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
台灣首本寫給瑜伽老師的經營教戰全書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瑜伽界讀後真心推薦
近年來瑜伽風靡全球,台灣也走在這個尖端,相信愈多人接觸瑜伽,世界也因瑜伽而更好;這是一本想要在瑜伽領域裡找到教學、經營、學習的指南。瑜伽內化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更可以超脫物欲,是淨化心靈的練習;瑜伽的商業行銷與經營策略相對於瑜伽的精神,對瑜伽老師來說真是兩難,好像兩條在平行線上無法交會的魚。作者找出無可取代的自我特色
建立自己的教學核心價值
成為一枝獨秀的教學者
第一本寫給瑜伽老師的經營教戰大全
我多麽希望25年前開始教課,手上便有這一本。──提亞斯・里托(Tias Little)
來自台灣瑜伽界不分世代之讀後真心推
Ann Huang(KPJAYI二級認證/Space Yoga資深瑜伽老師)
Fly 高小飛(Yogaday創辦人)
Jay Ren(艾揚格認證師資/Space Yoga資深瑜伽老師)
Katie(凱蒂瑜伽 Flow with Katie 頻道經營者/Yoga Vibes 創辦人)
Lulu W(「歐巴桑少女心」版主)
Pitt 鄭乃文(領導力教練/宇峰教育機構首席執行官)
Stella黃微雅(Universal Yoga資深師資)
Vicky (Goddess Yoga Tw 創辦人/CAREhER 身心靈健康總監 )
丁寧(作家/金馬影后/瑜伽老師)
梵唱、冥想、淨化呼吸法、出神入化體位法,Yama持戒,Niyama精進……很多人羨慕瑜伽老師精實苗條的體態,和自由的工作時間,很多人羨慕瑜伽老師把內在修行和個人工作結合在一起。瑜伽老師進入教室,和同學攜手共度一段peaceful的時光。汗水揮霍、沒有壓力、與世無爭、輕舟已過萬重山……Namste~
在美國,每三人有一人上過瑜伽課,五十歲以上族群也在持續成長,瑜伽帶來的身心放鬆效果受到前所未有的渴求。而學瑜伽和取得所謂TT(Teacher’s Training)師資證照者在全球也如雨後春筍冒出來,我們正處於有史以來瑜伽發展最蓬勃,卻也最混亂的時代。如何在瑜伽教學多元發展的此刻,成為一位被看見的教學者分外重要。
如果你已取得 TT 證照,但不清楚下一步該如何開始,或是你已從事教學但學生和課堂數未見起色,這本書從瑜伽精神入手,幫你突破行銷心理障礙,帶你找到拿課要訣,分享全方位教學之鑰,帶你邁向專業師資!
編輯小語(四大要點)
1.教瑜伽老師找出個人特色
2.因應不同族群與需求設計課程
3.把數字管理當一回事!教瑜伽老師規畫教學藍圖以收支平衡
4.本書談business,是在商言商,也談art,business的開展建立在遵循瑜伽藝術之上,這種理性框架是大部分瑜伽老師較少考量的部分。全書筆調平實溫和,帶領教學者以商業視角自我檢核,從軟硬體上重新布局教學結構。瑜伽學習畢竟不是買賣關係,是師生關係,是傳承,是學而優則教的瑜伽士對世界最深最溫柔的渴盼: 讓世界的人們活得更有自覺。要達到此一偉大目標前,瑜伽士要先能收支平衡。
序/導讀
〈譯序〉
潘信宏(Hsin) Yoga Piece創辦人暨瑜伽推廣者
二O一七年底,我開設了「瑜伽教學求生指南」這門課,幾年下來全臺已有上百位瑜伽老師及愛好者參與,其中不乏多次回鍋複訓的同學。這可能是臺灣瑜伽圈最早有系統探討瑜伽老師這個行業的課程,也帶起了瑜伽圈內嘗試公開討論瑜伽產業種種現象的風潮。而這門課最初的發想,正是來自艾美・伊波立蒂與泰洛・史密斯共同撰寫的《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因此當筆者受邀將他們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版時,內心誠惶誠恐,感到冥冥之中自有因緣。
正如人類文明悠久,但歷史巨輪快轉成為當今社會風貌其實是相當近期的事,瑜伽的發展亦如是。如果從印度河文明的考古遺跡算起,瑜伽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但不論是透過媒體抑或走進教室,現今我們對於瑜伽的想像很可能是近百年、近幾十年,甚至近十幾年來發展的成果。
同樣地,雖然瑜伽老師這個角色與瑜伽的歷史同等悠久,但瑜伽教學開始與商業緊密結合、或瑜伽老師開始成為得以用來謀生的職業等現象,也不過短短二、三十年的光景。
簡單來說,商業社會下的瑜伽老師是一門揹負著龐大歷史資產(或包袱)的「新興行業」,究竟該如何在傳遞瑜伽的過程中,公允明白地賺取應有收入,仍是這個世代瑜伽教學者正在探索的議題。
在瑜伽與商業社會磨合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特殊現象,其中之一,是近乎齊頭式的定價。例如新手老師與資深老師領取的課費差異不大,十年前團課課費的市場行情與今日所差無幾,全世界的研習課或師資培訓費用幾乎是同一價格,甚至在美國、台灣、中國等不同地域的瑜伽老師的月收入也近乎一致!考量到各國的人均所得及物價指數,西方瑜伽老師的謀生壓力相對辛苦,無怪乎「如何經營瑜伽事業」這樣的議題在前幾年快速發酵,而艾美與泰洛的《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則是這股討論浪潮中的代表性作品!
在早些年前,瑜伽老師的謀生比較像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一批又一批的師資培訓畢業生於課程結束後宛如魚類將卵撒入大海,接下來的發展全憑個人機運。在瑜伽產業資訊不甚透明的情況下,滿懷熱情與熱血投入教學市場的老師們往往四處碰壁,或者誤踩地雷,憑藉理想咬著牙,撐不到兩、三年便離開教學舞台,陣亡率極高。
但這樣的結果究竟是舞台競爭太殘酷?還是自我準備不充足?或許都是,但艾美與泰洛認為一部分的原因出自我們對瑜伽產業本身的認識不夠清楚,當帶著充滿幻象的眼鏡踏足這世界,應對進退都不易做出合宜的判斷。而《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這本書想做的,就是以業界前輩之姿,為圈外以及圈內人揭開瑜伽產業的神祕面紗(你沒看錯,對圈內人來說同樣神祕!)。艾美與泰洛透過揭露資訊,分享經驗,用心提點後進不同教學階段可能面對的風險與應對之道,以提升瑜伽老師在教學市場上的存活率。
瑜伽老師的另一個特殊議題,在於我們不僅想在市場上存活,更想以「瑜伽」的方式存活。這意味著我們得面對靈性與商業之間的可能衝突。有些瑜伽老師堅持靈性修行的純粹性,拒絕了商業的介入;有些瑜伽老師則倒向商業利益,以瑜伽之名從事商業行為。而艾美與泰洛認為,其實存在著第三條路,讓靈性與商業並行。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如何清楚、公正的經營瑜伽事業,本身便是種高難度的靈性修煉。
《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於二O一六年出版,以美國瑜伽市場為背景,但或許台灣消費市場往往是美國的落後指標,使得中文版於此時推出,反倒更呼應台灣瑜伽產業現況!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觀念與建議,幾乎都能無縫接軌地直接應用在台灣市場,是讀者之大幸。
為了理解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我們需要進一步認識作者艾美的瑜伽教學風格。雖然她在書中並未提及,但她過去曾是阿奴薩拉瑜伽(Anusara Yoga)的明星老師。在阿奴薩拉瑜伽的教學方式中,通常會為課程設立一個心靈主題,於開課時與同學分享,並搭配特有的正位技巧,引領學生在身體與心靈層次同步成長。這也是為何艾美會在本書的第三部分〈妥善教學的技巧〉中多次提及設立課程主題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每個瑜伽系統有著自己的教學方式,每位瑜伽老師也有自己的授課偏好,讀者無需因自己教學的方式與書中不同而感到困擾。但艾美提到了一個重點,瑜伽課與其他運動課的差別在哪?如何讓瑜伽練習不流於單純的伸展?不論你是否採取設立課程主題這個方式,這都是每位瑜伽教學者無法迴避的問題。
在瑜伽老師「可能」的漫長教學生涯中,短期、中期、長期分別會面臨不同的挑戰。
短期來看,新手老師常面臨的挑戰包括:
如何踏入瑜伽教學這一行?
如何選擇合適的師資訓練?
如何找到授課機會?
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品質?
簡單來說,新手老師的挑戰來自如何透過瑜伽教學謀得生存,以及對自身教學能力不足的擔憂。
中期來看,已能透過瑜伽教學穩定維生的老師也有別的困擾,包括:
授課量很多,但生活品質受到影響。
賺取的收入都拿去研習了,陷入另一種無限循環。
教學收入讓人餓不死,但也不開心。教瑜伽成為另一份上班打卡的工作,失去教學的熱忱。
長期來說,一位資深瑜伽老師即便仍滿懷教學熱忱、擁有聲望、收入穩定,但同樣挑戰重重,例如:
鐘點費的數字長期停滯,但授課量會因體力而跟著下降。
產業風向瞬息萬變,跟進與否該如何衡量?
面對大量新手老師的出現,行銷工具的日新月異,「資深」究竟是一份資產,還是讓人跟不上時代變遷的負擔?
好消息是,不論你正處在哪個教學階段,《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都提供了一些思考,這部分就留待讀者自行探索。
針對瑜伽老師的能力養成,可概分為兩個面向討論:「硬實力」與「軟實力」。
「硬實力」指的是對瑜伽相關學科及術科的掌握,例如:瑜伽哲學、歷史、解剖學、脈輪、正位技巧、排序、手觸調整、瑜伽療癒……等等。
「軟實力」則與課堂上的教學風格,及課堂外的經營規畫能力有關,例如:溫暖、幽默、善於行銷、能掌握產業風向……等等。
只要「硬實力」與「軟實力」相加後的綜合能力充分,便足以在瑜伽教學市場上生存。在實務上,我們也確實見到不同老師有著不同的軟硬實力比重,各自走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點出「硬實力」雖然重要,但有時僅依賴「硬實力」不足以維生,或者會過得比較辛苦。但這批身上有著專業、認真善良的瑜伽老師們其實有機會、也值得過得更好──只要搭配一些「軟實力」。而「軟實力」雖然看似很吃天分或人格特質,但其實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強化的!
無庸置疑,《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將大部分的篇幅放在「軟實力」的探討上。這並不是說「軟實力」能夠取代「硬實力」,也不是說強大的「軟實力」就足以讓你成為一位瑜伽老師,正如行銷須以產品或服務為根本,過度包裝不能稱之為行銷,而是欺騙。這本書期待的,是協助意圖在瑜伽這條路上奉獻自己的教學者,透過留意到「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的平衡,進而打造能讓自己心滿意足,同時利益他人的教學職涯。
正如艾美與泰洛於書中所提,瑜伽老師真正的工作在於體現幸福的狀態,並將這方面的理解傳遞下去。照護好自己,是瑜伽老師的責任!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