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遊戲設計的藝術

全美頂尖遊戲設計師教你設定主題、打造體驗、善用興趣曲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69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個好遊戲,一定都是好概念配上好體驗
全美頂尖遊戲設計師教你設定主題、打造體驗、善用興趣曲線,
深度了解遊戲運作機制,獲得最完整的遊戲體驗、開發遊戲性絕佳的作品


從紙牌、棋子、桌遊、電玩,到近年來火紅的實境遊戲,遊戲一直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休閒時玩,學習時玩,甚至連工作場所都在談遊戲化,但「遊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人類為何要演化出沉迷於遊戲的天性?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有的遊戲讓我們玩得無法自拔,有的卻讓人興致缺缺?

高明的遊戲設計師都知道,遊戲的目的在於創造體驗,玩家所有感官接收到的外在訊息與心中產生的內在情感和記憶,綜合起來形成的整體體驗,就是遊戲的魔力所在。在程式、立繪、3D建模出爐之前,遊戲設計師是否確立了能讓人共感的主題、是否站在玩家的角度考慮過所有感官刺激與心理機制、是否設定足夠疊代程序與試玩雛型,就已決定了一款遊戲能不能讓玩家頻頻說出「再一場就去睡」,卻總是無法停下手來。

身為玩家,了解開發者使用的機制,就能提升自己與遊戲的同步率,感受最完整的樂趣。身為遊戲開發者,掌握所有能構築體驗的多種元素,才能做出讓人愛不釋手的遊戲。但是翻遍市面上各種攻略和工具書,我們獨缺一本切中遊戲設計原理的指引。《遊戲設計的藝術》自從出版以來,迅速席捲歐美澳各大數位多媒體與遊戲設計學界與產業界,正是因為補上了這個長年缺口。

作者傑西.謝爾是美國電腦科技第一學府卡內基美隆大學的遊戲設計教授,善用心理學、人類學和設計理念分析體驗在遊戲中的關鍵作用。同時,他設計電腦遊戲與為迪士尼樂園打造「加勒比海盜」 (神鬼奇航)等多種實境遊戲的豐富經驗,讓他得以清楚而全方位地擘劃出遊戲設計的6大領域、35項主題、113個檢驗鏡頭,從設定主題、尋找創意、管理開發風險、架構世界觀、說好故事、設定角色、營造玩的動機、平衡機制、連結社群等多元面向,徹底囊括遊戲從無到有的所有思維、創作方法與頂峰哲學。跟著他的挖掘,我們會發現:

◆ 設計師開發遊戲的目的是創造體驗,最好是前所未有的體驗;玩家玩遊戲的目的是享受「為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快感、提升精神韌性
◆ 遊戲設計師最應當善用的三種領域:心理學、人類學、設計思考
◆ 遊戲設計的35個基礎思考,可以統合為「設計師─製作過程─遊戲─介面─玩家─體驗」的巨型架構,再延伸出113個檢測鏡頭

從此,遊戲開發者得以掌握所有能構築體驗的元素,發掘出玩的動機與需求、引導玩家在特定時空發揮心智能力,以及維持遊戲的平衡與創發性。玩家也終於得到了探看遊戲內部的機會,了解自己的感受是如何被解析及操控、注意力是如何被喚起,角色選擇又洩露了哪些內心的投射。

遊戲設計對人類心智挑戰、社交及競合需求思索之深,遊戲開發牽涉領域之廣、風險之高,都讓這份專業成為絕佳的研究對象,其中的工作哲學、風險管理的方法及原則,甚至適用於各行各業。對於工作中必須不斷思考「使用者體驗」的企畫人、策展人、腳本設計者來說,本書也是獨一無二的知識庫。

作者

傑西.謝爾

傑西.謝爾在卡內基美隆大學娛樂科技中心擔任教授,教導遊戲設計課程,帶領多個相關研究計畫。卡內基美隆大學是美國電腦工程領域的第一學府,娛樂科技中心由電腦工程學院與藝術學院共同成立,為美國培育多媒體科技人才的重鎮。謝爾同時也是遊戲公司的創辦人和執行長。

擔任教授以前,謝爾曾在迪士尼的幻想工程部虛擬實境工作室擔任創意總監,為迪士尼樂園設計出多款互動實境遊戲,包括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盜」的系列作。他也曾擔綱國際遊戲開發者協會(IGDA)的主席。除了設計師、程式設計師、專案經理以外,他甚至還當過馬戲團團員。

《遊戲設計的藝術》讓謝爾獲《遊戲開發者》雜誌頒發「前線獎」,他也曾獲《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選為「世界百大青年創新者」。

譯者簡介

盧靜

常駐桃園推廣桌上角色扮演遊戲,熱愛民俗傳說、奇幻文學、社會科學。
每天的思考內容包括狼人在高雄六堆會有怎樣的社會組織、颱風賜予海難倖存者的魔法怎麼用骰子表現,或是狩魔獵人應該很適合爆肝。成為譯者完全是意外,但是做得很盡興。
譯有《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操弄》、《後疫情效應》
譯作賜教:rutkking@gmail.com。

目錄

第一章  太初先有設計師
第二章  設計師創造體驗
第三章  體驗發生於場地
第四章  體驗來自遊戲
第五章  組成遊戲的四種元素
第六章  元素要能支持主題
第七章  遊戲始於創意
第八章  改進遊戲的疊代法
第九章  遊戲要服務玩家
第十章  體驗存於玩家內心
第十一章  驅動玩家內心的是動機
第十二章  有些元素屬於遊戲機制
第十三章  遊戲機制必須平衡
第十四章  遊戲機制要支援謎題
第十五章  玩家透過介面玩遊戲
第十六章  體驗的判準是興趣曲線
第十七章  有種體驗就是故事
第十八章  巧妙結合故事與遊戲架構的間接控制
第十九章  故事和遊戲發生於世界觀
第二十章  世界中有角色
第二十一章  世界中有空間
第二十二章  有些介面能創造親臨感
第二十三章  世界的外觀與感受取決於美學
第二十四章  有些遊戲會有其他玩家
第二十五章  其他玩家有時形成社群
第二十六章  設計師多半有合作團隊
第二十七章  團隊溝通有時透過文件
第二十八章  好遊戲需經過遊戲測試
第二十九章  團隊完成遊戲需使用科技
第三十章  遊戲總該要有客戶
第三十一章  設計師負責向客戶提案
第三十二章  設計師和客戶都想要遊戲獲利
第三十三章  遊戲讓玩家蛻變
第三十四章  設計師擔負某種責任
第三十五章  每個設計師都有一份使命
 

序/導讀

【推薦序01--《遊戲設計的藝術》幾乎是所有遊戲公司及相關系所必讀,涵蓋各種遊戲設計職位所需的知識】

文/Lucien Chen陳彥竹(King - Candy Crush系列資深遊戲與關卡設計師、前PlayStation、Electronic Arts遊戲設計師、遊戲設計中藥舖專欄作家)

 

我跟傑西‧謝爾(Jesse Schell) 是在2012年時認識,當時我正在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娛樂科技中心研究所(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攻讀遊戲設計。前往娛樂科技中心研究所之前,我就聽聞如果要學「遊戲設計」,謝爾的課一定要修,於是開始了我跟謝爾的師徒緣分。

 

記得當年上謝爾的遊戲設計課時,他為了訓練大家的自信心,使用了本書第一章的方法,要求全班同學大聲對自己說三遍「我是遊戲設計師!」。起初我還懵懵懂懂,覺得既好笑又很害羞。不過,這句話的確在日後的職涯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論是求職或工作過程中,每當遭遇不熟悉的棘手問題,我內心深處就會浮現這句話。因為,「唯有相信自己是遊戲設計師,才能理解遊戲帶來的巧妙,製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難忘體驗。」

 

謝爾的課程以此書為基礎,課程涵蓋遊戲知識與理論的豐富內容,加上謝爾的授課方式生動有趣,讓我在遊戲設計領域上受益良多。當大家出版聯繫我時,我內心非常興奮,因為台灣遊戲開發者終於有機會可以學習到謝爾對遊戲設計思維的精髓。

 

此書會帶領你從初階的遊戲設計基礎思維切入,探討遊戲是什麼、遊戲的需求,以及構成遊戲的基本元素,接著再漸漸進入如何設計遊戲。因為唯有瞭解什麼是遊戲,才能更精準地建構出理想的體驗,提供給玩家。

 

這本書也很適合遊戲開發者訓練邏輯思維與了解遊戲本質。長期以來,市場充斥以遊戲開發硬實力為主題的書籍,對於使用繁體中文的開發者來說,不論您是程式人員、美術、設計師(企劃)、甚至其他有興趣從事遊戲開發相關人員,想更深入了解遊戲領域,本書都是必讀之作。

 

長期以來我所受的東方式教育,偏向有問題就向老師求助,希望從老師身上獲得解答。但當我來到卡內基美隆大學攻讀研究所時,印象最深刻的是謝爾如何引導你去內省,如他在書中提到的:「你必須自己去聆聽自己的遊戲,與自己的內心。」此方法讓我在往後的職涯當中,以更客觀的意識去思考遊戲上的難題、聆聽隊友的想法與意見,也使我日後詢問他或是資深前輩問題時,都能將談話轉換成設計思維的交流,而並非單向地接收資訊與建議。

 

每當我與謝爾討論設計內容時,不論是在學時期或是畢業後,他對遊戲的思維邏輯、設計敏銳度、以及遊戲本質的認知,可說是指引我在職業道路上的明燈。也幫助了我往後職涯發展的道路上,而且我能確信,他所傳授的知識會不斷地幫助與啟發我。

 

謝爾將遊戲設計需要的思維精闢地歸納成「鏡頭卡片」,讓開發者需要時可以直接藉由「鏡頭卡片」回想該章節的重點,快速針對目前專案所面臨的問題,找到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法或是思考問題的本質,便不至於手足無措。在我過往工作過的每一間公司,幾乎都有開發者使用這款卡片工具。

 

每當我在開發專案時遭逢瓶頸,便會翻閱這本書。本書涵蓋了幾乎所有遊戲設計職位所需要的知識,不論是關卡設計、系統設計、遊戲設計、故事與體驗的設計,書中都提供了詳盡的概念與分析。每一次重讀此書與聆聽相關的演講,都會讓我重獲啟發,彷彿又回到了研究所時與謝爾對坐談設計的時光。

 

從我自己旅外從事遊戲設計工作多年的經驗來看,本書是目前幾乎所有遊戲公司及遊戲開發相關系所必讀的一本書。在此推薦給所有人,不管你是想以哪一個職位進入遊戲開發的產業,也不論你開發的是桌遊還是電子遊戲,本書都是值得入手的一本遊戲設計之書。

 

 

【推薦序02--市場是殘酷的老師,進入市場實戰前,強力推薦閱讀《遊戲設計的藝術》】

文/張少濂(迷走工作坊創辦人)

 

作為原創遊戲開發者,我非常明白,在專案執行時會面臨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本書提供非常全面性的解答。即便已有不少遊戲專案的執行經驗,本書對我的啟發仍然俯拾即是。

最後要提醒讀者,讀完這本書並不會就讓你變成遊戲設計大師,做出大賣的遊戲。遊戲設計跟許多專業技能培養一樣,都需要有實質的製作開發經驗。但是如果你想在遊戲開發的旅程中,或是想進一步認識遊戲的本質,這本書裡面的許多概念解說和實例,可以變成你進一步深究遊戲設計之道的墊腳石。

 

我非常推薦第十八章《巧妙結合故事與遊戲架構的間接控制》裡面所提的跨媒體世界,觀察現在當紅的IP經濟,我們往往會發現,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不會只在一個載體發光發熱,而對特定IP有熱情的玩家,會積極尋求在同樣的世界觀下,更多元的體驗娛樂,跨媒體世界也帶給製作方更大的商業可能及影響力。

 

第二十八章《好遊戲需經過遊戲測試》也非常重要,無論我們基於何種需求開發遊戲,不同階段都需要形式、目的互異的試玩,本章詳載遊戲測試的要點,讀者可以邊看邊思考如何應對書中所列的問題。

 

我的公司成立以來,透過群眾集資募得超過四千萬的數額,對於第三十一章《設計師負責向客戶提案》感同身受。本章節沒有讓客戶秒買的行銷手法,但卻有著更為重要的心法提點,以及心理建設。

 

市場是殘酷的老師,在進入市場實戰前,強力推薦閱讀本書,相信對你的遊戲專案將有極大幫助。

 

 

【推薦序03--本書是深究遊戲設計之道的墊腳石】

文/楊智傑(南台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副教授.府城人文遊戲實驗室主持人.三知餘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2009年左右,我開始在遊戲科系任教。差不多同一時期,美國有幾位具有豐富遊戲業界經驗而轉進教職的教授,出版了幾本重要的遊戲設計書,兼具理論與實務。這群作者之中,USC的Tracy Fullerton培養了知名遊戲《風之旅人》的製作人陳星漢。本書作者Jesse Schell任教的CMU ETC,幾位台灣人自此校畢業後回國,成為台灣第一代成功的獨立遊戲開發者(李思毅【SIGONO】和陳禮國【日頭遊戲】)。十多年前,我納悶為何這幾位作者都在這個時期寫書,而且歲數都相近在40歲左右。現在我40歲左右,恍然大悟他們從業界第一線退休後,想把渾身絕學傳授給後進的苦心。

 

我要推薦的這本《遊戲設計的藝術》,在很早以前就讀過英文原版。我認為有兩類的讀者值得一讀。第一,當然是「遊戲科系學生或在遊戲業工作的人」。台灣在近半世紀以來電玩發展史上從未缺席,從單機、線上遊戲、網遊,一直到目前手遊市場上,人人都玩遊戲。桌遊、實境遊戲、AR/VR也以飛快的速度變成紅海市場。許多從小玩遊戲的朋友夢想著長大後可以自己做遊戲。這類推薦的讀者,如果你已經有遊戲開發經驗(做完第一個專題的學生、完整參與過第一個商業案的遊戲企劃),可以買一本放在架上當成工具書來查閱。第二類推薦讀者,當然就是「熱愛遊戲的非遊戲從業人員」。在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奮鬥,卻又納悶為何讀書工作那麼無聊?為何玩遊戲那麼有趣?好奇遊戲是怎麼做出來的?那麼你就適合買一本來收藏。

 

沒有人說書一定要乖乖的從頭翻到尾,這本份量有點厚重。作者針對遊戲設計會涉及的各個層面進行剖析,並且把重要的概念做簡要的說明,舉簡顯易懂的例子來降低理解的難度。當你想認識或重新思考如「設計師」、「玩家」、「體驗」、「遊戲」、「流程」這些概念時,可以先翻閱每一章最開始的那張插圖。試著用這樣的思考方式來理解這些概念的關聯性:【設計師】透過一種【流程】來設計【遊戲】,替【玩家】創造一種【體驗】。或是……遊戲具有【主題】,可分成四種【元素】,其中一種是【機制】,常需要被【衡】。在35個章節之後,第513頁的那張架構圖已經變得超級複雜,但只要用前述這些語句來串接各章的關聯,其實還蠻容易提綱挈領的。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56207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44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