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修訂本)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魏晉研究創新之作
突破「政治集團」範式,從家族史的維度研究魏晉史
史料豐富,考證嚴謹
搜集梳理大量史料,特別是參考豐富的日本相關研究成果
新歷史寫作的範本
本書在文筆精練,寫作生動,講史實演繹如故事般精彩
「魏晉之際,天下多故」,這一時期豪族並起,政權更迭頻繁,各種社會爭鬥極其劇烈。西晉,從平吳實現統一起算,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其中十六年還在「八王之亂」的兵燹中度過,如此短命的統一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西晉的歷史常常被簡單概括為奢靡、貪婪和清談誤國。但它處於歷史轉折點上,是重要的政治過渡時期,其內容和啟示意義豐富而深刻,成為後來者的鏡鑑。
本書採用政治史與家族史相結合的寫法,力圖突破既往「政治集團」與「黨爭說」的分析範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脈絡中探討西晉權力結構從形成到崩潰的過程,對魏晉之際的政治過程作了細膩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考察了魏晉大族之間的政治、婚姻、交往網絡,探究這一網絡在魏晉政治變局中發揮的作用,讓讀者能夠在政治過程的細微之處,看清楚事件的原貌,還原出真相。
突破「政治集團」範式,從家族史的維度研究魏晉史
史料豐富,考證嚴謹
搜集梳理大量史料,特別是參考豐富的日本相關研究成果
新歷史寫作的範本
本書在文筆精練,寫作生動,講史實演繹如故事般精彩
「魏晉之際,天下多故」,這一時期豪族並起,政權更迭頻繁,各種社會爭鬥極其劇烈。西晉,從平吳實現統一起算,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其中十六年還在「八王之亂」的兵燹中度過,如此短命的統一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西晉的歷史常常被簡單概括為奢靡、貪婪和清談誤國。但它處於歷史轉折點上,是重要的政治過渡時期,其內容和啟示意義豐富而深刻,成為後來者的鏡鑑。
本書採用政治史與家族史相結合的寫法,力圖突破既往「政治集團」與「黨爭說」的分析範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脈絡中探討西晉權力結構從形成到崩潰的過程,對魏晉之際的政治過程作了細膩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考察了魏晉大族之間的政治、婚姻、交往網絡,探究這一網絡在魏晉政治變局中發揮的作用,讓讀者能夠在政治過程的細微之處,看清楚事件的原貌,還原出真相。
目錄
目錄
序 韓昇...i
緒論...1
第一節 學術史的回顧與反思...3
第二節 基本史料價值述略...26
第三節 士族及其相關概念的省思...39
第四節 研究的旨趣與目標...45
第一章 漢魏時代的河內司馬氏...49
第一節 兩漢時代的河內郡與司馬氏家族的文化轉向...54
第二節 鄉里秩序中的河內司馬氏...63
第三節 司馬懿在曹魏政權中的權勢網絡...80
第二章 魏晉嬗代史事考辨...111
第一節 高平陵之變發微...115
第二節 司馬師功業考...146
第三節 誰是司馬氏的敵人:淮南三叛再研究...159
第四節 伐蜀之役與司馬氏集團內部的矛盾...169
第三章 司馬氏集團的形成、特質與矛盾衍生...197
第一節 從魏臣到晉臣:司馬氏集團的凝聚...200
第二節 曹魏官僚階層的政治心態:以司馬孚、陳泰為例...219
第三節 司馬氏集團的權力結構與矛盾衍生...236
第四節 受成之主:泰始年間的政治特質...250
第四章 武帝與西晉政治的轉折...271
第一節 咸寧二年:不起眼的轉折之年...274
第二節 齊王攸問題的再檢討...296
第三節 走向崩潰:晉武帝的政治遺產...338
結語...361
附錄 《司馬芳殘碑》考釋-以中正成立的年代為中心...373
參考文獻...388
索引 ...407
後記...412
修訂本後記...417
序 韓昇...i
緒論...1
第一節 學術史的回顧與反思...3
第二節 基本史料價值述略...26
第三節 士族及其相關概念的省思...39
第四節 研究的旨趣與目標...45
第一章 漢魏時代的河內司馬氏...49
第一節 兩漢時代的河內郡與司馬氏家族的文化轉向...54
第二節 鄉里秩序中的河內司馬氏...63
第三節 司馬懿在曹魏政權中的權勢網絡...80
第二章 魏晉嬗代史事考辨...111
第一節 高平陵之變發微...115
第二節 司馬師功業考...146
第三節 誰是司馬氏的敵人:淮南三叛再研究...159
第四節 伐蜀之役與司馬氏集團內部的矛盾...169
第三章 司馬氏集團的形成、特質與矛盾衍生...197
第一節 從魏臣到晉臣:司馬氏集團的凝聚...200
第二節 曹魏官僚階層的政治心態:以司馬孚、陳泰為例...219
第三節 司馬氏集團的權力結構與矛盾衍生...236
第四節 受成之主:泰始年間的政治特質...250
第四章 武帝與西晉政治的轉折...271
第一節 咸寧二年:不起眼的轉折之年...274
第二節 齊王攸問題的再檢討...296
第三節 走向崩潰:晉武帝的政治遺產...338
結語...361
附錄 《司馬芳殘碑》考釋-以中正成立的年代為中心...373
參考文獻...388
索引 ...407
後記...412
修訂本後記...417
試閱
魏晉之際的歷史演變素來不乏前賢時彥的垂注,相關論著堪稱宏富,研究積累深厚。因此筆者展開學術史回溯時,以個人的耳聞目見,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虞,且牽涉線索眾多,恐難以面面俱到。由於本書主要運用政治史與家族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致力於探討魏晉之際的政治變化以及家族網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在學術史回顧的部分,採取以問題為導向的回溯方式,主要圍繞魏晉政治史研究及「政治集團」分析範式的運用、士族政治這兩個與本書主旨密切相關的問題展開討論。筆者試圖在現代學術演變的脈絡下,對過去的研究方法與分析範式加以梳理,並結合前人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對於確實難以涵蓋其中但與本書研究內容相關的學術成果,則在具體的論述分析中加以引證。
在現代學術框架下探討魏晉之際的政治演變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陳寅恪對於魏晉兩代統治階級性質的分析。陳寅恪在 1950 年發表的《崔浩與寇謙之》一文中,對魏晉之際政治轉折的意義做出如下表述:「東漢儒家大族之潛勢力極大,雖一時屈服於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故必伺隙而動,以恢復其舊有地位。河內司馬氏,雖即承曹叡之庸弱,漸握政權,至殺曹爽以後,父子兄弟相繼秉政,不及二十年,遂成帝業。」 1956 年發表的《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一文從分析魏末士人熱衷的才性離合論題入手,見微知著,認為這一玄學問題探討背後反映的是曹氏、司馬氏兩黨的政治紛爭,並再次指出魏為東漢內廷閹宦階級之代表,晉為外廷士大夫之代表,則魏、晉之興亡遞嬗乃東漢晚年兩統治階級之競爭勝敗問題。陳寅恪的觀點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層面:首先,必須要在東漢末年士人與宦官鬥爭的延長線上來考慮魏晉之際的政治變化;其次,魏晉嬗代並不是一次單純的易姓革命,背後的實質是兩個不同性質統治階級之間的更替,西晉立國之後所施行的孝治天下、封建五等等措施皆反映出西晉政權的儒家特質;其三,魏末政治的實質是曹、馬兩黨的鬥爭。
陳寅恪以階級升降、政治集團等概念工具來解釋魏晉兩代的政權交替,將魏晉之際政治、社會、文化諸面向的變化整合到一個共同的分析框架中加以闡釋,指出魏晉兩代的根本性變化在於:由於其統治階級出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受不同的文化熏習,因而也奉行不同的治國方略,而這源自漢末的兩大對立政治勢力的興替構成魏晉政治的基本底色。這一假說奠定了在現代學術意義上研究魏晉嬗代的基礎,對於後續研究實有發凡起例的意義,此後關於魏晉之際歷史的研究大都籠罩在陳寅恪提出的分析框架之中。
其後,在此問題上加以推進的是陳寅恪的學生萬繩楠,他在1964 年發表的《曹魏政治派別及其升降》一文中指出曹魏政權中存在着汝潁、譙沛兩個政治集團,曹魏政權主要依靠了汝潁的舊世族和譙沛的新官僚,汝潁集團標榜儒學,主要擔任文職;譙沛集團則以武風見稱,主要擔任武職。汝潁集團通過在儲位之爭中支持曹丕,取得了對譙沛集團的優勢,高平陵之變的實質是汝潁集團與譙沛集團的決戰,最終以司馬氏為代表的汝潁世族取得了勝利,控制了曹魏政權,為魏晉嬗代奠定了基礎。儘管柳春新曾經對汝潁集團這一概念的邊界加以修正,黃熾霖則通過對曹魏官員出身籍貫的統計,對萬繩楠的假說提出質疑,認為汝潁士人直至魏明帝時代方在朝中佔據優勢,但以上二位所論仍大體沿用萬繩楠所設定的分析框架。直至當下,汝潁集團、譙沛集團依然是大陸學界在研究曹魏政治時廣泛使用的概念。
在現代學術框架下探討魏晉之際的政治演變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陳寅恪對於魏晉兩代統治階級性質的分析。陳寅恪在 1950 年發表的《崔浩與寇謙之》一文中,對魏晉之際政治轉折的意義做出如下表述:「東漢儒家大族之潛勢力極大,雖一時屈服於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故必伺隙而動,以恢復其舊有地位。河內司馬氏,雖即承曹叡之庸弱,漸握政權,至殺曹爽以後,父子兄弟相繼秉政,不及二十年,遂成帝業。」 1956 年發表的《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一文從分析魏末士人熱衷的才性離合論題入手,見微知著,認為這一玄學問題探討背後反映的是曹氏、司馬氏兩黨的政治紛爭,並再次指出魏為東漢內廷閹宦階級之代表,晉為外廷士大夫之代表,則魏、晉之興亡遞嬗乃東漢晚年兩統治階級之競爭勝敗問題。陳寅恪的觀點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層面:首先,必須要在東漢末年士人與宦官鬥爭的延長線上來考慮魏晉之際的政治變化;其次,魏晉嬗代並不是一次單純的易姓革命,背後的實質是兩個不同性質統治階級之間的更替,西晉立國之後所施行的孝治天下、封建五等等措施皆反映出西晉政權的儒家特質;其三,魏末政治的實質是曹、馬兩黨的鬥爭。
陳寅恪以階級升降、政治集團等概念工具來解釋魏晉兩代的政權交替,將魏晉之際政治、社會、文化諸面向的變化整合到一個共同的分析框架中加以闡釋,指出魏晉兩代的根本性變化在於:由於其統治階級出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受不同的文化熏習,因而也奉行不同的治國方略,而這源自漢末的兩大對立政治勢力的興替構成魏晉政治的基本底色。這一假說奠定了在現代學術意義上研究魏晉嬗代的基礎,對於後續研究實有發凡起例的意義,此後關於魏晉之際歷史的研究大都籠罩在陳寅恪提出的分析框架之中。
其後,在此問題上加以推進的是陳寅恪的學生萬繩楠,他在1964 年發表的《曹魏政治派別及其升降》一文中指出曹魏政權中存在着汝潁、譙沛兩個政治集團,曹魏政權主要依靠了汝潁的舊世族和譙沛的新官僚,汝潁集團標榜儒學,主要擔任文職;譙沛集團則以武風見稱,主要擔任武職。汝潁集團通過在儲位之爭中支持曹丕,取得了對譙沛集團的優勢,高平陵之變的實質是汝潁集團與譙沛集團的決戰,最終以司馬氏為代表的汝潁世族取得了勝利,控制了曹魏政權,為魏晉嬗代奠定了基礎。儘管柳春新曾經對汝潁集團這一概念的邊界加以修正,黃熾霖則通過對曹魏官員出身籍貫的統計,對萬繩楠的假說提出質疑,認為汝潁士人直至魏明帝時代方在朝中佔據優勢,但以上二位所論仍大體沿用萬繩楠所設定的分析框架。直至當下,汝潁集團、譙沛集團依然是大陸學界在研究曹魏政治時廣泛使用的概念。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