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價值主張年代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亞馬遜Amazon商業、策略、行銷暢銷書
☆讀者4.5顆星熱讀推薦!18種語言譯本!
《獲利世代》未能詳盡,卻絕不可或缺的關鍵思考工具
「你需要『價值主張』去創造目標客戶的價值,
也需要『商業模式』為你的企業創造獲利,兩者缺一不可。」
-奧斯瓦爾德Alex Osterwalder
全球百萬暢銷書《獲利世代》作者 奧斯瓦爾德Alex Osterwalder最新著作,
深入策略核心的必備規劃工具。
3張圖幫你看清環境關係、找到顧客迫切需要、企業又能獲利的創新
生產過剩、差不多的替代品不斷湧現,唯有獨特明確的價值主張,才是抓住顧客的關鍵。
「價值主張」 X「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不是靜態的企劃書,尤其需要先找到瞄準目標顧客的價值主張,兩者反覆交互驗證。
在百萬暢銷書《獲利世代》之後,作者奧斯瓦爾德Alex Osterwalder發現,許多企業組織用「商業模式圖」找顧客價值主張,經常碰壁,因為那不是挖掘價值主張的工具。他因而發展出「價值主張圖」的思考架構,化繁為簡的圖像式策略工具,解答每個成功商業模式都必須先回答的關鍵問題:我到底如何為顧客創造價值?
你可以在《價值主張年代》中學到:
了解價值創造的模式:協助你針對顧客最重要的任務(jobs)、痛點(pains)、獲益(gains),找出適切對應的價值主張,並設計出可獲利的商業模式。
避免浪費時間在不可行的構想上,降低失誤風險:嚴格測試最重要的假設,以降低失敗風險,即使進行大膽的構想也不會耗盡資源,也補強既有流程,幫助運作順利。
讓好點子發展成獲利的好生意:配合書中豐富的實際案例練習,協助你改善產品、服務或新的經營概念。
本書特色
視覺化思考+系統化!創新你的思維!
化繁為簡的圖像思考工具
邏輯、理論圖像化,加速理解
線下閱讀,線上擴充應用
購書讀者獨享網路線上影音、圖表工具下載
Step by Step 帶領思考與設計的流程
猶如顧問在旁、步步提醒,測試你的構想與假設
無論你選擇新創公司或在組織內創新,無論你期盼改善產品、服務或流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套簡單明確的工具,協助聚焦創新最重要的工作、持續推進。
目錄
第一部Canvas
價值主張圖:設計、測試、建立與管理產品和服務的策略管理工具,可以與商業模式圖充分整合
第二部Design
設計:協助設計價值主張的技術
第三部Test
測試:藉著決定測試項目,降低新價值主張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並評量計劃的進展
第四部Evolve
演進:隨著組織不斷演進,以價值主張圖與商業模式圖做為組織的共同語言,持續精進
第五部Afterword
後記:提供價值主張設計的相關名詞說明,並介紹本書的製作過程
序/導讀
導讀
有效縮短「從A到Z」的路徑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臺大創意與創業中心與學程主任 李吉仁
眾所周知,新創公司的成功率極低,深究其原因,固然天時、地利、人和、甚至運氣都有關係,但諸多案例都告訴我們,關鍵可能都在於沒能即時調整到對的商業模式。很多人都會同意,很少有(甚至是沒有)創業團隊一開始起步的商業企劃書,就是最後能夠存活的商業模式。因此,逐步探索與優化商業模式,幾乎是每個新創團隊必須學習的課題。難怪常有人會說,創業不僅是「從0到1」的過程,搞定商業模式更猶如「從A到Z」的歷程。
過去十五年來,互聯網與移動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加速了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的實現,這使得商業交易條件中的時間與空間因素,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得以分庭抗禮,供應鏈的端對端(end-to-end)速度加快,過往需要高成本才能提供的客製化服務、或小眾市場需求,現在也都變得可行且親民。創新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與商業模式,如線上線下整合模式(O2O)、平台模式(platform model)、雙邊或多邊市場(double-sided or multi-sided markets)的概念與成功應用個案,將會更加層出不窮。如果,再加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願景所衍生的服務與整合商機,未來創業能否成功,必然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有效性息息相關。
本書係坊間流傳甚廣的「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或稱為商業模式九宮格)原創人,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Alex Osterwalder),繼《獲利世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之後的同型作品,主要係針對商業模式設計的核心問題:如何建立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 TA)與價值主張的適配(Fit),根據商業模式圖的實際使用經驗,提出更為細部、具體的導引問題與工具。
基本上,本書認為有效的商業模式都需反覆歷經「設計測試演進」的三階段過程,而有意義的需求內涵,需充分掌握顧客待完成任務的「痛點」(pain)與「獲益」(gains),而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主張便是要有效地解決顧客的痛點,並放大其獲益。同時,本書亦提供詳細的價值主張測試方法與步驟,以及如何讓商業模式與日精進的方法。另外,本書也以開放的態度,廣納其他有用的商業模式設計邏輯與創業、策略規劃工具,如哈佛商學院克里斯汀生(C. Christensen)教授的價值主張設計邏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金偉燦(W. Chan Kim)教授的藍海策略設計圖、以及萊斯(Eric Rice)的精實創業與最簡可行品概念等。整體而言,本書可說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商業模式設計教戰守則(playbook)。
已故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經說過:「生產並不是將工具應用到材料上,而是將邏輯應用到工作上;正確的邏輯運用得愈清楚、愈理性,生產所受的限制就愈少,機會就愈多。」在漸趨複雜的商業環境中,產生創新商業模式需要的不只是神來一筆的創意,而是持續運用正確的商業邏輯檢視模式的內在一致性,搭配精實的市場測試,建立外部一致性,從而完成價值適配,以有效的縮短「從A到Z」的路徑;個人認為這是本書對於事業發展(BD)經理人或創業者的最大價值所在。
推薦序
找出價值主張,全新投入
遠傳電信網路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時間軸科技董事長 洪小玲
這是暢銷書《獲利世代》「商業模式圖」主要的兩位作者再次推出的新書。
《價值主張年代》說明「價值」和顧客的關係,並提供具體設計和發展「價值」的作法,書中說明價值與價值適配(Fit)的重要性,還有評估該價值帶來的商業機會可能有多大,這對發展商業模式是個重要的開始。
在這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的時代中,亞馬遜(Amazon.com)創辦人暨執行長傑夫.貝佐斯的一個有關創新名言是:「專注未來十年不變的事物,全心全力投入。」我認為可以運用「價值主張設計」幫助找出這個不變的事物帶給消費者的價值。在行動網路與應用快速發展的現在,有人認為消費者永遠在尋求免費,或是最低價的商品或服務,也有人主張消費者願意為更好或更快的服務付費,究竟那一種「顧客價值主張」能讓企業在未來立於不敗的地位?許多企業也都高喊「Mobile First」,什麼樣「Mobile First的價值主張」較有機會勝出呢?當下許多企業都在重新檢視願景與定位,這本書或許可以提供思考的角度與作法。
我自己和企業內部與外部新創事業團隊約在二年前開始利用《獲利世代》的「商業模式圖」作為討論新業務的共同語言,它不僅讓團隊更有效率的發想與溝通,也協助大家問問題與更深入討論。不論在新創企業或是在內部組織創業中,或是正考慮用想到的好點子開創新事業,還是在企業內希望改善產品、服務或流程,《價值主張年代》可能可以幫你看清楚目前的提供的價值和顧客的關係,或是協助你和團隊用共同的語言一起為實現夢想快速前進。
推薦序
價值主張是產品與服務的靈魂核心
聯合報系總管理處總經理辦公室主任、聯合線上公司總經理 李彥甫
全球傳統媒體都面臨轉型壓力,一方面開創有效的數位傳播途徑,同時也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媒體人面對必須改變的浪潮,即使心態上能適應,但最缺乏的,卻是「方法」:一種善於歸納、簡單易懂、沒有大堆專有名詞的思考方法,而且最後會形成「共同的語言」。
2014年,聯合報系在「興業人才」的訓練課程中,引進Canvas商業模式圖做為訓練主軸,一年內有超過六十位上完課程、學做訪查、畫出心目中的商業模式圖。然後在內部的創業競賽中,開始採用新的思路,思考創新模式。重點並非結果,而是改變的過程。
一切都從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做起:了解你的顧客(讀者、觀眾、用戶、客戶都是)。如果無法清楚正在對誰說話,如何能確保我們說了正確的話?
清楚顧客的輪廓、站在顧客的立場思考,找出他們重視的任務、痛點和獲益,在反覆不斷檢視與討論的思辨過程裡,最重要的產出不是產品服務,而是找到「價值主張」,這是每一項產品與服務的靈魂核心。
正是因為「價值主張」如此重要,很開心看到天下雜誌出版了中譯版,讓我們可以依照簡潔的步驟、有趣的圖表,重新面對自己、檢視自己。
更進一步地,這也是資訊亂世之中,做為一個努力轉型及堅持理念的媒體,應該為「價值主張」去用力主張且實踐價值。我們正在做,歡迎一起做。
推薦序
產品與商業模式設計者的聽診器
《創業》作者、AppWorks 創辦人 林之晨
這本書中的工具,就像給產品與商業模式設計者的聽診器,幫助我們有效分析潛在用戶需求,提出確實對應的解方。最終,產品真能滿足客戶,就是價值的創造。
推薦序
高成長公司的重要工具
UNT亞卡西雅公司總經理 簡士傑
我第一次接觸到價值主張設計是方略管理顧問執行長林志垚(Steve)幫UNT主持了一場策略規劃工作坊的時候。UNT跟很多網路界的公司一樣,當思考未來發展時,面臨非常多的可能性,覺得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可以做。在參加工作坊之前,讓我困擾的其中一件事是,我們有那麼多事情想做,內部累積那麼多know-how,但是總是覺得缺乏一個大藍圖把所有的一切串在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