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EQ〔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 252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0週年典藏紀念版 ▌
全球熱銷突破500萬冊!
翻譯超過40種語言、衍生著作無數
《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商業書之一
提升個人潛能、有效掌握情緒力量的劃時代經典鉅著

 

————

 

EQ——是人人都能養成的基本生存能力。
是主宰情緒的智慧,
也是自制力、熱忱、毅力與自我驅策的根源。
讓你在人生的每個重大時刻,都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如何能讓下一代過得更好?
有些高智商的人一事無成,而智力平庸的反而表現非凡,這要如何解釋?
我認為答案就在本書的書名——EQ,這個詞彙涵蓋自制力、熱忱、毅力、自我驅策力等面向。
我們可以將這些能力教給下一代,幫助他們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 ▌
————EQ之父  丹尼爾.高曼

 

本書自1996年出版以來,「EQ」已成為人們的日常用語,其概念更遠播全球無數角落。

 

利用大腦與行為科學的突破性研究,丹尼爾.高曼在本書打破了IQ基因決定論,提出探討人生成就的全新角度——「EQ」,說明這項涵蓋自制力、熱忱、毅力、自我驅策力的能力,才是決定個人成功、快樂與否的關鍵。

 

EQ的影響遍及生活各個層面,高曼於本書中闡述如何更有系統地培養EQ,包括提高自覺、有效處理情緒低潮、在逆境中維持樂觀與毅力、培養同理心,以及彼此關懷合作與社交等重要能力。可以說,EQ不僅攸關個人的心理健康,更有助於人際和諧;而隨著新的市場力量使得職場生態丕變,高人一等的情緒能力對於個人職涯發展更是至關重要。

 

值得慶幸的是,EQ不但可以學習,更可從小加以培養。父母、教師、每一位領導者、每一位關心社會的人士,在提升自我之餘,也都能把這樣的能力教給下一代,幫助他們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擁有更美好豐富的人生。

 

情緒只要能適度地引導,便是一種智慧,是我們思想、價值觀與生存能力的指南。誠如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問題不在情緒本身,而在於情緒本身及其表現方法是否適切。我們最終要探討的是:如何透過鍛鍊EQ,將情緒與智慧結合,讓自身成為情緒的主宰、而非情緒的奴隸,才能活出更有覺知的自己。
 

作者

|EQ之父|
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專研行為與腦科學。曾任《紐約時報》科學線記者長達十二年,負責大腦及行爲科學方面的報導。也是「組織EQ研究協會」(Consortium for Research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Organizations)聯合主席,並參與成立「學業、社交與情緒學習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啟動全球從幼兒園到高中各級學校的情緒教育運動。

 

四度榮獲美國心理協會(APA)最高榮譽獎項,於1980年代獲頒心理學終生成就獎;並曾兩次獲得普利玆獎提名。著有《EQ》、《EQ II:工作EQ》、《情緒療癒》、《打造新領導人》、《領導EQ》、《綠色EQ》、《專注的力量》、《未來教育新焦點》等十餘本暢銷著作,涵蓋心理學、教育、科學、生態危機及領導學等諸多專業領域。
 

譯者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繆爾》、《沒有終點的旅程:努蘭自傳》、《Y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生活事物背後的虛擬水》等書。現從事專職翻譯。

目錄

各界推薦

 


致中文版讀者序——人生的處方

 

前言|亞里斯多德的挑戰

 

PART 1 ▌情緒中樞
1 情緒的功能
2 情緒失控

 

PART 2 ▌EQ的意涵
3 智人的愚行
4 認識自己
5 激情的奴隸
6 整體性向
7 同理心的根源
8 社交技巧

 

PART 3 ▌EQ的應用
9 親密的敵人
10用「心」管理
11心靈與醫藥

 

PART 4 ▌改變的契機
12家庭的試煉
13創傷與二度學習
14性格不等於命運

 

PART 5 ▌情緒識字率
15情緒文盲
16情緒教育

 

▌附錄
1 何謂情緒?
2 情緒心靈的特徵
3 恐懼的神經機轉
4 青少年問題防範計畫的要點
5 自我科學班的課程內容
6 情緒與社會能力的學習效果
 

序/導讀

前言│亞里斯多德的挑戰

 

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
——亞里斯多德,《尼可馬亥倫理學》(The Nicomachean Ethics)


那是紐約市一個燥熱難耐的八月午後,熱得人汗流浹背,煩躁不安。我在麥迪遜大道搭巴士要回飯店,那位中年黑人司機親切的一聲「你好」,著實讓我愣在當場,他顯然對每一位乘客都一視同仁。而每個人也都和我一樣,在熱天加塞車的雙重影響下,誰也沒心情回應他。

 

隨著公車蝸步前進,車內的氣氛漸漸有了奇妙的轉變。只見司機自顧自充任起導遊來,一路稱揚路過的天然與人為的景致:這家商店正在大減價,那家博物館正在舉辦難得一見的展覽,路口的電影院正在上演一部很好看的影片,你們知道嗎……他對這城市的種種好處似乎滿懷喜悅,以致滿溢出來傳染給每個人。大家在下車時都已擺脫沉悶的重擔,當司機大喊:「再見,祝天天愉快!」人人都報以微笑。

 

這段回憶深印在我腦海已長達二十年。當時我剛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但對當日公車上奇妙的心理變化並未特加留意。事實上,當時心理學對情緒的機轉所知極有限。那些乘客就像某種病毒的帶原者,將公車上快樂的因素傳播到城市的各個角落。那位司機簡直就是紐約市的和平使者,揮灑魔力,將乘客心中躁鬱之氣轉化為吹開心胸的和風。

 

但我們隨意翻開這一週的報紙,相反的現象卻比比皆是:

 

某校九歲同學大鬧校園,在課桌、電腦與印表機上潑灑油漆,破壞停車場上的一部車子。原因是某三年級同學譏笑他是個乳臭小子,他要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
某舞廳外面一群青少年因無心碰撞導致推擠,最後一人拿出點三八自動手槍掃射,造成八名青少年受傷。報導指出這種因自認遭輕視而引發槍殺的事件,最近幾年在全美愈來愈普遍。
根據一項報導,十二歲以下的殺人事件中,五七%的兇手是父母或繼父母。其中近半的父母指稱「只是在管教孩子」,而引發致命管教的事件多是小孩擋住電視、哭鬧、尿布濕等瑣事。
某德國青年因放火燒死睡眠中的五名土耳其婦女與小孩而被審判,該青年屬於一新納粹組織,自稱工作不順利、酗酒,並將他的厄運歸咎於外國人。他以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我對我的所作所為深感懊悔與無限的慚愧。」

 

每天的報紙無不充斥著這類粗暴混亂的新聞,彷彿一股原始衝動到處失控亂竄。其實,這正反映出情緒脫序的廣泛現象,任何人都不免有過這類情緒失控而事後悔之不已的經驗,即使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多曾耳聞目見。

 

類似的新聞在過去十年來穩定增加,顯示出我們的家庭乃至整個社會,情緒表達與管理能力普遍低落,率性妄為的情形時有所聞。鑰匙兒回到家只有電視相伴,許許多多孩童在陰暗的角落被忽略或虐待,醜陋的婚姻暴力比比皆是,這在在顯示出普遍性的憤怒與絕望。這樣的情緒病態是全球性的,抑鬱症者的急遽增加與侵略行為的愈演愈烈,都是有目共睹的;青少年攜槍上學,車禍糾紛動輒演變成暴力事件,時聞被解雇的員工回公司瘋狂掃射……過去十年來,精神虐待、駕車射殺後逃逸、創傷後壓力異常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等專業名詞愈來愈常見諸報端。

 

本書的主旨在於從看似無意義的行為中尋找意義。身為心理學家兼《紐約時報》記者多年,我一直很關心科學界對非理性領域的理解。我注意到兩大反其道而行的趨勢:一者對人類的情感生活愈來愈悲觀,一者卻提出了若干樂觀的解答。

 

豐富之旅

 

我希望在本書中能充當讀者的導遊,透過科學的角度引領大家探索人生與大千世界的種種迷惑,情緒與智慧的結合則是我們的終點站。一路走來,相信能帶給讀者或多或少的幫助。在感覺的領域加入認知的成分,效果就像物理學的量子理論,可以改變我們所觀察的事物。

 

本書第一部提出腦部情緒結構的新發現,試圖解釋情緒沖昏理智的經驗。書中就喜怒哀樂等情緒爆發當刻的腦部運作進行剖析,藉以揭露不當的學習經驗如何導致不由自主的情緒習慣,以及如何才能克制不當的衝動。最重要的是,我們從神經學的研究,窺見了形塑下一代情緒經驗的窗口。

 

第二部是本旅程的大站,旨在探討先天的神經構造如何影響人生的基本技能:EQ。想想看,你是個善於克制衝動的人嗎?是否能看透別人內心深處的感受?是否有長袖善舞的才華,或者如亞里斯多德所說的,能夠「適時適所、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讀者如對神經構造不感興趣,可直接從第二部開始閱讀)。

 

我們將智力一詞做了新的擴充解釋,而其中的EQ是我們最重要的生存能力。第三部指出EQ的影響遍及生活各個層面,不僅攸關人際關係的和諧,隨著新的市場力量使得職場生態丕變,高人一等的情緒能力更成為決勝的關鍵。此外,負面的情緒習慣對健康的危害絕不亞於抽菸,情緒平衡則是確保健康與幸福的不二法門。

 

與生俱來的情緒基因決定每個人的性格基調,但腦部的相關機轉極具可塑性,也就是說性格不等於命運。第四部探討的是,兒童時期的情緒學習經驗便是相關機轉的形塑力量,可為我們的基本EQ建立扎實或拙劣的根基。所以說,童年與青春期是奠定情緒根基的關鍵期,對一生都將造成深遠的影響。
當然,還是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其EQ未獲適當的培養,第五部探討的是這些人可能面臨的阻難,包括抑鬱、暴力行為、飲食違常(eating disorder)、嗑藥等。同時介紹一些率先實施情緒教育的學校。
書中也提出了一些讓人憂心的統計資料,譬如某大型研究發現一全球性的趨勢:現代兒童的情緒問題比上一代嚴重。這一代的孩子比較孤單、抑鬱、易怒、不馴、容易緊張、憂慮、衝動、好鬥。

 

我想,解決之道在下一代的教育,目前我們的情緒教育可謂放牛吃草型,後果自是每下愈況。我們必須思索如何將理性與感性教育結合起來。本書最後就提供EQ基礎教育的學校做了一番巡禮。我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自覺、自制、同理心、傾聽的藝術、衝突的解決與互助合作等,都將納入正規教育。
《尼可馬亥倫理學》一書是亞里斯多德對美德、人格與完善的生活所做的哲學思考,他的目標是以智慧經營情感生活。激情只要適度地引導便是一種智慧,是我們思想、價值觀與生存能力的指南。然而激情很容易走偏鋒,誠如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問題不在情緒本身,而是情緒本身及其表現方法是否適切。我們最終要探討的是:如何將情緒與智慧結合,讓我們的社會更有禮有序。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6523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