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魔幻聖貝:拉阿魯哇族的貝神(初版)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童書/青少年繪本節慶傳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友煌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儲嘉慧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四也出版公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01/03
  • 適讀年齡:11~15歲適讀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一鍵選好開學文具懶人包,適合快速返校採買、50元電子禮券現領現折!↓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繪本書名-魔幻聖貝-拉阿魯哇族的貝神(初版)
副本書名: 小拉的文化教室

用心撫摸貝殼時,人就是一片海洋;
聽著心裡有海的人說故事,也將看見天上的滿天星斗,
感受到他經過的風浪……我們是拉阿魯哇。

聆聽拉阿魯哇族最具特色的祭典「聖貝祭」及神話故事
認識主要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的拉阿魯哇族族群歷史、祭儀文化與生命智慧
分享貝神文化的美好與祝福

◎ 故事大綱
一年一度的拉阿魯哇族聖貝祭到了,
族人紛紛從外地趕回部落,合力清掃、布置會所和祭儀場。
一直鎖在玻璃櫃的貝殼突然消失了,
明天一早就要舉辦聖貝祭了!怎麼辦?

夜晚,部落颳起狂風暴雨,
一道閃電劈下,整條荖濃溪通了電般亮起來。
跟爸爸回到部落的小拉,發現雨滴不是落下,而是上升。
再仔細看,不是雨滴,是一顆顆像鑽石般閃亮的貝殼,
由荖濃溪飛回天空,小拉發現自己竟然站在矮人之中,
矮人與貝神到底想要傳達什麼給貝神子民……

一起先認識臺灣原住民第十五族拉阿魯哇族的「聖貝祭」——
◎ 拉阿魯哇族是臺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
每年春天約二至三月擇期舉辦一次聖貝祭(Miatungusu),
目前濃縮為每次1天,並開放參觀,分六大儀式分段進行:
1. 迎神初祭
2. 刺豬祭
3. 請出貝神(含聖貝薦酒、拋貝奪福)
4. 慰勞祭
5. 驅魔祭
6. 團獵祭

◎ 聖貝祭典中的「聖貝薦酒」和「拋貝奪福」儀式
1.「聖貝薦酒」的儀式:
先由主祭取出以紅布封存的陶甕,揭開紅布,請出甕中聖貝後,先將祂浸泡在竹筒的小米酒及酒渣中,讓貝神盡情暢飲,待其酣暢淋漓;即貝殼顏色變紅,好像喝醉一樣,代表貝神已心滿意足。
2.「拋貝奪福」儀式(此為美瓏社特有、在美蘭祭儀場舉辦之儀式):
由主祭與族中一位少女共同拋灑聖貝,族中勇士紛紛撲入場中搶拾,為祭儀帶來最高潮。
勇士交回聖貝,由主祭清點無誤,再置入另一竹筒中,以清水沐浴洗淨,最後擦乾,請回甕中,再以紅布封存,以待下一次聖貝祭。

*領域 語文-國語
社會
綜合活動
*議題 原住民族教育: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涵養族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多元文化教育:認識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素養;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閱讀素養教育: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涵育樂於閱讀態度;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本書特色

1. 具體化拉阿魯哇族聖貝祭的精華,感受跨越了族群、語言與文化的「分享」認同。
2. 培養尊重差異的跨文化素養,理解在原住民文化復振及建構之路上,除血統外,文化認同的重要性更高。
3. 插圖以大畫面電影場景描繪,用不同視角展現拉阿魯哇族文化之美。
4. 本書關鍵字:拉阿魯哇、矮人、荖濃溪、貝神、聖貝祭、拋貝奪福、索阿紀吊橋。

●出版公司簡介

四也文化出版以經營在地作家、畫家、自製書籍出版為主,致力挖掘這座美麗小島的神祕故事,從西班牙統治下的淡水奇航,國共對峙砲火下的金門故事,到民間傳統節慶裡的庶民狂歡、歷史與記憶。希望藉由四也文化出版平臺,讓臺灣的美麗與風土民情,觸動全世界。於是,四也有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歷史、奇幻冒險故事──【福爾摩沙冒險小說系列】,有了土地教會我們的事──【慶典童話系列】,有了孩子通往中國奇幻文學的第一套童話寶典──【童話搜神記系列】,以及能幫助每個在人生迷途時,得以重新面對自己,遇見愛的原創少年小說【迷鹿系列】。

目前四也文化倡議兒童「生為一個人」的權利與價值,將文化平權落實於「兒童多樣性」的各種出版提案中,出版臺灣手語繪本《小熊在哪裡?》、《小熊逛市場》,讓聽損家庭也能親子共讀和共學手語。編製《小綠人,我好愛你喔!》病童歷險遊戲立體書及陪伴玩偶,陪伴病童模擬如何與醫療和疾病共處。翻譯出版斯洛伐克最美童書【米米和莎莎系列】從明眼和盲眼朋友間的相互扶持,溫柔體會真正的「 平權」,看見世界的多元與美麗。跟著布農族作家的臺灣森林繪本《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勇敢踏進森林,認識生態智慧、部落傳說及黑熊文化的保育實踐。也跟著金鼎獎繪本《鄭和下西洋的祕密》,窺見一場27,000人的遠航計畫與創客的小種子智慧。

四也文化每年持續和臺北市民交響樂團合作,邀請大手牽小手步入國家音樂廳、臺中國家歌劇院,聆賞臺灣原創故事改編的兒童交響音樂劇。四也文化也將永遠陪伴大小腳走讀臺灣文學地景,認識地方文史和歷史資產,用眼睛探索圖像世界,從原畫學習民俗文化,滋養人類最美的靈魂。

作者

李友煌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副教授。曾任台灣時報、民生報記者,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媒體公關。著有《水上十行紙》、《藍染──海島身世》、《天藏機鋒──雨花石》詩集、《貝神的召喚》報導文學、《地景風景、地方在地──文學見城》文學研究等書。

繪者簡介
儲嘉慧


擅長繪畫與手作藝術創作。喜歡嘗試各種素材。種植花草園藝、和照顧狗狗是我的日常。
現居屏東。插畫作品有《黑色的翅膀》、《八代灣的神話》、《蘭嶼、飛魚、巨人與故事》、《夏天已過去》、《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熱天的時陣》、《咱的日子》、《我的朋友蹛佇隔壁村》等。

序/導讀

●作者序 〈分享之貝與冷酷異境〉
文 / 詩人作家、國立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副教授李友煌


最想念的季節、最想念的聖貝!

臺灣原住民族第十五族拉阿魯哇族每年開春舉辦聖貝季,正值緋寒櫻盛開,人們驅車上山,迎接一場既殊異又寶貴的文化饗宴,族人以「分享」來壯大自己的文化,聖貝不僅讓這支為數不多的族群重新編隊出發,也傳遞了施與受交互回饋增強的美好德行。

主要族群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和那瑪夏區的拉阿魯哇族是我最想念、最寶貴的朋友。年年新春舉辦的貝神祭,雖無法每次都參加,但多次上山,不管單獨或結伴,或帶學生參訪,都有幸福神奇的感受。這既源自族群文化之美,更因為族人的熱情接待與分享──對了,就是「分享」!

一顆韜光養晦的貝殼終究掩藏不住自身的光芒,更何況一個族群!貝殼在交換與分享間,在時間之手的摩挲流轉間,日愈潤澤珍貴。這毫不吝惜的寶貝,從矮人交到拉阿魯哇族人手中,再從拉阿魯哇族人祭儀展示給眾人,實踐的正是「分享」的奧義,這看似簡單又純粹的獲得與給予,却蘊含超越界線的能量,它跨越了族群、跨越了語言、跨越了文化,這種「分享」的認同,甚至超越「他者」(the Other ),有時比血液還深。

這世界此刻正飽受「異己」交相凌之苦,戰火每天每天燒傷我們的眼、炸碎我們的心,我們却無能為力,這讓我們倍感哀傷與煎熬,也不知如何教養子女。但我確信,拉阿魯哇的「分享之貝」具有神奇魔力,可以啟發世人,重新溫暖這個冷酷異境;讓我們在保持各自文化主體性的同時,又能開啟邊界,接納他者進出交流,分享共好。自我即是他者,他者何嘗不是自我!

感謝游仁貴、謝垂耀長老、郭基鼎校長、以及許多族人的幫忙,是你們具體力行的聖貝文化精神,讓我們體驗分享的美好能量,並以此為主軸完成這本創作的文字部分。

最後僅以此繪本獻給山上的朋友──拉阿魯哇族人們!

●繪者序-透明發光的守護者
文/ 插畫家 儲嘉慧


前年,接到繪製拉阿魯哇的工作時,從來沒聽過拉阿魯哇族,故事裡提到的聖貝、矮人族,都讓人有無限的想像。

三月初,來到了聖貝祭的祭典,夜裡走在索阿紀吊橋,想像著故事的開始,日本警察衝進拉阿魯哇部落,搶走聖貝,拋進荖濃溪,而我正走在這條溪上,看著夜裡的山,夜裡的荖濃溪水隱隱發著光亮,我應該用甚麼樣的方式來呈現呢?

原本想嘗試不同的媒材呈現,但時間不予許,只好使用與上一本《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一樣的水彩、色鉛,在其中一頁我想像貝神是個透明發光的守護者,有透明感的描圖紙剛好符合了我的需求,使用之下也覺得是我想要的效果,真是感謝描圖紙的幫忙

感謝作者與kiki的協助。謝謝一切與自己可以完成這本書。感謝。

●推薦序
分享共好的聖貝子民
文/ 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王文翠


施與受同樣有福,分享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拉阿魯哇族以受贈於矮人的神奇聖貝,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並在傳統祭典中再次展現並實踐了分享的能量。

《魔幻聖貝—拉阿魯哇族的貝神》是高雄「遊.繪本」系列中,關於拉阿魯哇族人祖先流傳下來的文化智慧及聖貝祭故事,希望透過故事與圖像,讓更多人及下一代認識拉阿魯哇族的族群歷史、祭儀文化與生命智慧。

2014年6月26日,行政院公布「拉阿魯哇族」為臺灣原住民第十五族,該族群主要位在高雄市桃源區和那瑪夏區。拉阿魯哇族人口,目前約有461人左右,人數雖少,卻對族群語言、傳統祭典等文化的保存、復振與傳承不遺餘力,令人敬佩。

本局特邀長期觀察、研究該族群的詩人作家李友煌老師(目前任教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以及喜歡山林、擅長原住民風格繪畫與手作藝術創作的插畫家儲嘉慧,共同將拉阿魯哇族最具特色的祭典「聖貝祭」的神話故事呈現出來。該祭典於每年春天二至三月舉辦,向貝神及祖靈祈求賜予族人豐收、族群旺盛,並且開放民眾參觀,不僅達到團結及熱絡族人情誼的目的,且分享了貝神文化的美好與祝福,讓這個祭典更廣為人知、廣為人享。

拉阿魯哇族是目前只分布於高雄市的原住民,藉由此一繪本,我們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這支在台灣南島語族中唯一奉貝殼為神的族群,體驗他們神奇而獨特的有關貝神、矮人的族群神話,特別是他們和矮人以及客家人之間跨越族群的情感與友誼。

進到高雄,看見族人實踐分享共好的認同精神,體認高雄土地多元文化的巨大能量。日昇之山如詩、荖濃溪水如畫,年年聖貝祭,日日桃源區,拉阿魯哇族敞開懷抱,歡迎大家的到來!

●推薦序
聖貝再現、族群凝聚
文 / 高雄市立興中國小校長Pali ianguana郭基鼎


拉阿魯哇族(又稱四社群,雁爾社、排剪社、褡蠟社、美瓏社)來自玉山的子民,何以貝殼為神祈,令人百思不解。大洪水退去後,祖先來到Hlasunga之地與kavurua(矮黑人)同住。隨著族群日益壯大,雁爾社、排剪社、褡蠟社先遷移,最後離開的美瓏社受到kavurua(矮黑人)的祝福而取得聖貝,並允諾將聖貝祭點延續傳承,因此聖貝成為萬靈信中仰拉阿魯哇族的主要神祈,也發展出美瓏社系與非美瓏社系的二種祭典程序之聖貝祭典。

聖貝過去是由天選巫師代為保管,但法力無邊的聖貝難以伺候,被當時的老巫師藏在一個老樹中,希望後繼有人照顧之,但老巫師未能告知新巫師藏貝之處,很長時間是以替代方式進行祭典。因應82年的國家劇院聖貝祭典演出,籌備期間聖貝一顆顆的乍現,喚起了族人們對於祭典的再重視,重新凝聚了族群意識,在語言與祭典文化的復振下,2014年6月24日找回自己的民族-拉阿魯哇族。

聖貝祭典不僅是臺灣原住民族唯一以貝殼為神祈的文化,而聖貝在拉阿魯哇族的歷史中,不僅是以神話的方式敘述的族群的遷移與文化運作,更是民族信仰的核心價值,因為我們是聖貝的子民-拉阿魯哇族。

感謝李友煌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文筆,道出聖貝祭典在拉阿魯哇人中的價值與信念,而嘉慧畫家以活潑、童趣的畫風,展現拉阿魯哇族的文化味道。相信閱讀過後的讀者,一定對於拉阿魯哇族有更多嚮往,我們期待在每一年的聖貝祭相見,一起領受貝神的祝福。arasingasinga mumua!

 

●推薦序

你是你,所說所信仰,所做所分享

──新時代拉阿魯哇族的美麗故事

文/宜蘭慈心華德福高中資深教師、作家謝易霖

 

細品《魔幻聖貝》,我百感交集,心中不住激動!不只因為故事迂迴深刻的人情互動,不只因為跨越族群無私分享的美麗,它更指涉了民族復活與自我認識,更和我個人生命經驗息息相關。

2015五月,我寫下個人與安安,與他父親的故事。這是個「找到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語言」的故事──關於語文承載生命記憶,形構自我,並透過閱讀自我從而啟蒙自我。安安是天使般美好的泰雅族女孩,因我服務的華德福學校八年級有著「專題報告」課程,她請我指導;過程中,她的世界受到激盪,自我認識的道路展開!她與父親尋訪部落僅存的巫師,她生起了泰雅族的自覺與處境意識,她有話想說。

最終她罹患血癌,往歸天家,留下那「說自己話」的種籽在部落,在世間。她的專題由他的父親──我敬愛的Maray Yosi和我,一人全程以泰雅語,一人全程以華語向學校師生分享。這報告我永生難忘,兩個男人哭泣到最後發光,試著將女孩的訊息傳達給活著的人,她說:「我要說自己的語言,我要傳承自己的語言。」

正是這樣的心情,我彷彿可以,也斗膽自以為能共感著詩人作家李友煌,以及書中「潘伯伯」的生命,我想像自己是走過數十年,甚至是由日治時期算來上百年漫漫正名路的「拉阿魯哇」,在2014年拉阿魯哇族正名為台灣原住民第十五族的那日,終於在陽光下對世人喊出自己族名的那日,在由「我們不是鄒!」的否定語句到「我們是拉阿魯哇!」的肯定語句的那日,所有的「拉阿魯哇」該有多激動!而眼前,復振之路還長!祭儀與語言傳承在眾人護持下勉力存在,《魔幻聖貝》相信也是過程中的力量!

在臺灣原住民裡,只有拉阿魯哇族以貝殼為神!這也是它獨特的證明。貝神信仰裡,聖貝來自矮人無私贈予,信仰的出發點本來就是超乎族群認同的愛,書中也描述了這世紀拉阿魯哇族跨越族群的信仰故事,在此聖貝上升為象徵,它是分享與信念的明證,正如書中深刻提問:

「你覺得,因為他身上沒穿傳統服飾,所以不是我們拉阿鲁哇嗎?那只要穿上傳統服飾就是拉阿鲁哇了嗎?」這正是對排斥異己、黨同伐異的世界最大的提醒。正如友煌筆下所言:「貝神何曾離開,想想,當我們心裡有祂,祂就在了。」只要說「我們的話」分享「我們的故事」,相信「我們的相信」那我們就在一起!這個在現實生活中有其本事的故事!屬於新時代的拉阿魯哇,也屬於你我所在的這世界!

結尾整條荖濃溪通了電般亮起來的景象,那彷似雨滴的物體上升至夜空的畫面,確實是詩人手筆,我深切盼望分享書中深意。全書更因名家儲嘉慧畫筆而有不凡質地,若能進一步了解拉阿魯哇族復興運動,以及扮演要角的漢人游仁貴先生,能領受人能以他的話語、他的信,他的所做所為帶來改變,變成現代傳奇。有想進一步探究,可探求於李友煌受到召喚的有愛之作《貝神的召喚:穿越南鄒迷霧的拉阿魯哇》。

 

試閱

●繪本試閱 -「日本人搶走我們的寶貝!」

颱風天,日本警察衝進拉阿魯哇族部落,
搶走聖貝,拋進荖濃溪……
溪水暴漲,發出哀號與怒吼!

老巫師趁日本人沒注意,
跑到屋後,偷偷搶救僅存的聖貝。
他急忙挖出地底陶甕,請出聖貝時,
不禁老淚縱橫,顫抖祝禱著:
「貝神保佑!」 然後快步往後山逃去……

老巫師飛奔,幾度驚慌回頭,
生怕被日本人看見。他很快隱沒在山林裡。
大雨滂沱,閃電鑿穿密林,
盤繞的樹根不斷絆倒他,
交錯的枝葉扯破他的衣服。

不知過了多久,渾身泥濘的老巫師抬頭,
看見一棵老櫸樹。突然,樹根彷彿打開一個洞,
他趕緊把包著紅布的聖貝塞進樹洞,匆匆捧起地上枯葉掩蓋。
老巫師離去時,轉身回顧,想認清方位所在,
但樹洞已封閉。他擦了擦眼,再回望,
高大的櫸樹也消失在迷霧森林中。


●副本試閱 --◎ 拉阿魯哇族在哪裡?
 
根據學者研究,拉阿魯哇族源流傳說部分似與海洋文化有關。拉阿魯哇人的祖先最早曾居住於臺南市安平古堡附近的樹林,因為荷蘭人入侵壓迫,而往臺南新化一帶遷移,後再遷徙至下淡水溪(高屏溪)屏東平原一帶;但因不敵當地平埔族(可能是馬卡道族群),遂轉往屏東里港或高雄旗山方向,最後經過美濃(原名「彌濃」),再循「荖濃溪」流域,往上抵達現居地。

古早時期,拉阿魯哇族由排剪社(Paiciana)、美瓏社(Vilanganʉ)、塔蠟社(Talicia)、雁爾社(Hlihlala)四個社所組成;最早在清朝官方文獻紀錄中被稱為「四社番」或「四社生番」,主要分布在高雄市桃源區。其中塔蠟社因原居地交通不便,日治時期移居至排剪社居住,導致塔蠟社的消失。

目前拉阿魯哇族人人口,向內政部申報者約461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市桃源區的幾個部落,包括:
(1) 桃源里桃源部落Kalʉvʉnga (屬雁爾社)
(2) 四社部落Tanguhla(亦屬雁爾社)
(3) 高中里高中部落Rʉhlʉcʉ(屬排剪社)
(4) 高中二部落Papanara Paiciana(亦屬排剪社)
(5) 草水部落 Sʉhlʉnganʉ(亦屬排剪社)
(6) 美蘭部落Su'aci(屬美瓏社)
(7) 那瑪夏區的瑪雅里Na'ʉvʉana(屬那爾瓦社)


◎ 聖貝的各種神奇傳說與歷史流變?

有關聖貝的最早文字紀錄,為日治時期《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所載,貝殼是自古傳下來的寶物,長約五公分左右,有白、黑、紅三種,各社所藏數量不一,雁爾社有6個、排剪社有18個,美瓏社則有17至18個,有時多達20個(各社貝殼總數都會變化,時多時少)。聖貝中有一個有孔,稱為Takiarʉ,頭目會將其穿上白線以示區別。這些貝殼都會像蟲一樣蠕動,所以很難明確計算總數,數目也會因年代而不同。
因祖靈寄宿於貝殼中,故族人小心保存,每年祭祀,供以酒肉。平時則將貝殼收藏於陶壺裡,再深埋各社頭目家屋後院的洞穴中。神奇的是,不到祭典時,既使聖貝深埋土裡,打開卻仍然不見其蹤影。據說這是因為祂們平時都回到Hlasʉnga東方日昇之地,直到族人要舉行祭典的前10天,部落首領會去察看甕裡的貝神是否已經回來了,若發現貝神都已回到甕中,聖貝祭才能如期舉行,這是貝神來去自如、不可思議的神力之展現。
族人相傳,最初只有美瓏(Vilanganʉ)社的人,獲得矮人贈予的聖貝,該社在依矮人交待舉辦聖貝祭時,邀請排剪(Paiciana)社、雁爾(Hlihlara)社和塔蠟(Talicia)社的族人參與,這三社非常羨慕,因此各自趁機偷了一些聖貝回去。奇妙的是,三社原本各自只偷拿了幾顆,但回去後數目都增加了,連被偷的美瓏社數目也沒有減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626717188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80
    • 商品規格
    • 30*21.5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11~15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開學季-買指定類別贈電影早優券
預計 2025/09/3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