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我願成為山的侍者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31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山,就在那裡,就在心裡
每爬完一座山,就是一個新的自己走出山徑!


愛山,曾是一則不能說的祕密⋯⋯


她曾經歷隱瞞家人偷偷爬山,充滿小小謊言的山林歲月;
她鍛鍊山野能力,找到與山從容相處的方式,
她是帶著孩子、女生爬山的「山女」領隊。
因為愛山,她走得很深,很遠。
山的給予如此無私,餽贈如此豐美,
她願成為山的侍者,傳遞山野的訊息。

作者愛山,大學登山社時就是一個纖瘦清麗但堅持全程負重登高的「扛霸子」,卻總須隱瞞爸媽、編織小小謊言交代行蹤——因為女生爬高山必須面對更多身心挑戰:家人反對、生理期不便、負重攀登的體力限制、因山野能力不如男性隊友而缺乏自信⋯⋯然而,這些都無法停止她對山的想望。
  
她知道,台灣這座年輕島嶼擁有全世界密度最高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在地塊劇烈擠壓並刻鑿的皺摺之中,藏有無數大自然的奧祕:山容起伏奇險峻秀,短短半天自溪澗陡升至高海拔,每一步都伴隨精采的微觀世界;登上峰頂整座青島濃縮眼前,360度皆是不可思議的美景。

高海拔的修煉,與一個人的山野追尋
   
爬高山,就是一次次高海拔的身心修煉。行進間沒有了路跡,和植被搏鬥開路,冬雨中幾乎失溫的絕望感,險峻山勢考驗手腳的落點……是這些迫切的需要,讓她必須將注意力完全放在身體和山野上——不知不覺,山中行進挑戰並逐漸置換了在山下的習慣與知覺模式。
   
百岳之外,更有千座以上人跡罕至、神祕蓊鬱的中級山,是靈境追尋的最佳練習場。她曾不帶糧食、不備帳篷,四天四夜行住坐臥於方圓直徑三公尺的山中,默觀樹、默觀山、默觀心,克服恐懼之後打開了全新的感知接收器。山上生活讓她學會了「減法哲學」:無㕑餘、不浪費、踐行「無痕山林」理念,空出背包,淨山撿拾萬年不分解的垃圾下山……
   
每爬完一座山,就是一個新的自己走出山徑。

用孩子的眼睛,看見不一樣的山
   
一再走入山裡,她不是不曾懷疑,在前線探路、定位、負重是男生的長處,攻頂、登百岳、破紀錄、持續開隊以晉升響導⋯⋯這些價值有如山下社會的縮影,界定了登山隊的速度與風格,也成了一個人山野能力的硬指標,但自己卻為了融入他人的節奏,少了從容、錯過了身邊的風景。那麼:

•是不是可以不再跟著別人的腳步爬山?不再用他人的期待來塑造自己?
•有沒有可能用另一種方式,和山溝通與相處?
•可不可以帶著孩子、女生、沒有登山經驗的人,自在地與山相遇?
    
作者決定用不一樣的身體與感官經驗開發新的旅程,邀請人們走入山裡:她帶著麵包師、農夫、紀錄片工作者、咖啡館老闆、雜誌主編、剪紙藝術家、流亡藏人,以及只有女性與孩子的隊伍爬山。他們少有登山經驗,走得不快也不遠,卻很深刻。

願成為山的侍者,傳遞祂的訊息

山,就在那裡,就在心裡——祂的給予如此無私,饋贈如此豐美。
她願成為一位謙卑的侍者,傳遞山野的訊息。
本書開展出全新的山岳視野,帶我們看見不一樣的山。

本書特色

封面由剪紙藝術家古國萱創作,立體展現台灣山林之美

作者

劉崇鳳

身高156公分的女生,大背包陪著她旅行和登山十數年。之於島嶼的高山大海,無可救藥地喜歡。

草坡和森林是老師,勾出心底的聲音。患有寫字病,不愛文學獎,文章常於報紙副刊和雜誌出沒,始終以個人經歷和身邊故事為線索,書寫是更接近自己的唯一理由。

曾獲國藝會文學創作補助、書寫高雄創作獎助;出版有《聽,故事如歌》、《活著的城──花蓮這些傢伙》。旅居花東八年,甫搬回高雄老家美濃,一邊寫作一邊務農,兼任自然引導員。

目錄

【推薦序】
以山為名的道路   文/林蔚昀・作家
 
一。山,就在那裡──年少輕狂・中央山脈南三段
之一・給我一個走下去的理由
之二・嘆息時光大道
之三・青春是不死的
之四・山的信徒:走入祂的存在

二。深入秘境──島的眼淚・嘉明湖山區
之一・颱風天叛逃的登山隊
之二・這是山的呼吸
之三・危險是一種試煉
之四・鍛鍊山野能力:用自己的步調,走自己的路
之五・碰觸美麗荒野的代價

三。高海拔的修練──自在前行・雪山山脈
之一・如果聽見召喚,就轉身直視渴望
之二・獨處之必要
之三・活著,因為飢餓
之四・一則山的寓言:高海拔人的小星球

四。靈境追尋──突破臨界・南湖大山到濁水溪畔
之一・蜂螫,意外的突襲
之二・當整座山只剩自己
之三・月光森林中的頓悟

五。我願成為山的侍者──牽你的手・瓦拉米、雪山東峰、合歡山
之一・死亡交付的力量
之二・山女的練習:牽引你們入山
之三・透過孩子的眼睛,看見另一座山
之四・衝了!最後一道封鎖線

六。山,就在心裡──降低高度之必要・壽山
山教會我們的事

序/導讀

作者跋

謝謝這座島,孕生的痛苦與愛
   
老實說,我有點害怕。又不知道怎麼處理這害怕,只好把它寫出來。
 
我害怕沒有人想聽山裡的故事,我害怕無人理解登山者的孤獨,我害怕台灣山林藏有這麼多訊息卻無人知曉,我又害怕人們知曉後蜂擁入山。
   
我有好多的害怕,卻不能因為這些害怕就躲起來。
   
最深的害怕,是此書出版後,洩漏了山的行蹤,沒有幫到山反而苦了環境。台灣山林帶給我莫大的滋養,我卻唯恐一推動人對美麗境界的想望,就被隨之而來諸多不知節制的慾望淹沒。
   
它確實,需要耐心與包容,反覆反覆地,給予練習的機會。
   
可有時我想,土地承受得了這麼多練習嗎?
   
教我不要害怕的,是山。教我相信分享的重要性,也是山。


   
一年一年,我走進山裡,森林草原帶給我許多訊息,自然界從不吝惜傳達深刻的智慧與奧義。我有時感到心虛,因為我們汲取我們所需要的,永遠比付出的多;我有時感到困惑,爬山的人變多了,然則登山教育不夠普及,人們苦於應付身體疲勞與攻頂的念頭,嘩一陣來嘩一陣又走,徒留許多環境難以負荷的痕跡。
   
看多了、面對多了、迴避多了,久而久之找不到出口,也覺得世界沒有希望。美景確實會為聲名遠播所苦,處理了對這個地方的罪惡感後,還會有新的其它地方的罪惡感湧現,不時地、隱隱地,戳著。
   
我明白,這是因為愛。我知道,這是人與自然辛苦的戀愛。
   
我聽見了,那些聲音一開始不是很清楚,但隨著入山次數的增加、隨著身體動能和感受力的提高,我聽得愈來愈分明──這些或近或遠的大山小山,蘊藏許多訊息要傳遞出去,有些關於這塊土地的、有些是關於我們自身的,需要走進去才有辦法聽見。可是肯走入的人不多,走入也不一定能靜下來聆聽。祂們在這裡守候,已經很久很久了,一直陪伴著,但我們就是甚少聽見祂。


   
就這麼小小一座層巒疊翠的島嶼,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它確實非常瑰麗,那瑰麗不是課本上寫的「台灣是座美麗的寶島」這種背誦的詞句,那是我們用身體去走出來的。我們用肉身撫觸這塊土地的肉身,擦撞出生命的火花,幾次我站在山裡,三百六十度旋轉也一眼望不盡的綠,多種層次、深深淺淺,我就彷彿聽見島嶼胸膛起伏的呼吸,我太喜歡感受到台灣的呼吸了,那讓我感覺自己像個孩子,涵納在其中的一份子,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特別清醒。風會把這樣的吐息傳送八方,我的神智清明,心跳也趨之平和、寧靜,以致於有那麼一刻,我真的相信,如果人能把心跳的頻率,調節到和千萬種生命體的心跳頻率一致時,我們就能看見全世界。
   
在那個時刻,我沒有恐懼、沒有憂慮,只要走向前,世界會陪我一起前進。
   
而,這樣悠遠的平靜,每個人都有機會接收的啊。
   
我還在學習,學習信任、學習勇敢。有時下山,我會語塞,然後咿咿唔唔很久還說不上一句像樣的話。與此同時卻有一堆故事充斥在心底,如激流衝撞大石找不到出口,眾多的「可是」就像溪水一樣萬馬奔騰地向前流去,山上的畫面嘩啦啦交織在尋常生活裡,湧動如潮。
  
我想說、想分享,關於山裡泥土的溫度、不規則樹皮的觸感、彩霞時刻的變幻、月亮依著稜線升起、石頭發散太陽的光熱;關於仰頭讓雨絲洗臉、俯身泅泳於箭竹海、獼猴扔掉了松果、當山羊一個縱躍……但多數時候,想說也說不全,每個畫面都如一曲樂章,我講述的都只是個人的記憶,完全無法演奏出現場,我知道現場的樂章會牽動到每個人,而每個人被牽動的神經不同,被開發的雷達也不一。我有些困窘,不知從何說起,直到有一天我覺悟,不是每個人都要看到一樣的風景啊,不非得要登高望遠,只要懂得彎腰,近身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就藏有許多寶貴的訊息等我們拾取,只是沒想過要彎腰而已。不然,若沒有良善的安排,花許多力氣親近高山,耗費金錢,到頭來卻只是趕路趕路、吃東西拍照、抱怨或談笑,躁動莫名,也不曾安靜。


   
我時常想著人類之於自然的破壞力,也時常想著人類之於自然的助力與其創造力。後者比前者更艱難而難以覺察,但一旦參與,必然會出現雙面刃,端看我們的選擇和決定而已。
   
那夜天氣晴朗,夥伴們在草地上搭帳篷,我決定一個人露宿,一切就定位後我躺下,原本想著大概會有些緊張地入睡,卻望著無垠的星空,一時間傻住。
   
星空好壯觀,好美……我讀不懂星星的語言,但當萬古時光凝結在眼前,我完全接受自己的渺小,被涵納在億萬光年裡,包覆完整、照顧周全,我衷心感謝自己的存在,珍惜星星的照看。滅熄的火堆猶有暖意,火的氣味沾染周遭,我感到心安,聞著火的氣息,望著星空,完全臣服,莫名有一股想哭的衝動。
   
太莫名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竟然捨不得入睡。
   
它們不言不語,恆常存在,它們一直都在身邊。宇宙用無敵的浩瀚與深邃涵養我們,而我們一直不自覺。
   
閉上眼,我回到鐵杉林的向晚,彩霞在層層葉隙間織就的碎碎光影,我們爬上一株大鐵杉,等待日落。夕照像火,為了延續夕陽的金光,我們下樹生火。
   
這夜的火奔放出奇,歌聲衝了出來,我們歌,我們必須歌,唱了一曲又一曲,那些奔逃的理想、禁錮的童年、閉鎖的嗚咽、淤積的壓力,通通都會在這時候跑出來,火星在空中飄散,白煙混雜山林的氣味,輕輕覆在身上,內裡有個遺忘已久的空洞,被慢慢填平了,只有自己知道。
   
走了這麼久,我才慢慢學會,躺在星星面前,承接夢與眼淚。
   
我才慢慢學會,說出來,以及不害怕。
   
島嶼的脈搏,跳動著千萬的生命。這麼睿智、充滿驚奇與考驗,希望祂能被更多人理解、被更多人珍愛。
   
這就是故事的源頭。
   
謝謝天空與大地,以無盡的生命力餵養我的害怕,我們共有的空洞。
   
謝謝你的承接。我們何其有幸,得以在這裡相遇。
   
山一層一層,交互穿插,淺淺的溪水順著山,蜿蜒繚繞而去。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29948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