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

兩場帶領台灣人看見民主的運動,兩個學運世代的映照、合作與反思
  • 24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兩場帶領台灣人看見民主的運動
兩個學運世代的映照、合作與反思

 

《學運世代》全新增訂版

完整收錄 太陽花學運領袖  陳為廷  專訪文章

特別收錄 野百合學運領袖 范雲

以及林佳龍、羅文嘉、陳信行、段宜康、顧玉玲等十三篇文章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
相隔二十四年,1990年與2014年的兩次大規模學運後,
兩個世代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
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只是回顧八○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全新增訂的《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更加入太陽花世代的人物訪談。從野百合到太陽花,不論他們是映照、銜接、輪替或合作,他們已經為台灣社會散發出益加灼熱的光芒。

 

這是一本關於兩個學運世代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野百合學運的認知圖騰。而二十四年後,遍地綻放的「太陽花」則開出截然不同的成果與感動。野百合世代如何看待過去二十四年的生命歷程?又如何看待太陽花世代的崛起?且讓我們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兩個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書除了重新增訂探討八○年代到野百合學運的重要著作《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外,更增加三一八學運爆發以來,作者對於前後學運世代彼此合作的觀察。除此之外,本書還新增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的獨家專訪文章,野百合學運領袖范雲以及林佳龍、羅文嘉、陳信行、段宜康、顧玉玲等人共十三篇文章,為台灣八○年代至今的學運世代留下精彩見證與紀錄。

目錄

【二○一四年.新版自序】我們跑贏自己了嗎?

【二○○一年.舊版自序】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

 

【序篇】從野百合到太陽花

野百合到太陽花的世代合作  ╱何榮幸

花開的時候  ╱范雲

「預演式的政治」──看24年前後的學生抗議  ╱陳信行

學習當家做主是一輩子的事  ╱駱明永

專訪陳為廷:野百合的啟蒙影響,太陽花的檢討反思

 

【第一篇】野百合學運的眾聲喧嘩 
第一章:學運世代這種人

第二章:看見學運世代

第三章:惡魔黨被打倒了,然後呢? 
第四章:學運世代的腳印

第五章:下一回風起雲湧

結語:和自己賽跑──學運世代的下一個十年 
 

【第二篇】野百合看太陽花:太陽花崛起與二十四年來的見與思

林佳龍:不斷「開路」,活出自我

段宜康: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我的心情──「讓路」

顧玉玲:不清算歷史,還是會重覆犯錯

李文忠:沒有能力打破遊戲規則,只好繼續跑攤

羅文嘉:回首

鄭文燦:真誠的力量,推動歷史的進步

周奕成:關於學運世代的筆記

陳裕鑫:不斷被喚醒,又不斷陷入沉睡的小巨人

 

【第三篇】野百合世代的第一個十年與近況
【檔案一】林佳龍:我給自己兩年時間來了解國家運作
【檔案二】馬永成:現在沒有「政治正確」的問題了
【檔案三】郭文彬:不要老記得做過什麼,革命是論件計酬的
【檔案四】曾昭明:外界過度誇大我們的決策權力 
【檔案五】周奕成:我除了造反、選舉,其他什麼都不會
【檔案六】顏萬進:我的人生哲學是「隨波逐流」
【檔案七】鍾佳濱:我是在選垃圾袋,不是在選國代
【檔案八】田欣:台灣四百年移民史,有誰不是外來移民?
【檔案九】陳俊麟:我們把自己捧得太高,把過去講得太低
【檔案十】羅正方:我們這一代還沒有獨立人格
【檔案十一】林正修:馬英九找我當民政局長,其實蠻凶險的
【檔案十二】許傳盛:九二一時,我是社會局長也是受災戶
【檔案十三】丁勇言:我已經不會想當馬克斯或列寧了
【檔案十四】周克任:我曾在崩潰的邊緣中尋找自我
【檔案十五】翁章梁:老闆的政治命運和幕僚息息相關
【檔案十六】李文忠:如果只要討好支持者,我何必從政? 
【檔案十七】賴勁麟:我被安排在第四批準備被關名單
【檔案十八】王雪峰:感謝學運成就我的姻緣
【檔案十九】郭正亮:我在追求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力
【檔案二十】羅文嘉:我不會再自我膨脹,搞得傷痕累累
【檔案二十一】沈發惠:這個社會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改變了
【檔案二十二】李建昌:人頭黨員每個人都有,但不能用金錢選舉 
【檔案二十三】段宜康:你會發現自己喪失的東西愈來愈多
【檔案二十四】鄭文燦:學運世代以前像鬥魚、現在像鱒魚
【檔案二十五】劉坤鱧:我在北大的同學都是中共中上層官員
【檔案二十六】王時思:我想走出一條專業社運的路
【檔案二十七】邱毓斌:工人應該組黨,起碼組一個左一點的政黨
【檔案二十八】顧玉玲:如果沒辦法自我改造,還談什麼改變社會?
【檔案二十九】陳尚志:有些朋友想法沒進步,連笑話都一樣
【檔案三十】台邦.撒沙勒: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必須和「原奸」對抗
【檔案三十一】范雲:我回家就像在做族群田野觀察
【檔案三十二】林國明:我們一直在找學術與政治間的平衡點
【檔案三十三】陳志柔:我不會放棄中國研究這個領域
【檔案三十四】徐永明:單靠熱情燃燒,不夠照亮前方
【檔案三十五】孫瑞穗:我們這一代女人比男人更堅強快樂
【檔案三十六】施威全:罵他們「統派」是侮辱了中國人民
【檔案三十七】陳正然:網路沒辦法改變真實世界的不公平
【檔案三十八】方凱亮:每個人都該問自己,到底想過什麼生活?
【檔案三十九】劉一德:跟周伯倫去酒家,才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
【檔案四十】陳裕鑫:寫了上千萬字,到底改變過什麼? 
【檔案四十一】周家齊:我以前兇的不得了,缺乏應有的厚道
【檔案四十二】陳豐偉:現在校園反而更加退化保守

序/導讀

自序

 

我們跑贏自己了嗎?             

 

每一個世代,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二○○一年《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出版後,我陸續看到相關討論,其中又以在社運與學術領域的野百合世代反思最為深刻。因此我曾一度動念,希望以「學運世代進入社會的第二個十年」為主軸,並以在社運、NGO、學術等領域奮鬥的野百合世代為主體,做為「學運世代二部曲」的採訪書寫方向。

 

然而,人生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當我忙碌於新聞工作及其他出版計畫時,野百合世代踏入社會的第二個十年就這樣匆匆流逝。

 

生命不斷向前走,固然是「學運世代二部曲」難以成形的關鍵理由,但夜闌人靜時捫心自問:究竟是我們這個世代改變了社會?還是社會改變了我們?清晰的答案,更是難以就此議題再度提筆的幽微因素。

過去十四年,學運世代從政者(絕大多數投身綠營)歷經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挫敗,其中有些人更身陷弊案甚至鋃鐺入獄。對照一九八○年代學運到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的青春反叛,以及民進黨執政初期的意氣風發,學運世代從政者令社會失望的程度,實在不勝唏噓。

 

而在其他領域奮鬥的學運世代,雖然能夠保有較多的理想性,進行更長期的社會改革工程,但在歷經理想與現實的劇烈碰撞後,是否還能保有如同進入社會第一個十年的熱情與初衷,恐怕也有疑問(當然包括我自己在內)。

 

在如此自我觀照與心情變化的過程中,去年十二月,我收到時報出版社寄來的《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最新銷售報表,突然發現僅剩六本庫存,也就是此書即將絕版。

 

雖然「學運世代二部曲」的計畫已難實現,但在敝帚自珍,不希望此書就此絕版的心理下,我跟時報出版社的鍾岳明聯絡,探詢此書再版的可能性。岳明立即回覆時報出版社已在討論,希望促成雙方續約合作。

 

由於新聞工作繁忙,雙方雖已有再版共識,但並未進一步聯繫。到了今年三月太陽花學運爆發後,時報出版社人文科學線主編李筱婷來信,爭取此書由時報出版社續約再版,當時人在金門出差採訪的我,才開始具體思考再版事宜。

 

人生無巧不成書,之前曾經數度合作的老友余宜芳,在此時接任時報出版社總編輯,讓此書再版的速度加快。也因為在太陽花學運後出書,就算只是增訂版,仍勢必與太陽花學運有某種互動與連結。

 

宜芳、筱婷、岳明和我討論後認為,野百合世代確實有不少人參與太陽花學運,並以各種方式進行世代合作,因此增訂版割捨舊版中已失去時效的「學運世代組曲」單元,加入「從野百合到太陽花」視野,應屬自然連結而不致突兀;再者,太陽花學運領袖之一的陳為廷,曾強調受到《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一書重要影響,若專訪陳為廷談兩個世代的互動,亦有其特殊意義。

 

陳為廷是在二○一二年發表〈我們如何反旺中?〉一文時指出:「開頭說一個祕密。其實,我是《中國時報》的忠實讀者。從高一那年,翻到何榮幸寫的《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開始,我就對時報的記者抱持好感,認識到:在台灣這個紛亂的媒體環境裡,還有一群媒體工作者,在這個報紙上努力。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每天讀《中國時報》。期待每天的副刊、論壇、或專題版文章。……」這篇文章後段,陳為廷描述了對於中國時報在旺旺集團接手後的失望,進而呼籲讀者參加當年九一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此次專訪陳為廷後,我才進一步知道,《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是他的啟蒙書籍,直接促使他在高二時製作《建中青年》的學運專題,然後一路走向學運與社運之路。

 

如同我在《學運世代》舊版中強調的,野百合學運領袖並不能代表所有參與者,陳為廷當然也無法代表所有太陽花世代。此篇專訪顯示從野百合到太陽花確有某種世代連結,但並非代表太陽花學運發言,是必須先向讀者說明之處。

 

其實,《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增訂版的意義,就在於太陽花學運對於台灣不同世代帶來的重大刺激──野百合世代感受尤為深刻。

儘管學運世代的表現評價不一,但仍在社會各部門扮演重要角色(今年底亦有林佳龍參選台中市長、鄭文燦參選桃園市長,以及李文忠參選南投縣長)。進入社會超過二十年後,他們紛紛走過人生與職場的成熟階段,來到重新思考生命價值、自問是否仍有雄心壯志的另一個關鍵轉折。

 

此刻回頭檢視我在《學運世代》舊版第一篇結語強調的標題:「和自己賽跑──學運世代的下一個十年」,每個世代,都不需要跟其他世代比較,只需要跟自己賽跑,野百合世代的朋友們都可自問:我們已經跑到哪裡了?

 

陳為廷寫下〈我們如何反旺中?〉一文沒多久,我告別待了十二年的中國時報(事實上,我是在離開中時後才偶然看到這篇文章)。儘管對於這家報社充滿濃烈情感,但無法接受新的報老闆處理涉己新聞時公器私用,因此寫下〈北風與太陽〉一文明志。這是我跟自己的賽跑,沒有名次,只跟自己比輸贏,只有能否對自己交待的衝刺。

 

我相信很多野百合世代的朋友們也是如此,在依舊眾聲喧嘩的不同生命情懷中,感受太陽花世代青春無敵、生猛有力的刺激,然後回到自己的社會位置,但求莫忘初衷、無愧於心,好好完成一場只跟自己競爭的漫長賽跑。

   

就像李宗盛從年輕時候所寫的〈和自己賽跑的人〉,到過去兩年拿下金曲獎年度歌曲的〈給自己的歌〉與〈山丘〉所描述的心境。不論是否「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或是「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從野百合到太陽花世代,「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不必瞻前顧後,永遠只需要問自己:我們跑贏自己了嗎?

 

二○一四年七月二日  台北士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6018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