有魅力、陰森可怕的細節與驚人的同理心,在這本小說裡都帶回來了。對於一個應該要一本接一本的新系列來說,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首作。」──艾莉克絲.瑪伍德(Alex Marwood),《壞女孩》(The Wicked Girls)與《兇手在隔壁》(The Killer Next Door)

「一個強勁的新系列開始了……雖然潔西膽識過人的個性會讓讀者鍾愛她,讓這本小說卓然出眾的卻是一絲不苟的細節……派翠西亞.康薇爾(Patricia Cornwell)的凱.史卡佩塔系列粉絲會欣喜若狂。」──《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夫妻檔作者……熟練地應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維持血腥的寫實性,同時又充滿同理心地探索,在真正生死交關的風險下做一份工作是什麼感覺。《死神的考驗》是一部引人入勝、充滿娛樂性的系列首作,有個特別強悍的女主角。」──書評網站《書頁》(BookPage)

「如果你愛快步調、又帶點犯罪實錄感覺的故事,別浪費時間,立刻珍藏這本《死神的考驗》……這個夫妻檔寫作團隊,融合了來自雙方的圈內人專業知識:一位是專業法醫,曾經在市立停屍間處理死亡事件的所有細節(梅琳涅克),一位是作家,懂得如何把有獨特人格的細膩角色,寫進一本步調精準、轉折驚人的敘事作品(米契爾)。」──線上雜誌《紐澤西最佳》(Jersey’s Best)

作者

茱蒂.梅琳涅克 (Judy Melinek)

畢業於哈佛大學,並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取得醫學學位,目前是法醫病理學家,也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療中心的臨床醫學副教授,與丈夫提傑.米契爾以及孩子居住在舊金山。

茱蒂的父親是名精神科醫生,她從小便受到啟發,熱中研究人體運作的知識,幻想長大後能與父親一同徜徉在醫學的世界,但父親卻在她十三歲時自殺,茱蒂雖不諒解,卻更加擁抱生命的美好,立志當一名外科醫生,後來則誤打誤撞成為法醫病理學家,在紐約市醫事檢察處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那兩年,茱蒂接手了兩百六十二件驗屍;十二年後的現在,她已經處理超過兩千具遺體。她熱愛這份工作、愛科學、愛醫學,也愛工作中與醫學無關的部分──提供家屬諮商、與警探合作、出庭作證,甚至在這些時候更加努力,因為她得替死者發聲。「要能每天面對死亡、親眼看個透徹,最重要的是要對生者有愛。」是茱蒂這些年來擔任法醫的體悟。

提傑.米契爾 (T.J. Mitchell)

茱蒂的丈夫,他在哈佛大學取得英文學位、同時就是在此認識了茱蒂,隨後他進入電影業工作,如今是作家兼全職主夫。

譯者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大學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近年的譯作有《我想結束這一切》、《讓心裡的傷不倒帶》(臉譜)、《直到被黑暗吞噬【死之眼】》(皇冠)、《再思考》(麥田)、《哲學大爆炸》(漫遊者文化)等書。

目錄

序幕 洛杉磯,五月

第一部 舊金山,七月
第一章 粉紅色解剖刀
第二章 纜車小屋
第三章 第一宗謀殺案
第四章 網路新創冒險家
第五章 開腸剖肚的運毒女騾

第二部 舊金山,八月
第六章 星期一清晨的解剖
第七章 十二週的胚胎
第八章 機油跟橘碟子
第九章 獵食者的微笑
第十章 機會之地
第十一章 靈魂姊妹
第十二章 屍體從不說謊
第十三章 黃眼睛與散彈槍
第十四章 無頭浮屍
第十五章 讓逝者安息

第三部 司法大廈,三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90948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