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氧生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早在一九五五年就預言:氧氣足夠就能防癌的理論終將實現!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9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缺氧是致癌的關鍵!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早在一九五五年就預言:
氧氣足夠就能防癌的理論終將實現,但在此之前,數以百萬的人,將因對此一無所知而死亡。

在任一大型書局,架上不會少於五本防癌的書,但其中原理,大多還是停留在自由基及致癌毒物,修心養身、多吃菜而已,竟連什麼是癌細胞都說不清楚。可是專研癌症的書籍,又過於專業,這知識的門檻,加深了許多的遺憾。

本書以缺氧與癌症的關係為主軸,用活潑生動的語言訴說癌細胞是如何像間諜般存在於正常細胞間,並一步步利用自身攜帶的遺傳密碼以及其他盡忠職守的忠誠細胞(如保家衛國的免疫細胞和造橋鋪路的纖維母細胞等)來壯大自己的勢力,同時剷除異己,達成其侵略的野心;進一步分析為何缺氧這看似對細胞有害的狀態,竟不會使癌細胞死亡,反而使它們更加肆無忌憚的生長,甚至可能即是癌細胞得以蓬勃發展的主因。

本書的誕生使艱澀難懂的癌症醫學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用字雖淺顯但卻不失專業,內容涵蓋百篇以上國際論文的最新觀點。使讀者能迅速了解癌症發生的原委以及最新的治療趨勢,實為癌症相關之中文書籍中相當難得的突破。對於任何一位想真正了解癌症的讀者、病患或家屬,這是一本重要、有益、必備的防癌書籍!

作者

總主筆 張安之

中正大學電機系學士、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碩士,為多項積體電路專利的發明人,歷任景岳生技董事長特助暨醫藥部經理、多家生技公司高階主管、扶輪社3470區美國加州矽谷團體研究交換團團員;現任智信生醫研發公司執行長。張安之以其培養自電機、法律領域的分析能力及生技產業的專業背景,將艱澀的醫學成果,轉為人人能懂的保健知識,盼能為大眾引薦真正有效的「氧生」方法。

李石勇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曾任酪多精企業有限公司副技術總監、生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技術總監、統園食品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技術部副總監,擁有多年食品生技產品研發經驗。李石勇擅長食品活性成分及保健食品、化妝品、農業科技之研發,並從事中草藥與缺氧因子之研究。

方鴻明

臺灣大學醫學系學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遺傳學碩士及博士候選人,為率先發現缺氧因子的研究團隊一員,其論文被引用一千餘次。曾參與腫瘤移轉、基因轉移鼠、組織氧氣偵測之研究,審譯多本生物、醫學教科書籍。方鴻明長於基因轉錄功能之研究,並從事癌症的缺氧療法及研究。

目錄

推薦序
缺氧──常伴你我的老化殺手 王尊彥
癌症vs.缺氧! 李伯璋
缺氧、血液與腫瘤 陳耀昌
淺顯卻專業的防癌新觀點 鄭豐邦

自序 張安之

前言──缺氧致癌,氧生防癌

缺氧篇

CH01缺氧喚醒你的癌細胞
癌從正常細胞來
你我都缺氧!?
缺氧是致癌關鍵
缺氧是癌細胞的免死金牌

CH02缺氧加速腫瘤的成長
缺氧導致酸性體質
缺氧使癌細胞具侵略性
缺氧讓癌細胞無限複製
缺氧與癌細胞的血管新生

CH03缺氧與癌症的惡化
缺氧與癌細胞的抗性
缺氧與癌細胞的侵入移轉
缺氧與癌症的治療

氧生篇

CH04氧生之道
缺氧體質
環境氧生--改善環境性缺氧
體質氧生--改善貧血及心肺循環
心情氧生--耗損與調適

CH05從缺氧看癌症的替代療法
素食無法治癌
鹼性食物無助於改變酸性體質
錯誤的抗氧化會加速死亡
其他療法

結語

附錄
缺氧因子的發現
缺氧與細胞的反叛
缺氧體質自我檢查表
缺氧部位檢查表
華堡博士講稿

序/導讀

【前言──缺氧致癌,氧生防癌】

  即便在醫學進步的二十一世紀,癌症仍令人聞之喪膽,一旦罹癌,治療過程漫長且艱辛。癌症蟬連多年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各種防癌抗癌書籍如雨後春筍般上市,但人們對癌症的了解仍十分有限。

  關於癌症的起因,隨著醫學的進步不斷推陳出新,近年來,歐美醫學界最新研究更證實了「缺氧會導致癌症」。一九九二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薩凡札(G. L. Semenza)教授首度發現,細胞缺氧時會產生一種前所未知的「缺氧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HIF) ,到了一九九四年,他的研究團隊(其中一位即是本書作者群之一的方鴻明醫師)又再發現缺氧因子具有調控癌症相關基因的功能 ,從此為癌症研究打開一扇新的門。至今已證實,缺氧因子具有調控超過一百組癌症基因的功能,十萬篇以上的醫學論文也證實「細胞缺氧」與癌症有密切的關連,臺灣也發表了不少相關的研究如:

1、中研院發現 癌細胞缺氧反急速長(二○一一年)
2、癌缺氧就易轉移 陽明大學找到染色質標記(二○一一年)
3、從腫瘤缺氧談癌症治療的新思維(北榮血液腫瘤科,二○○九年)

  研究者還發現,當細胞缺氧時,細胞內會大量產生一種「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簡稱ROS),而引起細胞發炎、死亡,甚至基因癌變。

  雖說缺氧因子是時下醫學界對於癌症的新研究,但其實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國的華堡(Otto Heinrich Warburg)博士就提出「缺氧致癌」的理論,當時華堡博士透過減少三十五%氧氣供給量,短短數天內便讓胚胎細胞癌化;而且,癌細胞會越來越偏重無氧呼吸,就算有足夠的氧氣,依舊是以無氧呼吸為主。一九六六年,華堡更在演講中提到「只要維持細胞的正常呼吸,就能預防所有癌症」。(演講稿請見本文末)

  華堡博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著名的生化學家,一九三一年,他因為發現細胞代謝糖類以產生能量的機制而得到諾貝爾醫學獎,他指導的三位研究者,更分別在一九二二年、一九五三年及一九五五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

  但由於華堡博士同時是希特勒御醫,個性自大威權,當時反對他研究的人還不少,而且以當時的醫學研究水準,他也無法進一步驗證癌細胞的生化反應。更重要的是,一九七六年,法姆斯及畢夏普 首度發現,基因異常會導致癌細胞的誕生,此後「突變致癌」成為癌症研究的主流。華堡博士「細胞缺氧是癌症主因」的觀念逐漸被漠視。

  在基因突變致癌理論下,致癌物質、自由基、病毒……能改變我們的基因,讓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因此要抗氧化、多吃蔬果、排毒、強化免疫力才能防癌。

  但是,三十多年下來,癌症並未得到控制。美國男性一生罹癌機率持續的提高到四十%,女性也達到三十% 。臺灣也是如此,單單在民國一百年這年,就有超過四萬人因癌症死亡,占該年全部死亡人口的二十八%,並推估新增了八萬~十萬名癌症患者。癌症藥物的研發則走向標靶治療、基因治療……感覺醫學越來越精深,卻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如今,致癌物質多被列管,抗氧化、多吃蔬果、少吃肉已成為常識,但,為什麼沒有得到預期的防癌功效?我們到底還忽略了什麼?

  或許,我們真的忽略了每分每秒不可或缺的「氧氣」,它很重要,但也最不容易被察覺。一九九二年起由薩凡札教授帶動的「缺氧因子」研究,等於回頭證實當年華堡博士的「缺氧致癌」理論,使得缺氧再度成為癌症研究的新方向。

  華堡博士當年提倡要預防癌症,就要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紅素,並在飲食中補充能幫助呼吸代謝的酵素。他同時預言:此一癌症預防方法雖被漠視,但終將實現,但在此之前,數以百萬計的男男女女,將毫無意義的因癌症而死亡。回顧數十年來的癌症奪命史,不得不佩服華堡博士的先見之明。如今經過「缺氧因子」的研究證實,最根本有效的防癌法其實很簡單──只要讓細胞有足夠的氧氣。

  多數人可能不覺得日常生活中有缺氧的問題,事實上,尤其在現代都市中,缺氧是很常見的現象,人口擁擠、空間狹小、空氣汙染、壓力過勞、運動不足、緊張焦慮……都會導致缺氧體質,使細胞冒黑煙,成為癌細胞的溫床。

  缺氧的人罹癌的機率不但較高,癌細胞惡化的速度也遠高於非缺氧者。二○一二年五月英國報導,打鼾、睡眠呼吸中止會使血氧濃度下降,使人得癌的機率提高一‧六五倍,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科學家也在一項逾一千五百人的研究中,發現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的人,罹癌死亡率會提高四‧八倍,中度者亦高達二倍。相對的,只要能改善環境缺氧、提高血紅素、改善心肺及呼吸循環,就能減低罹癌機率,甚至大幅度的提高患者的壽命和生存機率。

  「缺氧致癌,氧生防癌」是一個終於被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的老發現,但以目前醫學界對這方面研究的熱衷程度看來,它將是抗癌、防癌的新革命。分享這個既創新又簡單的觀念與方法,為眾多讀者解惑,不再莫名其妙的恐癌,是我們決定出版這本書最大的目的。

  為了向社會大眾介紹這一個全新的觀念,我們將先深入剖析癌症的產生、成長及轉移,並以「缺氧」為切入點,讓大家了解「氧生」的重要性,進而幫助大家做好預防及保健。

【癌症的主因與預防】
華堡博士,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

  所有的疾病,都有其主要及次要的因素。如骯髒、老鼠或跳蚤這些會使人傳染瘟疫的因素,都只是次要因素,鼠疫桿菌才是主因。我要強調,所謂的主要因素,一定是那個在所有的病例上都能被找到的因素。

  癌症,如同許多的疾病,擁有無數的次要病因,幾乎你想得到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導致癌症,但只有「由有氧呼吸改為無氧呼吸」的這個轉變,才是正常細胞之所以會癌化的主因。

  所有正常細胞都是利用有氧呼吸來獲取能量,癌細胞則大量的依賴無氧呼吸——即糖類的發酵反應。因此正常細胞過的是有氧生活,癌細胞則摻雜了大量的無氧生活。從生理化學的角度來看,此一差別之大,幾乎是無法想像的。所有植物和動物,都要靠氧氣來提供能量,癌細胞卻拋棄了這種高效的代謝方式,而改用最低效能的糖類發酵。

  在所有的病例中,隨著癌症的發展,有氧呼吸的比率逐漸下降,無氧呼吸則相對上升;原本高度分化的正常細胞,開始轉變成發酵厭氧細菌般,失去其原有的分化功能,僅餘留其成長與增殖的本能。因此,當有氧呼吸消失時,生命雖然還活著,但卻已經失去活著的意義,餘留下的只是一部只知成長的機器, 摧毀賴以生存的身體。

  所有的致癌物質都會直接、間接的擾亂血液的微循環,破壞細胞的有氧呼吸,事實證明,如果不破壞有氧呼吸,就不會有癌細胞出現。如果無法避免這些致癌物質的損傷,當然也就無法修復受損的有氧呼吸。

  因此,要預防癌症,首先要保持血液流速的順暢,讓靜脈中甚至都還能有高含氧量。第二,要保持高濃度的血紅素。第三,在日常的飲食中加入能幫助細胞呼吸代謝的酵素,至於癌症患者,則應該補充更高的劑量。與此同時,如果也能嚴格排除所有外來的致癌物質,那就可以防止體內絕大部分的癌症。

這並非烏托邦,而是人人都有能力執行的方案——不論時間地點。而且不像許多疾病,此一癌症的預防方法既不需要政府介入,也不需要大筆經費。

  許多專家同意,如果能夠徹底排除致癌物質,那麼八十%外源性的癌症將得以被預防,但其餘二十%內源性的癌症又當如何處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只要讓細胞維持正常的有氧呼吸,就能預防所有的癌症。

  因此,從今而後,再也沒有人可以說他不清楚癌症的主因是什麼,也沒有任一種疾病的主因,比癌症更顯而易見。過去的無知,將不再是今日的阻礙,此一癌症的預防方法,有朝一日必被實現。至於這一天將於何時到來,就要看那些心存懷疑的人,能阻止我們將科學應用於癌症上多久的時間。但在此之前,數以百萬計的男男女女,將毫無意義的因癌症而死亡。

【你我都缺氧?!】

  你可能會想,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又有空調冷氣,怎麼可能會缺氧,是不是太危言聳聽?事實上,缺氧是很常見的現象。

◆氧氣不足以供應身體所需就是缺氧

  所謂的「缺氧」,並不是沒氣了、快窒息才叫缺氧,只要「吸進的氧氣不足以供應身體所需」,便是缺氧。一般大氣壓是七百六十毫米汞柱,含氧量是二十一%,因此呼吸時,有一百六十毫米汞柱的氧氣會被吸入胸腔,此中約有一百五十毫米汞柱的氧氣會進到肺動脈,然後經由紅血球輸送分配往全身。到了組織末端時,就只剩下約四~二十毫米汞柱的氧氣,約為原有的十分之一。這就好像自來水,雖然加壓站那兒的水壓很高,但分散到管線的末端後,壓力就會下降,甚至不足。另外,這些吸入的氧氣也不是百分之百被細胞利用掉,仍約有一百零四毫米汞柱沒用完的氧氣會從肺部排出。因此,從吸進來有一百五十毫米汞柱,呼出去一百零四毫米汞柱的氧氣,人體真正用到的氧氣,其實也不過是四十六毫米汞柱而已。

  不僅如此,目前全世界的大都市都面臨缺氧的問題。大氣原本的氧含量是二十一%,但自二十世紀起,因為森林被大量的開墾破壞,氧氣的來源減少;其次因為大量的使用汽油、柴油、天然氣、煤為燃料,導致更多氧氣被消耗掉,例如二○一○年全球便排放約三十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等於在短短一年內就約消耗掉二十二億公噸的氧氣,約為全球總人口體重的六倍。在某些大都市工業區,氧氣含量已不足二十%。這減少掉的二%氧氣,看似不多,但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565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