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來自臺灣的第一位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二十五年在地體悟!
展望未來、強化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奧地利是你不能不認識的國家!
奧地利,這個印象中僅有音樂、巧克力跟阿爾卑斯山的小國,深藏的實力和故事卻令人驚豔。它與臺灣一樣擁有愛恨交織的歷史背景,却善用各種地理資源與外交優勢。全世界的重量級國際組織紛紛駐地於此,經濟實力也毫不遜色,不斷創造燦爛耀眼的能量。奧地利是臺灣最好的借鏡,也是豐富自身國際影響力的最佳讀本。
楊佳恬在十三歲那年為了圓夢,獨自前往奧地利學習音樂,這一待,就待了超過二十五年。從一個「從臺灣來學音樂的小留學生」,變成了「擁有臺灣背景的新奧地利之女」,她在奧地利看到了什麼?
▍家庭
全家出遊是休假的首選!放下平日所有的身分,專心做「家人」。奧地利人非常注重家庭生活,為了累積共同的回憶,常常攜家帶眷出門玩。有多常?一年數次為期一到兩個星期的家庭旅遊,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教育
奧地利教育部明文規定,老師在口試時發現學生說錯答案不宜直接糾正,也不能告知正確答案,必須用提示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思考,雖然耗費時間,卻是從錯誤中學習的好機會。
▍社會
「平日逛街,假日逛櫥窗」是奧地利人的購物習慣!在奧地利,一到週末所有商店都是大門深鎖,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讓他人犧牲休息為你服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休息皇帝大」,要我假日上班?才不要!
▍國際
奧地利從一個強大的帝國,變成了人口只有八百萬的小國,但仍靠著強大的外交團隊及優良的地理位置,讓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在這裡設立總部,讓世界不敢忽視它的存在!
誰說小國不可以偉大?不論是奧地利或是臺灣,在大國林立的國際間,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往前走,面對挑戰的時候,那昂首的姿態,都值得你我驕傲!
在奧地利,你會發現……
- 成績不是唯一
念書固然很重要,可是好好生活以及發展其他技能也一樣重要!奧地利的學生除了要念書,還要學會做家務、做一桌好菜、懂得替自己安排休閒活動、規畫自己的生活等,也就是,從小就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 臺灣的謙遜教育在這裡是非常不禮貌的
在奧地利人眼裡,當別人覺得你很棒,你就要尊重他的看法,如果你因為謙虛而否定讚美,對方還會誤以為你覺得他不夠資格讚美你!所以,聽到讚美就大方接受,說「謝謝」就對了!
- 五金行是奧地利最熱門的商店
奧地利人非常熱愛五金行,這源自於他們從小就學習什麼都自己來。椅腳壞掉不能丟,自己修;門鎖壞了,自己換;想要一架飛機,自己造!要說每個奧地利人一定都有什麼,「工具箱」絕對是正確答案!
在這本書裡,楊佳恬將用在地生活超過二十五年的視角,帶領讀者發現超乎想像的奧地利!
目錄
好評推薦
自序:兩個家鄉的連結
Part 1 從屏東到奧地利,我學到了什麼?
1. 成績並不是唯一
2. 念書,只是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3. 睡覺,乃全民活動!
4. 好好的接受讚美,然後微笑說謝謝
5. 從小學習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流動
6. 喜歡在家弄東弄西的奧地利人
7. 不論何時何地,關心時事不分老少
8. 從小參與國家政策,了解世界動向
Part 2 奧地利,我的第二個故鄉
1. 嚴格控管的商店營業時間
2. 認真工作也認真休息的奧地利人
3. 奧地利人的家庭觀和家庭生活
4. 西方人都不跟父母同住?也都沒有婆媳問題?
5. 一世人看遍顛沛流離的奧地利外婆
6. 因為先生,在奧地利了解了轉型正義
Part 3 美麗景緻背後的沉重包袱
1. 奧地利帝國的輝煌與毀滅
2. 奧地利一路走來
3. 面對自己國家在歷史上的不美好
4. 觸動內心深處的「絆腳石」
5. 戰爭非遙不可及,就在你我身邊
6. 戰爭過後,要如何重建一個人的心?
7. 不論移民或本地人,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分子
8. 人口只有八百萬,如何在國際間站穩?
序/導讀
兩個家鄉的連結
轉眼之間,我竟然已經在奧地利生活超過二十五年了。
在這個歐洲的小國家裡,我從一個「臺灣來學音樂的小留學生」,變成「擁有臺灣背景的新奧地利之女」。這是十三歲離開臺灣的我,和為了讓我出國圓夢而拚命工作賺錢的父母,都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在某次奧地利外交部的研討會上,因為我是奧地利政府的親善大使資深志工,所以被推上臺致詞,與在場的社工團體分享自己在奧地利生活中的一些心得。那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家鄉,而主持人說了一句深得我心的話:「家鄉,就是一個你了解、也被了解的地方。」
主持人說,這是她曾看到過關於家鄉的敘述,問我是否認同。我點頭如搗蒜,毫不猶豫的回答她:「奧地利對我而言,就是這樣的感覺!」
是啊,並不是只有出生的地方才能稱為家鄉。當你開始了解、認同一個本來跟你完全沒有任何關連的地方,這個地方的人們也開始了解、認同你,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可能成為你的家鄉。
我在屏東出生成長,小學畢業後,國一只讀了幾個月,就到奧地利追逐我的音樂夢,也一路接受當地教育長大。奧地利對我來說,本來只不過是一個學習音樂的國家,我對她感到好奇,但沒有一絲一毫的情感牽絆。念書的時候,我靠著教琴、演奏、翻譯等方式勉強餬口,學成畢業後,我的居留身分從「留學生」轉換成「藝術家」。過了幾年,奧地利政府頒發了國籍給我。又過了幾年,我與一個奧地利法律人結婚,他的奧地利家庭也成為了我的家庭。就這樣,我在奧地利落地生根了。
我被這個國家的美麗和醜陋深深吸引。奧地利曾在世界歷史的重要時刻中留下了許多腳印,隨著時間,我一步步細細了解她曾有過的燦爛、黑暗,也了解她肩上的時代矛盾和包袱。奧地利,終於成為了一個我了解也被了解的地方,更成為了我的另一個家鄉。
這本書,我想獻給我的奧地利阿嬤。她,是我奧地利夫婿的外婆。從十多年前的那個飄著大雪的聖誕夜,我們見面的那一刻開始,她就不斷的主動了解我、認同我。外婆的人生完完全全就是濃縮版的奧地利近代史,她的渾身傲骨,對我來說就是奧地利人的最佳寫照。
在編輯過程中,我的主編曾詢問我,是否能夠提供外婆的相片。當時我遲疑不決,不知是否要讓家人面孔曝光。隔日,剛好是我跟婆婆兩週一次的「把臭男生丟下,然後婆媳去按摩兼狂吃蛋糕日」,婆婆開車來接我,我上了車,跟婆婆提到此事,請教她的意見。
她開心的說:「放啊!放這張!」婆婆是那種說走就走、什麼事情都要馬上解決的行動派,她一手抓著方向盤,另一手就去掏皮包,抽出一張護貝照片遞給我,那是阿嬤生前拍的最後一張照片,九十六歲的氣質美女對著我盈盈笑著。
「我想阿嬤一定會很高興的。」她看著前方的車陣,緩緩的說:「你們那時候在臺灣結婚,她身體無法承受長途跋涉,所以沒跟去臺灣,是她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她停了一下,聲音哽咽起來。「這樣終於能讓她跟妳的家鄉連結在一起。我相信,阿嬤一定會很高興很高興的。」婆婆緊抓著方向盤,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我是一個在奧地利求學、長大、就業、定居、結婚的臺灣女兒。而我的奧地利外婆、還有我周遭好多親愛的人事物,現在就要跟著這本書,陪我回臺灣,要跟我的家鄉連結在一起了。就請大家跟著我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