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思想 28)

  • 23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思想》第28期的主題是「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

與其他各國的海外華人社群一樣,在很大的程度上,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形成與近代中國的危機息息相關,它可說與兩岸三地分享著相同的「現代」命運。然而,與其他海外華人社群相比,馬來西亞華人卻有其獨特性,這和它的人口比率有極大的關連。馬來西亞華人人口逼近七百萬,曾占全國人口比率三分之一強,至今也還有四分之一,這使得它與屬於絕對少數人口的歐美各國華人社群不一樣,更與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新加坡不同。但也正由於此,馬來西亞華人形成了獨特的問題和命運。它雖是少數族群,卻又被認為是對「土著」構成威脅的少數,因而在二戰之後的解殖民化過程中,在新興的民族國家建構中遭受不平等待遇,然而也由於同樣的原因,它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具有自成體系的能力,堅韌地存在著。

簡單的說,在文化上,馬來西亞華人的獨特性體現在其社會自成體系下形成的文化(語言)再生產能力,華文教育體系得到基本完整的保存,「馬華文學」就是其文化再生產的顯例。在政治上,它老早就是馬來西亞獨立建國中的重要主體力量,脫離了北美洲華裔僅能偶而參政而當選議員或市長的模式。同時,在長期深受種族主義政治霸權斫害下,華人在追求自身平等地位的過程中,在當代思潮或意識上逼迫出了一種民主化、泛人權的政治現代性,並且形成為一股促進馬來西亞民主化的關鍵力量。可以這麼說,馬來西亞華人的「現代」遭遇與當代命運,在學理上頗值得追問與發掘,它與當代兩岸三地有所聯繫但又不同,這之間其實有許多可以對話與對比之處。本期「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專輯,各篇文章主要即圍繞上述馬來西亞華人群體的特殊語境,嘗試從政治、觀念、語言及人文各個角度,回顧及探問華人的基本問題與處境,以期提供華文知識界一初步的理解。

目錄

關於東亞被殖民經驗的一些思考:台港韓三地被殖民歷史的比較(鄭鴻生)
作為政治實驗室的占領中環(劉世鼎)
極權崩潰如何可能?:緬甸的番紅花革命與緩性群眾(吳 強)
跨文化張力中的儒家政治思想:康有為與孫中山的現代化方案與大同社會理想(劉滄龍)
惡的平庸與政治判斷:從阿倫特的角度看(張 念)
 
馬來西亞: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
前言(許德發)
公民可以差異而平等嗎?:馬來西亞的69年糾結(黃進發)
分歧的社會正義觀?:華巫族群的「平等」、「公正」論述與權利爭奪(許德發)
馬來西亞的多語現實和馬華的語言困局(王國璋)
語言、文體、精神基調:思考馬華文學(莊華興)
複製殖民認同:區域主義、去殖民與吉隆坡的建國建築(盧日明)
 
思想訪談
公民運動與中國轉型:笑蜀先生訪談錄(陳宜中)
 
思想評論
重訪中國革命:以德性為視角(唐小兵)
理由性動物:《為什麼?》的理由世界(李鈞鵬)
 
思想人生
趙儷生:一生負氣(李懷宇)
致讀者

序/導讀

致讀者

台灣人到馬來西亞,通常會意識到當地華人社會的凝聚力,華人語言、文化與傳統的完整健在,同時也會注意到華人少數族群與周遭馬來多數族群的分隔與緊張。這個人數接近七百萬的華人社會,曾與多個相異民族相處共存,也遭受過壓迫與敵視,直到今天所能享有的公民權利還是有所折扣,就學、就業以及生活上所遭遇的種種困擾也到了歧視的程度。在現代馬來西亞,華人作為少數族群,如何爭取應有的權益,保障族群與文化的延續,進而維持馬來西亞的多族群、多宗教社會的多元平衡,是一件艱難、沉重而很獨特的挑戰。《思想》注意到馬來西亞華人的經驗與觀點值得重視,因此邀請了許德發先生規劃本期的專輯,藉著中文跨國通用的便利,邀請幾位馬華作者探討馬華經驗的一些面向,供各地華人參考。

馬來華人的族群經驗,在世界各地華人社群中確實非常獨特。略舉數端為例:他們在人口上是少數,經濟上居於優勢,但在政治上處於弱勢,文化則不受國家的承認;馬來西亞官方的「本土主義」旨在維持「馬來人的馬來西亞」,具有濃厚的排華意涵;伊斯蘭教實質上具有半國教地位,並在不少俗世領域握有半國家的強制性權力,對華人融入馬來西亞社會構成了阻礙。凡此種種,其他地區的華人幾無經歷。也因此,多元共存對大馬華人並不是書本上的理論問題,而是臨淵履冰的生存之道,非如此不足以因應一元化本土主義所造成的壓力。其他以華人為多數主體的社會,往往對身邊的少數族群視而不見,十分需要借鏡馬華的經驗,體會多元社會的真義。

鄭鴻生先生分析對比韓國、台灣與香港對於前殖民國態度的差異,也涉及了港台兩地華人歷史經驗的多樣。他比較香港與台灣的殖民歷史,以及兩個社會中反殖民運動與祖國的關係,說明這兩年台灣與香港的大規模群眾運動的一些特質。鄭先生的寫作一向貼近生活而觀察細膩,常能呈現他人所忽視、無視的趨勢如何發揮了作用,凸顯歷史的某些面向。本期這篇文章亦是如此,值得讀者們參考。

劉世鼎先生論香港占中運動的文章,敘述與反思兼備,對這場震撼了香港與周邊社會的學運多所檢討。與多數參與者的回顧不同,他並不急於分派功過得失。他採取宏觀的歷史角度,用「代表性斷裂」、「去政治化」等概念(應是借自大陸學者汪暉),分析占中的歷史背景與這場運動的內在矛盾,所見更為深入。這篇文章應該會引起不同的意見,我們歡迎進一步的討論。

《思想》前一期(27期)的「太陽花專輯」,係由本刊編委陳宜中與王智明兩位規劃主持,他們並且寫了一個序言,其中說到:

《思想》編委會自5月起籌組本次太陽花專輯,有幸邀集到十位觀點殊異的作者,對太陽花運動展開分析,各抒己見。讀者不難發現,部分不同見解之間的距離頗大,甚至南轅北轍。在今日台灣,這種分殊性是在所難免,但盼本專輯能激發出更多有意義的深度論辯。

但由於編者在作業時的嚴重疏失,這個前言最後竟然沒有刊出。在此,除了向陳宜中、王智明二位致歉之外,也請前期的讀者了解,該一專輯的原本用意——也是本刊的基本立場——正在於激發論辯。不習慣面對異見的人,若能細讀本刊,相信有助於您逐漸克服恐懼,面對這個並不仰仗你我來認可的真實世界。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84564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