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遠山的回音
只要活在世上就還有機會連結起一切。如同群山間繚繞不去的回音般,在某個假想條件齊備的空間裡迴盪永恆。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追風箏的孩子》胡賽尼回來了。
——這位得獎小說家締造了文壇旋風:他的明星作品至今魅力不減,頭兩本著作《追風箏的孩子》和《燦爛千陽》一共在全球銷售三千八百萬冊。
——他的新作,自今年(2013)五月在美國出版上市,到現在(十月)也已銷售超過三百萬冊,將會有四十種語言的翻譯版本,其中包括馬來西亞和冰島的版本。
——儘管他說他的新書不那麼以阿富汗為中心,但他當然沒有忘記他的故鄉和他的創作初衷。
「近乎完美的一本小說」——最刁鑽的書評家也不得不感嘆的大師之作
「好看到心得難以下筆、每每想起便想默默哭泣」——全台試讀部落客全五顆星推薦
《遠山的回音》這次依然從胡賽尼擅長的手足之情出發,但透過九個篇章,描述一對自幼失散、感情深厚的兄妹——巴布杜拉和帕麗——如何經過漫長的半個世紀,彼此惦念、尋找,而橫跨半個地球、四個國家(阿富汗、美國、法國及希臘),影響數個家族的動人尋根故事;一如讀者所說:「每個角色就像一只只的風箏,帶著希望和夢想飛往喀布爾、巴黎、舊金山、希臘……」
序/導讀
譯者的話
卡勒德•胡賽尼改變了我的人生。
像小學作文範本裡的陳腔濫詞?但卻是事實。
向來覺得自己還算好命,求學一帆風順,工作水到渠成,連婚姻都是學生時代的戀情順理成章開花結果,但凡真正想做的事,好像也沒什麼做不成的。於是,這勉強可以歸類為「勝利組」的人生,讓我對生活中似乎不怎麼費功夫得來的一切漠然以對,看似精明幹練的外表底下,是一顆不懂也不屑算計投資報酬率,單純得近乎天真的心,全心全意投入自認為可以福國利民的志業,不求報償,不計代價,但求意義。
然而,二○○一年九月,整個世界因為恐怖攻擊而天翻地覆的那個秋天,我的小宇宙也在瞬間土崩瓦解了。就如同紐約世貿大樓的倒塌,讓世人驚覺堅不可摧的超級強權不過是虛妄的想像,突如其來的現實衝擊,讓我意識到自己所相信的真理,所捍衛的理念,不過是海市蜃樓,在烏雲蔽日的那一刻,全都煙消雲散。兩架飛機在紐約市中心撞出殘垣斷壁的歸零之地,而這赤裸的真相,也像利刃一般,在我心裡戳出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暗傷口。我沒經歷過愛情的背叛,但卻在心心念念的志業上,體驗到了比背叛更加蝕骨錐心的痛。
那一整個秋季,日子在混沌中度過,白天與黑夜的界線泯滅了,睡夢與清醒的區別失去意義,一個又一個黑夜,我睜眼躺在床上,緊緊拉住丈夫的手,宛如大海囚泳的人抓住浮板,生怕自己在昏沉闔眼之際,被惡夢吞噬。
但日子終究是要過下去的,家人與摯友的扶持是我不願也不能辜負的期待。於是,我慢慢回復了正常的作息,以微笑回應好奇的探詢,把如影隨形的蜚短流長在門外。表面上看來,我還是原來的那個我,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天早上,我得要耗費多少心力,才能武裝好自己出門。但穿戴在身上的盔甲不敵時間的消蝕,熬過白天,來到晝夜交替的黃昏,我已毫無防備地曝露在暮色裡,然後,就像村上春樹形容的,擁有刀刃般尖喙的鳥兒便成群飛來,把我啄食殆盡。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無法言說的痛苦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減輕,而消失,只是越藏越深,在心底扎了根似的等待隨時破土而出。然後,我遇見了卡勒德•胡賽尼。
很長一段時間,翻譯是我的避風港,沉浸在別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裡,可以暫時擺脫現實,遺忘自我。接到《追風箏的孩子》時,我剛剛走出約翰•勒卡雷愛與背叛的迷宮,正需要有個簡單溫暖的故事來喘口氣。一如預期,胡賽尼平鋪直敘娓娓道來的這個故事,淺白易讀,帶來難得暢快的翻譯經驗。直到那個深夜。
那個深夜,獨自在書房裡,讀到阿米爾想對索拉博說的話:
你以前的生活,也是我以前的生活。我在同一個院子裡玩耍,索拉博。我住在同一幢屋子裡。但是綠草枯死了,陌生人的吉普車停在我們房子的車道上,油漏得柏油地上到處都是。我們以前的生活已經消失了,索拉博。所有的人不是已經死了,就是快死了。現在只剩下你和我。只有你和我。
在我還沒意識到怎麼回事之時,眼淚已經奪眶而出了。驀然浮現心頭的,是張愛玲《半生緣》裡,曼禎對世鈞說的那句:「我們回不去了。」是的,我再也回不去了,那美好的想望,虛妄的願景。萬籟俱寂的深夜,在書房的孤燈下,對著窗外逐漸褪隱的燈火,淚水決堤般無法遏止。我痛哭失聲,多年來的第一次。
心痛是因為不甘,而不甘,卻是因為不捨,我幡然領悟。依戀著過去,捨棄不了曾經經歷的歲月,曾經擁有的夢想,才是餵養心底那株黑暗之樹,讓那纏結糾亂的枝節不斷滋長,囓食靈魂的元兇。
淚乾了,夜也盡了,望著暗黑的河面漸漸泛起一層淺淡的霧光,心裡有塊什麼東西開始慢慢消融,慢慢軟化,那鬱積胸臆已久的怨怒,彷彿隨著淚水逐漸流逝了。捨棄過去,才能迎向未來。那一剎間的頓悟,未必帶來立即的變身,但就像胡賽尼說的,「春天的來臨,總是從一片雪花的融化開始。」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也就是從那一個深夜將盡的黎明慢慢開始的。
卡勒德•胡賽尼的小說就是有這樣的魔力。簡單的文字,淺白的情節,卻蘊藏著強大的感動能量。看似平鋪直敘的故事,總在不經意間,觸動內心深處最敏感的那根弦,讓心緒如海嘯襲捲,一發不可收拾。儘管他筆下的世界和我們隔著遙遠的地理距離,有著陌生的文化傳統,但卻絲毫阻隔不了閱讀的感動。因為,在充滿異國風情的故事底下,其實是共通的愛與人性。
愛與人性,是胡賽尼作品一貫的主題,從《追風箏的孩子》的阿米爾與索拉博,《燦爛千陽》的瑪黎安與萊拉,到《遠山的回音》的納比、馬柯斯與帕麗,都是因為人性的善惡掙扎而痛苦,因為愛的悲憫力量而獲得救贖。於是,我們在胡賽尼的小說裡看見了自己的脆弱,自己的無力,但也在小說角色的身上,找到了可以扭轉逆境的希望與信心。閱讀胡賽尼,其實不是在讀著一個個虛構的故事,而是在和自己的靈魂對話。
胡賽尼筆下的人物,都是大時代裡的小人物,或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生離死別,或因愛恨而困鎖心牢,放浪天涯,背負著各自的心靈包袱,在時代的洪流裡踽踽獨行。這一個個角色就像你我一樣,在外表的形貌之下,都藏有一段或許無法對人言說,或許痛苦得讓自己只能遺忘的過往,而胡賽尼以出色的說故事技巧,揭開藏在他們表象之下的人生故事,不只編織了高潮起伏的情節,更讓我們宛如瞥見鏡像似的照見自己的內心。
這就是胡賽尼作品最成功的地方:讓平凡讀者也能在戲劇化的小說情節裡,找到投射己身人生情感的對象。有時是一個感同身受的角色際遇,有時是一段似層相識的情節,甚至是一句如當頭棒喝的對話,讓我們忍不住熱淚盈眶。我們一次次落淚,為了故事裡命運多舛的主人翁,也為了竟然有人說出我們不足為外人道的心聲。說他通俗也罷,濫情也罷,胡賽尼小說的動人力量沒有人能否定。
小說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或許有人要問。是的,胡賽尼就是有這樣的魔力。畢竟,他都改變了我的人生,不是嗎?
《遠山的回音》譯者 李靜宜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