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香港:破局與困局(思想40)

本期專輯「香港:破局與困局」,還有關注疫情的兩篇文章
  • 23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期的專輯是「香港:破局與困局」。香港由「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了持續超過半年的抗爭,引起全球關注,觸動了中港台的地緣關係,改變了香港的政治版圖。如今運動的激烈與激情暫時沉寂下來後,困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當下,回望幾個月前的一切,頓然有一種不真實、不確定的感覺,到底一切都成過眼雲煙?還是化成潛流留待日後再次爆發?

幾位論者雖然立場及關懷迥異,但都指出了此次運動作為「非常態政治」的一面。不單原有的政治秩序無法運轉,運動的激烈抗爭手段更衝擊倫理、道德規範及底線,也引發更多暴力、更大規模的警察打擊,數以千計示威者被捕,這都是香港前所未見的。同時,運動也無法重建早已失效的政權與社會互動機制,更遑論政治解決與改革方案,卻把政權的管治權威推向更深的危機。

在原有大局已破、懸疑未決、前景不清之際,專輯的五篇文章從幾個方面點出香港「非常態政治」的意義,但絕無蓋棺定論之意,反而指出當下為居間、膠著、過渡的時刻。在這樣的困局中,我們都需要有著與它共存的耐性,以及克服它的日常鬥志。

本期還有對疫情關注的兩篇文章,以及其他學術論文。

作者

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何乏筆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林滿紅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康寧

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郭亞珮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歷史系資深講師

呂大樂

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

王超華

居美獨立學者

龔立人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陳景輝

香港文化和政治評論撰寫人

葉蔭聰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曾金燕

以色列海法大學亞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徐振國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東吳大學政治學系退休教授

許偉恒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畢業,現職中學教師

 

南京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郭于華

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目錄

國安危機與自由主義的存續(吳玉山)
中華民國的規範性價值:從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的民國經驗談起(何乏筆)
貨幣、圖像與國家:中華民國的臺灣化,1945-2002(林滿紅)
台灣是否能發展出自己的民主理論?:以鄧育仁的「公民儒學」為考察對象(陳康寧)
《學衡》與西方保守主義思想傳統:兼論「人道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現代命運(郭亞珮)

香港:破局與困局
社會運動不能轉化 其實是個問題(呂大樂)
回望香港2019(王超華)
一個神學彌賽亞與反《逃犯引渡條例》抗爭的相互閱讀(龔立人)
浪漫想像中的青年、末日和救贖(陳景輝)
直面香港這場「不知節制」的運動(葉蔭聰)

思想訪談
對話劉紹華:「防疫」中國(曾金燕)

思想評論
《未竟的奇蹟》未竟處:理論視野的拓寬與歷史縱深的加強(徐振國)
陳寅恪先生晚年學術論文釋證(許偉恒)
「中國話語」抑或「超越中西」:史學應摒棄研究中的「民族驕矜之氣」(胡 成)
極權統治的民情基礎:讀《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的私人生活》(郭于華)

致讀者

序/導讀

致讀者

這是一個驚惶失措的世界。新冠病毒在幾個月內橫掃全球,數百萬人罹病,幾十萬人死亡。疫情期間幾大洲的封城鎖國,嚴重擾亂了數十億人生活的各個方面,經濟上的停滯損失更難估計。防疫抗疫也在各國內部強化了政府的管制權力,在國際之間升高了緊張衝突,日後世界秩序的重整會是什麼面貌,能夠樂觀的理由不多。

由於疫情來得突然,本期《思想》未能及時組織文章,探討這場浩劫的方方面面。幸而吳玉山教授原先已經應邀撰文,根據中華民國的憲政歷史,檢討兩岸之間的國家安全危機對憲政主義的挑戰。有見於各國政府為了抗疫,往往必須逾越常態的憲政權限,他的專文也延長視野,討論到了疫情在「安全」與「自由」之間所製造的緊張。他在本期的大作,值得讀者重視。

劉紹華教授長期研究中國大陸的公共衛生以及傳染病管控,著作在專業領域與廣大讀者間素負盛名。這次新冠肺炎首先在武漢爆發,中共政府面對前所未見的病毒快速傳染,從開始時的遲鈍、隱瞞,到後來以雷霆手段和舉國體制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其間的是非功過令各方爭議不休。本期發表曾金燕博士與劉紹華的對談,對於相關問題有深入的討論。紹華論及防疫所涉及的汙名與倫理問題,格外令人儆醒。

去年下半年,為了「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香港捲入持續超過半年的抗爭,其激烈程度引起全球的矚目。本刊一向關注香港問題,曾先後在19期與26期兩度推出過香港專輯,因此針對去年的情勢,也約請嶺南大學葉蔭聰教授幫我們規劃專輯。過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香港的局面稍告沉寂,但近日中國人大通過香港地區國家安全法,爭議又告爆發。此時本刊第三度推出香港專輯,希望有助於各方反思香港抗爭的路線與倫理。

在台灣,「中華民國」四個字所代表的歷史、體制、價值,以及情緒均非常真實卻又曖昧模糊。從總統、政府到主要政黨,都是在中華民國招牌之下存身與運作,但他們處處避諱這個尷尬的國名。中華民國在當下代表著什麼,在過去成就過什麼,在未來又能發揮什麼作用,也很少進入學界以及社會的公共討論。由於統、獨加上中共的三方夾殺,「中華民國失語症」堪稱是中華民國治下台灣的集體心理狀態。

從楊儒賓教授的《1949禮讚》出版之來,謫放於烏有之境多年的「中華文化」再度取得了台灣的合法身分,本刊曾在25期以「在台灣談中華文化」為題,在30期針對楊儒賓的「民國南渡」說,先後推出過兩次專輯。但在台灣談中華文化,豈能迴避「中華民國」?可是要面對中華民國,在論述時固然捉襟見肘,在政治上也如接過燙手的山芋。結果,來自德國、生根中華民國的何乏筆教授,由於少了包袱,反而可以率直地探討中華民國的理念,尋找其潛在的能量。本刊樂於開拓有關中華民國的反思與論述,特別是「中華民國」今後在海峽兩岸的意義。歡迎各地朋友貢獻己見。

最後,值此疫病未息的時刻,謹祝本刊的讀者、作者,以及工作同仁們康健、平安。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85543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