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_李珠珢的主場日記

安迪.沃荷 the Trip

The Trip: Andy Warhol`s Plastic Fantastic Cross-Country Adventure
  • 9 414
    46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重點不在於你是什麼樣的人,而是他們認為你是甚麼樣的人!』

一趟還原安迪沃荷當年在六十六號公路的自駕旅程,
一路讓安迪長驅直入開進星光熠熠的好萊塢──
準備好了嗎?
我們和安迪一起坐上六○年代最潮的福特「獵鷹」,
就要上路了喔!


POP推薦:工頭堅.旅行長、Miss Anita.御姊愛、「個人意見」格主陳祺勳


「當我們開得愈遠,在公路上所看到的一切就愈有『普普』味。」

載著安迪.沃荷疾駛的福特「獵鷹」(Falcon)化身為我們的時光機器,帶著我們擺脫沉悶的艾森豪(Eisenhower)時期遺風,進入充滿爆炸性、令人興奮的六○年代。透過深入、具有獨創性的研究──黛博拉.戴維斯讓我們對這位藝術界不朽的名家有了新的認識,也以沃荷為中心,為我們留住了一九六○年代的美國最迷人的一刻。

原本重新還原安迪的旅程一直是個抽象的概念,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關於沃荷的大事記書中看到一整頁翻拍的單據……

我在九月二十四日出發,就和安迪四十九年前出發的日子同一天。
安迪花了四天半的時間,但是他和他的旅伴們一路上總有一些六○年代典型常見的藥物幫助他們維持亢奮的狀態。

我預計要花七天的時間,我打算從紐約出發,一路開車經過紐澤西州(New Jersey)、賓州(Pennsylvania)、俄亥俄州(Ohio)、印第安那州(Indiana),然後接上六十六號公路──屬於文藝青年的懷舊公路──直接穿越密蘇里州(Missouri)、堪薩斯州(Kansas)、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德州(Texas)、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亞利桑那州(Arizona),一路抵達加州的最西邊,聖他莫尼卡碼頭(Santa Monica Pier)。

我們和家人、朋友、還有小狗告別之後,就先往紐約市東邊開十三哩,這樣我們才能和安迪從同一個地點出發──那是他位於萊辛頓大道(Lexington Avenue)1342號的透天住家。

由於上天安排了這個停車位與屋子的裝修工程,我得以用與安迪四十九年前出發時的相同姿態展開我的旅行。我在階梯的平台上停住腳步,接著走下台階,推開前門,走向停在路邊的汽車──一如安迪當年。


『有時候,一些你在當下並不以為意的短暫時光,後來卻會在你的人生歲月中留下痕跡。──安迪.沃荷』


我一直對安迪.沃荷深感著迷,他不但是藝術家、導演、格言家、媒體大亨、趨勢領導者,而且堪稱是二十世紀最具真知灼見的不朽天才,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猶然為當紅炸子雞。假使安迪知道這些事,雖然他不見得會有多驚訝,但他肯定會被逗得樂不可支:他在一九六三年被評論家們視為笑話的畫作──包括那些頗具爭議性的金寶濃湯(Campbell’s Soup)罐──在今天已經價值上億美金;有一間博物館致力於收藏他個人的生活樣貌與作品;安迪.沃荷相關展覽經常在各地巡迴展出;他的反傳統文化電影為今日的主流電影奠下了基礎,獨立電影在今日已經發展為數十億美元的產業;他被推為「自拍」(selfie)的始祖;還有眾多粉絲們,包括藝術家與作家,都視「聖安迪(Saint Andy)」為他們的繆斯。

    八○年代早期的時候,我也是眾多崇拜安迪的粉絲之一。有一回我去參加了一場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所舉辦的電影活動,發現我的位子正巧就在安迪的前方。他的出現讓我興奮不已,但我當時實在是太害羞了,以至於我根本不敢轉頭和他說話。後來那天稍晚,我先生跟我聊起了安迪的假髮,我問他,「什麼假髮?」年輕又天真的我一直以為他頭上誇張的銀髮是真髮。後來,我開始慢慢了解關於安迪.沃荷的所有一切,而當我成為一名作家之後,我也思考著要以他做為著作的主題。我想我需要知道更多真實的故事。

    《普普主義》(POPism)一書是安迪對於自己在一九六○年代的生活體驗所做的記錄。在書中,我瞥見他提到一九六三年他做了一趟公路旅行,當時他和一群密友駕車一路從紐約橫越美國直到洛杉磯。我很快便認定,這趟冒險旅程-雖然在大部分沃荷的傳記裡只會出現在註腳──實際上是他一生當中重要的關鍵時刻,同時也猶如一扇觀景窗,讓人得以一窺當時美國正遭逢的巨大變遷。這趟六○年代模式的公路之旅後來成為一次心靈探索的旅程。他興高采烈地一路行經美國心臟地帶的公路、加州海灘、舊好萊塢(Hollywood)、新好萊塢、拉斯維加斯(Las Vegas)、和其他典型的美國城鎮,同時以流行世俗的角度探索美國文化──藝術、文學、電影、電視、廣告、音樂、運動、藥物、和新的性意識,全都透過旅途中的體驗滲入安迪.沃荷的內心世界。

    安迪第一次動身前往西岸時的年紀是三十五歲,但更廣義地來看,他的旅程其實打從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他一九二八年出生於蕭條衰敝的匹茲堡(Pittsburgh),到一九六三年展開這一場六十六號公路(Route 66)上的疾風之旅,這期間安迪.沃荷從一個貧窮又體弱多病的小男孩搖身而為新銳藝術家與導演,這樣的蛻變本身就是一場精彩萬分的旅程。就在我埋首研究他的生平與他所處的年代時,我愈發覺得,如果我真的想要了解那個關鍵時刻的安迪,我就應該要跳上車子,親自走一趟同樣的旅程。

於是我開始規劃我的公路之旅。像這樣的旅行,通常人們不是在十八歲那種毫無懸念的年紀風風火火地上路,就是反過來,會等到退休後才開著休旅車閒散逍遙地展開旅程。

原本重新還原安迪的旅程一直是個抽象的概念,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關於沃荷的大事記書中看到一整頁翻拍的單據。安迪是個出了名的收集狂,他會把所有東西都收進被他稱為「時間膠囊」(time capsules)的硬紙盒裡。時間膠囊裡甚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包括派對邀請函、食物、指甲刀、還有處方藥。在第五十五號膠囊當中,安迪收藏了我心目中的至寶──他在橫越美國公路之旅途中所收集的所有單據。

一張單據就是一個故事。

加蓋了紐約港務局(Port of New York Authority)戳印的卡片記錄了他離開紐約市的確切時間。比佛利山莊飯店的帳單列出了客房餐飲服務(room service)的費用與撥打長途電話的記錄。還有許多單據來自加油站、汽車旅館、餐廳、相機店、以及他沿途停留的據點。就像撒落的麵包屑所留下的軌跡一般,這些細瑣的資訊帶領我到安迪所佇足的每一處,同時也告訴我他到那些地方的時候從事了哪些活動。這珍貴的點點滴滴讓安迪彷彿重回世間,也讓我得以親歷他當時所看見的世界。

至此,我對於展開這趟公路之旅已經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作者

黛博拉.戴維斯Deborah Davis


她是一位作家,作品有:《座上賓:布克.T..華盛頓,西奧多.羅斯福,與震驚全國的白宮晚宴》(Booker T. Washington, Theodore Roosevelt, and the White House Dinner That Shocked a Nation)、《滑落的肩帶:約翰.辛格.沙金特與X夫人的消沉》(Strapless: John Singer Sargent and the Fall of Madame X)、《法布里休斯和金翅雀:一個關於藝術、悲劇、與永生的真實故事》(Fabritius and the Goldfinch: A True Story of Art, Tragedy, and Immortality)、《世紀派對:一個關於楚門.卡波堤和他的黑白舞會的精彩故事》(Party of the Century: The Fabulous Story of Truman Capote andHis Black and White Ball)、《鍍金:紐波特如何成為美國最奢華的渡假勝地》(Gilded: How Newport Became the Richest Resort in America)等書。她在幾間主流電影公司裡擔任執行製作、編審、與故事分析。

譯者

林育如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熱愛人文藝術和大自然,同時悠遊於文化創意、語言文字、養兒育女、和柴米油鹽的世界。譯作有《圖解設計行為》、《圖解設計思考》、《品牌這樣思考》、《U2 BY U2》、《包浩斯》、《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風景素描課》、《創意自信帶來力量》、《居住的藝術》、《圖解設計思考2:進擊的使用者》、《口琴使者》(小說)等書。

相關著作:《U2 By U2》《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尖銳、直接、幽默,步步攻防的深度訪談》《包浩斯》《品牌這樣思考:一場以設計、人類學、符號意義顛覆創意、品牌行銷思維的大師對談》《圖解字型思考:寫給設計師、寫作者、編輯、以及學生們的重要指南》《圖解設計思考 2 進擊的使用者》《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圖解設計行為:做設計,原來有這麼多的可能!》《居住的藝術:雜物人生之新居住提案》《第一次畫就上手的風景素描課:說走就走、邊走邊畫,比鏡頭更能在內心中留下景深的就是一支畫筆》

目錄

開場白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序曲
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 準備
第一章
重點不在於你是什麼樣的人,而是他們認為你是什麼樣的人。--安迪.沃荷 It’s not what you are that counts, it’s what they think you are. 
1他給自己的作品開出相當高的價格,假使對方出的價格不能令他滿意,他是不會輕易割愛的。
2安迪七歲的時候,向家裡提出要求想要有一台電影放映機。
3我應該要畫畫的。問題是,他應該要畫些什麼?

第二章
人家都說時間會改變事情,但實際上你得自己去讓事情改變。--安迪.沃荷 They always say that time changes things, but you actually have to change them yourself. 
4他啟用了一個新名字──就叫做「沃荷」。那個標誌著關於匹茲堡的過往的「A」,已然消失無蹤。
5安迪眼巴巴地看著這一切,內心對於他們從櫥窗設計師轉變為藝術評論家的新寵感到嫉妒無比。

第三章
藝術是不受拘束、任你揮灑之物。--安迪.沃荷 Art is what you can get away with.
6寫你知道的就好
7一九五○年代晚期,「邋遢安迪」已經進化為上高級餐館、進歌劇院的「潮男安迪」(Andy the dandy)。
第四章
普普藝術就是把原本該在裡面的拿出來放在外面,把原本該在外面的放到裡面。--安迪.沃荷 Pop Art took the inside and put it outside, took the outside and put it inside.
8布魯姆在藝廊牆上訂了狹長的層架,將畫作擺放上去,巧妙地將安迪的作品當成產品展示。
9沒有人知道該如何稱呼這個新藝術。恐怕只有一個全新的字才能代表了。這個字就是「普普」(Pop)

第五章
噢,我什麼時候才會出名,要等到什麼時候呢?--安迪.沃荷 Oh when will I be famous, when will it happen?
10普普藝術不見得只能充滿陽光與歡笑,它也是可以──也應該──有它的黑暗面
11斯庫找上了安迪。「畫張我老婆的肖像吧,」他說。
 出發
第六章
電影是純然的樂趣,藝術則是工作。--安迪.沃荷 Movies were pure fun, art was work.
12她完全沒想到這個朋友打的主意竟然是要一路從紐約「開車」前往洛杉磯。
13「你是怎麼對焦的?」他反覆不斷地問著他的電影圈朋友們這樣的問題。

第七章
駕車橫越美國是段美好的時光。--安迪.沃荷 It was a beautiful time to be driving across America.
14「福特獵鷹」是汽車界普普精神的代表作──對最普通常見的物件做出革命性的新詮釋──而且它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汽車的看法。
15「我就是打這兒來的。我們快點經過這裡吧!」

第八章
當你在進行這麼長途的公路旅行時,你當然會把排行榜上前四十大的暢銷歌曲聽個滾瓜爛熟。--安迪.沃荷 You sure get to know the Top Forty when you make a long road trip like that.
16「我帶了大概有五十本雜誌在身上,」 安迪說,而這個說法或許不算誇張。
17「壓抑」已經成為過去式,「性」才是眾所矚目的焦點。

第九章
我們坐在餐廳邊邊的一個包廂裡--事實上,我們這個包廂活像是餐廳提供的餘興節目一樣。--安迪.沃荷 We sat in a booth over on the side – and were, in fact, a sideshow.
18「假使我們不換到『我』想去吃的餐廳用餐,那我就立刻退出這趟旅行。」
19假使他們有車速上的顧慮,最好的做法便是放棄六十六號公路。

第十章
我們開車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和紐約如此地不同。--安迪.沃荷 Everywhere we drove through was so different from New York.
20其中安迪最喜歡看的便是路旁的七彩霓虹燈與告示板。
21「當你看著安迪的時候,你想的不會是『他戴的是假髮』,而是『老天,你看那個傢伙的頭髮!』」

第十一章
我們開得愈遠,在公路上所看到的一切就愈有「普普」味。--安迪.沃荷The farther we drove, the more Pop everything looked on the highways.
22「一旦你了解什麼是『普普』,你就不可能再以同樣的眼光看待招牌;而一旦你有了『普普』的思維,你也不可能再以同樣的眼光看待美國了。」
23他們坐進了「獵鷹」的前後座,打開收音機,往好萊塢出發。再過幾個小時派對就要開始了,他們可不想遲到。

第十二章
真希望能把我的生命灌注到空蕩蕩的好萊塢當中。--安迪 Vacant, vacuous Hollywood was everything I ever wanted to mold my life into.
24「噢,這就是美國~」
25藥物、名流、音樂、和普普藝術的結合實在是太令人陶陶然了。

第十三章
老好萊塢已經終結,然而新好萊塢卻還沒有開始。──安迪.沃荷 The Old Hollywood was finished and the New Hollywood hadn’t started yet.
26先別管繪畫了。安迪現在一心想做的是──拍電影。
27「不、不、不,不是這樣的。那是繪畫。」
28《泰山回來了……算是啦》(Tarzan Returns…Sort Of)

第十四章
任何人都可以拍出一部好電影,但假使你是刻意試著去拍出一部爛片,那你就是在拍一部好的爛片。──安迪.沃荷 Anybody can make a good movie, but if you consciously try to do a bad movie, that’s like making a good bad movie.
29在海邊的「索多瑪」(Sodom) 過著快樂又背德的生活
30這部「地下電影」的劇組決定要以「地下工作」的方式暗地裡拍攝他們想要的畫面。
31這已經不是過去那個「邋遢安迪」

第十五章
這是我最喜歡說的句子之一。「那又怎樣。」──安迪.沃荷 That’s one of my favorite things to say. “So what.”
32妒火中燒的安迪──他對於傑拉德竟然帶了一個女孩回來「他們的」房間感到非常憤怒。
33就這樣,一種導演技巧誕生了。

第十六章
我真的很怕感到快樂,因為快樂總是稍縱即逝。──安迪.沃荷 I’m really afraid to feel happy because it never lasts.
34「安迪和我就像兩個毛小孩,圍著馬塞爾.杜象蹦蹦跳跳的。」
35安迪不論在這件藝術作品或是在生活中都像是一面鏡子,它是一個會反照的表面,但卻讓你無從得知在這個表面下方到底──如果有的話──藏了些什麼東西。

第十七章
我們循著《逍遙騎士》(Easy Rider)的路線往回開,經過拉斯維加斯,然後橫越南部各州。--安迪.沃荷 We took the Easy Rider route back, through Vegas, then down through the southern states.
36是發動「獵鷹」,向好萊塢道別的時候了。
37在安迪看來,拉斯維加斯就像是一座迷人的普普藝術博物館。
 準備就緒

第十八章
好吧,你可以說我對銀色特別偏愛……--安迪.沃荷 Well, yo

序/導讀

「節奏明快,絕對引人入勝。裡頭有許多關於安迪的迷人細節,是甚至連我也不知道的。」──派特.哈克特(Pat Hackett),安迪.沃荷的日記記錄者與共同作者

「黛博拉.戴維斯在安迪.沃荷一九六三年劃時代的橫越美國公路之旅當中佔得最佳座位,也感謝她一路帶著我們同行。透過她強烈的敘事手法和饒富趣味的散文,《The Trip》讓我們猶如置身在安迪的行動當中,陪著他一同闖過好萊塢、曼哈頓上流社會、和藝術世界的高峰。」──凱文.關(Kevin Kwan),暢銷書《瘋狂的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作者

「託黛博拉.戴維斯的福,我剛才和安迪.沃荷進行了一趟橫越美國到好萊塢的公路之旅,時間是一九六三年,美國失去純真的那年。沒錯,那是個八卦流言盛行的年代,到處都是蜚短流長-少了這些閒話安迪也不會離家-但流行的絕對不是只有八卦而已。看待事情的觀點讓安迪.沃荷不僅僅成為當代人們競相追逐的藝術家,更是二十世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威廉.諾威克(William Norwich),時尚設計師,《學習上路》(Learning to Drive)作者

「黛博拉.戴維斯為安迪.沃荷一九六三年的橫越美國冒險之旅所做的精彩詳實記錄值得AAA+的評價。託安迪的『時間膠囊』、和戴維斯嚴謹研究的福,《The Trip》一書已經為你在這趟傳奇的公路之旅當中安排好『最佳座位』了。」──提摩西.格林菲爾德-桑德斯(Timothy Greenfield-Sanders),攝影師與導演

試閱

序曲

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安迪.沃荷在他萊辛頓大道的透天屋子窗邊往外看,一輛黑色福特(Ford)「獵鷹(Falcon)」旅行車駛近停在人行道邊。他一把抓起他所認為的「必需品」-幾十本雜誌、一台新買的寶萊(Bolex)攝影機(事實上他還不太確定要怎麼使用它)、和他的西裝晚禮服──並且和他的母親吻別之後,便匆匆跑下階梯、跳上汽車,展開他生平第一趟橫越美國的公路之旅。他的目的地是洛杉磯,在當地,爾文.布魯姆(Irving Blum)主持的「費若斯藝廊(Ferus Gallery)」將要展出安迪的畫作──艾維斯.普雷斯里(Elvis Presley)和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的畫像。

在這九月豔陽天底下的安迪.沃荷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肯定不是日後那個頂著銀髮有如謎一般、到處縱情享樂的男人。他在一九五○年代便已經是一位成功的插畫家,以奇幻古怪的鞋子、小天使、花卉等小品插畫聞名於世。但到了六○年代,安迪儼然改頭換面成為一位新潮主義藝術家,他嚴肅看待他的繪畫作品,開始拍攝實驗性的電影。一九六二年,他頗具爭議性的作品──金寶濃湯罐的「畫像」──將他推向了當時轟動社會的新藝術運動,也就是普普藝術(Pop)的浪頭。但身上的破卡其褲和髒球鞋讓他難以擺脫「邋遢安迪」(Raggedy Andy) 的綽號,這時候的安迪給人的印象仍然是「迷人又親切」、「慷慨」、「大方、外向、神采奕奕」──即便他當時已經三十五歲了,但他活脫就是個不老的青少年,對生活總是充滿了奔放的熱情。
安迪從小就對好萊塢懷抱著許多幻想,但他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好萊塢。他熱愛為名人們作畫──莉茲(Liz)、艾維斯(Elvis)、瑪莉蓮(Marilyn)、馬龍(Marlon)、特洛伊(Troy) ──這些都是光說出單名,就可以在腦海裡浮現長相的明星臉孔。現在,他要一路向西展開他的朝聖之旅。還有另一件事比「費若斯藝廊」的展覽更令他興奮期待,那就是他的新朋友──演員與新進藝術收藏家丹尼斯.霍伯(Dennis Hopper)和他的妻子、好萊塢貴族之女布魯克.海華德(Brooke Hayward,她是製片李蘭.海華德〔Leland Hayward〕和演員瑪格麗特.蘇利文〔Margaret Sullavan〕的女兒)──答應他,要在他抵達洛杉磯之後為他舉辦一場「電影明星之夜」的派對。霍伯家和他們那些名人朋友們的雞尾酒會已經決定安排在九月二十九日舉辦了,所以安迪只有四天半的時間可以橫越美國。

既然時間如此緊迫,安迪又何苦在這個噴射機時代以公路旅行的方式前往洛杉磯呢?「駕車穿越美國會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安迪解釋。「我想要好好看看美國。」 的確,他對於紐約到洛杉磯之間的地景風貌充滿了好奇,但同時他也對於搭機飛行感到相當緊張不安。自從伊莉莎白.泰勒的先生、好萊塢製片麥克.陶德(Mike Todd)葬身於一九六一年的一場空難之後,安迪的母親就經常警告他(用她濃重的東歐口音):「有很多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大人物都是這樣死的。」因此待在地面上似乎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除了一個小小的問題之外。雖然安迪.沃荷對汽車相當著迷,也喜歡畫車子,但他完全不懂怎麼開車。

不過這難不倒他,他找來了三個朋友──其中兩個人擁有汽車駕照──陪著他一起踏上這趟橫越美國之旅:韋恩.張伯倫(Wynn Chamberlain),他是一名親切老實的藝術家,而最重要的,他是這輛福特旅行車的車主;泰勒.米德(Taylor Mead),一個立意於非主流電影的精彩世界中揚名的古靈精怪男演員;以及安迪工作室裡俊俏的助理新人,大學生傑拉德.馬蘭嘉(Gerard Malanga),他是個胸懷抱負的詩人。帶著一張布蘭奇信用卡 (Carte Blanche credit card),安迪便和他的夥伴們上路前往好萊塢了。指定駕駛韋恩和泰勒坐前座,方便他們兩個人輪流駕駛;傑拉德則和安迪一起坐在後座。「這趟旅行肯定會很好玩。」安迪一邊斜倚在寬敞的汽車後座聽著收音機傳來震耳欲聾的音樂聲,心裡頭一邊這麼想著。看著後照鏡映出的曼哈頓天際線和眼前無盡延伸的道路,他一派樂觀地踏上這趟即將穿越二十一個州的旅程──誰又知道他心裡走過的將是多遙遠的旅程。

第七章

駕車橫越美國是段美好的時光。--安迪.沃荷 It was a beautiful time to be driving across America.

14「福特獵鷹」是汽車界普普精神的代表作──對最普通常見的物件做出革命性的新詮釋──而且它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汽車的看法。

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二傍晚,韋恩現身在萊辛頓大道,將車子停在安迪的公寓門前。一旁副駕駛座上坐著的是準備隨時接替他開車的泰勒,傑拉德則坐在後座。這是一個適合開車的好天氣──陽光普照、涼爽而晴朗,氣溫大約在華氏六十幾度-但這群旅人決定入夜後再出發,他們認為夜晚行車的話應該可以移動得更快一點(而且他們可以避開交通尖峰)。公寓的門打開了,安迪帶著他的行李袋、一大疊雜誌、和他的媽媽出現在門口。茱莉亞很高興她的寶貝兒子是開車去而不是搭飛機去,但一想到他要離家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旅行,茱莉亞還是不禁感到緊張。她勇敢地朝著安迪揮手道別,接著便走進屋子、回到她的廚房裡去。廚房裡掛著她孫子們、耶穌基督、和甘迺迪總統的照片與畫像,她在這裡舒服又自在。但接下來的兩個星期少了「我的安迪寶貝」在身邊,肯定會寂寞許多。

一個夏天下來,韋恩的黑色旅行車因為經常往返於紐約與康乃迪克州之間而變得髒兮兮的,但就算看起灰頭土臉,這輛結實精壯的車子可非等閒之輩。「福特獵鷹」是汽車界普普精神的代表作──對最普通常見的物件做出革命性的新詮釋──而且它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汽車的看法。「獵鷹」在一九五七年問世,根據底特律流傳的說法,它來自於福特汽車的高階主管在一次星期天早晨上教堂時所得到的靈感。羅伯特.史特蘭奇.麥克納馬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代表了新一代的商人──會計師,他們的管理仰賴不斷變動的數字或統計資料,而非靠直覺經驗。一九四三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統計控制辦公室(Army Air Forces’ Office of the Statistical Control)」聘用了麥克納馬拉和一整個優秀的商界人才團隊,請他們協助訓練軍方培養在戰事科學──與商業──上的分析能力。統計數字、資訊、與系統是他們對抗浪費、無能、與管理不善的利器。這些人被稱為「平民戰士」(civilian-soldiers) 都是自視甚高的知識份子,他們運用商學院的技能打造出「電腦時代之前最精細的資訊管理系統」,讓美國軍隊沿襲自上一次世界大戰的老舊運籌模式步入現代化。他們會根據數字決定需要讓幾架飛機輪流值勤、需要儲備多少油料、需要有多少飛行員、以及進行其它運籌決策。他們會問一些務實──即便是犯忌諱(以軍隊的地盤性來說)──的問題,例如「陸軍和海軍不能共用轟炸機嗎?」數字資料主導決策,而一旦「數字資料處理」正式成為軍隊用語,也就表示這些辦公室裡的統計學家可以與戰場上指揮作戰的將軍平起平坐了。

這當然會引發一場內部的爭端。統計分析師的立場經常與將軍們相左,這些將軍們對這些學院派的大男孩與他們對於數字婆婆媽媽般的斤斤計較十分不以為然。但不可否認,這群新世代統計學家們的確讓軍隊在人力與武器的運用上更有效率,也進而改變了作戰方式。麥克納馬拉就曾說服 時為空軍少將的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捨棄對日本進行高空轟炸,改以重點襲擊人口稠密區這種更致命──但也絕對更有效率──的作戰方式。戰爭結束之後,這個統計控制十人團隊已無用武之地,他們便開始找尋新的工作機會。麥克納馬拉和他的同伴們認為福特汽車公司是一間需要因應現代化而加以改造的老舊企業。這間公司猶如一盤散沙,缺乏關於生產成本、利潤、或虧損的統計數字等集中化的資訊。實際上,在福特裡所有資訊都十分粗略,根本沒有人知道製造一輛汽車實際上要花多少錢。這群在軍隊中頗為得志的小伙子,包括麥克納馬拉在內,寫了一封直白(有人會說是魯莽)的電報給福特公司,說他們可以拯救這間傾頹中的汽車巨人。年輕的亨利.福特二世(Henry Ford II)對他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事實上他也已經窮途末路,打算死馬當活馬醫,於是他立刻僱用了這個團隊,放手讓他們原始的計算機盡情發揮。

麥克納馬拉從財務主任做起,一路爬到大權在握的事業部副總裁的位子,主管汽車與貨車業務。當他調查福特應該於市場上供應何種車型的時候,他發現了問題,也同時嗅出了商機。在美國,最熱門的車款通常是大型車,因為在崇尚「數大就是美」的美國,大家普遍認為大就是好。福特最暢銷的車款──包括「費爾蘭(Fairlane)」和「雷鳥(Thunderbird)」──都又大、又長、又寬、又重,醒目的水箱罩和擋泥板甚至讓它們看起來更加肌肉發達。有些美國人開始對較小型的歐洲車感興趣,比方像是福斯(Volkswagen)主打「小才是王道」(think small)、活力四射的金龜車(Beetle),這讓麥克納馬拉開始思考是否每個駕駛都會需要──或想要一輛重達四千磅的汽車。

一天,他上教堂作禮拜的時候突然有了答案。福特需要在產品陣容中加入的是「小型車」(compact) ──製作成本較低、售價較便宜、跑起來也較省錢的車子,「樸素、價格不貴、經濟實惠的車子,以符合美國男男女女的交通需求。」這款車子不需要取代目前停在大部份美國家庭車道上的大型家庭用車;小型車可以拓展市場,將「擁有第二輛車」的概念介紹給買主──一輛家庭主婦可以跑腿用的車子。麥克納馬拉很快地在教會活動表背面寫下他所發想的規格細節,捨棄了車型「外觀」的考量。但在接下來的三年內,麥克納馬拉數字掛帥的設計打造出一九六○年最具代表性、最暢銷的車款,福特「獵鷹」。新上市的「獵鷹」有兩門小轎車、以及兩門或四門旅行車的車型。這輛車的外觀尺寸較小,車重僅有兩千四百磅,車長比全尺寸的福特車款少了三十二吋。但官方測試證明車內大到足以承載六名男性乘客,而且他們即使戴著時下流行的紳士帽,頭頂空間也仍綽綽有餘。

福特「獵鷹」甫上市第一年就銷售了四十三萬五千輛,不但驗證了麥克納馬拉的眼光,亨利二世也因此將他拔擢為企業總裁。兩個月後,麥克納馬拉甚至得到更進一步晉陞的機會──他應約翰.甘迺迪總統邀請,出任美國國防部長。一九六三年,麥克納馬拉入主五角大廈成為越戰的策劃者,底特律從此成為他人生回憶的一部份。

一九六三年新款的「獵鷹」旅行車上市時,韋恩.張伯倫也是美國數千名買家其中之一。在這趟旅行展開之前,他的「獵鷹」就已經是一輛充份展現實用價值的汽車,穩固、牢靠、空間夠大,要載客或載畫布都不成問題。在這個九月天的午后,安迪打開了車門,踏上他的好萊塢之旅。車內的設計很對安迪的普普藝術品味──這輛車呈現了極簡主義風格,就像安迪的可口可樂瓶與金寶湯濃湯罐;它是由生產線組裝出來的產品,就像他的絹版畫;樸素的儀表板呈現出極簡的優雅;點火裝置位於左側,與保時捷(Porsche)的車款相同;而控制車頭燈、雨刷、阻風門、空調的旋鈕、和最重要的點煙器都整整齊齊地排列在速度里程計和其它儀表下方。

「獵鷹」也有其實用之處。安迪和傑拉德一同坐在寬敞的後座時,意外發現它有相當大的內部空間。雖然條紋塑膠皮椅椅面很滑,只要韋恩或泰勒──看當時是誰負責開車──急轉彎,他們就會滑個東倒西歪(車上沒有可以將乘客固定在座位上的安全帶),但要舒適地攤坐在位子上倒是不成問題。「獵鷹」駕駛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六汽缸的引擎會發出相當大的噪音;方向盤較軟,改變車輪方向時得多轉個好幾圈;另外這輛車的極速不到每小時九十哩。十二加侖的油箱偏小──舉例來說,福特「雷鳥」的油箱就有二十加侖。小油箱對麥克納馬拉的目標客群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家庭主婦通常會開「獵鷹」進行短途的採購──但這輛「獵鷹」必須在五天之內完成大約兩千五百哩的旅程,在路況良好的情形下,這輛車一加侖平均可以跑二十五或三十哩,加滿一個油箱可以跑三百哩。汽油價格不貴-一加侖大約三十到三十五分錢-但交通時間很寶貴。這輛車在這次旅行途中至少得加九次油,換算起來,他們一天大概就得停靠兩個加油站。

但從好的一面來看,「獵鷹」的小引擎可以穩定加速,性能平順可靠。車迷們說它「討喜」又「活潑」,是「便宜又有活力」的經典車款。「獵鷹」既明亮又通風,它有大片的窗戶,除了可以開關的前窗與後窗之外,以手把開闔的尾門上也有一片玻璃窗。大量的玻璃窗設計讓這輛車宛如一座移動的溫室。更重要的是,環繞四周的窗戶讓乘客可以以近乎全景的視野享受不斷變化的地景,對於進行橫越美國之旅的觀光客來說,這絕對是一輛理想的交通工具。

在「獵鷹」旅行車的後座後方有七十六立方呎的收納空間,如果將後座座椅收折起來,還可以增加更多的行李廂空間。這群旅人在後車廂擺進一張床墊,善加利用了這個空間。原本的想法是當韋恩開車時,泰勒可以在後車廂睡覺補眠,反之亦然。但很快地,安迪與傑拉德就發現這個臨時臥鋪是這間移動房屋當中最棒的位置。懶洋洋地躺在床墊上是極為舒服的旅行方式,於是他們便霸占了後車廂,根據傑拉德的說法,他們倆是開開心心地被載運到洛杉磯去的。

由於他們躺在行李原本應該擺放的位置上,韋恩只得將他們的大包小包往車頂架上堆。旅行老手知道要如何打包出輕量的行李──泰勒只需要將他的隨身衣物全部塞入一個小背包便可以浪跡歐洲。但還沒什麼國外旅遊經驗的傑拉德卻帶了一個大皮箱,裡頭似乎裝滿了他所有的家當。

空間緊湊,時間緊迫,但車內(總有一兩個人)的情緒高漲。安迪帶了他的「歐百錯」,想抽煙的人也是伸手就有大麻可以抽。該是將車子駛離人行道旁、動身出發、一路向西的時候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77197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0
    • 商品規格
    • 21*14.8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1/1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