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母親的歷史
細看「為人母」過程中的各種階段與親職面向,成為媽媽多不容易!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歷史學者揉合自傳式書寫與歷史知識耙梳之作
★《浮華一世情》作者艾曼達‧佛曼(Amanda Foreman)盛讚:「成書正是時候;一部迷人之作。」
為人母孕育、生養人類下一代這件事,自有人類以來就時刻參與著我們的歷史。然而隨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與社會變遷,
這至為重要且基本的體驗又歷經怎樣的發展?母性的歷史為何?懷胎、分娩,以及母親與嬰孩相處的歷史又為何?
我們能追蹤母親這個角色於歷史進程中留下的痕跡嗎?若能,又該從何溯源、追蹤起?
歷史學家莎拉.諾特在本書中創造了專屬於她的一種歷史寫作文類,以此打造諾特個人新的歷史詮釋方式。
她將回憶錄和歷史融為一體,並從軼事中汲取靈感。這本書把過去和現在的光景活靈活現地展現於文字中──
既有親密感,論述面向又不失廣度;既有個人書寫的抒情,也不失學者述作的精準。
以歷史作品的角度來說,本書借鑒了十七至二十世紀末英國和北美的情形。
作者針對過去社會中一連串的素材進行研究:從美洲原住民克里族和奧吉布韋族婦女,到阿帕拉契山麓區的佃農;
從南卡羅來納州稻米種植園上的奴隸,到紐約和倫敦東區的廉價公寓居民──上述種種皆是她的研究對象。
調查物件包括日記、信件、法庭記錄、醫療手冊、衣物。當然,同步並行的是,她也探索、記錄了自己產下孩子之後身為一位母親的經歷。
在書中,作者細看「為人母」過程中的各種階段與親職面向──
˙古時節育觀念為何?養子、育兒,多少才算適當?生幾個小孩由什麼因素決定?
˙現代醫學尚未介入的時代,怎麼知道自己懷胎?甚至,要怎麼計算妊娠週數?
˙女子分娩大事,在過去主要由「產婆」經手的時代是什麼樣的情形?古、今產子過程有哪些危險或哪些程序是相同、或相異的?
˙夜半哺乳、看顧小孩、安撫襁褓嬰兒啼哭……這些為人母的辛苦只有深沉的夜幕知道--古往今來,夜中哺育、照料孩子的母親們在方法與的心態上都一模一樣嗎?
˙「親餵」與「聘請乳母」,孰優孰劣?當代大為推崇的親餵母乳,在過去被賦予怎麼樣的價值判斷?以親身養育後代這件事,在歷史上有那些演變進程?
若以回憶錄來看,讀者亦可視本書為一種提出新問題、探究人類喪失了哪些歷史的手段。
這麼做是要將最小甚至最平凡的人類經歷,網羅進歷史殿堂中,賦予其「歷史」地位。
是否有「受孩子打斷」、「嬰兒哭聲」和「無法入眠」的歷史?又,這些可以是歷史嗎?
作者不以宏大的敘事求得解答;反之,她極其仔細地堆疊一套軼事奇聞的框架,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閱讀過程中,彷彿也能共感作者身後所背負著孩子的重量。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