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 驚悚開箱 ☀☀☀
當一無所知是一種禮物,你選擇「知」或「不知」?
★亞馬遜網站4.6顆星好評推薦,攻佔暢銷榜長達11週
★德國年度暢銷小說,讀者票選最愛
隱瞞自己有閱讀障礙的米蘭,目擊了一起綁架事件。
被綁架的少女驚駭地將一張字條壓在車窗上向米蘭求援:
求攴求攴千十戈 辶言一个曰疋千十戈白勺八乂毋
兩人之間一股難以言喻的連結感,使米蘭無法置身事外,也讓綁匪找上了他。
當他跟隨著女孩留下來的線索試圖救出她,卻開始了一場噩夢之旅。
廢墟裡的照片、陌生又熟悉的密碼、休息站裡的女屍、廁所裡的斷指……
甚至突然出現一名神祕老人,交給他一罐號稱能恢復閱讀能力的藥丸!
令他驚駭的是,越靠近女孩的身邊,與他有關的連結越明顯,關於他的缺陷、他的過去。
究竟這個女孩是誰?綁架她的人又是誰?駭人真相一步一步逼近,即將掀開他消失的記憶與塵封在故鄉的往事……
序/導讀
【專文導讀】
最高明的懷疑與最膽顫的驚愕—概談費策克中譯十二作
文/冬陽(推理評論人)
「看一眼就上癮,讀完它才能解脫」,這段寫在瑟巴斯提昂.費策克第一部中譯小說、也是他一鳴驚人出道作書腰上的宣傳文案,直到今日依然鏗鏘有力,道盡讀者掩卷之餘發自內心的滿足讚嘆──我可不是僅僅單指那本《治療》,而是泛用於他寫的每一本懸疑驚悚推理。在費策克邁入知天命年歲、投身寫作十五載、台灣商周出版經營其作品十三個年頭的此刻來做個爬梳彙整,應該算得上是個好時機。
且讓我們將時間往更早挪移,在推理類型正式宣告誕生之前,西方就已有稱作「哥德小說」(Gothic fiction)的書寫與閱讀傳統,和現今的懸疑驚悚一脈相連。神祕、疾病、死亡、詛咒、厄運、瘋狂、超自然等元素,是哥德文化常見的符碼,與人類意識到的恐懼與不可解交互疊合,於虛構的故事中恣意想像、撩撥情緒。擅長此道的美國作家艾德格.愛倫.坡,在哥德小說日漸式微之際加入邏輯推論的「解法」,如同人們開始廣泛運用科學方法解釋大自然的奧祕、破除歸咎神鬼之力的迷信,從可以反覆論證的寫實經驗消弭沒必要的恐慌盲從,得到雲開霧散的歡喜滿足──彼時最成功承接這種精神的,就是那位長下巴鷹勾鼻、口銜菸斗頭戴獵鹿帽的永恆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
然而,這股偵探推理浪潮並沒有全然掩蓋取代哥德懸疑,甚至在交融之後展現更強大迷人的敘事風采,尤其在近半個世紀大展鋒芒,能嫻熟地調合兩者的作家所在多有,費策克則是頂尖的大師級人物之一。
疾病這個元素就出現在費策克二○○六年發表的《治療》,不明的生理疾病(主角女兒的遭遇)與異常的心理狀態(主角的職業與身處的環境)為故事揭開序幕。或許是念過半學期獸醫系的經驗,費策克屢屢在作品中植入醫學素材,對傷病感受的入裡刻畫、相關機構空間環境的準確描繪、醫護人員言談心境的細膩勾勒云云,於讀者腦海中深深地扎根蔓延。厄運也是費策克敘事裡角色無可避免的遭遇,就算花99%的篇幅書寫也不足為奇,只要剩下的1%便足以徹底翻盤、反敗為勝──這一點,在以廣播錄音間為舞台、挾持多名人質與警方對峙的《遊戲》發揮得淋漓盡致。
緊接著是家庭親子之情,深刻反映在二○○八年的《孩子》。此前二作費策克分別描述過父子、母女情,這回他加重力道,讓十歲男童在一次催眠治療後指證歷歷地陳述自己不可能參與的冷血謀殺,教人懷疑孩子是不是存有轉世前的記憶。在此顯現了作家成長蛻變的兩項嘗試:一是解決乍看違反常理的超自然體驗,一是讓讀者扮演起不可靠的偵探。這是對前述「偵探推理」的回應,充分展露費策克不只能寫陰森詭譎的「哥德懸疑」氣氛,亦懂得經營謎團的設計和破解,不過他並未借重一顆天才腦袋解碼闖關,而是教讀者心生疑竇,自願加入這場迷霧繚繞的戰局。
那麼,為何說是「不可靠的偵探」?因為費策克佈下的線索往往無法明確且直接地通往真相,反倒令讀者腦補出種種陰謀,播下這顆(甚或是一把)種子在心底無節制地生長,稱得上是「最高明的懷疑」,也就教讀者成了屢遭誤導(卻也樂在其中?)的不可靠偵探。但這種疑神疑鬼還不是最折磨人的,創作逐漸步入成熟期的費策克展開多方嘗試:在《摧魂者》中引領讀者探查能感知外界一切卻無法言語行動、崩潰的靈魂禁錮其中的行屍走肉;在《記憶碎片》裡操弄大腦,分不清是活在記憶被剝奪的實驗研究之中,還是遵循指定發生的記憶而活;進入《集眼者》與《獵眼者》那黑暗狂暴的犯罪者內心,同時體會眼瞼遭割去的肉體痛楚;《解剖》的情節同書名一般赤裸直白,紙條塞在被肢解的女屍頭顱裡、照片埋在舌頭被剪斷的男性咽喉深處……心理與生理兩層面營造的殘酷暴力,呈現「最膽顫的驚愕」。
如此這般,你以為費策克墮落地走向腥羶色的獵奇偏鋒路線了嗎?我曾在閱讀《解剖》前半冊時為此感到不安,直到最後才鬆了一口氣,原來他試圖從具強烈對比的犯罪行動,去探索一樁值得思辨乃至憤怒控訴的法律議題。嚴格說來,現代懸疑驚悚推理作家寫進書裡的題材橋段,早就不比瑪莉.雪萊的《科學怪人》、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的《變身怪醫》那般充滿奇想,幾乎都能自現實生活找到對號入座的駭人實案,只是不能免俗地提供驚喜意外的結局和大快人心的平反──這聽起來似乎膚淺了些是不?所幸費策克的作品沒那麼無腦爆米花,每一部總有其獨到的主題好讓精采緊湊的故事線圍繞著轉。
特別是近十年來,費策克於創作中加重了對社會的關注與批判力道,雖然這在他寫作前期便已隱約存在:《包裹》中收取郵件的生活化情境與《治療》裡的求診經歷如出一轍,不過近作更深入地探討被害與加害的複雜關係;《病人》中主角說詞的可信度同《遊戲》一樣大有問題,可是新作在人物的信任與互動上觸及更多傷痛和療癒。一件事的正反議論不再處在絕對的兩端,正常與異常不過是程度差異而已,就連殘忍與悲憫、天賦與咒詛,年歲漸長的費策克處理起來都多了一點悠遊豁達──噢,別擔心,原本讓死忠讀者如我所喜愛的特色全都不曾丟失,那些聰明的、娛樂的、刺激的一樣沒少,但那教人多花片刻咀嚼思索的,在最新作《禮物》中你可以清楚讀到。
「德國驚悚小說天王」、「德國的史蒂芬.金」,這些名銜或許能在不清楚瑟巴斯提昂.費策克有何能耐的情況下好奇翻讀作品,但希望將這篇文字閱讀到底的你,願意準備好一口氣蒐羅他全部的小說,然後爽快地讀下去。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