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敬那些痛著的心

踏進蘇絢慧的放映室,從18部電影中的痛,走向清創、復原、擁抱完整的自己。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82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一種痛,都有一個破碎的自己,破滅的幻想。

身處生命的苦痛中,每一步都無比艱辛。

但只要還有力量願意走下一步,

一步一步、一步一步,

就能走過最難的時刻,最暗的歷程。

這是真實活過的體會,是生命實實在在獲得的勳章。

直到走到人生謝幕時,我們可以如實以自己為榮耀。

 

當你無法對自己誠實,「痛」會給你答案。

踏進療癒天后的放映室,

從18部電影中的痛,走向清創、復原、擁抱完整的自己。

 

 

我透過這些影片的人物、情節,來談人生的痛,生命的傷。

我始終相信,我們生命的方向,不是要受這些苦痛傷害,

而是要讓我們真正學會為自己的生命療傷止痛。

讓自己的生命來得及成全自己所要的幸福。

 

敬那些痛著的心,和勇敢做夢的傻瓜--《樂來越愛你》

最痛苦的時刻,好好留意緊隨而至的美麗--《最美的安排》

偽愛的痛,怎麼才能清醒?--《列車上的女孩》

生離的失落、死別的虧欠,如何讓人生繼續?--《愛在他鄉》

退休,失落及茫然的人生海嘯襲來--《心的方向

空虛麻痺、徹底爛掉的人生該如何挽救?--《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不被理解的黑暗,唯有愛能帶來曙光--《不存在的房間》

從沉睡中醒來,真正知道自己是誰--《翻轉幸福》

愛別離後,獨自一人的哀傷何時能盡?--《百日告別》

即使幸福太早離開,我依然為你勇敢--《P.S. 我愛你》

面對必須放手的痛,相信愛會一直都在--《我們買了動物園》

完美優越的努力人生,是慢性謀殺自己--《黑天鵝》

虛榮的假面,害怕被輕視的自卑--《藍色茉莉》

失去了你們,我還有誰?--《從心開始》

讓死亡,已然是永生--《心靈病房》

老後的相伴,無以解脫的絕望--《愛.慕》

背叛的痛和如何原諒的難題--《繼承人生》

失去了愛後,我們該如何繼續?--《愛,讓悲傷終結》

作者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目前是璞成心遇空間的創辦人及總監。

曾任醫學中心安寧療護中心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多年。專業助人工作經歷20年。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專業領域在自我心理發展、早年傷痛療癒、自我覺察與探索、失落悲傷諮商及陪伴工作、情緒轉化及自我照顧、人我關係及情緒界線等。

長期帶領專業學習課程、心理成長工作坊及團體,觸及臺灣各地區的機關單位外,也在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地區,進行心理專業教育工作,推動華人社會及個人的心理健康及成長。

 

已出版書籍:

《死亡如此靠近》(大塊,2001,入圍金鼎獎最佳文學類圖書)

《請容許我悲傷》(張老師,2003,入圍金鼎獎最佳社會科學類圖書)

《這人生》(圖文書)(張老師,2004)

《生命河流》(張老師,2005)

《喪慟夢》(張老師,2007,入圍金鼎獎最佳社會科學類圖書)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寶瓶,2008)

《因愛誕生》(半自傳)(寶瓶,2009)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寶瓶,2011)

《愛,一直都在》(圖文書)(寶瓶,2012)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寶瓶,2013,國民健康署103年推薦優良讀物)

《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寶瓶,2014,國民健康署103年推薦優良讀物)

《死亡如此靠近  新修版》(寶瓶,2014)

《為什麼不愛我》(寶瓶,2015)

《七天自我心理學,找回原本美好的你》(究竟,2015)

《你過的,是誰的人生?》(究竟,2016)

《親愛的,其實那不是愛》(寶瓶,2016)

《敬那些痛著的心》(究竟,2017)

 

Facebook連結       

1 蘇絢慧的文字隨想空間

2 同哀傷

蘇絢慧心理課程連結:璞成心遇空間臉書專頁

部落格:蘇絢慧的療癒之邦

目錄

自序    當你無法對自己誠實,「痛」會給你答案

 

敬那些痛著的心,和勇敢做夢的傻瓜--《樂來越愛你》

塞巴斯汀與蜜亞,從逐夢到築夢的抉擇大冒險

〈療心傷〉 如果世界不曾取悅於你,就由你創造一個新世界吧!     

 

最痛苦的時刻,好好留意緊隨而至的美麗--《最美的安排》

霍華的順遂人生中,死亡、時間和愛的課題

〈療心傷〉觸摸痛苦之人有福了!穿越心靈的通道,更懂愛。

 

偽愛的痛,怎麼才能清醒?--《列車上的女孩》

瑞秋的醉夢人生

〈療心傷〉戒斷的痛,是救命的痛!痛醒才能找回力量。

 

生離的失落、死別的虧欠,如何讓人生繼續?--《愛在他鄉》

伊莉絲的「何處是我家?」

〈療心傷〉沒有離開,就沒有真正往愛的方向前進的可能。

 

退休,失落茫然的人生海嘯襲來--《心的方向》

華倫如何面對一個人的終老?

〈療心傷〉與孤獨正面交手的最好方法,就是好好體驗生活。

 

空虛麻痺、徹底爛掉的人生,該如何挽救?--《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雪兒的自我和解之旅

〈療心傷〉幸?不幸?獨特遭逢不正是讓我們通透人生?

 

不被理解的黑暗,唯有愛能帶來曙光--《不存在的房間》

裘伊被截斷的創傷人生,因愛而倖存

〈療心傷〉受苦受傷已經夠了,不需要再賠上所有的人生。

 

從沉睡中醒來,真正知道自己是誰--《翻轉幸福》

如實找回自己的夢和天賦的喬伊

〈療心傷〉讓全力以赴的歷程,成為下一次經驗的養分。

 

愛別離後,獨自一人的哀傷何時能盡?--《百日告別》

天人永隔的愛侶,無人能懂的傷悲

〈療心傷〉受苦越深,越能夠靠近慈悲、領會慈悲。

 

10  即使幸福太早離開,我依然為你勇敢--《P.S. 我愛你》

荷莉告別所愛後的第二人生

〈療心傷〉無常,所以每一天能活著、存在著,都是奇蹟。

 

11  面對必須放手的痛,相信愛會一直都在--《我們買了動物園》

班傑明的勇氣與脆弱人生

〈療心傷〉黑暗,不可能驅逐黑暗;唯有愛,帶來光。

 

12  完美優越的努力人生,是慢性謀殺自己--《黑天鵝》

為了追求完美,走向自我毀滅的妮娜

〈療心傷〉你的存在本身,就已豐富了這世界的色彩和美麗。

 

13  虛榮的假面,害怕被輕視的自卑--《藍色茉莉》

茉莉的逃避真實與抑鬱人生

〈療心傷〉為拚命追求優越的受苦靈魂心疼,找回坦然的平安。

 

14  失去了你們,我還有誰?--《從心開始》

世界毀滅後,查理的深層絕望及難以治癒的悲痛

〈療心傷〉對於痛苦之人最好的治療是去體會他的苦、他的痛。

 

15  讓死亡,已然是永生--《心靈病房》

貝寧教授的疾病折磨與臨終孤獨

〈療心傷〉你只要看著你的痛苦,辨識它、認識它、理解它。

 

16  老後的相伴,無以解脫的絕望--《愛.慕》

愛到無助且無力的喬治和安妮

〈療心傷〉為自己的人生寫下寬心溫厚的完結篇。

 

17  背叛的痛和如何原諒的難題--《繼承人生》

麥特金在失去的歷程中,懂了最該珍惜的

〈療心傷〉有承認,才有原諒。

 

18  失去了愛之後,我們該如何繼續?--《愛,讓悲傷終結》

喪子後,如何繼續相愛的蓓卡與霍伊

〈療心傷〉不是只要做對了什麼,悲傷就會瞬間消失。

 

  走過苦痛,留下生命的勳章

 

療傷止痛,延伸閱讀

序/導讀

自序

當你無法對自己誠實,「痛」會給你答案

 

二○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我走進了「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門診,準備聆聽我的身體檢查報告,也在這一天,我近一年來的體重異常、疲憊乏力,算是初步確診,雖然還要再進行腹部超音波的診斷。

簡單地說,就是我已在「糖尿病」的高危險群裡,有糖尿病前兆症狀,再加上肝炎,可說是整個代謝系統都壞掉了!

身體有一年的時間(二○一五年七月開始),出現許多警訊,像是時常莫名發燒,一陣冷一陣熱;或是疲倦異常,怎麼睡覺或休息也感覺不到體力有所恢復。更是常常頭暈、昏沉,腳步沉重無力。

這些情況常是無預警就發生。記得七月某日的大熱天,我突然感受到冰寒襲骨,疼痛欲裂,唇齒之間不停顫抖,身體也完全控制不住,一直想屈縮,一步路也走不了。莫名發燒,身體內部器官也不時發炎,卻不知道病源。

因為我太會「忍受」,加上害怕等很久、花費很長時間才能看到醫師、做到檢查的心理,我拖著十分不舒服的身體,煎熬度日。所以,當我終於走進門診,就表示我真的覺得情況開始失控,覺得自己的身體快要瓦解崩塌了。

反覆檢查後,從醫師的口中,我終於得知身體「確實有狀況」,當下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總算找到身體長期疲憊的答案,有了這個答案,「痛」就能被對症解決。另一方面,我卻無法抑制地感受到難過及震驚,頻頻出現:「大家都是這樣過日子,為什麼就是我出現狀況?」「我的生活為什麼要被迫改變?」等等抗議的念頭和情緒。

同時,理智又不斷告訴自己,必須徹底調整生活,過去的生活習性也必須改變,否則,誰也救不了我。可是,心裡那個想要隨心所欲、不想受到約束的我,有許多不甘願,老是想著:「不能再過以前的生活、不能再隨心所欲,那日子還有樂趣嗎?」而陷落在埋怨中。

但「自我」立刻又補上「現實」資訊,浮出另一個聲音說著:「你以前的生活不是樂趣,而是消耗;不是有生活品質,而是已經一團亂和糟。所以,你才會『整組壞掉』。現在,是你重新建立新生活的機會。所謂真正的隨心所欲,必須是輕鬆且平衡的,真正擁有健康的,那才有意義。」

就這樣,在三、四天裡,我都在進行自我思辨,同時還必須調節心中湧現的複雜情緒,不論是憤怒的、不甘心的、委屈的,或是失落的、懊悔的、愁煩及擔憂的。

好不容易,我終於接受了:我該為我自己重新過好生活,讓身體有個修復,也重新為自己找到生活的平衡。因為,能為這一切負起責任的,只有我。

我一直是個不斷想嘗試新事物、進行新計畫的人,手上的計畫總是多頭並進。但是,如今的我已深刻感受到,我的體力和能量,都持續下降中,即使再有興趣的事,恐怕也無法做好!

這迫使我必須痛定思痛,了解這些「痛」,究竟要告訴我什麼?如果我的生活真的是平衡的,或是幸福的,那為什麼我會有「痛苦」呢?

然後,我深刻地領悟,當你無法對自己誠實,「痛」會給你答案。

非常確定的是,接下來的日子,我必須留給我自己,陪我自己「好」起來。就像是人生下半場再開始前的「暫停」,為自己慢活,也學習聆聽身體的聲音,更要好好為身體進行必要的清理和整頓。

然後,回歸生活,用自己的存在與生活好好對話,學會專注在自己身上,檢視過往的日子,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真正為自己創造「適合的生活」;不再誇大自己的能力,也不再漠視自己的需要。

我很清楚知道,生病這回事,若我不將自己視為「最親愛的」去關心及照顧,又有誰該負責呢?

這樣一來,這段生活的重整期,就更是勢在必行了。

我不斷回想,我是怎麼把自己「用到壞」?用到積勞成疾?

生病的意義,正是在於告訴我「生命失衡」的訊號。

勉強的、超支的、過度付出的、努力太久的……都讓人耗損殆盡。

精神的、生理的生病,都讓人無以迴避地要「面對自己」。

還有什麼比「生病」更能教你「面對自己」?教你面對長期以來的關係傷害?

我們可能常常想的是「拒絕別人很不好意思」,也總是在乎「別人會失望或難過」,更多時候,我們想著別人的需要……卻很少想到對自己的虧待、對自己的抱歉,還有對自己的殘忍。

過去的十多年,我一直認為自己「能量很大」,想完成的事,都能夠在歷程中完成,總是不自覺地把行程排得密不透風。

在醫院工作的生涯中,幾乎沒有停頓的時間,任務與任務之間,都只有十多分鐘的喘息。那時奔走的地點不只醫院,還有各校園、基金會、協會……

即使旅途上暈眩反胃,有幾次甚至在飛機上畏寒發燒,一到工作崗位還是要抖擻起精神,所有的腎上腺素都積極運作,讓自己將任務完成。

腎上腺早已倦怠,新陳代謝功能也變得微弱,體型呈現老態龍鍾。

對於這樣的自己,哪能再批判指責呢?只有無限心疼和抱歉。

生病,並不是壞事,而是一份恩寵。讓自己停歇,學習安心、安住,與自己同在,調節自己的失衡。

即使很難過,難過地流著淚,也能隨自己的淚慢慢引出那些積壓在身體內的疲憊。然後,陪著自己接觸有益的滋養,溫補自己,滋潤自己。

能夠體會自己的限制,何嘗不是放過自己,接受自己的脆弱呢?

 

我們的人生,不只有病痛之苦,還有各種生命過程的痛,總是無以避開。生離是痛,死別是痛;成長是痛,衰老是痛;愛戀是痛,空虛失去自己,也是痛;失去摯愛是痛,渴求不得愛更是痛。

每一種痛,都有一個破碎的自己,破滅的幻想。

淤積成傷,積傷成害,則成痛。身體上,我們知道「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心理上也是。當我們無法疏通情感和理智中的分裂癥結,無法把執著的渴求鬆動,無法接納真實的情境和真實的自己,都會讓我們因為阻抗生命的際遇,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令我們痛不欲生,失魂落魄。

 

這一本書,我透過幾個影片的故事情節,來談人生的痛、生命的傷。我始終相信,生命的方向,不是要受這些苦痛傷害,而是要讓我們真正學會療癒,為自己的生命療傷止痛,讓自己的生命來得及成全自己所要的幸福。

而每一份痛裡,都有我們想避開的真實和自己,以及所欲逃避的人際真相。

如果我們懂得認出這些傷,勇敢承認這些傷的存在,或許才能開始無懼於面對自己。真誠地為自己清理內在的傷口,將淤積潰爛的傷痛,慢慢引流,緩緩修復。允許有一個好的契機發生,完整療癒自己,無論是身體、心理,還是靈性。也修復我們與重要他人的關係,和與這世界的連結。

沒有健康的自我,我們就難以建立健康的關係,也難以和世界保持暢通的連結。離群索居、害怕受傷、恐懼不安,占有、剝奪,甚至隔離封閉,都是人類常見的受傷狀態。這世界並不完美,我們免不了會受傷,然而,受傷之後,會有療傷的過程,我們是否能從中真正明白生命如何療癒恢復,才是更重要的過程,而不是停滯在「受傷」的階段而已。

願我們在痛苦之後,終將如泰戈爾所說:

 

當日子末了,

我站在你面前,

你將看見我的傷痕,

知道我曾經受傷,

也已經痊癒了。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137234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