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Amazon暢銷書排行榜商業書類第一名
Simple,新世代贏家的關鍵字
LINE成功的原因,不在它與眾不同
而是因為它簡單,且完全符合市場需求
全球最受歡迎通訊軟體LINE首度公開成功之道!
深入剖析LINE的產品開發、用人哲學、經營之術
不需要計劃
不必共享資訊
不必提高士氣
不追求差異化
不以創新為目標
將100%的力量,用在1%最重要的事情
面對網路時代的瞬息萬變,縝密的規劃和操練不再奏效
你要如何站穩腳步、掌握未來?
LINE前任CEO森川亮首度公開經營法則________
簡化思考,拋開所有表面的需求
商業的本質就是持續提供使用者真正想要的東西,
首先,必須找到有能力也有熱情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手,
同時,還要打造能夠讓高手盡情發揮的環境,
此外,一切都不需要,都應該捨棄!
企業經營者必讀!
SIMPLE簡單,就是LINE的成功之道!
LINE不需要大人物 因為有權力的上位者往往不懂第一線的真實狀況!
LINE不制訂計畫 因為按表操課,只會讓員工疏於應變!
LINE不追求差異化 消費者要的不是「差異」,而是產品價值!
LINE不追求創新 而是專注於滿足眼前的消費者需求!
所有上班族必讀!
SIMPLE簡單,就是你的成功之道!
毋需追求金錢與名聲 因為這兩者皆會阻礙你成長!
毋需察顏觀色 比起職場內的壓力,你更該怕的是消費者!
毋需成為專家 一味追求技術上的精進,只會脫離工作的本質!
毋須害怕不安 正因未來充滿未知數,所以才有無限可能
目錄
推薦文 簡單思考並不簡單 鄭緯筌
簡單思考就是突破框架的金鑰 張天立
前言
第一章 商場不是「戰場」
1「熱忱」才是成功的要件
帶著使命感,極力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2商業的本質是什麼?
「需求者」與「供應者」的生態系統
3商場不是「戰場」
該在意的不是敵手,而是使用者
4經營不是「管理」
自由才是創新之本
5不以「錢」為出發點
必須專注於價值的創造
6公司應以「人」為本
高手會吸引高手
第二章 發揮自己的「感性」
7工作是自己爭取來的
把「想做的事」當成工作
8不追求「名與利」
經常置身於能確實感受到成長的環境
9工作艱辛是必然的
能體會開花結果的「幸福」,才是專業
10發揮自己的「感性」
不必迎合公司或上司
11不必「察言觀色」
使用者的批判,比職場的批評更可怕
12不要當「專家」
努力,決不可偏離本質
13從「一無所有」開始磨練
人總是在缺乏資源時,才懂得思考
14經過深思熟慮,才會有「把握」
深思熟慮卻失敗,將是成功之母
15享受「不安」
未來充滿未知數,所以才有無限可能
第三章 「成功」就是不斷捨棄
16不要把公司變成「動物園」
打造一家鼓勵員工創造成績的公司
17「成功」就是不斷捨棄
提高自身市場價值的唯一方法
18有話「直說」
語意不清只會搞砸工作
19愈優秀的人,愈不會「吵架」
堅持「爭一口氣」的人,注定失敗
20「人事評量制度」力求精簡
愈是複雜反彈也愈大
21公司不是「學校」
獨立自主是教不來的
22不必提高「士氣」
沒有幹勁的人稱不上專業
第四章 不需要「大人物」
23不需要「大人物」
真正的領導者,會用自己的夢想打動別人
24不需要「掌控」
現場人員就是最高決策者
25商業不需要「人情」
不要建立「依賴結構」
26不要具體化「經營理念」
徒具形式的理念會毀掉公司
27不規劃「願景」
與其預測未來,不如專注當下
28「戰略」一定要精簡
難以理解的指示,會使現場人員陷入混亂
29一味守成便無法進攻
下定決心捨棄「過往的成就」
第五章 無謂之事一概不做
30不需要「計劃」
就是因為有計劃,才不懂得變通
31不需要「行政管理人員」
不要區分計劃者與執行者
32光靠「制度」無法成功
標準程序會破壞創造性
33不需要「規定」
捨棄所有阻礙效率的事物
34不必召開「會議」
排除想增加會議的「人」
35不必「共享資訊」
知道太多無謂資訊只會自尋煩惱
第六章 不以「創新」為目標
36不追求「差異化」
使用者追求的不是「不同」,而是「價值」
37不以「創新」為目標
腳踏實地面對眼前的需求
38將「品質×速度」發揮到極限
捨棄創作者的自我滿足
39由「設計」主導
以使用的方便性為優先
40使用者不會告訴你「答案」
深入瞭解使用者的心聲,再自行思考
結語
序/導讀
對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利潤?員工福利?品牌?戰略?商業模式?
我認為以上皆非。這幾項當然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到底什麼才最為重要?
我的答案很簡單。
「不斷推出熱門商品」,僅此而已。
不斷推出熱門商品的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無法推出熱門商品的公司關門倒閉。古往今來,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就是這項簡單的法則。不論是「利潤」、「員工福利」或「品牌」,全是研發出熱門商品所帶來的結果,如果沒有熱門商品,「戰略」及「商業模式」不過是紙上談兵。因此,商業的本質只有一個:「持續提供使用者真正想要的產品。」
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答案也很簡單。
只招募充滿熱忱及能力、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員工,並且為他們打造一個無拘無束、得以將自身能力發揮到極致的環境。僅此而已。
只做必要之事,捨棄無用之物。
我至今所做的,便是貫徹這一點。
想得簡單一點----這是我的信念。
或許可以說,我不想給自己太多煩惱。
所謂煩惱,就是在不知不覺間陷入「那個很重要,這個也很重要」的困境,結果什麼也決定不了,無法採取任何行動。也可能像「多頭馬車」每件事都做,反而把力量分散掉。人充其量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想要展現成果,就必須全心投注在某一件事,不可以三心二意。
重點在於「思考」。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被表面的價值所惑。因此,一定要絞盡腦汁思考「本質是什麼?」找到核心關鍵後,就要捨去其他事物。人如果不想得簡單一點,就什麼都完成不了。
公司也是一樣。
既不可以犯下愚蠢錯誤,把表面的價值當作本質;也不可以讓「那個很重要,這個也很重要」這種想法分散有限的人才、資金、時間等資源,應該全心投注在「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這項本質上。我認為只有這麼做,才是讓事業成功的方法。
擔任LINE公司的社長時,我便下定決心:「規則只有一項,年齡、職經歷、職務都不拘,由充滿熱忱及能力、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人來主導,比其他公司早一步推出高品質的產品。」
打造出那樣的環境後,我也徹底摒除了會造成干擾的想法。不要受制於過去在MBA或閱讀經營書籍時學到的事物和一般常識,而是在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全心追求「實質」。於是,我訂出了下列方針。
「不必競爭」
「不規劃願景」
「不需要計劃」
「不必共享資訊」
「不需要大人物」
「不必提高士氣」
「成功就是不斷捨棄」
「不追求差異化」
「不以創新為目標」
「經營不是管理」
或許有人會很驚訝,的確,上述幾點都有違過往的常識。
但是LINE的開發團隊現在依然實踐這些方針。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在短時間內讓LINE發展成擁有全球數億名使用者的跨國服務平台。
我在二〇一五年三月三十一日,將LINE公司社長一職交棒給後進。
我曾經服務於日本電視台、索尼(SONY),並在二〇〇三年進入LINE公司的前身HanGame Japan公司,當時它是一家約有三十名員工的虧損公司。我那時候僅是一名三十六歲的普通職員,轉職來到這家公司後,年收入只有過去的一半,但我認為,HanGame Japan這家成立約三年的年輕公司,並不像一般大企業那樣受制於公司內部的阻礙,既沒有資金又沒有品牌號召力,有的僅是「熱情」與「智慧」,不正可以盡情追求「當前社會需要的事物」或「新事物」嗎?現在我仍十分懷念當年和夥伴不顧一切拚命工作的情景。
此後過了十二年。
我在這段期間經歷了多次失敗。
儘管努力裝得樂觀開朗,但是夜晚卻因為焦慮而輾轉難眠,也曾因為結果不如預期,而和下屬一起抱頭痛哭。
不過,從失敗中可以學到不少教訓。不,應該說,只有徹底苦思過「為什麼會失敗?」才能逐步接近商業的本質。我就是這樣不死心的一步一步走下去,才終於走到如今的境地。這十二年來的經驗,是我一輩子的財產。
趁著這回卸下社長一職,我希望能把過往的人生經驗、學到的種種與心中的想法,和更多商業人士分享,因而寫了這本書。書中同時記錄了這些年透過自己的簡單思考,實際摸索出做好工作,且在商業上獲致成功的重要關鍵。對將來感到茫然不安的年輕朋友,或者擔憂公司前途的經營者,或許可以從本書得到一些啟發。
當然,我還是後生晚輩,懇請各界不吝給予批評指教。如果能和更多人深入探討本質上的議題,對全球經濟發展略盡棉薄之力,將是我莫大的喜悅。
-------------森川亮
【推薦文2】簡單思考就是突破框架的金鑰/讀冊生活網路書店董事長 張天立
才翻開這本書,就發現森川先生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我推薦尋求創新的企業閱讀它。
本書開門見山就點出許多傳統經營學上的迷思,缺乏實驗精神與行動主義的企業,在網路帶來的浪潮下,註定黯然退場。「創新」是絕大多數企業,甚至是政府的口號。然而,究竟該如何實踐創新,而不是讓它淪為標語;又要如何掌握使用者的需求,讓網路成為企業成長與蛻變的契機。
森川先生透過本書與我們分享「如何簡單」的管理哲學,並佐以LINE的成長軌跡,舉出曾實際面對過的抉擇與挑戰。容我總結為三大要素:人才、環境優勢與行動力,並摒除造成干擾的、徒費功夫的枝節。
誠心推薦本書給受到重重規範禁錮,失去創新力的企業與組織,期待大家都能以簡單思考打破框架,展翅高飛。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