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比《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更巨大的成就
趁貧富不均再度引爆崩盤前,抓住挽救世界經濟的最後機會
.最全面的診斷:跳脫西方、橫跨千年.全球第一本經濟不平等全史
.最細緻的分析:169張圖表,以政治、社會、文化、歷史的多元角度完整檢視
.最有力的改革藍圖:翻轉你我的經濟思考模式,改變10%富人壟斷90%資本的既有觀念
.解決人類史上最大的經濟難題:貧富不均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面對?
我們曾相信拚經濟就是一切,相信富人賺錢、窮人也能雨露均霑。直到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橫空出世,證明經濟成長無法消除經濟不平等,嚴重的貧富差距更將導致動盪、戰爭與革命。二十一世紀已進入第二個十年,全球不平等已再次來到新高點。為了避免災難重演,是時候面對資本分配不均的歷史困局。
人人生而平等,為何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皮凱提認為,答案就在於你我所抱持的政治意識形態。也就是說,若要改變不平等的資本分配邏輯,就得先改變不平等的意識形態。那麼,改變如何可能?本書將帶你走過歐美、印度、中國、巴西、南非等地的千年歷史,宏觀分析不同人類社會裡導致經濟不平等的意識形態,看見意識形態的轉變究竟如何發生。
我們能否想像一個99%財富不會累積在1%富人身上的世界?一個經濟更民主、分配更合理、機會更均等的社會?本書透過歷史告訴我們,這份理想真有實現的機會。本書更會詳盡說明,要打造這樣的社會,究竟需要哪些租稅制度、政府施政、企業參與及憲政制度方面的改革,以及更重要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一起改變哪些既定的成見與觀念。《資本與意識形態》因此不僅是一部全球不平等的大歷史,更是皮凱提獻給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改革藍圖。
◎隨書附贈導讀手冊【朱敬一/中研院院士、陳禹仲/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經濟.歷史.社會.政治等多領域深度導讀】
本書特色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正宗續作,睽違八年正式上市!
.從千年不平等的大歷史中,找到解決貧富差距惡化的方向:在美國式超級資本主義、俄國式盜賊政治,以及中國習近平主義之外,找到最能消除二十一世紀經濟不平等的改革方案
.全球唯一中文版
.隨書附贈精美導讀手冊
目錄
前言與致謝
導論
第一部 早期的不平等制度
第一章 三級社會:三重功能性的不平等
第二章 歐洲的等級社會:權力與所有權
第三章 所有權社會的發明
第四章 所有權社會:以法國為例
第五章 所有權社會:歐洲國家的發展路徑
第二部 奴隸制社會與殖民社會
第六章 奴隸制社會:最極端的不平等
第七章 殖民社會:殖民地的多元性與支配關係
第八章 三級社會與殖民主義:以印度為例
第九章 三級社會與殖民主義:歐亞地區的發展路徑
第三部 二十世紀的鉅變
第十章 所有權社會的危機
第十一章 社會民主主義國家:未竟的平等
第十二章 共產主義社會與後共產主義社會
第十三章 超級資本主義:在摩登與古法中流竄
第四部 重新思考當代政治衝突的主題
第十四章 界限與財產: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
第十五章 左派婆羅門:歐美世界的政治新分歧
第十六章 社會本土主義:後殖民社會的身分認同陷阱
第十七章 二十一世紀的參與式社會主義
結論
意識形態鬥爭與追求正義的歷史
打破以西方為中心的視角
論社會科學的公民和政治角色
注釋
章節細目
圖表目次
基本詞彙對照
序/導讀
導讀(節錄)
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特聘研究員)
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2013年出版了《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英文版全球大賣數十萬冊,其他語言譯本銷售亦佳。當年,我為該書中文版(也是衛城出版)撰寫了近萬字的導讀,幫助年輕人瞭解其論述。2019 年,皮氏繼續原本的主題,寫下《資本與意識形態》這本巨著,法文原著達 1100 多頁,是一本超大本的力作。即使將注解與參考書目放在雲端,本文應該也是一本非常厚的書。雖然如此,我還是建議讀者買來看,參照我的介紹與解說,應該可以充分理解其精髓。
皮氏的經濟史觀照非常全面,試圖涵蓋中世紀以來的印度、歐洲、中國、西亞、美洲。這麼大的地理範圍,文獻閱讀超級龐雜,已經到了「大歷史」寫作的水準。戴蒙(Jared Diamond)的巨著《槍炮、病菌與鋼鐵》是地理學、演化生物學的大歷史,摩里士(Ian Morris)在《西方憑什麼》研究強權興起的大歷史,皮凱提這本書則是「社會不公平」的大歷史。就社會民主主義的研究而言,以往艾斯平-安德生(Gosta Esping-Andersen)的《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以及布朗道、布拉白與托森(Brandal, Bratberg, Thorsen)的《北歐不是神話》(The Nordic Model of Social Democracy),都非常著重歷史源流的探索。這些著作告訴我們,要瞭解社會民主制度,一定要溯往歷史。
在數理化、計量化的扭曲之下,經濟學家的研究方向經常有短小精幹、支離破碎、見樹不見林之弊,而且日甚嚴重。例如皮氏先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經濟學家的評論十個有九個半都著重在一兩個雞毛蒜皮的小瘡疤叨叨絮絮,非常無聊。又如有些經濟學家做研究,首先要尋找的就是「工具變數」,試圖建立清爽的計量分析,卻完全不觀照研究題材的大圖像。小鼻子小眼睛的技術性經濟研究,絕對難登大雅。皮凱提跨區域、跨年代的「不平等大歷史」分析,避開了這樣的餖飣視野,極為不易。
皮氏的不平等大歷史檢視,至少有一個視角我在以往西方學術著作中不曾見過:他坦然面對過去數百年歐美強權在殖民主義、奴隸制度等方面所造的孽。老實說,今天世界各地的不公不義不平等,有許多是歐美強權帝國主義造孽的後果。例如,海地原為法國殖民地,後來法國撤離,海地反而要支付法國「贖回自由」的賠款,大幅拖垮了海地人民的生活水準。這是不是孽障?英國原本有蓄奴,後來立法廢除,政府還要「補償」這些奴隸主人「失去奴隸」的金錢損失,這是不是助長不公平?摩里士的寫作就不肯或是刻意閃躲當年帝國主義的殖民壓迫與衝擊,所以他的歷史論述怎麼看都有缺點。「因為迴避真相,所以只看到偏相。」
皮凱提要分析不平等,也許因為如此,他躲不掉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隸制度的血淚與殘酷;那些都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皮氏自己在書中也說,奴隸制度與殖民社會,是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不平等」。歷史上不時有人豢養奴隸,但極少形成「奴隸制度」。而殖民,更是「畫定地區的蓄奴制度」,其殘暴尤甚。
皮凱提的書史料豐富,尤其對於歐洲大陸的不平等歷史,有極為宏大的觀照。由於歐洲、美國是資本主義運作的核心,他的書對於我們瞭解資本主義環境下不公平的背景、產生、解決方案,都提出了詳實的分析。皮氏唯一的疏漏,是他對於列寧式中國共產黨運作方式的不夠瞭解。例如,皮氏分析中國國家資本占總資本的百分比達55%,意義不大。皮氏寫書時馬雲還如日中天;其實,不管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為何,只要列寧政黨的中央政治局今天叫馬雲滾蛋,他明天立刻滾蛋。這種情況,絕對不是「占股比例」所能解釋的。但是,皮氏刻畫中國與蘇聯在「改革開放」之後,政治人物奪取大量經濟資源的「盜賊政治」,形成一整掛「政二代、黨二代」組成的「富一代」,卻是精準的描述。
皮凱提的社會民主理想有可能實現嗎?沒有人知道。但是歐美各國有一個共通的現象,或許令人鼓舞:過去數十年,越來越多的高教育族群投票支持社會民主左派政黨,可見這個努力的方向,獲得跨國界知識社群的支持。「學問為濟世之本」;也許皮氏的著作有助於形成一套圓融的論述,朝理想前進。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說,改變社會的阻力不是既得利益(vested interests),而是既有觀念(vested ideas),旨哉斯言。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