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徹底剖析兩岸根源,給小英總統的和平建言!
當中國買下世界,與強國為鄰的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小國在江湖中,往往命不由己。島國遇上強鄰會有什麼命運?台灣人不能不知。
連戰、馬英九時期的重要文膽,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副祕書長馬紹章寫下親身參與兩岸眾多事務的第一手觀察,從國際脈絡透視兩岸矛盾:
隨著中美實力的接近,台灣還能靠美國多久,除了美國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澄清兩岸觀念誤區,最具爭議的九二共識一次說分明!
八字不合的民共兩黨,蔡英文的兩岸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
在本土化與民主化的過程中迷失自我的國民黨,是否還有明天?
民主化與網路的衝擊,你不能不知道的中國!
以歷史事實為基礎,破解大陸五大對台政策。
終結兩岸矛盾,台灣應對大陸的五套戰略。
跳脫統獨泥淖,破除藍綠紅迷思,台灣的下一步就在你我手中。
目錄
推薦序 諍言議國是,寸心繫民情 徐立德
推薦序二 透視兩岸根源的好書 蘇起
自序 思索台灣的未來
第一章 殘酷的事實
一、不能移動的航空母艦
二、小國的命運
三、形勢比人強:國在江湖,命不由己
四、切不斷,理還亂的兩岸經貿
第二章 觀念的囚徒
一、太陽花學運:幾根火柴與一地汽油
二、兩岸關係的觀念誤區
三、打開天窗話九二共識
第三章 八字不合的民共兩黨
一、民進黨的DNA
二、內外夾擊:永遠執政之夢
三、台灣意識的建構與運用
四、格局依舊,形勢更險
五、關鍵在互信
第四章 溫水煮國民黨
一、李登輝的重拳:外來政權
二、連戰:迷信連宋配、國親合
三、馬英九:汪洋中的一條小船
第五章 你不能不知道的大陸
一、改革開放的風景
二、不確定的未來:誰說的比較有理?
第六章 中共對台政策的邏輯
一、政權存亡邏輯
二、民族主義邏輯
三、發展優先邏輯
四、實力邏輯
五、成本效益邏輯:形塑有利多數
第七章台灣的戰略思考
一、應對大陸的政策邏輯
二、兩岸SWOT分析
三、結語:台灣可以更好!
序/導讀
推薦序
諍言議國是,寸心繫民情徐立德 孫運璿基金會董事長、前總統府資政
民國八十二年本人接任行政院副院長一職時,與同在行政院服務的紹章一起工作,相識至今二十餘年。這期間大部分的時間我們一起工作,瞭解到紹章不但在工作上深具內涵,而且為人方正、誠實,是一位處事謹慎的謙謙君子。公事上,我非常倚賴他的協助;私人領域方面,我們更是無話不談、互相照顧、情逾兄弟。
二○○九年,他轉調海基會擔任副祕書長一職,展其所長,尤其是兩岸關係,他做了許多的努力與貢獻。看了他的新書,主要是表達了他個人對於兩岸關係的關切與展望,這不禁使我回想起從二○○○年開始,我們一起推動兩岸交流過程中所做的點點滴滴。
追求雙贏的兩岸關係
二○○一年五月,睽違逾半世紀後,我踏上大陸的土地,重返家鄉探望親友,除了在上海舉辦第一屆「兩岸中醫藥學術研討會」,也到北京參訪,期間當然也會見了多位中共政治高層人士。當年五月二十五日我在中南海拜會當時擔任副總理的錢其琛先生,這也是我與錢先生首度會面。談話過程中,錢副總理首先肯定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他認為兩岸在經濟上是互補的,也是可以合作的。若再從民族的觀點來看,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關係可以在和平中尋求發展。言談中,他並未提及「一國兩制」,也未表達兩岸統一的急迫性。由於他提及了兩岸可以在和平中尋求發展,並且也提到兩岸都是中國人,因此我回答他說,我認為目前和平發展涉及兩岸人民對主權的認識,因為絕大多數的台灣同胞都認同我們的憲法所顯示的主權。令我非常驚訝的是,他立即說,你們憲法中所規定的中華民國領土還包括蒙古的全部領域,這不就是你們所認識的一中原則嗎?
與這些中共領導高層官員接觸後,感受到對岸的領導人是務實的,大陸並不具有種僵化的急統立場,他們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可以談的。回台後,我向中國國民黨連戰主席報告此事,從擔任行政院長時開始,連主席就認為兩岸應該追求雙贏,因此兩岸之間也應該建立溝通管道,尋求共識。
二○○四年大選後,依連先生指示,與指定的幕僚們開始著手安排訪問大陸事宜。經過縝密的幕僚作業之後,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連戰先生飛抵大陸,正式展開為期八天的和平之旅,之後進行兩黨會談,並發表新聞公報,達成五點共同願景: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恢復兩岸協商;二、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三、促進兩岸在經貿交流和共同打擊犯罪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推進雙向直航、三通和農業交流;四、促進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協商;五、建立國共兩黨定期溝通平台。
連戰先生此行破冰之旅獲得國內與國際極大之肯定與回響,也降低了當時兩岸緊張情勢,化干戈為玉帛。回想起這段往事,我必須說明,多年奔波穿梭兩岸,紹章是非常盡心盡力的。
值得新政府三思的兩岸戰略思考
目前新政府上任,我認為中共方面對於民進黨的台獨立場,以及對蔡總統內心真正想法,是有所疑慮的,這點,蔡總統當能理解。因此,我認為連戰先生當初與中共達成的五點願景,以及馬英九總統就任後根據兩岸共識的原則下,陸續簽訂二十餘項協議,可以說為兩岸關係奠下良好之基礎。在此基礎上,新政府應該排除意識型態,以台灣人民為重、經濟發展為先,方是人民之福。
此次,紹章以學術的眼光、穿插個人敏銳與專業之觀察,例如本土化是假議題、九二共識新賽局觀察,以及別具心裁整理的表格……等等,寫下十八萬字巨作,非常值得關心與研究兩岸發展人士參考。尤其是第七章節「台灣的戰略思考」,言之有物,可謂「諍言議國是,寸心繫民情」,值得新政府官員三思。我與紹章並肩工作兩岸事務多年以來,本人爰以這段回憶,對於他巨著中所表達的憂國愛土情懷深表敬意。
導讀
透視兩岸根源的好書蘇起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前國安會祕書長
在一般的民主社會裡,任何重要議題必然會成為政府及民間研究討論的焦點。譬如在美蘇冷戰時期,美國的文字與電子媒體經常大幅報導與蘇聯相關的事務,而政府與民間智庫及大學也投注大量經費在蘇聯研究上。眾多卸任的政府官員與資深記者或作家執筆為文、著書立說的熱情一點都不會輸給在學院裡教書的學者。
現在中國研究當道,我們看到美國的學媒界出現同樣強度的悸動。除了媒體報導外,許多高層官員在離職後紛紛發表回憶錄,公開回顧他們如何處理包括美中關係在內的重大議題。有的媒體甚至還允許駐北京記者在調離原職後繼續帶職留薪一段時間,專心寫下他在中國大陸採訪的所見所聞。隨著美中民間交流的熱絡,其他領域的人士也開始書寫他們的大陸生活經驗。這些深度研究不但提升美國公民政策討論的品質,也替華府的政策制定提供深厚的思考基礎。
反觀台灣,一方面幾乎所有人一致認為兩岸關係對台灣的現況及未來最為關鍵,但另一方面與兩岸有關的研究卻貧乏得難以想像。大部分人好像都只「討論」,而沒有「研究」兩岸關係。儘管我們掌握同文同種及大量民間交流的絕對優勢,但學術界相關的著作明顯不足,而退休官員及資深媒體人或作家也大多惜墨如金。正因為沒有以「研究」做為基礎,兩岸關係及大陸政策的「討論」很容易就被片面局部的甚至根本錯誤的資訊所誤導。在沒有足夠資訊的情況下,我們看到與台灣安危榮枯這麼直接相關的兩岸議題卻經常被感性牽著走,而不是根據理性來思考,著實令人擔憂。所幸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馬紹章的新書《走兩岸鋼索》為我們彌補了部分的缺憾。
全方位的理解兩岸矛盾
紹章兄出身於基層貧寒的芋頭番薯家庭,憑著自身的努力,後來不僅擁有美國名校的博士學位,受過完整的學院訓練;更重要的,他還曾在連內閣與馬政府核心參贊機要,並親自操刀許多重要文件、聲明、與領導人講話的起草。他的宏觀見解、對大局的掌握、對問題輕重的拿捏、對事實精確性的講究、對中外典故的熟悉,對文字技巧的靈活運用、再加上不時帶有感情的筆觸,使得他起草的文稿備受青睞。不誇張的說,過去二十年台灣政壇許多一再被人引用的重要文件,其實都是他深夜絞盡腦汁的成果。難得的是,他具有強烈的奉獻家國的情懷、及謙沖自抑的性格。因此除了極少數人外,很少人知道紹章兄其實一直是連馬時期有實無名的「首席文膽」。
轉任海基會的那幾年,他由幕後走到台前,與對岸及國內不同黨派的人士頻繁接觸。他思慮縝密及溫和圓融的特質讓他每次都很順利完成長官交付的任務。同時他也得以近距離觀察中國大陸的方方面面,以及台灣內部不同勢力與對岸交往的實際過程。這些難能可貴的工作歷練加上他的深厚學養,使得這本新書不僅接上地氣,也具備獨特的廣度及深度。
《走兩岸鋼索》從台灣不可移動的客觀定位,談到流動不居卻力大無比的主觀意識;從民進黨的DNA談到溫水煮青蛙渾然不覺的國民黨,再深度剖析「你所不知道的中國大陸」;最後還從中共對台政策的五大邏輯,談到台灣應有的戰略思考。全書雖長,但因文筆流暢,讀來頗有一氣呵成之感,絲毫不覺吃力。在台灣特殊的政治與人情生態下,全書還不時出現一般看不見,或看見卻不敢直言的論點,更讓人深感佩服。
其中占據全書篇幅四分之一的中國大陸專章最能看出紹章兄的學養功力。他不是一般定義下的大陸研究專家,但他融合西方基本學術訓練、實際政府工作的閱歷、親身參與兩岸眾多事務的第一手觀察,以及中外典籍資料的廣泛閱讀,再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寫出他對中國大陸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的全方位觀察。除了文筆一流外,無論架構、鋪陳、或論點都屬上乘,非常值得一讀。
紹章兄說的對,就像人不能選擇他的出生家庭,台灣也不能選擇它的地理位置。換句話說,除非把台灣島向太平洋移動一千公里,否則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必須處理好兩岸關係。這是台灣立身處世的必要條件。
紹章兄做為深度參與的過來人,撰此新書協助台灣處理這個重大課題,並提供了大量思考研究的養分。敬佩之餘,樂意大力推薦,以嚮「天下文化」眾多高水準的讀者。
自序
思索台灣的未來馬紹章
這是第一章,卻是最後動筆的一章;雖是最後動筆,卻也是一開始就在心中時時縈繞徘徊。
朋友的小孩從美國唸了文法科的博士回國,到某學術機構謀職,面試時被問的第一句話竟是:「你是哪裡人?」聽朋友講述這件事時,我感到震驚,沒想到街頭巷尾與學術殿堂的距離如此之近!突然間,我想起當兵時站衛兵,看到有人接近,立刻問口令。口令,就是暗號的意思,答對就是自己人。
面試,難免會問哪裡人,但不應該是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問哪裡人,在台灣,會讓人有不知如何回答的不知所措,因為每個人對答案的定義和想像並不相同。如果是你,如果是我,那要怎麼回答?在國外,被問到是哪裡人,很容易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