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實務研究:走在冷靜與熱情之間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作者長期關心藝術創作與教育之間關係,走讀創作者內心的世界,探索創作歷程中意義與知識建構的景觀,在臺灣高等教育場域下描繪創作實務研究的樣貌,彰顯創作精神與自我研究的實踐場景,希冀能以此書幫助有志於學習創作與創作教學者能在實務場景中進行研究,以藝術創作豐富人類知識建構的面向,並落實在跨領域的教育及社會實踐。
目錄
序/導讀
序
記得剛取得博士候選人的那一年,博士論文選題上茫然無助,當時身兼導師與論文指導的徐美苓教授曾問我:「畢業後你想教什麼?」我毫不猶豫地說:「我想教創作!」她繼續問:「那你教的創作又與其他人有何不同?」我當時呆住發愣,因為我從來沒去想創作該如何教。這段對話或許就是激發我潛在對創作活動的探究熱情,至今形成創作實務教學與研究的動力來源,在藝術、教育等跨領域學門內深耕。
儘管認識很多藝術創作的朋友,但他(她)們仍然很難講清楚創作實務研究是什麼。我只能說他(她)們每一次創作都是一場精彩的冒險,在積極熱情創造作品的同時,有脈絡回顧、田野調查、批評辯證的研究意圖。我感覺藝術學門既然是藝術學者取材於人類想像力、創造力建構出來的學問,理想上如經藝術創作者的熱情與努力,藝術創作研究的知識應能回饋人群而在社會實踐上有相當的發揮。
由於我個人性向與興趣使然,使命感驅使我個人學術實踐想要貼近創作的人與場域,但以旁觀者的研究態度切入完成資料收集與論文撰寫,如此學術實踐與我心目中的創作實踐還有一段距離,我出入於研究者與創作者之間,嘗試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直到接觸到藝術本位研究方法論後,在建構知識的認識論上允許創作者混合各種研究方法,並對自我做研究,於是我在質性方法論上找到敘說探究等立足點,逐漸浮現各種可能性下我不斷在課堂上思索探究「如何教創作」,當我把學習場域轉換成創作場域時,我所研究的不只是課程與教學,同時也是師生間的創造性關係,回應並敲響我在創作教學實務上的探險。換句話說,純粹研究的知識,如果不經過另一層次的實踐轉化,只能在學術圈裡流通,但透過教學場域的實踐轉化,甚至經過社會溝通的實踐歷程,就有機會主動地將創作實務傳播出去,更能讓相關的公眾了解並產生影響。
最後,我要感謝那些所有愛我的人,我在感受你(妳)的存在裡茁壯成長,豐富我創作思考的心靈。於是,我每天開始習慣創作,那些能跟你(妳)分享的故事,這也是我認為創作第一原則:作品是禮物,送給喜歡你的那個人或那群人,而不是你喜歡的人。因為你喜歡的人不一定喜歡你,不會給你(妳)回應;但喜歡你的家人、朋友他們會給回應。作品是在精神交流中存在,有愛有情的表情世界是創造力的泉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