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目錄
序/導讀
自序 真正的旅行
別才,別眼
談起旅行,大家的經驗都很豐富。根據觀光局統計,2014年台灣地區出國總人次將近一千二百萬,這是全台灣一半的人口。
所以,台灣每個人似乎都是旅遊的行家。
早些年,我出國旅行,總是心裡存著一個目的,腦後懸著一團虛榮。每去過一個地方,像是臂膀上添加了一枚勳章,人生清單裡畫掉一個「待辦」事項。
後來讀到,八十年前,國學大師林語堂就評論過我的這種旅行。他說:「為求心胸的改造或為了談話的資料而旅行」,是「虛假的旅行」。
三百五十年前,清初的文學批評家金聖嘆也說:「吾讀世間遊記,而知世真無善遊人也。」
兩位大師的話都說到我的心坎裡去。那,怎樣才是真正的旅行,怎樣才能成為善遊之人呢?
金聖嘆說,善遊的人要善於觀察,需要有「胸中一付別才,眉下一雙別眼。」
這樣,大山大水固然見其壯麗,小溝小壑也能見其獨特。
林語堂則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流浪者。」
流浪的意思是,他剝除自己原有的一切身分地位,放下憂愁煩惱,還原成一個無名氏,一個自由自在的人。沒有了假象與負擔,才能看清楚遭逢的人事物,而與大自然更接近。
可不是嗎,虛假的旅行,徒然汙染了地球;要有流浪精神,才能放誕而行、無所為而觀。
才會不經意地,彷彿偶然地,窺見那城市的靈魂、那國家的身世。
也要做準備。對那城市、那國家的前世今生了解愈多,進入它的地界之後,愈能感受到它的氣息脈動,而不虛此行。
但「準備」並不只是行前看幾本書。準備是一生的工夫,是所有閱讀、觀察與思考的結晶。準備得好,則有自信,敢於鑑賞和判斷。
浪遊、壯遊
最近三年,我有機會去了兩趟歐洲,頭一次是在盛夏,第二次是在嚴冬。兩次都刻意避開德、法、英、俄等重量級國家,而選擇了邊緣地區:所謂「邊緣」,是指目前在歐洲政治經濟上不具領頭地位。
重量級國家像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左右了歐洲的移動方向,對邊緣地區產生強大影響。但邊緣地區當然一點也不邊緣,它們有各自的光輝歲月,各自的悲歡離合。它們唱出的歌、演出的戲碼是別人不能取代的。
我想去聽聽它們的詠嘆調。
盛夏之旅,從夏至太陽不太落下的瑞典開始,去了亞得里亞海畔陽光燦爛的克羅埃西亞、古蹟與藝術品遍地的永恆之城羅馬、神聖羅馬帝國的華麗首都維也納,以及金色但憂鬱的魔法之都布拉格。
嚴冬之旅,從冬至太陽不太升起的瑞典出發,去摸索北極光在天空跳舞的挪威、童話與傳說躲藏在每個角落的丹麥,然後橫渡波羅的海,去憐惜脆弱優美的小國愛沙尼亞。
夏季之旅,有兩位盡責專業的私人導遊──住在瑞典的女兒女婿。兩人加起來通曉六國語言,身為建築師的女兒更對歐洲的歷史與藝術有高度興趣。他們代為打點一切食宿遊程,而且全程導覽,詳盡解說。
這很類似英國貴族階級首創的「壯遊」Grand Tour傳統。
十七世紀起,一直到二十世紀前半期,有錢的英美世家子一定要趁著年輕,到歐洲大陸去遊歷幾個月甚至幾年。他們乘馬車巡遊歐陸,但終極目標是羅馬,為的是探索西方文明的源頭,浸潤在那藝術氣息中,以提升眼界和品味。
他們有專人陪伴指導,在羅馬租屋長居。這伴遊必須通曉各國語言,歷史與藝術知識豐富,好讓貴人「看到熱鬧,也看到門道」。貴人回國以後,思索回味,可能會寫下見聞思感,在上流社會中流傳。
我這個「貴人」並不想倚賴伴遊,因為,流浪精神我其實是有一點的。出發之前也曾廣泛閱讀旅遊書籍,努力做好準備,然而上了路方知遠遠不足。
幸好人活得久了,經過的事情和看過的書到底多些,路途之中就觸發了許多聯想和比較,舊學新知一時都湧上心頭。抵達斯德哥爾摩的當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動手寫起本書第一節「日光崇拜」。
冬季之旅,兩位導遊陪伴的時間較短,旅程大半是我自己安排,或許因此,途中的驚奇與震撼直入夢魂。說不上流浪,只是隨興而自在。
永夜,不黑
真正的旅行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漸漸覺得,所有的觀看,說到底,是為了反觀自己。看到別人的痛苦磨難,體會到我們的自憐自嘆相形之下虛無渺小。看到別人的優美潔淨,比對出我們的社會尚有太多需要進步的地方。
看別人的生活方式,想想自己這一生到底是怎麼過的。
李白名句:「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我們的一生就是一趟旅行,我們畢生在尋找自己的定位。
旅行帶來時與空的落差,讓人有機會落入宇宙的洪荒,去除成見,回復成赤裸的自己。因而能藉著旅行,看出一些意外的真相、思索所見所聞的深層意義。
比方說,去到北極圈內,發現所謂「永夜」,如果不是很靠近極點,則並非二十四小時的黑暗。在微弱的光線下,天地山海展現出更大的壯美。太陽不升上地平線,人與動物便調整自己,配合大自然的韻律。他們依然讚嘆生命、珍惜所有。
正如,歷史上多難的國家如克羅埃西亞、捷克和愛沙尼亞,受歧視的民族如猶太、吉普賽和愛斯基摩,外人也許想像著他們有如生活在永夜的黑暗中,但他們並不等待世人的垂憐,他們自有他們的美、他們的好。在某些方面,他們表現得比別人更傑出。
一百年前,法國作家普魯斯特寫道,所謂「發現之旅」,重點不在於去到新鮮的地方,而在於用新鮮的眼睛去看。「新鮮的眼睛」,我譯為「別眼」,因為我覺得,這與金聖嘆所說的別才與別眼,意思相同。
我沒有別眼。但在冰封雪鎖的北極圈內,我似乎領會到何謂別眼:不是什麼特別的眼睛,而是全心但亦無心的純然觀看,閱世之後見山又是山的無染之眼。
我並不善遊。但在永夜的奇異光影中,我體驗到與景物合一,被攝入,被洗滌。我是我,我亦是天地。
光影恆變,我亦隨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