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夢與浮花: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文學與電影是張愛玲一生的迷戀,豐富的觀影經驗,
讓迷人的「張腔」一再註記著電影留下的痕跡。
文學與電影雖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構成的不同的符號系統,但彼此在形式上卻經常「脫胎換骨」──文學常成為電影的素材,而電影也屢屢轉化為文學,《鏡夢與浮花: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便是從電影的觀點,來閱讀張愛玲的小說。
張愛玲雖然以小說與散文創作聞名,但其實她與電影之間也有層深厚的關係──從小,她愛看電影,愛讀電影雜誌,嘗試寫影評,創作電影劇本;她曾將自己的小說改編為電影劇本,曾將別人的小說、電影、舞台劇本改編為電影劇本,也曾將自己的電影劇本改寫成小說;許多電影導演紛紛將她的小說搬上銀幕,其小說本身也具有濃重的電影感。
本書以「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為題,企圖透過電影技巧與本體的觀念,全盤爬梳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技巧的挪移與對電影本體意識的掌握,以挖掘小說中的電影幽魂,肯定其美學及歷史上的意義。
本書在進行主要的電影閱讀之餘,亦同時運用文學閱讀的方法。在電影閱讀上,由文本中對電影技巧的感官知覺層面出發,連結故事,進入主題層面,最後歸納審美特徵,確立其中的影像美學;在文學閱讀上,則觀察作家的背景經歷與思想意識在字裡行間的滲透,再輔以修辭學、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等觀點,進而整體而深入的把握張愛玲小說具有電影化想像的藝術價值。
張愛玲與電影之間,存在一段漫長的「華麗緣」,從一名欣賞電影的影迷,到寫作電影評論、電影劇本,到將自己的電影劇本改為小說,再到將自己與別人的小說改為電影劇本;兩種符號系統的相互轉換,固然強化了各自的優勢,卻也突顯了彼此的限制,於是,她選擇了讓小說來互補缺憾──在小說中融入電影藝術。
目錄
序──小說的答案都在散文裡:張愛玲的散文與生活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影迷張愛玲
一、天才夢的追尋
二、影評與劇本
三、小說與電影改編
第三章‧特寫鏡頭:細節的力量
一、特寫鏡頭的揭示功能
二、另一次元的現實
三、女性凝視
第四章‧色彩:蔥綠桃紅中的白色鬼影
一、白色‧記憶‧構型
二、荒涼鬼域
三、失血女體
第五章‧影調:陰暗而明亮的世界
一、光線作為語言
二、低調:整體結構造型
三、硬調:畫面形象造型
第六章構圖:風格化的佈局
一、動感與景深
二、靜態構圖
三、動態構圖
第七章‧蒙太奇:破碎中的圓滿
一、電影蒙太奇
二、敘事蒙太奇
三、表現蒙太奇
第八章‧畫外音:鏡頭外的主角
一、聲畫同步
二、聲畫對位
三、聲畫對立
第九章‧鏡與夢:假象中的真實
一、鏡
二、夢
第十章‧結論:小說中的電影藝術
一、形式主義的影像藝術
二、美學與人生觀的共謀
參考文獻舉要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