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堂課的導師,是她最愛的人。
說起愛與夢,她比誰都感性多情
談起生死善終,她展現出堅定透徹的溫柔智慧
重量級國寶作家 瓊瑤
對人生最沉重又最明晰的一次臨終學習
瓊瑤:「如何面對死亡,和接受死亡,是我正在學習的課程。這堂課是用我的生命和全部感情在學習,面對的是此生最摯愛的人。」
這本書就像剝開我遍體鱗傷的痂,打字時打到心碎,我就這樣忍著痛楚,完成了這部在我生命裡,最特別、最重要的書!
這本書是一對恩愛的老夫老妻,如何面對「老年」、「失智」、「插管」、「死亡」的態度,是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當生命不再能笑能哭、能喜能憂,如何稱之為「生命」?
當愛未能適時放手、成全所愛之人的心願,如何稱之為「大愛」?
人無法選擇如何「生」,是否有權選擇如何「死」?
過度醫療究竟是拯救了生命,還是延長了痛苦?
重量級國寶作家瓊瑤,畢生書寫愛、頌讚愛,更傾盡生命智慧實踐大愛!
她以生命凝鍊、以義憤提筆,在年近八旬之際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書」。筆下有不忍,有沉痛,更有深刻的哲思,叩問「老」、「病」、「死」,以及「愛」的真義。傷情至深、感人至誠、啟人省思,帶動社會體認並實踐「善終權」的新觀念————生之時如火花般熾烈燃燒,死之際如雪花般飄然落地。
瓊瑤並首度撰文追憶夫妻相處的真情點滴,見證一段相知相守逾半世紀的刻骨真愛,以及經營婚姻與家庭的付出、包容與智慧。
目錄
【推薦序】 我的生命,我選擇!但求今生無悔 /趙可式
【推薦詞】 追求善終,你我都有責任 /陳秀丹
【推薦詞】 感謝生命老師的無私奉獻 /黃勝堅
【推薦詞】 讓愛,圓滿善終心願 /楊玉欣
第一部 一根鼻胃管的故事
楔子:夢裡夢外
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再談「安樂死」與「失智症」
可園的火焰木
一篇震撼我心的留言
一個美麗的微笑
我當「特別護士」的日子
我的丈夫失智了!——請求你,最後一個忘記我!
「親愛的老婆」——愛在記憶消逝中
一封讓我落淚的生日祝福信
金鎖,銀鎖,卡啦一鎖——愛在崩潰邊緣時
當他將我徹底遺忘時——天地萬物化為虛有
鼻胃管——撕裂我、擊碎我的那根管子
背叛——別了!我生命中最摯愛的人
生與死——我數著日子的煎熬歲月
第二部 過去的點點滴滴,到如今都成追憶
探險
錦鯉
金錢
電影驚魂記
生命中那些浪漫的小事
婚姻裡的戰爭與妥協
相遇一定是一種魔咒
後記
序/導讀
【後記】這是一本關於「生與死」的書,這也是一本關於「愛」的書。
這本書,主題不是小情小愛,而是我用血和淚寫下的控訴!對生命的控訴,對至高人類的控訴,對於人有沒有「善終權」的控訴!
我寫過很多小說,也寫過一些散文,在我寫每本書的時候,儘管過程都有辛苦,但是,也有歡樂。只有這本書,從我開始寫,就像剝開我遍體鱗傷的痂,打字時打到心碎,一幕幕的回憶,都是「切膚之痛」,我就這樣忍著痛楚,完成了這部在我生命裡,最特別的書!
這部書不是為我寫的,是為我摯愛的人—鑫濤寫的,也是為很多躺在床上的「臥床病人」和「臥床老人」而寫的!這些人,依賴著醫療器材,躺在床上,在「不可逆」的病魔侵蝕下,慢慢、慢慢、慢慢⋯⋯的走向死亡。因為有醫療器材的輔助,他們的「死亡期」可以從兩週兩月或數天,延長到七八年,甚至十幾年。他們大部分的人,都不能言語,無法表達。即使有的還能睜開眼睛,也只能茫然的看著虛空,他們的精神世界,已經無法捉摸。他們的軀體,卻在「抽痰」、「褥瘡」、「灌腸」、反覆「發炎」⋯⋯的各種折磨下,繼續受苦。他們沒有未來,沒有新生,沒有快樂,只有等待死神來解救他們。這樣的生命,是多麼的可悲!
鑫濤害的是「血管型失智症」,我上網查資料,和醫生密切聯絡,再用我自創的「歡樂治療法」,全家施行「愛爺爺運動」,來力求延緩病情,力求拉住他逐漸失去的記憶。現在我們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每個家庭裡都可能有失智症的病人。生病是無可奈何的事,它並不可恥,無須忌諱。對於失智症,一定要用正能量的方式去面對。
我提供我的經驗,想幫助很多家裡有失智症的朋友。雖然鑫濤後來進入「重度失智」,在他又「大中風」以前,他還是偶爾會被我逗笑。對一個逐漸失去一切的人,還有什麼比「笑容」更可貴的呢?
我們對死亡一向恐懼而避免去面對。但是,死亡是你這一生唯一逃不掉的命運!如何面對死亡,和接受死亡,是我正在學習的課程。我這堂課是用我的生命和全部感情在學習,面對的是我此生最摯愛的人。其中的痛楚,可能比很多人都要強烈!
我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仔細寫出鑫濤患病到插管的過程。第二部寫出我們曾經有過的喜怒哀樂。過去的點點滴滴,到如今都成追憶。我在每篇下面,都寫出我的主要提示。第一段寫給女性讀者作為婚姻參考。第二段是我為鑫濤今日處境的悲鳴!這是一本充滿正能量的書!它在用我最真實的故事,告訴大家如何面對「老、病、死」,還有「愛」!
當你最愛的人,生命將盡時,愛是為他繼續活下去!愛是把他的信念優點傳承下去!不是用各種管線,強留他的軀體,讓他為你那自私的不捨,拖著逐漸變形的軀殼,躺在床上苟延殘喘!
這,就是鑫濤用他的經歷教會我的事!我把它細細寫下,希望能提醒很多的人,面對「死亡」時,應該用怎樣的態度。誰無父母?誰無摯愛?但是,誰又能逃過「死亡」呢?死亡既然是人生必然來臨的事,讓我們用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它吧!
【本文為摘錄,完整內容請見本書】
導讀
生之愛情 • 死之尊嚴——瓊瑤以生命寫下:《雪花飄落之前》
1977 年暑假在台北,沈君山教授約了我去瓊瑤家喝下午茶。對這位名滿華人世界的女作家,我未見過面,也未讀過她的小說。
在雅致的客廳中,初見瓊瑤,「美麗、優雅、飄逸」(後面四個字是平先生第一次見面時對她的形容)。歉然的告訴女主人:「一直沒機會讀過妳的小說,看過妳的電影;等退休後要細讀妳這麼多的作品。」
人生常會有驚喜。第二次見到瓊瑤竟然是40 年後的六月下旬,40 年後,她更是一位華人世界極負盛名的女作家及製片人。這次見面,我做好了功課。週末一口氣讀完了她剛剛完成的新著《雪花飄落之前》。
這部作品,不再是小說,而是融入了「生死」、「愛」及「新觀念」。瓊瑤從丈夫插管痛苦的貼身觀察、推己及人的博愛之心、細心鋪陳的節奏,在淚水及激動中完成了「一生中最特別的書」。全書情感的敘述,令人感動;理性的討論,令人信服。
瓊瑤以刻骨銘心照顧丈夫病情的親身經歷,提出「善終權」的新觀念。在新書的尾聲中,她以堅定的語氣告訴讀者:「打前鋒提出『新觀念』的人,都是抱著犧牲精神的人!」這種認知,深獲我心。
作者瓊瑤與出版者平鑫濤曾經歷過「你追我逃」的折磨,16年的等待後終於結婚。瓊瑤是一位空前的暢銷作家,平先生是一位有創意的、專注的出版家與製作人,對讀者及市場有敏銳的判斷力。「二者」的結合昇華為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雖然婚姻裡有「戰爭與妥協」,但大多數時刻是快樂與幸福相隨。瓊瑤常以「50 年如一日,他對我的用情只會越來越深」,描述他們的相處。
此刻,病中的老公,「一步步離我遠去,用遺忘我的方式離我遠去⋯⋯」她告訴讀者:「這本書,不是年輕人轟轟烈烈的戀愛⋯⋯是一對恩愛的老夫老妻,如何面對『老年』、『失智』、『插管』、『死亡』的態度,是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當瓊瑤在痛苦的提倡「善終權」時,我當然立刻想到最有力、也是最不忍的例證,就是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正好也是瓊瑤半世紀以來無所不談的好友。
2007 年7 月沈教授三度中風,手術清除血塊後,至今未醒,就靠插管維持生命,已整整十年。每次與幾位好友去探望,他就是無意識的躺著,沒有奇蹟發生。
瓊瑤親自經歷了摯愛丈夫的病痛與插管,給兒子和兒媳的信中寫著:「你們不論多麼不捨,不論面對什麼壓力,都不能勉強留住我的軀殼,讓我變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臥床老人。那樣,你們才是『大不孝』!」
信中列舉了五項囑咐: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插「鼻胃管」;不在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的管子;氣切、電擊、葉克膜⋯⋯急救措施全部都不要。結語是:「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
28 年前(1989 年),天下文化出版了我的一本書:《追求活的尊嚴》。自序中的最後幾句話是:「有品質的生活、有保障的生活、有選擇的生活,才是活得有尊嚴的生活。」
瓊瑤這本書,使我驚覺到,最後一句話不夠周延,應當要包括「死得有尊嚴的生活」。
瓊瑤自己也可能沒有想到,一生被認為是最受歡迎、最會寫青春愛情的作家,竟然此刻變成了傳播人生「新觀念」的提倡者。摘引二段她用情至深的話:
「當你最愛的人,生命將盡時⋯⋯不是用各種管線,強留他的軀體,讓他為你那自私的不捨,拖著逐漸變形的軀殼,躺在床上苟延殘喘!」
「⋯⋯一字字用血淚寫出的『真實』,能夠喚醒很多沉睡的人們!能夠療癒有同樣苦楚的心!還能提醒醫療界,重視『加工活著』這件事!重視患者的『善終權』!」
瓊瑤的小說、電影、電視劇,使海內外成千上萬的讀者與觀眾著迷!如果「善終權」的提出,能像她的小說那樣橫掃千軍,推廣實現,那麼社會也許會出現美滿的人生:生之愛情與死之尊嚴。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摘錄自本書導讀)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