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重思文明銘寫於野蠻之作,跟隨文字與影像復返迷魅思考
王德威、梅家玲撰文推薦
王鈺婷、朱惠足、李育霖、林妏霜、
詹閔旭、劉紀蕙、鄭毓瑜等學者作家一致推薦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年臺灣文學傑出博士論文獎、
臺灣中文學會第九屆四賢博士論文獎第三名
本書關注臺灣文學與歷史文本中「野蠻」一詞概念遞變的系譜,尤其置諸殖民現代性情境下與所謂「文明」呈現的對峙。野蠻的指稱,伴隨外來者的視線,成為帝國藉以迻譯、區分他者,排除或治理的話語政治;而歷經清治、日治被視為「化外之地」、「蕃地」的臺灣,既呈現與東亞殖民主義接觸的問題性,也帶來具體的戰爭、文化衝突。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描繪的歷史天使,以背對過去、襲捲進未來之姿,質疑著現代名之「進步」的風暴,他疑問歷史是統治者的歷史,「沒有一座文明的豐碑不同時也是一份野蠻暴力的實錄」;沿此,重新追問「野蠻」,不僅為指出「文明」的自我辨識、常立基將他者銘刻為野蠻的歷史過程,同時欲指出其與野蠻暴力的毗鄰,亦即文明內蘊的野蠻性。對文學藝術而言,更重要的是,當代創作者如何以書寫,重新爭議統治者銘寫的記錄,即思考殖民歷史的從屬者(the subaltern)如何可能發聲?
在本書中,將聚焦幾個歷史事件環節,包括1914年太魯閣戰爭,1930至1931年賽德克族以傳統儀式起事反抗日殖民者的霧社事件,隨之遺族遭致鎮壓、屠殺與移住川中島,1942年日本因應太平洋戰事而徵募原住民高砂義勇軍前進南洋,以及戰後蘭嶼延續殖民體制而陷於被犧牲的地位,引爆為1988年達悟族人發動第一場反核廢料貯存場的抗爭運動。這幾個相互鑲嵌的歷史時空,呈現二十世紀臺灣所歷經接觸地帶(contact zone)上,語言以至文化慣習等交混或隔閡、野蠻與文明的重要論題。論及的作者含括小說家、後殖民作者、原住民作家、歷史書寫、生態書寫者等,他們共同呈現一種面對盤踞的現代性啟蒙思維的反思,進而分別以復返傳統性、迷魅、神話、另類歷史等,形成本書嘗試指出與現代理性祛魅相對的復魅(re-enchantment)之姿:復返與自然、土地連繫的嶄新野蠻思維,呈現諸樣的歷史。
目錄
推薦序二/梅家玲
緒論:野蠻與文明
一、「蕃異」野蠻
二、殖民現代性的陰影
三、話語政治與考掘學
第一章、從屬者的戰爭‧一九一四‧太魯閣
一、最後的殖民地戰爭
二、以啟山林
三、「他們只是落後,我們卻是野蠻。」
四、番人之眼
五、驅魔
六、重繪「空白之域」
第二章、裸命和餘生‧一九三一‧川中島
一、二次霧社事件
二、成為「野蠻人」
三、從馬赫坡到川中島
四、回歸「神祕之谷」
五、原初的激情
六、裸命的敘事學
第三章、接觸地帶‧一九四二‧南洋
一、國的人類
二、皇國青年
三、俘虜島
四、接觸地帶
五、殺死森林的那場戰爭
六、祖靈歸返
第四章、驅逐惡靈‧一九八八‧蘭嶼
一、驅逐蘭嶼惡靈
二、夏曼‧藍波安的復返
三、「次等人」安洛米恩與達卡安
四、何謂文明?
五、航向世界的島嶼
六、新野蠻主義
結語‧二○一五‧花蓮
一、復魅,與二十一世紀臺灣文學
二、Mata nu Wawa
後記
參考文獻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