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我的思考,我的光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2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人生魯蛇」到「研發的鬼」,2014諾貝爾獎得主中村修二
人生要與常理和風險直接對戰,因為安全地帶絕無巨大的成功!
 
中村修二:「我是穿著木屐登上聖母峰的人!即使無人支持、挫敗數年,我仍鼓動自己小蝦米的魄力,用雙手帶領腦中的思考,一次次從谷底裡爬出,最後終於創造改變世界的產品!」
 
他不是天才也不是物理學家,為何藍光為何只對他微笑
因為他知道
會議是消滅創意的地方,常識是限制思考的圍牆,
獨創性的芽苗其實隱藏在看似愚蠢的想中!
大發明和大發現往往是被既單純又根本的要素所左右!
不需要艱深的理論,不用有顯赫的學歷,只要敢跳出圍牆思考,堅持信念,
就能創造改變世界的商品!
 
 
他沒有資源經費為何能獨自一人研發出劃時代的商品
因為他相信
親手打造實驗設備,培養你的匠人直覺,就能發現問題,激發更多創意,
在動手做、眼睛看、耳朵聽、腦筋想時,就會看見驚人發現。
人只要不斷以「再來一球的精神」鍛鍊自己,一定能從數百個失敗品中,
淬煉出一個完成品,在某處看見成功的光芒。
 
在看不見成果的谷底,上司譏諷他:「為何還沒辭職?」
同事笑他是「公司的米蟲」!專家說他的方法不可能成功,
但憤怒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動力,思考力與貫徹力是帶他實現夢想的兩個巨輪!
他的研發之路就像穿著木屐登上聖母峰般的艱難,但他仍成功登頂!
 
˙在未知的領域,1%和99%的成功機率都是一樣的,別深信所謂的常識和定
  論,那些都是遮蔽真正可能的障礙!
 
˙巨大的成功要跳脫常識思考,會議是消滅創意的地方,文獻是限制思考的圍
  牆,獨創性的芽苗隱藏在看似愚蠢的想法中!
 
˙自我風格比能力重要,像專業工匠那樣,從頭到尾自己親手完成一件事就
  會確立自己的風格
 
˙每天都要有探索事物本質的時間,專注是暫時停止判斷事物的重要時刻,
  而停止判斷是洞察事物本質非常重要的關鍵 
 
˙聰明機齡不是必要成功條件,喜歡發呆、獨處是好事,相信自己的獨特,駑
  鈍之才也能追上神童

譯者

林慧雯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平穩死:為自己寫下期望的人生結局》等。
 
陳柏傑
 
東京大學國際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博士課程在學中,主修台灣外交與東亞區域整合。目前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想知道的電力知識100》等書。
 
郭介懿
 
輔仁大學日本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曾於台北科技大學與政治大學擔任研究助理,目前為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博士生,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最終戰爭論.戰爭史大觀》等書。

目錄

中村修二諾貝爾得獎感言
完成別人口中不可能的任務,照亮世界      中村修二  006
 
前言
巨大的成功皆由思考力和貫徹力開始
─我的「新天地」                           010
─所有榮耀終將回歸自身的美國               010
─最接近諾貝爾獎的人
─改變二十一世紀的大發明
 
第一章 不用能力出眾,但要有自己的風格
─不要害怕「跳脫常識」
─要為自己的「獨特」自豪
─「雜音」總有一天會消失
─找到自己的風格
─立刻找到答案是件可怕的事
─不要隨便相信「專家」
─「相信自己做得到」很重要
─「追求世俗成功」反而做小自己
─原子小金剛驅動的夢想
─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感覺
─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事
─斯巴達式的練習無法突破
─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鍛鍊自己
─停止判斷是洞察事物本質的關鍵
─每天都要空出探詢「事物本質」的時間
─駑鈍之材也能超越神童
 
第二章 沒有想像力,就沒有知識和樂趣
─被「不需要理論家」的松下電器拒絕
─如隱士般埋首研究
─千折百轉踏出現實社會第一步
─不被世俗思維局限,那裡都能「作為」
─決定不讓人生鬱鬱不得志
─開創事業,狂妄是必要的
─親手打造實驗設備
─每天真實上演的「造物人生」
─沒有想像力,就沒有智慧和用力的地方
 
第三章 不要安於和別人一樣
─人生最重要的是不要找做不到的理由
─做勞力工作時要放下人生不得志的想法
─淡定面對每月兩到三次爆炸
─收不到商品型錄,也沒有業務來訪的鄉下小工廠
─不可安於和大家一樣
─十年蟄伏,醞釀驚人成果
─只要看到可能性,就有未來
─體驗從「一百個失敗品」到「一個完成品」的過程
─別聽「棄械者」的忠告
─交出讓人印象深刻的實績
─拿出「人小志氣高」的精神
─剷除「明哲保身」的軟弱態度
─誓言挑戰「本世紀無法達成的研發計畫」
─機會不會從天而降,要用實力爭取
 
第四章 有企圖心,就能到你想去的地方
─愛迪生式的「發想轉換」
─光的大革命:「發光二極體」登場
─「半導體」究竟為何
─藍色發光二極體為兵家必爭之地
─與其憑恃「常識」,不如賭上熱忱
─只要精熟工作,就有能力「創新」
─愈尖端的技術,愈需要「工匠技術」
─就算無法成為愛因斯坦,也能成為愛迪生
─留學讓我深信自己的「技術能力」
─被忽略時,更要發奮圖強
─與其悔恨,不如化打擊為強力動能
─野心和無盡利益的「綜合體」
 
第五章 顛覆常理,才能創造不凡
─避開「穩贏的」,走一條無人之徑
─「置之死地」背後有著嚴謹的盤算
─在常識的線上,已經沒有我的表演舞台
─不可輕忽「看似憨慢的方法」
─腳踏木屐登上聖母峰
─無視電話、會議,閉關研發
─谷底閃現的微光成為突破的關鍵
─為什麼「藍色」只對我微笑
─打破「常識」的高牆,跨越「不可能」的界線
─短暫喜悅中的「大衝擊」
─再次鼓勵「小蝦米的氣魄」
─成為公司的逆子
─以長遠的眼光硬是「違抗命令」
─一連串的世界第一
─受邀參加諾貝爾獎級學者的國際會議
─創造出難以複製的成功
─讓藍色發出無限光芒
─一路成功的人難有堅強的韌性
 
第六章 要有別人學不來的優點
─沉默的信任是無可取代的助力
─不要小看你的「直覺」
─「天才型直覺」與「技職型直覺」
─不輕忽枝微末節,凡事親力親為
─堅持走他人無法模仿的路
─別中了「教條」的毒
─愈到谷底,愈能讓自己沉潛
─訓練自己不帶偏見或預設立場觀察事實
─工作有時必須獨斷
─不放棄百分之一的可能
─「菁英分子」會輸給地方大學畢業的失敗者其理由是
 
第七章 有堅持才能實現夢想
─「奴隸中村」,備感屈辱的綽號
─實現美國夢的「最佳捷徑」
─毫不猶豫轉身從零開始出發
─讓你的強項成為自信的來源
─只靠頭腦與絕技一決勝負
─善用創造力最旺盛黃金時期
─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喜愛的事物」中找到突破點
─用金錢衡量價值的險峻世界
─眷戀就無法繼續前進
─正因為有所堅持,才能開創美好未來

序/導讀

推薦序一

找光的人:孤鷹的困鬥,激發破格的創造力

詹偉雄|《數位時代》創辦人

找光的人,多少都帶著亮眼的故事。

中村修二是二○ 一四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 他在一九九三年以突破性的工法, 研發出以「氮化銦鎵(InGaN)」為基底的藍色發光二極體(LED),被稱做為「愛迪生後的第二次照明革命」,他也因這項改變人類影像世界的發明,而獲得「藍光教父」的稱號。

愛迪生是白熾燈泡的發明者,當人類的黑夜在十九世紀末大放光明那一刻,東西社會共同的興奮可想而知。然則, 一個世紀過後,科學家們逐漸發現,靠著電流通過阻抗產生熱能以迸放亮光的古法,實在太耗能源,而在新興的半導體世界中,直接透過電子的激發而產生光的「發光二極體」, 不僅比較環保(不產生熱能),而且更具效率(一顆LED 燈泡每瓦可發出83 流明的光,省電燈泡是67 流明,白熾燈泡只有16 流明),可想而知,這是巨大無比的生意,紅光和綠光的二極體很快就被研發出來,也迅速市場化,但關鍵的缺角在於藍光二極體。

因為紅光、綠光加上藍光,才能組合成白光,有了白光,再透過三原色光比例的變化,科技便可再現人類肉眼可見的各種顏色。而為什麼會缺藍光呢?因為藍光的波長比較短,開發難度高,當年各種半導體材料的開發嘗試中, 無一能達到夠商品化的亮度、穩定度和良率。
九○年代初的中村修二,是日本四國德島縣一家中小企業日亞化學的研發員工,他擁有一股對實驗室工作的熱情, 對未知懷抱好奇,也獲得公司最高決策者給予的資金支持, 但除此之外,周遭的同事、同行、上下游廠商、主管、董事會成員幾乎都對他投以嘲諷的眼光,尤其當他數次不遵守公司決議,擺明不甩企業倫理、不融入組織文化後,這種「個人vs. 集體」的對抗也就變本加厲。

哪知道,這種由孤鳥到孤鷹的困鬥,卻激發出中村破格的創造力,在一次對製程的關鍵反思裡,他察覺到調整氨與氮兩股氣流對著攝氏1000 度藍寶石基板的噴射方向,不僅可防止腐蝕性的氨氣干擾加熱器的運作,而且還可以產出高規格的氮化銦鎵藍光二極體,他據此加以研究改良,發明出「雙氣流 MOCVD 裝置」,得以穩定產出高亮度藍光二極體,自此,發光二極體世界的全光域大放光明。

從眼前的筆記型電腦螢幕,到客廳的大尺寸液晶電視, 以迄於你隨手從褲袋和皮包掏出的智慧型手機;從電影院裡的數位投影機,到公路上的紅、綠、黃號誌燈,從醫院、機場、學校到音樂會場的照明光源,中村修二創造了全球數兆美元的新市場,但他和愛迪生的命運卻大相逕庭。

愛迪生靠著他的發明,衍生出後來的奇異電器(GE), 這家美國道瓊指數創立以來唯一一家長期保有「指數成分股」身分的長青企業,為家族後代創造可觀的財富(二○ 一五年七月中奇異公司總市值為2667 億美元),但中村修二收到日亞化學所給予的研發獎金,卻只有區區兩萬日圓。

這樣懸殊的待遇,最終導致中村離開了日亞化學,也放棄了日本國籍,上個世紀末,他移居美國加州,擔任加大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也成了一名「美國人」,當他成名後, 他毫不吝惜地運用他的「話語權」嚴厲批判日本社會、制度與日本企業,甚至從二○○四年起,發起了一場和母公司之間的龐大專利權訴訟。去年,他獲得諾貝爾獎,面對記者, 他高分貝陳述:「憤怒是我全部的動因,如果沒有憋著一肚子氣,就不會成功」、「每個人都有機會做美國夢,如果你努力工作,每個人都有機會 !但在日本就不是這樣 !」、「直到今天,日本公司仍然不願承擔風險進行研發,也不願為員工的智力成果提供補償」。

中村的憤怒,不禁讓人想起野茂英雄。

野茂是一九八八年在漢城奧運奪下棒球銀牌的日本隊當家投手,以怪異的龍捲風式投球法,接二連三寫下三振紀錄,當他加盟日本職棒時,十二支球隊裡居然有八隊指名第一順位要選他,從一九九○到一九九三,連續四年,他都拿下勝投王與三振王。從專業的角度看,野茂和中村一樣, 都是具有超凡技藝的傑出個人,但日本社會面對這些冒出大眾一大截的「天才」時,採取的策略卻不是幫他們搭建一個可以伸手摘星的高台,而是把他們壓回蕭規曹隨的「團隊紀律」中,強要他們為其他庸碌的同伴做出更大的犧牲(野茂曾在九天內投了503 球,為球隊取得三場勝利)。一九九四年,野茂想要遠赴美國挑戰大聯盟,他所屬的近鐵球團百般刁難,因為就日本傳統而言,職業球員簽約後即屬球團資產,球員行使自由意志無異於忤逆倫理,搖撼組織的基石, 然而,野茂的人氣也讓他獲得廣大球迷的不平之鳴,最終, 雙方達成了某種檯面下的協議,由野茂在他的26 歲青壯年紀宣布「退休」後,再由美國洛杉磯道奇隊與他簽下一份小聯盟合約,以保全球團的顏面。

九○年代中的野茂英雄,在美國職棒掀起不小巨浪,他曾分別在國家聯盟和美國聯盟都投出一場「無安打比賽」, 在大聯盟百餘年歷史中只有五人。更重要的啟發是:野茂的衝撞,為傑出的日本球員打開了通往美國大聯盟的大門, 鈴木一朗、松井秀喜、松坂大輔、達比修有等在日本已經俾倪超群的球員,才得以擺脫吃人均大鍋飯的宿命,帶著他們的技藝往前精進。

中村修二和野茂英雄都發跡於九○年代,也就是日本泡沫經濟崩壞後,社會無盡沉淪的黑暗時期,組織裡,年功序列的隱形倫理遮掩了知識、能力、工具都失靈的真相;開不完的會議與做不完的報告,使每個人都均分了失敗的責任, 也因而找不到破繭而出的力量。

中村與野茂,在那個年代,以一己的事功向那個集體化的社會做出最決絕的反叛,從今日的角度看來,並非偶然, 他們代表著某群夠數量的日本新生代,不再依循社會規範好的成長之路,按部就班地步上「組織人」的他律人生命運,而是依靠著自己在生活中各種「實作體驗」(practicing experience)所獲得的直覺和反思,實踐著「自己的人生自己救」的自律人生航圖,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成為他們的新祖國,不免讓人傷感,因為許多日本同胞在因他們的英雄化行徑深獲鼓舞時,同時也得承擔一絲自身庸碌的指控與刺痛。

也許,我們可以用更深邃的視野,來看待憤怒的中村與他所處的日本社會,或者我們共同的東亞集體性社會。

東亞社會的「集體性」,有其複雜的來歷,一個比較沒有爭論的社會分析是:耕作水稻的農業社會,需要極高密度的勞動力投入(播種、插秧、灌溉、防蟲、收割……,無一不費心、費工),因而,一個相互支持的人倫家族,確定了以經驗和資歷為基礎的知識譜系(儒家思想),也確保著一個威權的領導架構和一組牢靠的社會紐帶,使得集約式的水稻生產能在動盪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下,無畏地代代傳承。在集體性的社會中,確實,老弱鰥寡婦孺孤獨者,皆有所養,但引以為犧牲的,則是那些秀異的,被視為怪胎的「個性人」。

西方的工業革命,發源於個人主義,也回饋茁壯著個人主義,在農業社會,一位傑出的農夫並無法改變自身命運, 更別提改變世界了,但在工業社會,一個創業家有了龐大的工業生產線做後盾,一個神妙的點子便可輕易改變人類生活、改寫自身的歷史。在接軌西方個人主義為導航的工業革命時,日本企業曾經以「集體性」的互助(以JIT 流水線聞名的「豐田式生產」最知名)創造過驚人的榮光,然而,當經濟體必須要以「史無前例的創造」(unprecedented creation) 來超越「按部就班的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以推動下一輪的經濟成長時,日本的難題就來了:「破壞式創新」倚靠的,不是同甘共苦的集體,而是獨特生命經驗的個人。

中村修二的故事,訴說著九○年代日本社會面對轉型時的巨大糾葛與苦痛,其實,這何嘗不是台灣社會今日所遭遇的難題?一套由上一代所試煉、發揚、精製的成功學,透過指責性的論述。透過資本權力關係的誘導,透過隱晦的社會階序排比,意欲將年輕人拉入那曾創造「台灣奇蹟」的集體性世界,每年年底,強調「同甘共苦」的電子業尾牙一家比一家盛大,謳歌著犧牲個人的現身感,苦澀的則是幾千人盛會中那三、兩個生著悶氣的「中村修二」或「野茂英雄」, 那擁有著獨特生命經驗的「個性人」。
《我的思考,我的光》中那一縷最有意思的藍光,也許就是中村說的:「當你做出史無前例的工作成果時,所油然生出的一種宇宙漫遊快感,就像是一個人,在誰也未曾踏進過的宇宙中旅行一樣,這般的漂浮、自由、自在與自足, 擷抗著來自現世與眾人最強大的壓力,居然能平分秋色。所以,你的光呢?


推薦序二

放膽走無人之徑,始能立於不敗之地

翟本喬|和沛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

中村修二在成功製造出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之後一夕成名,最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從二十五歲碩士畢業,進入公司擔任基本的研究工作八年之後,展開了追逐藍色發光二極體的夢想,六年後終於成功。但令他名聲大噪的另一個事件,則是十年後控告原公司求償,這在日本這樣擁有堅定傳統企業文化的社會,幾乎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在這將近四十年的研究生涯之中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6328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