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
學會積極保護自己,也是孩子成長的功課!內容簡介
★韓國小學圖書館必選書籍
★國小低年級推薦讀物
★現代父母讚聲最大的繪本
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呢?
不要理他就好(x)——喜歡欺負人的孩子,越不理他,越想欺負你。
去跟老師說(x)——欺負人的孩子,會找老師看不到的地方。
→面對這個難題,我們得教導孩子的態度是:「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同學一直故意欺負我,
跟老師說也没用,我該怎麼做才好?
智冠是一個小學生,
他和另一個同學小碩,經常被班上身材壯碩的佑鎮欺負。
有次佑鎮甚至想打他們,幸好老師趕到兩人才沒事。
但之後佑鎮仍時不時找他們麻煩,讓智冠經常做惡夢。
某天智冠忍不住了,回家問爸爸:
「爸爸,我可以跟別人打架嗎?」
爸爸聽到後嚇了一跳,對智冠說:
「如果他先動手打你,你當然可以適當地保護自己。
但無論如何,都不可以隨便動手打人……」
聽完爸爸的一番話,智冠默默地想了好久。
隔天佑鎮再次找智冠和小碩的麻煩,
這次,他做了一個不同以往的決定……
學會積極保護自己,也是孩子成長的功課!
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朋友,與朋友的相處,也是孩子學習社交生活的開始。在學校裡,他們會遇到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這些朋友有些帶著善意,但也有不知玩樂分寸的孩子。
在《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繪本中,寫實地記錄了孩子們在學校遇到衝突的場景。不管孩子讀哪間學校?在哪個年級?都很有可能都會遇到愛欺負人的同學。有些事情在大人的眼裡,看起來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小問題;然而,但對孩子來說,卻是可能讓他不想上學、惡夢連連的嚴重大事,更何況很多是惡意的欺負,我們卻不知……。
當家長的,無法時時保護孩子,我們能做的,是在事前,或遇到事情時,教導孩子正確的應對方式。但過去成人的處理方法,總是「不要跟他玩就好」、「跟老師說就好」,然而這二種做法,都無法幫助孩子成長,也無法解決問題。
《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是一本,當孩子受到欺負時,孩子與家長溝通的橋樑。跳脫過去遇到霸凌事件消極的做法,本書教導孩子,以更積極的方式保護自己。
「被欺負時,該怎麼做呢?」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能進一步學習成長的機會。透過本書貼近真實的故事,孩子會知道面對不合理時,該怎麼做,學習判斷情勢,找到反擊的機會,學會為自己勇敢,同時也懂得同學間必須互相尊重和幫助。
繪者金永鎮在書中,把孩子們各種細膩的表情和動作描繪地栩栩如生,孩子們玩在一起時朝氣蓬勃的樣子、遇到不合理事情時害怕的表情,還有決心反擊時意志堅定的樣貌,都十分地細膩生動。帶領孩子閱讀之時,父母和孩子都能一同感受到主角心中情緒的起伏,感受到他的困境,書後的導讀,更帶領孩子和家長,一同討論相關的問題和做法。當孩子了解自己能怎麼做並實際運用到生活中後,在不知不覺間,就會建立起自信心,進而長出「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勇敢。
【適讀年齡】
★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自己閱讀;學齡前、低年級
★文字附注音,適合親子共讀,也適合孩子自己讀!
序/導讀
導讀
孩子得學會在真實世界如何保護自己
陶璽特教工作室創辦人/曲智鑛
在許多演講的場合中,當我與家長們討論孩子被欺負的問題時,總習慣先做一個調查。我會先問家長:「當你的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時,你們的態度如何?會鼓勵孩子反擊動手打回去的,請舉手。」突如其來的一問,通常都有接近半數的家長舉手表示同意。其實,就像這本繪本的書名《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一樣,美國心理學家坎農(Walter Cannon)在一九二九年提出人們在面對壓力時可能採取戰鬥或逃跑的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這屬於個體的自然保護機制。在自然界中,許多生物面臨危險時,也都有專屬的威嚇方式,我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
這本書要引導我們思考的是,孩子必須學會在真實世界該如何保護自己!以暴制暴一直以來都不是大多數教育人員所認同的方式,甚至有可能衍生出更大的衝突。不過有時候最好的防守其實是進攻,所謂的進攻也不一定就代表暴力,打人也只是反擊的其中一種形式而已。那麼,我們還能有哪些「反擊」的方式?與孩子共讀的家長與教師們,可以藉由故事脈絡,一起帶著孩子思考除了打人,還有哪些方式可以保護自己?該如何面對暴力?該如何與他人和平相處?當孩子能好好思考這件事時,他也就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標準與適當的社會技巧。
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常有機會陪伴他們渡過衝突的場景,我認為大人能否創造一個安全、尊重、互信的學習場域是重要的。每個人都會犯錯,錯誤本身也是重要的學習經驗。在我的教學場域中,不乏有孩子跟孩子之間鬧矛盾,甚至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就拳腳相向。而我會讓孩子在安全的狀況下,練習決定自己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記得有一次,兩個孩子突然間打起來了,我一面幫受傷的孩子止血,一面確認事情發生的經過。動手打人的孩子看到對方受傷整個人也慌張了起來,原來是被打的孩子先挑釁說要跟對方「決鬥」才釀成這起「意外」。了解事情的始末後,我立即告知家長並和兩個孩子一起練習如何面對並修正行為,還得為自己負責與承擔!我相信這件事情,對挑釁的孩子或是動手打人的孩子來說都是寶貴的學習經驗,重要的不僅僅是衝突,更重要的是衝突過後的反思與調整!
這個繪本故事中有幾個角色,有欺負別人的人(佑鎮)、保護別人的人(智冠)以及被欺負的人(小碩),我相信大家對於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不管是我們個人的成長經驗,或是正在陪伴孩子讀這個故事的爸爸媽媽們,都應該對於「被欺負」這件事有更多元的理解。建議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理解與分析三個角色所遇到的情況與內心感受,當孩子具備思考能力與同理心時,在決定如何保護自己時,自然會減少使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而選擇其他更好的「進攻」方式。同時告訴孩子,勇者不一定表現於外表,以內心堅定的意志( 不受他人影響),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才是勇敢的最高表現。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