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城市與狗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6個人喜歡
  • 9 378
    42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翻譯文學世界現代文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尤薩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曾永銳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09/10/22

出版情報

2010出版風雲人物之一:林載爵 出版的品格及不斷的選擇

2010/12/30 今年在法蘭克福書展現場,發現表情認真,通常若有所思的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露出掩藏不住的喜悅,和友人相擁互道恭喜。「尤薩得獎了!」聯經投入數年心力經營出版的秘魯作家尤薩,獲獎呼聲數十年之後,終於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距離上次高行健獲獎正好整整十年。 尤薩在獲獎的演講中最後提到:?我們要繼續做夢、閱讀、寫作,因為那是我們發現最能夠舒緩道德問題的方式,對抗因時間造成的腐朽,將不可能化為可能。」這與林載爵希望聯經的追求方向,不謀而合。 對於投身編輯工作數十載,到了2001年才成為全職出版人的林載爵來說,在一個全方位綜合型出版社裡,有著足夠的資源可以施展理想。聯經出版一直以來,雖然因為人文書籍而聞名,但是其實因為超過十餘種出版路線,除了大家熟知的人文、歷史、文學、財經、藝術等,包括兒童讀物、英語教學、旅遊、生活、心靈等其它路線,每個月都在同步出版,讓聯經這個品牌可以不斷在路線調整上具有驚人的彈性與能量。 近幾年來,如經營拉丁美洲重要作家尤薩、阿言德、引進世界著名旅遊品牌「寂寞星球」、出版大部頭的《馬奎斯的一生》傳記、引進當代世界級優秀繪本?大視界?系列等,聯經多次大膽嘗試,大多源於林發行人的期待與理想。聯經編輯們有時候甚至擔心,看到好書,不是和其它編輯搶,而最該怕老闆來搶稿子。 他對於書籍的熱情與熟稔度,國際脈動的認識,加上研究歷史的學術背景,對人文思想的著重,讓聯經的出版品種類,總是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最豐富的書目。過去三年,慧眼識出安伯托.艾可《美的歷史》《醜的歷史》,及焦元溥《遊藝黑白》及《聽見蕭邦》,出版後大獲好評,因而寄望聯經可以將書籍閱讀的享受,從內文的質,衍生到外表的樣貌。這樣的新嘗試,也許是聯經這一、兩年,人文主題的書,如:《設計思考改造世界》《秦崩》《秦謎》《唐恨》等,一一受到讀者青睞的原因。 他認為出版是一種「主觀、未知與理性」三種元素夾雜在一起的工作,在一篇以此為名的文章中,他說:「出版業的本質維持著一向的不確定性:主觀的選擇,未知的結果。主觀的選擇來自出版人的個人品味與喜好,未知的結果來自複雜的市場條件,特別是很難捉摸的讀者口味。然而,這個行業就不需要理性的操作嗎?當然不是。這個行業裡還是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屬於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的層面,這就是理性的操作。」 他認為編輯人的角色正在快速的變化當中,在市場的高度壓力下,今天的編輯不再單純只對付作者與作品,他更需要對付市場。於是,今天的編輯已經成為一個整合者(coordinator)。他是出版流程中的核心,包括:「創意的起始者/訊息的收集者/成本的控制者」,他要參與協調,將編務與業務整合。他更要參與行銷活動。所有這些都已遠遠超越過去一個編輯的任務。更具體的說,今天的編輯人就是一個製作人(producer)。如果是這樣,編輯的樂趣在哪裡?樂趣在於「發現」。發現一個題材、發現一個作者、發現一部作品、發現一個書名、發現一個可以與讀者共享的意念,最後,發現你具備能夠讓讀者喜愛你編輯的作品的能力。這種樂趣又是作為編輯人永遠不變的享受。 他認為出版人同時具備幾種不同的角色。在一個訪問記裡,他說出版人的角色本來就是多元的,他包含了幾種身份──經營者(manager):這是他的第一個角色;評論者(reviewer):他要對政治、社會、經濟與當代時事採取一種認知態度,要有自己的看法。對於作者與作品他要有自己的評斷。資訊收集者(information collector):他要隨時收集各種資訊,作為出版的依據。公共事務的參與者(public affairs participant):這是各行各業經營者的共同角色,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公共領域,倒不是出版業的特性。作為「公民社會」的一份子,本來就應該參與公共事務。這種多元身份對出版人來說是正常的,倒是最複雜的是評論者的角色,他會有自己的意見和立場,這些意見和立場會影響到他的出版選擇,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讓這種選擇過度發展,他有時又必需將出版當作一種公共論壇,讓不同的主張和意見有發表的機會,這是出版人所面臨的最大抉擇。 作為公共事務的參與者,過去三年他擔任台北書展基金會的董事長。在各地國際書展中,無論是台北、法蘭克福、倫敦、萊比錫、波隆納等,都會遠遠看林載爵親切又若有所思的身影,匆匆在各個國家館攤位噓寒問暖,這一群常常見面的朋友,雖不一定有機會長談,卻因為專業的交流而成知交。在台北書展,幾乎從布展到收場都守在現場,看到遠道而來的貴賓,一定會確認是否招待得宜,讓國際友人對林載爵印象深刻。林載爵利用出版為媒介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讓世界注意到台灣出版的多樣性。?能夠具前瞻性的遠見,且有效率地進行整體擘劃的能力,是出版界優秀領導風格的體現。?曾與林載爵共事的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林文琪盛讚他的國際觀與務實力,更提到:?能夠一站出來就代表台灣,文化涵養深厚,更以務實的做法去實現想法。? 近年來,他並積極參與由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五地出版人所組成的?東亞出版人會議?。除了即將出版戰後五地最重要的100本人文書籍的導讀本外,並提議共同編撰?當代東亞文化地圖?,以促進五地之間的相互認識與交流。 作為評論者,他也繼續寫著論文,在陳映真文學研討會上,他發表了〈所有人都被幽暗的心靈囚禁〉,討論陳映真早期的小說。在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的?面對公與義——再談台灣社會發展與變遷?研討會上,他發表了〈如何面對「中國模式」〉的大論述,指出「中國模式」的幾個問題。然而,他最大的願望還是寫一部《台灣出版史》。 ********************************** 林載爵小檔案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專長:西洋現代史、中國及西洋近代思想史。 ●2008-2010曾任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現任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上海書店董事長。 ●著作有《譚嗣同》《東海大學校史,1955-1980》《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等。 「2010年出版風雲人物」得獎原因 ●何謂「出版的品格」?無畏流行浮沉,始終寧靜篤定,披襟當之,一本傳承智識視野與文藝品味,引領經典啟蒙,也不斷創造經典。在譯著席捲洪流下,仍持續為台灣學者出版論文,為本土知識循環,保育一片沃壤。舉凡《魔戒》《美的歷史》系列、大視界繪本系列、普及歷史、拉美文學,永遠熱情、細膩、專注,震撼人心,為知識份子的社會實踐立下典範。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拉美文學「爆炸時期」的重要代表作

祕魯版「危險心靈」:稱軍校新生為狗崽的《城市與狗》,刻畫50年代秘魯社會無法忘懷卻也難以承擔的「狗臉的歲月」!一個高壓腐敗的體制下,最黑暗的境地,隱藏最深的人性純真。

諾貝爾文學獎呼聲不斷的秘魯作家尤薩,首部成名代表作,暴力程度最高、人性刻畫至深!

「這是一本帶給我最多驚喜的一本作品,而且因為這本書,
我才開始實現了從小懷抱著的夢想:有一天成為一名作家。」(摘自作者前言)

*拉丁美洲文學爆炸(Boom)時期開端四大里程碑重要小說之一!

*《城市與狗》獲西班牙Seix Barral出版公司舉辦的簡明圖書大獎、1963又獲西班牙文學批評獎、法國福明托文學獎!

*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超過三十種語言。

與馬奎斯齊名的拉丁美洲作家巴爾加斯.尤薩首部長篇小說《城市與狗》,此書1962年完成,甫出版立刻轟動了西班牙文壇,奠定他卓著的國際聲譽,旋即有超過20種語文的翻譯本在世界各地出版,但出版當時也被秘魯當局查禁,並將千餘冊的書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校廣場(本書中的主要場景)當場焚毀。

《城市與狗》是作者根據自己少年時在軍校學習時的親身經歷寫成的。「城市」是指秘魯社會,「狗」是指軍校學員。作品中鋪陳的是1950年代,作者透過校長的角色塑造,明確指出無論城市的醜惡還是狗的凶殘,其根源都在社會制度、軍事獨裁與腐朽觀念等上。他認為「祕魯社會就是一座大監獄」「人是腐朽社會的犧牲品」,因其尖銳的批判,觸怒當局而被列為禁書,然而之後卻在西文文壇大放異彩,獲獎眾多。

尤薩以《城市與狗》這本書享譽國際文壇,此書中他展現了成熟、卓越的文學寫作技巧。他的文筆日益增進表現在極盡細膩的寫作風格裡,並且成為當代文壇的一位大師級作家。本書從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超過三十種語言。正是因為這部名作《城市與狗》,尤薩被視為拉美文學「爆炸時期」(el boom)的作家成員!「爆炸時期」是一種現象,此時期的特色是同一代的作家們陸續出版了他們第一本作品,同時拉美文學也首次打破了洲際的疆界散佈到全世界。

小說《城市與狗》不只抨擊萊昂西歐.普拉多軍校對年輕軍校生施加的暴行,且從男性職責和扭曲的軍事教育下所產生的後果,正面挑戰對男性的錯誤觀念!這位生於祕魯的作家尤薩作品裡總是少不了詼諧幽默,而《城市與狗》也被視為他所有作品裡暴力程度最高的一本!翻開這本傑出的小說,在軍校的暴政下熱情激昂的青春、如脫韁野馬般激起的憤怒和狂熱,寫下了由一連串情感堆積起、深刻的生命軌跡!

想要了解二十世紀下半世紀的拉丁美洲文學,巴爾加斯.尤薩於1962年出版的《城市與狗》(西班牙簡明圖書獎、文學批評獎得獎作品)更是一部基本而重要的入門作品!

名人推薦

*國內作家、名家齊聲推薦:何致和、吳鈞堯、凌性傑、張淑英、陳小雀……

「城市和狗變成象徵的符碼,成為洗濁滌清的明礬,卻也是無法切割的龍蛇混雜共同體……」(張淑英)

「以培育軍事人才為宗旨,並冠上為國捐軀的英雄名號,軍校文化卻是如此不堪。」(陳小雀)

「探討男性的成長與青春,一定少不了這些元素:性、暴力、告密、傷害、義氣、爭風吃醋……」(凌性傑)

這不只是一個破窗偷試題、捉刀寫情書、翻牆翹課、校園霸凌的故事,更呈現祕魯社會過去的腐敗現象如監獄一般宰割人性的一面……本書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超過三十種語言。一則永遠瘋狂的青春紀事!

作者

巴爾加斯.尤薩 (Mario Vargas Llosa)

1936年生於秘魯的阿雷基帕市(Arequipa),他不僅是作家、詩人,有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詩、文學評論、政論雜文等創作,也曾導演舞臺戲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及從政。與賈西亞.馬奎茲齊名的尤薩,近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小說作品主題大都描寫社會底層生活,顯現社會改革色彩,1989年前後曾多次來台訪問。他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

尤薩的創作領域多元而豐富,曾獲許多國際大獎的肯定;不過他的文學作品真正開始受人矚目,則是在他出版《城市與狗》(La ciudad y los perros)之後,此書甫出版便遭禁,並被當局者公開焚毀,但卻讓他獲獎無數,包括1962年簡明圖書獎(Premio Biblioteca Breve)和1963年的西班牙文學批評獎(Premio de la Critica)。1966年出版第二本長篇小說《青樓》(La casa verde),獲得該年度的文學批評獎及羅慕洛.加列哥斯國際小說獎(Premio Internacional Romulo Gallegos)等殊榮。另其劇本與長篇小說作品眾多,包括《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Pantaleon y las visitadoras)、《愛情萬歲》(La tia Julia y el escribidor)、《公羊的盛宴》(La fiesta del Chivo)等,2002年獲筆會╱納博可夫文學獎(Premio PEN/Nabokov)。曾在台出版以高更一生以及女權創始者為主角的小說《天堂在另一個街角》以及《給青年小說家的信》(聯經)。

譯者

曾永銳

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從事口譯與筆譯工作,曾於台灣駐多明尼加工業服務團服外交替代役,現專事翻譯。

序/導讀

尤薩

1958年秋天我在馬德里位於雷提洛公園正對面的黃麻酒館開始創作《城市與狗》,並且在1961年於巴黎的一間閣樓完成這本小說。

小說故事裡的人物一部分靈感來自於我的童年記憶,例如阿貝多、「美洲豹」、山地人卡瓦、「奴隸」、萊昂西歐.普拉多軍校裡的學生,以及米拉佛雷「快活區」以及拉貝拉和卡耀的鄰居;到了青少年時期我閱讀許多關於冒險故事的書籍,並且認同沙特作家社會責任的理念,我大量閱讀馬爾羅的小說並且極度崇拜那些屬於「失落的一代」的美國作家,尤其崇拜福克納。我集合以上種種素材,再加上一點想像力、一點年輕人的幻想、和福婁拜式寫作技巧,拼湊出了我的第一本小說。

這本書小說的手稿在出版社之間幾經轉手,最後感謝我的朋友法國西班牙文語言學家克勞德.古馮(Claude Couffon)穿針引線,將這本書送到了巴塞隆納巴拉爾出版(Editorial Seix Barral)的負責人卡洛斯.巴拉爾(Carlos Barral)手中。巴拉爾先生讓這本書成為「簡明圖書獎」(Premio Biblioteca Breve)的得獎作品,因而使得這本書能夠倖免於佛朗哥當局的審查,他不但為這本書大力宣傳還將它翻譯成多種語言發行。這是一本帶給我最多驚喜的一本作品,而且因為這本書我才開始實現了從小懷抱著的夢想:有一天成為一名作家。導讀一

城市和狗的喧囂 ─ 夢醒時分回到所屬的地方
張淑英(台大外文系教授)


  「秘魯」,它是一個源自部落酋長名字的國家;它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總督府的所在地; 是征服者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出發尋找傳說的黃金城(黃金國,位於哥倫比亞國境)的中心基地;「秘魯」,它是印加文明的神秘遺址馬丘比丘的搖籃;它是〈老鷹之歌〉(“El condor pasa”)的故鄉。現代的「秘魯」,它是拉丁美洲原住民文學的源泉區。首都利馬,是殖民時期「諸王的城邦」,也是一九六○年代秘魯共產黨「光明陣線」游擊組織成立的戰場,是亞裔(日本藤森)擔任過總統的國家。

  尤薩,拉丁美洲「爆炸時期」文學成名最早、最年輕的作家,如今七十三歲的他,自然是同時期作家群在文壇最活躍的人。他的作品,在現代的秘魯中一一檢驗祖國和新大陸被殖民蛻變的歷程,如何走到軍閥、獨裁、僵化的境地。他在秘魯成長的歲月,從南端的第二大城——故鄉阿雷基帕市到中部的首都利馬,延伸到北部的皮烏拉,都是臨近海洋相對發達的城市。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城市與狗》勾勒了以領導者為名的國家的輪廓,點描出秘魯中央山脈的分水嶺,那個馬丘比丘之巔兩側的景致,猶如詹納斯過去∕未來對比的兩邊臉:一邊是海岸城市的喧囂和驚濤駭浪,一邊是後山人的沈寂悲苦和無語問蒼天。尤薩從自己的「狗臉的歲月」的軍校生活刻畫了城市(軍校)內外年輕人集體的焦慮、幻想、苦悶、情欲、激進、暴力、道德淪喪、英雄主義的虛假理想;從血氣方剛的匹夫之勇到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的醒悟過程。他以成長歷練的城市之眼透視山後同胞遭鄙視的境遇,訴說僵化體制造成的悲劇。城市和狗變成象徵的符碼,成為洗濁滌清的明礬,卻也是無法切割的龍蛇混雜共同體,城市向前走,不能拋棄狗,牽引著秘魯和秘魯人∕利馬人生命的跳躍與定格。

  創作的元素中,以特定社群或集體身分成為主體敘述者,最顯著者莫過於學生和軍人。因此,這些作品也最能吸引相似族群的認同和勾勒共同的記憶。例如,《未央歌》裡描寫抗戰時期大學生的生活和理想;電影《春風化雨》(《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裡描寫保守的高中寄宿學校,開明的老師如何帶領學生散灑他們的熱情狂狷,浸淫詩∕劇的天地;《軍官與紳士》融合嚴苛冷酷的軍校和浪漫的愛情、剛柔並行的題材;或尤薩這部稱軍校新生為狗崽的《城市與狗》:顢頇的思維,腐化的道德觀,犧牲了無辜的性命。年輕只有一次,人不癡狂妄少年,然再回首不勝欷噓!

  不同的時代,符號自然呈現不同的象徵意義。然而,一九六○年代秘魯的「城市與狗」也未嘗不可用二十一世紀的都會城市與流浪狗來看待。這個「城市」是秘魯、是利馬、是軍校萊昂西歐.普拉多;是政府,是權力;「狗」是軍校生、是老生、是新兵、是人民、是階級制度裡屈居下位的人。小說裡「狗」是負面的形象,是卑微劣勢的族群,然字裡行間,除了狗崽學生,描述最多的就是瑪巴貝達這條時而惹人厭、卻又如影隨形的忠狗。牠是「各種狗混血生下的雜種狗,但是牠有一副純淨的心靈」。城裡城外兩種狗,時而人不如狗。萊昂西歐.普拉多—— 這個以秘魯英勇烈士為名的軍校被嘲諷成動物園,猛獸稱王(有桀騖不馴的美洲豹和聽憑命令的狗崽;狗崽間猶鬧鬩牆,狗咬狗一嘴毛),但是軍校的任務卻是要把一群「狗崽」教育成「男子漢大丈夫」;軍校這個城市,是個食物鏈,弱肉強食(作怪的沒事,規矩的倒楣);城市外圍,是舞弊、嫖妓、幹架、抽煙、喝酒、宣洩在城市積壓的怨氣的地方。這個城市內外,像個撲朔迷離閃爍的霓虹燈,曖昧壓抑的情愛隱藏其中,分不出紅男綠女的真愛旅程。這個城市,是個階級權力環環制衡的鉗子,誰向權力說不,誰就走路(坎伯亞中尉)。

  《城市與狗》,一九六二年贏得「簡明圖書獎」,可謂一鳴驚人。它是西班牙巴拉爾出版社(Seix Barral)力圖在書市振興拉丁美洲文學的得獎作,此舉使得小說本身也變成拉美文學史發展的拋磚石;像是啟動水庫洩洪的閘門,從此波濤洶湧,一瀉千里。一九六○年代開始,歐洲方興未艾的結構主義理論(相關的符號學、互文性、後設小說紛至沓來)也在尤薩這部作品出現端倪,後續作品如《青樓》(La casa verde)更見火候。單純以文學分析的結構主義而言,我們要側重《城市與狗》所代表的「意義」,從混亂的表象去揭露隱藏其中的結構,從當中許多不同人物的故事去解釋彼此的錯置或相對關係。小說中讀者不容易分辨說故事的人,泰半時候是第三人稱的全知敘述,忽地在一個巷弄轉彎,變成第一人稱的自述,接續又好似多人輪流接力說故事,那當兒彷彿讀者也可以參一腳。

  說故事的人主要有三人:美洲豹,代表一個外在客觀的世界;蟒蛇波亞,則是著墨內心世界的表白,他的部分都是內心獨白居多,而且敘述的場景都在校外;詩人阿貝多,最鮮明的角色,軍校內外的生活,主客觀層面描寫的最深刻。《城市與狗》看似男人幫的陽剛小說,淡淡的情愛穿插其中。阿貝多(詩人)、黎卡多(奴隸)、美洲豹先後愛戀著德蕾莎。沒有青樓豔妓(如小說中的「金美足」)的激情蕩漾,沒有纏綿悱惻的誓言,沒有脈絡的談情說愛,雲淡風輕,謎樣的結局。

  《城市與狗》是一個明顯二元對立的圖像:軍校長官和學生。每個人的綽號暗示了人物的人格特質:美洲豹、奴隸、詩人、捲毛、瘦子、老鼠、食人魚……。軍校的學生多來自不幸的家庭和貧困的郊區。在眾多軍官當中,從中尉到上校,只有坎伯亞中尉一個剛正不阿的角色。只消幾句對話,似乎便道盡凡夫俗子面對威權的無奈:「沒有什麼比政府更忘恩負義了。」「要讓軍方承認他們犯了錯誤比讓阿拉納同學起死回生還要更加困難。」如果山地人卡瓦或是奴隸黎卡多是萊昂西歐.普拉多軍校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或是下階層人物的必然厄運,那麼坎伯亞中尉代表的一股清流,也無法洗刷滿地氾濫的污泥。正如《春風化雨》裡學校為了掩飾學生自殺的醜聞,對學生施壓,要他指控教師,迫使教師辭職離校;而萊昂西歐.普拉多軍校的上校,為求自保和軍校的聲譽,將坎伯亞流放,駐紮荒郊,不得陞遷。

  美國學者胡德(Edward W. Hood)研究馬奎斯的眾多小說時,指出馬奎斯小說裡重複與自我互文的特色(小說的情節、角色、章節敘述重複或相互指涉),尤薩的作品一樣具有這些特點:《城市與狗》、《幼崽》、《龐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誰殺了莫雷洛》、《安地斯山歷險》等軍事題材小說,都有共通的角色、敘述技巧和情節。例如,坎伯亞中尉、李杜馬班長(《安地斯山歷險》)、龐達雷昂上尉有著類似的特質;莫雷洛和黎卡多有著相同的遭人暗殺的宿命。軍事和政治更是尤薩小說創作兩個環環相扣的主題。

  一如小說家創作不斷深入耙梳,小說人物也該要回歸反思,城市與狗的喧囂過後,阿貝多、美洲豹、昔日軍校同儕,就像《軍官與紳士》動人的主題曲一樣,都要〈回到我們所屬的地方〉(Up Where We Belong),思索下一步的人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83478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4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