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北鳶

  • 254

內容簡介

當代最具大師潛力、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葛亮
首次追溯祖輩身世,敘寫家族故事
七年一劍,工筆再現民國「清明上河圖」
睽違已久的大時代,自由、智性、不拘一格!

 

王安憶、王德威、李歐梵、邱立本、紀大偉、施叔青、格 非、陳芳明、蔡素芬、駱以軍、韓麗珠、聶華苓、嚴歌苓 等
兩岸三地,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家一致肯定

 

站在江邊,他們看著船舶過往,傾聽遠處傳來有些鬆懈的汽笛聲。略渾濁的江水,忽而激盪,將一葉漂浮的舢板拋起,又落下。這時,太陽已經悄然西沉。天際有一重火熱的餘暉,幾乎燒灼了他們的眼睛。然而,終於還是黯淡下去,被雲靄一點點地吞噬,斂入暮色。
暮色中,他們望見了一只風箏,飄在對岸某幢建築的上空,孤零零的。飛得並不穩,在肅殺的秋風裏頭,忽上忽下,有一個瞬間,幾乎要跌落。他們摒息看著,看了許久,直到這只風箏遠遠飄起,越來越高,漸消弭於他們的視線。
──《北鳶》

 

小說開端於上世紀二○年代,以主人公盧文笙的成長起筆,襄城商賈世家盧氏與沒落的士紳家族馮家的聯姻為主線,書寫中國最為豐盛起伏的斷代。
笙哥兒自幼酷愛的風箏,猶如命運引線:直魯聯軍煊赫未幾,淡出歷史;華北入寇,梨園名角命若琴弦,文化菁英風骨激揚。經歷多舛人生,文笙終與馮家三小姐仁楨相遇相知,緣定於亂世。政客、軍閥、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群落交織,在葛亮筆下復活再現,靈動勾勒出一幅民國社會的生態圖景。渾然磅礴,細緻入微,筆觸起落之間無不映照大時代的風雲翻湧。

 

《北鳶》是葛亮繼《朱雀》之後,書寫近現代歷史、家國興衰「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題為《北鳶》,出自曹寅《廢藝齋集稿》中《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冊。曹公之明達,在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字裡行間,坐言起行。雖是殘本,散佚有時,終得見天日。管窺之下,是久藏的民間真精神。

作者

葛亮
 

1978年出生,原籍南京。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作品出版於兩岸三地,著有小說《朱雀》、《七聲》、《謎鴉》、《浣熊》、《戲年》、《北鳶》,電影隨筆《繪色》等,並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曾獲2008年香港藝術發展獎、首屆香港書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家書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8~2009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朱雀》獲選「亞洲週刊全球華文十大小說」。
電子信箱:age307@yahoo.com

目錄

序 葛亮的《北鳶》  王德威
自序 時間煮海

 

楔子
第一章
孩子
抓週
天津
立秋
寓公
家變

 

第二章
新年
僑民
祖先
先生
青衣
風箏

 

第三章
少年
本命
熙靖
醫院
雅各
故人

 

第四章
祕密
姊姊
清明

 

第五章
遠行
耀先
克俞
萬象
思閱

 

第六章
慧容
重逢
和田
蠻蠻

 

第七章
楊樓
歸來
流年

 

第八章
盛世
流火
蘇舍
江河

 

尾聲

序/導讀

自序
時間煮海

 

這本小說關乎民國,收束於上世紀中葉。
 

祖父在遺著《據几曾看》中評郭熙的〈早春圖〉,曰「動靜一源,往復無際」。引自《華嚴經》。如今看來,多半也是自喻。那個時代的空闊與豐盛,有很大的包容。於個人的動靜之辯,則如飛鳥擊空,斷水無痕。
 

大約太早參透「用大」之道,深知人於世間的微渺,祖父一生與時代不即不離。由杭州國立藝專時期至中央大學教授任上,確乎「往復無際」。其最為重要的著作於1940年代撰成,始自少年時舅父陳獨秀的濡染,「予自北平舅氏歸,乃知書畫有益,可以樂吾生也。」這幾乎為他此後的人生定下了基調。然而,舅父前半生的開闔,卻也讓他深對這世界抱有謹慎。晚年的陳獨秀,隱居四川江津鶴山坪。雖至遲暮,依稀仍有氣盛之意,書贈小詩予祖父:「何處鄉關感亂離,蜀江如几好棲遲。相逢鬚髮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不久後,這位舅父溘然去世,為生前的不甘,畫上了一個悽愴的句點。同時間,也從此造就了一個青年「獨善其身」的性情。江津時期,祖父「終日習書,殆廢寢食」,「略記平生清賞。遑言著錄」。祖父一生,無涉政治。修齊治平,為深沉的君子之道。對他言,可無愧於其一,已為至善。祖父的家國之念,入微於為兒女取名,我大伯乳名「雙七」,記「七七事變」國殤之日。而父親則暱稱「拾子」,誕生時值一九四五年,取〈滿江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之意。這些時間的節點,成為他與世代間的聯絡,最清晰而簡潔的注腳。
 

及至多年後,祖父的編輯,寄了陳寅恪女兒所著《也同歡樂也同愁》等作品給我,希望我從家人的角度,寫一本書,關於爺爺的過往與時代。我終於躊躇。細想想,作為一個小說的作者,或許有許多的理由。一則祖父是面目謹嚴的學者,生平跌宕,卻一步一跬、中規中矩;二則他同時代的友好或同窗,如王世襄、李可染等,皆已故去,考證功夫變得相對龐雜,落筆維艱。但我其實十分清楚,真正的原因,來自我面前的一幀小像。年輕時的祖父,瘦高的身形將長衫穿出了一派蕭條。背景是北海,周遭的風物也是日常的。然而,他的眉宇間,有一種我所無法讀懂的神情,清冷而自足,猶如內心的壁壘。
 

以血緣論,相較對祖父的敬畏,母系於我的感知與記憶,則要親近得多。外公,曾是他所在的城市最年輕的資本家。這一身分,並未為他帶來榮耀與成就,而成為他一生的背負。但是,與祖父不同的是,他天性中,隱含與人生和解的能力。簡而言之,便是「認命」。這使得他,得以開放的姿態善待他的周遭。包括拜時代所賜,將他性格中「出世」的一面,拋進「入世」的漩渦,橫加歷練。然而,自始至終,他不願也終未成為一個長袖善舞的人。卻也如水滴石穿,以他與生俱來的柔韌,洞貫了時世的外殼。且行且進,收穫了常人未見的風景,也經歷了許多的故事。這其間,包括了與我外婆的聯姻。守舊的士紳家族,樹欲靜而風不止,於大時代中的跌宕,是必然。若存了降尊紆貴的心,在矜持與無奈間粉墨登場,是遠不及放開來演一齣戲痛快。我便寫了一個真正唱大戲的人,與這家族中的牽連。繁花盛景,奼紫嫣紅,賞心樂事誰家院。倏忽間,她便唱完了,雖只唱了個囫圇。謝幕之時,也正是這時代落幕之日。
 

本無意鉤沉史海,但躬身返照,因「家」與「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還是做了許多的考據工作。中國近代史風雲迭轉。人的起落,卻是朝夕間事。這其中,有許多的枝蔓,藏在歲月的肌理之中,裂痕一般。陽光下似乎觸目驚心,但在晦暗之處,便了無痕跡。這是有關歷史的藏匿。
 

寫了一群叫做「寓公」的人。這些人的存在,若說起來,或代表時代轉折間,輝煌之後的頹唐。小說中是我外祖的父輩。外公幼時住在天津的姨丈家中。這姨丈時任直隸省長兼軍務督辦,是直魯聯軍的統領之一,亦是頗具爭議的人物。於他,民間有許多傳說,多與風月相關。1930年代,鴛蝴派作家秦瘦鷗,曾寫過一部《秋海棠》,其中的軍閥袁寶藩,以其為原型。此人身後甚為慘澹,橫死於非命。整個家族的命運自然也隨之由潮頭遽落,瓜果飄零。少年外公隨母親就此寓居於天津義租界,做起了「寓公」。「租界」僅五大道地區,已有海納百川之狀,前清的王公貴族,下野的軍閥官僚,甚至失勢的國外公使。對這偏安的生活,有服氣的,有不服氣的。其間有許多的砥礪,文化上的,階層與國族之間的。只是同為天涯淪落人,一來二去,便都安於了現狀。
 

這段生活,事關上世紀2、30年代的中國。北地禮俗與市井的風貌,大至政經地理、人文節慶,小至民間的穿衣飲食,無不需要落實。案頭功夫便不可缺少。一時一事,皆具精神。在外公家見過一張面目陳舊的紙幣,問起來,說是沙俄在中國東北發行的盧布,叫做「羌貼」。我輕輕摩挲,質感堅硬而厚實,知道背後亦有一段故事。復原的工作,史實為散落的碎片,虛構則為黏合劑,砌圖的工作雖耗去時間與精力,亦富含趣味。

 


葛亮的《北鳶》/王德威

 

葛亮是當代華語小說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他早期的《謎鴉》、《七聲》,有世故練達的故事,也有簡單清純的敘事,已經可以看出一位青年小說家的造像。2009年,他推出第一部長篇《朱雀》,縱寫南京現代史裡的兒女情事,細密纏綿,並且點染出宿命色彩,是近年少數關於城市歷史的野心之作。
 

葛亮新作《北鳶》耗時七年完成,描寫民國的風雅和動盪,人物細膩典雅,情節錯落有致,收放之間,恰如貫穿全作的風箏意象。如同《朱雀》,《北鳶》仍然充滿傳奇色彩。家族的興衰、時代的動盪、亂世的情愛無一不備。不同的是,抒情意境大為提升。葛亮這回沉住氣,寫出一種想像的民國丰采,暗藏其中的凶險,以及終將來到的歷史嬗變。以淡筆寫深情,他的努力躍然紙上,必須給予肯定。
 

全書男女主角兩條線索交錯展開。比較起來,文笙部分比重稍重,因為設定這一人物內斂寡言,更需要作者的慧心,凸顯他經歷轉折的動機和情緒。尤其是他在校左轉的部分。仁楨是理想的民國女子,她聰慧大度的「範兒」,寫來是要讓讀者心嚮往之的。
 

文笙、仁楨兩人的因緣當然動人,但就像故事篇首暗示,他們注定歷經滄桑。《北鳶》後半段的節奏由徐而蹙,呼應了時代的脈動。尤其到了上海部分,故事急轉直下,戛然而止,留下許多線索。事實上,細心的讀者在小說的開端部分,已經可以意會到文笙、仁楨日後的遭遇。小說結尾呼應小說開端文笙個人出生的背景,不容錯過。
 

《北鳶》的故事完而未完,而哪一個時代的故事又有必定的結局?唯有驀然回首,往事歷歷,猶如斷線遠揚的風箏,忽遠忽近,帶來無限顧盼期望,終究悵然消失。作為小說家,葛亮寫出了一個奇異的時代故事,他自己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時代故事。
 

經過《朱雀》、《北鳶》兩部小說的磨練,一種屬於葛亮的敘事抒情的風格,已經隱然成形。當代作家競以創新突破為能事,葛亮反其道而行,他遙想父祖輩的風華與滄桑,經營既古典又現代的敘事風格。他的小說美學以及歷史情懷獨樹一幟,未來的成就值得期盼。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84630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6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