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不怕不夠好 只怕不想改
改變是要靠行動的 大家一起來吧!
潘老師有個夢想,希望多種好多樹,讓北回歸線成一條茂密的樹林帶。里長阿公也有個夢想,讓人口外流嚴重,暮氣沉沉的安平里變得生機蓬勃。兩個人的夢想,結合全里民的希望,孩子們組成少女少男特攻隊收集資料,大人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員投入環境大改造……
住在鄉下的里長伯阿公,聽到兒子女兒要把孫子阿哲帶到都市,很不服氣。他不明白為什麼年輕人只會口口聲聲說鄉下沒前途,卻不肯多花一點心力來改變現況。
他看到報導,有位美術老師潘老師在推廣『健健美生活』,許多鄉鎮在他的輔導下變得生機蓬勃。他打算請來潘老師,希望能在他的指導下改變安平里,讓外出的年輕人跌破眼鏡。
潘老師觀察了當地的環境,建議大家彩繪、種樹和挖生態池,他說改造社區不能只為賺錢去迎合觀光客,而是要著眼於當地居民的需求,營造出一個具有地方特色居住環境,這樣才能長久。
他們保留大樹,在牆上彩繪,並打算把荒廢的古厝整理成公共空間,並將旁邊的水池整理成生態池。
社區的改造需靠全體居民共同努力,所以潘老師給了建議後,便交由里長阿公帶領里民來執行。他自己又繼續上路,去完成夢想。他的夢想是什麼呢?就是請北回歸線上土地的主人捐地,好讓他沿著島上的北回歸線種一整排樹,這樣,大家坐飛機經過時,就能看到一道美麗的綠色線條。
潘老師約好和阿哲通信,一方面他想知道社區改造的情況,再方面執行時遇到問題,他也可以提供意見。
阿哲告訴潘老師,安平里的人有的熱心參與,有的指要一旁看熱鬧,不過同學們組織了一個「少女少男特攻隊」,一起打掃鬼屋,收集古農具,並決定發揚地方特色,將古厝定為諸羅樹蛙館,取名「呱呱館」。
他們在收集資料時,發生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全里諸羅樹蛙知識最豐富的黑松先生不肯配合。大家都知道他有很多青蛙照片,也有錄影帶。可是自從他舉家北上,回來卻只剩他一人時,他就不再和鄰居往來,每天默默的在池邊養鴨子。潘老師建議少女少男特攻隊要用開放的心情去接近黑松先生,孩子們害怕黑松先生的冷漠,決定先找其他人做和青蛙相關的東西,譬如畫青蛙、摺紙青蛙、縫青蛙布偶、做青蛙下蛋飲料、烘烤青蛙造型麵包……
除此之外,生態池也逐漸有了規模,周圍野薑花遍布、花叢間蝴蝶飛舞、池裡水蠆、蝌蚪優游,水面上蜻蜓穿梭……
就在大家都覺得希望無窮時,竟然發現,除了黑松先生的田之外,其他田裡都出現福壽螺,公所趕緊派人來指導使用新農藥。這個課題也讓里長阿公反思到底用藥度學蟲害比較好,還是向黑松先生那樣用鴨子除蟲比較好。
一次孩子追逐小鴨子,追到黑松先生家的院子裡,大家都很擔心黑松先生會因他們誤闖私人土地而生氣,阿哲卻發現黑松先生對待他弟弟阿宏非常友善、慈愛。有了這個奇特的發現,孩子們便透過阿宏去接近黑松先生。慢慢的,他們知道原來黑松先生到北部時,一次車禍,孩子和妻子都過世了,只有他活著,他一直很愧疚,每每想起他以前帶兒子去找樹蛙的情形,心裡就非常難過。阿宏很像他兒子,所以他對阿宏特別疼愛。敞開心門後,黑松先生答應提供他收藏的諸羅哇資料給呱呱館,並帶孩子們去找各種青蛙。
社區改造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成功。
小學畢業後,阿哲還是跟爸媽北上念國中,但是里長阿公可沒時間難過,因為假日外來遊客多了,他忙著和大家討論更長遠的規畫,像是爭取經費,鋪設腳踏車專用道;邀請黑松先生擔任賞蛙導覽員;更打算拜託黑松先生推廣鴨耕法,讓安平里變成一片不用農藥的清淨土地……
當然,環境變好了,爸爸媽媽帶阿哲回來的機會也更多了。少女少男特攻隊並沒有因阿哲離開而解散,每到假日,他們都會忙著向外來客推廣他們的社區改造理念,連回來做客的潘老師聽了都忍不住笑起來。
改變是要靠行動的 大家一起來吧!
潘老師有個夢想,希望多種好多樹,讓北回歸線成一條茂密的樹林帶。里長阿公也有個夢想,讓人口外流嚴重,暮氣沉沉的安平里變得生機蓬勃。兩個人的夢想,結合全里民的希望,孩子們組成少女少男特攻隊收集資料,大人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員投入環境大改造……
住在鄉下的里長伯阿公,聽到兒子女兒要把孫子阿哲帶到都市,很不服氣。他不明白為什麼年輕人只會口口聲聲說鄉下沒前途,卻不肯多花一點心力來改變現況。
他看到報導,有位美術老師潘老師在推廣『健健美生活』,許多鄉鎮在他的輔導下變得生機蓬勃。他打算請來潘老師,希望能在他的指導下改變安平里,讓外出的年輕人跌破眼鏡。
潘老師觀察了當地的環境,建議大家彩繪、種樹和挖生態池,他說改造社區不能只為賺錢去迎合觀光客,而是要著眼於當地居民的需求,營造出一個具有地方特色居住環境,這樣才能長久。
他們保留大樹,在牆上彩繪,並打算把荒廢的古厝整理成公共空間,並將旁邊的水池整理成生態池。
社區的改造需靠全體居民共同努力,所以潘老師給了建議後,便交由里長阿公帶領里民來執行。他自己又繼續上路,去完成夢想。他的夢想是什麼呢?就是請北回歸線上土地的主人捐地,好讓他沿著島上的北回歸線種一整排樹,這樣,大家坐飛機經過時,就能看到一道美麗的綠色線條。
潘老師約好和阿哲通信,一方面他想知道社區改造的情況,再方面執行時遇到問題,他也可以提供意見。
阿哲告訴潘老師,安平里的人有的熱心參與,有的指要一旁看熱鬧,不過同學們組織了一個「少女少男特攻隊」,一起打掃鬼屋,收集古農具,並決定發揚地方特色,將古厝定為諸羅樹蛙館,取名「呱呱館」。
他們在收集資料時,發生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全里諸羅樹蛙知識最豐富的黑松先生不肯配合。大家都知道他有很多青蛙照片,也有錄影帶。可是自從他舉家北上,回來卻只剩他一人時,他就不再和鄰居往來,每天默默的在池邊養鴨子。潘老師建議少女少男特攻隊要用開放的心情去接近黑松先生,孩子們害怕黑松先生的冷漠,決定先找其他人做和青蛙相關的東西,譬如畫青蛙、摺紙青蛙、縫青蛙布偶、做青蛙下蛋飲料、烘烤青蛙造型麵包……
除此之外,生態池也逐漸有了規模,周圍野薑花遍布、花叢間蝴蝶飛舞、池裡水蠆、蝌蚪優游,水面上蜻蜓穿梭……
就在大家都覺得希望無窮時,竟然發現,除了黑松先生的田之外,其他田裡都出現福壽螺,公所趕緊派人來指導使用新農藥。這個課題也讓里長阿公反思到底用藥度學蟲害比較好,還是向黑松先生那樣用鴨子除蟲比較好。
一次孩子追逐小鴨子,追到黑松先生家的院子裡,大家都很擔心黑松先生會因他們誤闖私人土地而生氣,阿哲卻發現黑松先生對待他弟弟阿宏非常友善、慈愛。有了這個奇特的發現,孩子們便透過阿宏去接近黑松先生。慢慢的,他們知道原來黑松先生到北部時,一次車禍,孩子和妻子都過世了,只有他活著,他一直很愧疚,每每想起他以前帶兒子去找樹蛙的情形,心裡就非常難過。阿宏很像他兒子,所以他對阿宏特別疼愛。敞開心門後,黑松先生答應提供他收藏的諸羅哇資料給呱呱館,並帶孩子們去找各種青蛙。
社區改造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成功。
小學畢業後,阿哲還是跟爸媽北上念國中,但是里長阿公可沒時間難過,因為假日外來遊客多了,他忙著和大家討論更長遠的規畫,像是爭取經費,鋪設腳踏車專用道;邀請黑松先生擔任賞蛙導覽員;更打算拜託黑松先生推廣鴨耕法,讓安平里變成一片不用農藥的清淨土地……
當然,環境變好了,爸爸媽媽帶阿哲回來的機會也更多了。少女少男特攻隊並沒有因阿哲離開而解散,每到假日,他們都會忙著向外來客推廣他們的社區改造理念,連回來做客的潘老師聽了都忍不住笑起來。
目錄
序章
第一章 少女少男特攻隊,成立!
第二章 諸羅樹蛙的祕密基地!
第三章 阿公的爆笑青蛙故事
第四章 更多不一樣的故事
第五章 追鴨子大隊
第六章 給黑松先生的一封信
第七章 可怕的蟲害
第八章 問題與轉機
第九章 頂呱呱發表會
第十章 月光下的黑松先生
第一章 少女少男特攻隊,成立!
第二章 諸羅樹蛙的祕密基地!
第三章 阿公的爆笑青蛙故事
第四章 更多不一樣的故事
第五章 追鴨子大隊
第六章 給黑松先生的一封信
第七章 可怕的蟲害
第八章 問題與轉機
第九章 頂呱呱發表會
第十章 月光下的黑松先生
序/導讀
作者序
小力量.大改變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花蓮的碧雲莊社區,每次我到花蓮,都住在她家。
拉開她家的窗簾,可以欣賞到翠綠雄偉的中央山脈;她家門前,更有一片美麗的社區公園;幾年前,碧雲莊還興建了一座屬於他們的社區圖書館。
一回,碧雲莊舉辦閱讀活動,我受邀擔任講座的講師,演講的地點,就在綠草如茵、繁花盛開的社區公園。演講結束,我的朋友跟我說起這個公園的故事。
她說:那裡原本是一塊市場預定地,但市場一直沒蓋起來,呈現廢置的狀態,於是,有位居民興起將它變身社區公園的想法。但是沒錢、沒人力,怎麼辦呢?
這位居民想出一個辦法:她帶著空鍋子、爐子,還有一本叫做《石頭湯》的圖畫書,邀請居民到這塊空地聽故事。
這本書講的是:有三位和尚〈另有個版本主角是「士兵」〉來到一個冷漠的村落,村民彼此不信任,也互不關心。有位和尚想到一個讓村民敞開心胸的好方法,於是,他們開始生火,並引起一個小女孩的好奇,詢問他們在幹什麼。當女孩知道和尚們要煮「石頭湯」後,便幫忙去撿拾頭,還回家滾來大鍋子。後來,愈來愈多的村民都想知道什麼是「石頭湯」?它的滋味如何?便紛紛把家中的食材拿出來,加入湯中,於是,石頭湯成了一鍋匯集了各種美味的好湯,村民更拿來米飯、饅頭、點心,全村人一起和三位和尚,共享了豐盛的餐點以及美好的人情味……
碧雲莊的說故事活動策畫人,一邊說著故事,一邊煮滾鍋子裡的水,同時請聽故事的人,也替石頭湯加料。如同圖畫書上的情節,原本只有水的鍋子裡,加入大家拿來的各種食材,成了一鍋美食。說故事活動策畫人也提出設置公園的計畫,邀請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這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碧雲莊有了一個很棒的社區公園,孩子們在上頭遊戲奔跑,閱讀活動在裡頭熱鬧進行,社區變美了,也變得更有活力。
這個故事一直深深烙印在我心裡,原來,一個小力量的策動,是可以引發出更多力量,帶來改變的。
後來,我更聽到許多關於社區的美好故事,像是有人不計酬勞,到各社區推廣種樹、角落美化計畫;還有不少居民,自動自發的改造自己的居住環境。這些真實故事帶給我的感動,讓我寫下了這本小說《少女少男特攻隊--社區大變身》。
社區,並不只是個居住空間,它交織著人與人的互動,同時蘊含著特有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與生態。只是,這些內涵常被快速的發展掩蓋或忽視。
就像這本小說中的安平里,其中許多老人家「身懷絕技」,有的會木雕,有的會做糕點,有的擅長針線活兒,卻因為社區的活力下降,寶貝技藝都被埋沒了;又像安平里原本有著特有的諸羅樹蛙棲地,卻因為不受重視而任其閒置,甚或遭到破壞;這些都可算是種資源浪費。還好,由於里長伯帶領一群小蘿蔔頭,成立「少女少男特攻隊」,在推廣環境美學的潘叔叔協助下,安平里有了改變。一個改變更牽動了另一個改變……「少女少男特攻隊」,更意外解開了怪人黑松離群索居的謎團,並帶來社區改造的意外轉機……
你的社區,藏著什麼樣的歷史文化或自然生態?你們社區裡的居民,是否互相了解或關心呢?你的社區,可以因為你的力量,產生什麼改變呢?
小力量,大改變,人人都可讓自己居住的環境變得更美麗、更有活力、更幸福,這正是這個故事希望能帶給讀者的感受。系列緣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導讀
一個小小的行動竟造成巨大的改變,這種似乎神奇卻是真實世界運行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勇於付出關懷與行動,雖然成果不一定會立刻呈現,但一定會留下一些影響……
荒野保護協會前理事長 李偉文
小力量.大改變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花蓮的碧雲莊社區,每次我到花蓮,都住在她家。
拉開她家的窗簾,可以欣賞到翠綠雄偉的中央山脈;她家門前,更有一片美麗的社區公園;幾年前,碧雲莊還興建了一座屬於他們的社區圖書館。
一回,碧雲莊舉辦閱讀活動,我受邀擔任講座的講師,演講的地點,就在綠草如茵、繁花盛開的社區公園。演講結束,我的朋友跟我說起這個公園的故事。
她說:那裡原本是一塊市場預定地,但市場一直沒蓋起來,呈現廢置的狀態,於是,有位居民興起將它變身社區公園的想法。但是沒錢、沒人力,怎麼辦呢?
這位居民想出一個辦法:她帶著空鍋子、爐子,還有一本叫做《石頭湯》的圖畫書,邀請居民到這塊空地聽故事。
這本書講的是:有三位和尚〈另有個版本主角是「士兵」〉來到一個冷漠的村落,村民彼此不信任,也互不關心。有位和尚想到一個讓村民敞開心胸的好方法,於是,他們開始生火,並引起一個小女孩的好奇,詢問他們在幹什麼。當女孩知道和尚們要煮「石頭湯」後,便幫忙去撿拾頭,還回家滾來大鍋子。後來,愈來愈多的村民都想知道什麼是「石頭湯」?它的滋味如何?便紛紛把家中的食材拿出來,加入湯中,於是,石頭湯成了一鍋匯集了各種美味的好湯,村民更拿來米飯、饅頭、點心,全村人一起和三位和尚,共享了豐盛的餐點以及美好的人情味……
碧雲莊的說故事活動策畫人,一邊說著故事,一邊煮滾鍋子裡的水,同時請聽故事的人,也替石頭湯加料。如同圖畫書上的情節,原本只有水的鍋子裡,加入大家拿來的各種食材,成了一鍋美食。說故事活動策畫人也提出設置公園的計畫,邀請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這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碧雲莊有了一個很棒的社區公園,孩子們在上頭遊戲奔跑,閱讀活動在裡頭熱鬧進行,社區變美了,也變得更有活力。
這個故事一直深深烙印在我心裡,原來,一個小力量的策動,是可以引發出更多力量,帶來改變的。
後來,我更聽到許多關於社區的美好故事,像是有人不計酬勞,到各社區推廣種樹、角落美化計畫;還有不少居民,自動自發的改造自己的居住環境。這些真實故事帶給我的感動,讓我寫下了這本小說《少女少男特攻隊--社區大變身》。
社區,並不只是個居住空間,它交織著人與人的互動,同時蘊含著特有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與生態。只是,這些內涵常被快速的發展掩蓋或忽視。
就像這本小說中的安平里,其中許多老人家「身懷絕技」,有的會木雕,有的會做糕點,有的擅長針線活兒,卻因為社區的活力下降,寶貝技藝都被埋沒了;又像安平里原本有著特有的諸羅樹蛙棲地,卻因為不受重視而任其閒置,甚或遭到破壞;這些都可算是種資源浪費。還好,由於里長伯帶領一群小蘿蔔頭,成立「少女少男特攻隊」,在推廣環境美學的潘叔叔協助下,安平里有了改變。一個改變更牽動了另一個改變……「少女少男特攻隊」,更意外解開了怪人黑松離群索居的謎團,並帶來社區改造的意外轉機……
你的社區,藏著什麼樣的歷史文化或自然生態?你們社區裡的居民,是否互相了解或關心呢?你的社區,可以因為你的力量,產生什麼改變呢?
小力量,大改變,人人都可讓自己居住的環境變得更美麗、更有活力、更幸福,這正是這個故事希望能帶給讀者的感受。系列緣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導讀
一個小小的行動竟造成巨大的改變,這種似乎神奇卻是真實世界運行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勇於付出關懷與行動,雖然成果不一定會立刻呈現,但一定會留下一些影響……
荒野保護協會前理事長 李偉文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