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別讓錯誤的營養觀害了你2
融合在美國接觸到最新的營養新知,深入淺出的告訴大家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脂肪肝可以吃回去?
椰子油比橄欖油更健康?
生酮飲食是快速減重的良方?
掃除生活保健迷思,建立正確的營養常識與態度,
別讓自己變食盲!
吃對了,才健康!
餐食迷思X慢性疾病X癌症X保健食品X減重飲食
你所關心的營養保健疑問,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解答!
比起需要付出昂貴醫療代價的手術與藥物治療,從飲食與生活習慣進行長期調整的預防醫學,才能幫助我們獲得真正的健康。然而生活中充斥著廣告誇大的健康效果,沒有科學根據的營養資訊,我們該如何分辨,自己吃下肚的,是營養還是負擔?
作者白小良在營養學界耕耘多年,她將自己四十年來的營養經驗,融合在美國接觸到最新的營養新知,深入淺出的告訴大家:「怎麼吃,才健康?」本書針對普遍被誤解的營養迷思進行解答,期待用最嚴謹的科學態度,帶領讀者避開與飲食相關的陷阱,將健康由三餐飲食落實。
營養隨堂考
□ 熬湯,能將食材精華濃縮,營養價值高?
□ 多喝水有益健康,可以盡情喝?
□ 手術後吃醬油、喝咖啡,會使傷疤變黑?
□ 無麩質食物有益健康?
□ 癌症患者不能吃得太營養,否則腫瘤會長得更快?
□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只能靠吃藥控制?
(以上答案全部都是錯!趕快打開本書,校正營養觀念。)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CHAPTER1 保健概念建立
Q1:營養保健資訊愈知名愈可靠?
Q2:健康可以用公式計算嗎?
Q3:醫療人員罹病,是種醫療諷刺?
Q4:健康有狀況就得吃藥?
Q5: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判斷體重的重要指標?
Q6:孩子圓嘟嘟的是健康的象徵,長大就好了?
CHAPTER2 日常的營養迷思
Q1:蔬果需要連皮吃,才能攝取到完整的植物化學物質?
Q2:海鮮、魚類含豐富蛋白質與健康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有益?
Q3:飯後喝瓶乳酸菌飲料,可幫助消化?
Q4:熬湯,能將食材精華濃縮,所以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可以快速恢復元氣?
Q5:多喝水有益健康,所以可以盡情喝?
Q6:美乃滋是蛋黃醬,可以讓食物更美味?
Q7:椰子油比橄欖油更健康?
Q8:現代食品工業發達,加工食品較昔日安全?
CHAPTER3 餐桌上的自療飲食
Q1:肚子餓了要盡快吃飽?
Q2:食物真的具有以形補形的功效嗎?
Q3:紅糖可以補血、改善貧血?
Q4:檸檬、橘子等酸性食物會加速骨質流失?
Q5:蛀牙是吃太多糖?
Q6:手術後吃醬油、喝咖啡,會使傷疤變黑?
CHAPTER4 明星食物、減重飲食
Q1:跟著時下流行的各種減重飲食,就可以減體重?
Q2:低醣飲食比較健康?
Q3:「生酮飲食」是能迅速減重、治療糖尿病的救命飲食療法?
Q4:明星或超級食物對健康有益無害?
Q5:秋葵真的這麼神奇?
Q6:醋有益於健康可軟化血管、防癌、降三高,是萬能的聖品?
Q7:芭樂是一種可以改善糖尿病的超級水果?
CHAPTER5 慢性疾病的預防飲食
Q1:三高一定得靠藥物治療?
Q2:血栓可以越吃越小?
Q3:脂肪肝可以吃回去?
Q4:香蕉、芹菜、洋蔥對降血壓有效?
Q5:高血壓患者可以吃代鹽?
Q6:特級初榨橄欖油可以保護大腦免於阿茲海默症?
Q7:癌症患者不能吃得太營養,否則腫瘤會長得更快?
Q8:豆製品吃太多容易導致痛風?
CHAPTER6 保健食品的正確吃法
Q1:每個人都需要定期排毒?
Q2:保肝健康食品真的可以保肝嗎?
Q3:無麵筋或麩質食物比較健康?
Q4:抗氧化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劑可以抗癌?
Q5:服用軟骨素、膠原蛋白,可以補充因損傷、老化而流失的軟骨?
附錄:食品標示
序/導讀
推薦序
原來專業的營養觀念,可以如此平易近人
行醫超過三十年,常碰到很多營養觀念的問題。
一般性的像「我應該怎麼吃?」或問特定食物「我可以吃XX嗎?」,甚至問到特殊食療主張如全素食、生酮飲食、飢餓療法等。這本書中,我看到一位營養專家,全面性的對大眾所疑惑的營養知識與迷思,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說。營養相關問題可細分多種層面、琳瑯滿目,資訊卻常常參差不齊,很多的營養宣傳或活動又伴隨各家信仰主張,甚至演變成超越事實證據的迷思及謬誤。本書作者以營養學的專業素養,用平易近人的說明,讓讀者能夠更正確的理解、吸收實用的營養知識。
細看這本書內容,我看到客觀而專業的剖析,這是一位可信任的營養專家,以多少證據說多少話的實證,來解說日常生活會碰到的營養問題。她提供讀者正確的營養觀念,並破除一些錯誤迷思,使得讀者能與時俱進的以最正確的飲食方式獲得健康。
舉例來說,癌症病人和家屬常見的疑問是:「我是不是要補充特別的營養素,才不會罹癌?」常常,他們花大錢購買所謂的抗癌補充劑,大部分都是信口開河而無實證。作者指出,營養補充劑大多著重於單一營養素的效用,但生理建康是需要均衡的營養素維持,天然蔬菜水果所含有的營養素更全面、多元,其營養價值遠遠超過合成的營養補充劑化合物,且價格更為實惠。作者精闢的剖析相信可以讓廣大讀者受益。
我鄭重推薦本書,您會發覺,輕鬆看完後,已經歷了營養學深入淺出的導覽。原來專業的營養觀念,可以如此平易近人,落實在生活中,幫助打造更健康的生活!
陳榮隆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推薦序
營養知識,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與白小良博士的緣分始於四十年前,當時我在實踐大學任教,而她則是課堂上一位優秀勤勉的學生。畢業後她學以致用,持續在營養領域深耕,並與夫婿一同遠赴美國,在營養資訊來源的第一現場深造。如今她決心替社會大眾掃除飲食迷失,匡正營養觀念,先是於2017年出版了《別讓錯誤的營養觀害了你》,新書《你吃進的是營養還是負擔?》也即將於2018年七月付梓,這對廣大關心飲食健康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因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的慢性疾病,已躍升現代人死亡的主因。對比從前需依靠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的傳染性疾病,慢性疾病可以藉由調整生活作息,修正飲食內容得到控制與預防。也因此,吃藥與手術逐漸被視為一種較為消極,得付出高成本的醫療行為;從日常三餐開始攝取健康的食物,打造良好的生活型態,此種預防勝於治療,才是更應該被提倡,有效率的保健方法。
然而,該怎麼吃才正確?營養學是門非常專業的學科,對沒有受過相關科學、醫療訓練的普羅大眾來說,很容易被非專業,或是斷章取義的訊息所誤導。「多喝水多健康」的健康口號看似正確,但過量的飲水其實會有水中毒的隱憂;「無麩質食物」被商業媒體宣染成健康食品,但對無麩質過敏的一般人而言,無麩質食物不但價格昂貴,甚至也不比小麥製品健康;「生酮飲食」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減肥飲食,但背後伴隨的健康隱憂不可忽視。書中從生活飲食、慢性疾病與癌症、保健食品,以及近年來流行的超級食物、減重方式著手,羅列了數十條常見且具話題性的營養迷思,每一項都可以活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白小良博士長期鑽研營養教育,她深感於健康及營養知識,應該被視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畢竟建康是人生基礎,沒有了健康一切都只是空談。期待這本書的出版,可以將正確的營養觀念,普及於每個人與每個家庭之中。歡迎讀者隨著營養專家提問,逐一檢視自己的營養知識是否正確,擺脫謬誤迷思的危害,讓自己成為健康的第一道的防線。
謝明哲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名譽教授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