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經典心理實驗最新修訂‧《快思慢想》趣味版
◆「全球思想家正在閱讀的20本書」之一
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
「看到」不等於「看見」,「相關」不等於「因果」,
顛覆你信以為真的錯覺,別讓你的大腦騙了你!
你有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嗎?
你相信開發潛能、鍛鍊大腦那套玩意兒嗎?
沒圖沒真相,有圖就有真相?
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用一隻大猩猩打破你的「自以為」,
為你揭發無聲無息在生活中操縱你的六大錯覺!
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實驗之一「看不見的大猩猩」打破了「眼見為真」這個信念,告訴我們:即使最明顯的資訊也會被我們漏掉。當大腦的注意力資源被占據時,人們會忽略發生在眼前的事件,就算它明顯如一隻大猩猩!在當今這個資訊快速流通、新事物大量塞滿我們生活的時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更是無處不在。
本書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六大錯覺:有關注意力、記憶、自信、知識、因果以及潛能六大層面。書中集結各項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揭發許多日常生活中時而可見、但人們卻完全沒有意識到的錯覺與邏輯謬誤。作者舉出許多反直覺性的科學研究證據,證明:人可能會「有看沒有到」。我們只看見我們想看見、所預期看到的一面,而遺漏了許多就出現在眼前、卻未進入意識層面的真相。
我們對於自己的心智功能,抱持了許多扭曲的信念。本書探討何時以及為何這些錯覺會影響我們,它們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克服或是減輕它們的衝擊。
書中將解釋:
*為什麼大猩猩在你眼前搥胸你視而不見?
*自信果斷的人較適合當領導者?
*茱莉亞.羅勃茲拿起可頌,下個鏡頭她咬了鬆餅一口!
*高第一八八六年宣稱聖家堂十年內能完工!
*聽莫札特會變聰明?打電動可以開發大腦潛能?
*聰明的西洋棋手和愚笨的罪犯有何共通之處?
*避險基金經理人可以向氣象預報員學到什麼?
*為什麼一家公司會花上高達數十億美元,去推行一項分析師都認為不會成功的產品?
目錄
推薦序 平常心、平常眼 /李國偉
推薦序 被「視而不見」的「視而不見」發現 /謝伯讓
導 讀 「活在當下」的大腦vs.「意識之外」的大猩猩 /陳建中
各界讚譽
前 言 日常的錯覺
第一章 「我想我應該會看見。」
誰說眼見便為真!
「看到」不等於「看見」,你只看見你準備看見的一切……
本章將探討神不知鬼不覺的注意力錯覺。
第二章 教練鎖喉?
記憶都經過大腦的篩選與重組?
愈鮮明的記憶不代表愈真實,我們只記得「感覺」起來像真實的部分。
本章將破除扭曲真實的記憶力錯覺。
第三章 聰明的西洋棋手和愚笨的罪犯有何共通之處?
自信滿滿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表現?
無知往往比知識更能讓人產生自信?
錯不在自信,錯在迷戀自信。本章教你擺脫自信心錯覺。
第四章 你該學氣候預報員,還是避險基金經理人?
知道「怎麼用」跟知道它「為什麼」能被用是兩回事;
知道發生「什麼」事,不代表知道「為什麼」會發生!
誤把熟悉的感覺,當成真正的知識,此乃知識錯覺。
第五章 妄下結論
在甜點中看到上帝,在股價中看到趨勢?
「相關」不等同於「因果」,別把「以為」變成「因為」!
本章告訴你如何掙脫因果錯覺的枷鎖。
第六章 快快變聰明!
聽莫札特會變聰明?打電玩可以開發大腦潛能?
你被偽科學與潛能錯覺操弄了而不自知嗎?
訓練大腦不如站起來動動身體!
結 語 直覺的迷思
新版後記 後來,你看見大猩猩了嗎?
致 謝
文獻出處
序/導讀
日常的錯覺
世間有三樣東西其堅(難)無比:鋼鐵、鑽石,以及自知之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摘自《窮理查年鑑》(Poor Richard’s Almanack,一七五○年)
大約二十年前,我們在哈佛大學教心理學時,對班上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實驗。沒想到,這個實驗日後竟然成為心理學領域最有名的實驗之一。它登上了教科書,成為全世界心理學導論課程的教材。許多媒體都做了專題報導,包括知名雜誌《新聞週刊》、《紐約客》,以及NBC的「日線」節目(Dateline NBC)。它甚至以展覽的形式,在舊金山以及其他博物館展示。這個實驗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它用一種幽默的手法,深入揭穿了出人意料的結果─關於我們如何看這個世界,以及我們所沒有看到的。
你會在本書第一章讀到這個實驗。經過這些年來的思考沉澱,我們終於明白,它所闡釋的,其實是一個更廣泛的原理,一個有關人類心智如何運作的原理。我們總是相信自己能夠看清眼前的事物、正確記得過去發生的大事、了解自己的知識限度,並且能準確判斷因果。然而,這些直覺信念常常都是錯誤的,而這些錯誤信念也遮掩蒙蔽人類認知能力中的諸多重大局限。
我們需要被提醒不要被外表蒙騙,因為我們傾向於﹁以貌取物﹂,把外觀表象視為內在品質的確實呈現。我們需要被告誡:省一毛錢就等於多賺一毛錢,因為我們會差別看待「賺進來的錢」與「已經擁有的錢」。這些警世格言都是為了幫助我們避開直覺造成的錯誤。同樣的,富蘭克林所說的世間最堅硬、困難的東西,也暗示了對於「我們很了解自己」這樣的直覺信念應該加以質疑。在行經人生之路上,我們好像非常了解自己的心智運作與行為背後的成因。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毫無頭緒。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這本書講的是,深深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六大錯覺:有關注意力、記憶、自信、知識、因果以及潛能的錯覺。對於自己的心智功能,我們抱持了這些扭曲的信念,它們不只是錯的,而且錯的方式還很危險。我們將探討何時以及為何這些錯覺會影響我們、對人類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克服或是減輕它們的衝擊。
我們刻意採用「錯覺」這個字眼,是想要類比於「視錯覺」現象,好比藝術家艾雪(M. C. Escher, 1898-1972)利用立體圖形壓縮至平面所造成的視覺矛盾現象,以及視知覺的局限,創造出名作裡頭那些「爬不完的樓梯」─即便你知道他的整體結構違反常理,你還是會覺得每個樓梯看起來都是正常的。日常錯覺便是如此頑強:就算我們知道自己的信念和直覺有缺陷,它們依舊無可避免。我們將之稱為「日常」錯覺,正是因為它們天天都在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當我們一邊開車一邊講手機,卻認為自己的注意力足以應付路上交通時,我們即被其中一種錯覺所影響;當我們認定某人要是記錯了過去的事,必定是在扯謊,我們也上了某種錯覺的當;當我們因某人看起來最具自信而選其擔任領袖,我們又被另一種錯覺所影響;當我們展開一項新計畫前,自認可以準確評估完成計畫的時程,我們還是受到某個錯覺擺布。事實上,沒有一種人類行為可以跳脫日常錯覺的魔掌。
身為心理學教授,在藉由設計與執行心理學實驗維生的同時,我們發現對人類心智研究得愈多,便看到愈多錯覺對生活的影響力。你可以發展出一套類似X光的洞察力,看透自己的腦袋在玩什麼花樣。等你讀完本書,你對於那位隱身幕後的藏鏡人以及諸多統治你思想與信念的道具,將會多了解一些。一旦你了解什麼是日常錯覺,就能以不同的眼光來看世界,而且你對它的想法將更為清晰。你將能看出錯覺如何影響你的思維與行動,就如同影響周遭其他人一樣。也因此,如果再有新聞記者、經理人、廣告專家以及政客─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利用你的錯覺來混淆視聽或是說服你時,你馬上就能識破。了解日常錯覺,能引導你重新校正自己的生活模式,除了可以幫助你因應大腦運作的局限,也可利用這個優勢;甚至有可能藉由這些洞察力來創造娛樂或財富。最重要的是,揭開那層扭曲我們認知的面紗之後,將讓我們與現實接軌,重新認識自己與世界的原本面貌。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