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1006_10月選書

【電子書】台灣女生留學手記II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52
    360
  •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連假限時加碼10/4-10-6

內容簡介

留學生的生活是怎樣的呢?是埋首於學海無邊?還是有開不完的派對?其中,身為女性的留學生們,除了學業上的追尋外,在脫離傳統上以父權為主導的台灣社會後,客居異鄉的生活,對她們來說,是一種完全的解放?還是受到更多的壓力?

一九九五年,由海外女留學生組成的「台灣查某」社團成立,希望藉此探討海外女留學生的學習、生活、認同、感情等問題,並在二○○○年集結成為《台灣女生留學手記》。十年後的今天,她們再次集結四十一篇文章,出版《台灣女生留學手記Ⅱ》,紀錄下新一代台灣女留學生海外生活的種種心路歷程。

在這十年中,不論是留學生本身關注的焦點,或是外在的大環境,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書的出版,除了能讓留學生,或將要留學的學子們,當作出國參考的外,也可以反應台灣社會,以及世界在這十年中的相同與變化。

本書特色

◎由女留學生的筆,寫下最真實的留學生活。不論是對已留學、將留學的辛辛學子們,都是極有參考價值的留學寶典。

◎對於一般讀者,本書是瞭解留學生活喜樂辛酸的第一手資料。

◎與《台灣女生留學手記》第一集相伴閱讀,您將可以發現,在這十年間,留學生所處的外在環境與內在追求的變化。

作者

台灣查某

「台灣查某」(Taiwan Women),是一個以北美洲的女留學生為主的跨校社團,成立於一九九五年。成立的緣起,是一群台灣女生有感於異國留學生活裡的許多遭遇都和「身為女人、來自台灣」的身份有關,遂決定成立一個共同的組織,讓大家交換在異國浮沈於生活、學習、愛慾、認同裡,掙扎與成長的生命歷程。

性別議題是「台灣查某」(Taiwan Women)的核心關懷之一,因為創始的成員們相信女性主義可以是最實用的生活哲學。而年度舉辦的台灣查某冬令營(Taiwan Women Winter Retreat),也成為許許多多先來後到來的姊妹們相識結緣的開始。

在成立後的第五年,將異地生活的故事,集結成《台灣女生留學手記》(玉山社,二○○○)。十年後的今天,再次將留學客居生活的種種,集結成本書,作為新一世代台灣查某的生命記錄。

歡迎加入「台灣查某」的行列

網 站:www.taiwanwomen.org/
部落格:http://taiwanwomen.pixnet.net/blog
Facebook的社團團體:Taiwan Women台灣查某

序/導讀

推薦序1

這才是女人的成熟與美麗


  離鄉十多年,住了四、五個城市,每次到新的地方,總忍不住為台灣查某大力廣告:「查某們,來看看其他的台灣查某,如何把生命活得淋漓盡致;查甫們,來真正認識女人,學習如何與她們真心相待。」受邀為這本留學手記撰序時,驚喜地發現三、四位作者,當年是由自己的廣告而認識台灣查某的。感覺自己好像透過台灣查某,也成為這一波有意義運動的一份子。

  和台灣查某緣份實在很奇妙。從二○○○年起,我當過伴營、正式學員、台灣查某之友、義工、講師。好像不管做什麼,線總會牽到台灣查某:語言研究、音樂,甚至靜坐,都和台灣查某沾上邊。連這次受明慧之邀作序,也是拜音樂之賜。

  一路走來,心境從「自以為是大力推廣兩性平等的新好男人」變成「發現自己原來是還有這麼多盲點的近中年男人」。台灣查某的啟發,對我事業、人際、感情、家庭各方面助益良多。寫這篇序,是懷著萬分感激的心情的。

  一個近中年男人的心境,和年輕的女留學生們理當不同,但我從這一篇篇留學手記中所感受到的,竟跨越性別年齡,同多於異。

  當年,我也為了「給自己一個機會圓夢」(沛妤)而展開「壯遊」(卡滋米漿)。在台灣的學子,出國後最明顯的成長大概就是獨立了。在異鄉,我也一樣得學買菜下廚,省吃儉用;一樣面臨課堂上與社交上的文化衝擊,學習「要『有』想法,並能夠說出原因」(Ivy),掙扎著用外語表達自己也不大有信心的想法。幾次旅行,雖沒能用馥瑋那般洗練的文字記錄下來,卻也一樣增了信心,廣了見聞。

  但「在這個旅程中,思考的不只是論文的主題,還常常是近三十而立,或四十不惑,或不同的人生階段的掙扎、疑慮和反省。」(書琴)除了學習生活技能,克服外語障礙,調適文化差異外,獨立的更深層意義是—體認對自己完全的責任。

  學業上,思考要不要攻讀博士,要選什麼論文題目,或畢業後要在那裡發展。

  個性上,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衝擊,要學著「讓對方啞口無言,(以)顯現出自己在思考上的完善」,還是要「保有那套不攻擊別人,與人為善的做學問態度」(慧娟)?反省「自己好像漸漸失去了欣賞別人優秀能力的雅量……見不得人家好」(明軒),或是「一而再再而三感覺自己原來也是會『歧視』別人」(冷彬)。

  感情上,決定要不要繼續辛苦的長距離感情,要不要和不懂尊重的另一半分手,要怎麼從心碎的關係中走出來。

  認同上,體認當代亞裔女性的處境、責任與未來,深思身為台灣人的意義,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尋找自己在世界村的定位。

  生命上,為人母體驗新生,為人子面對逝別,或以遊子心重新定義與母親的關係。

  挑起了這些責任,生命開始有了獨立的踏實感。斷了臍帶,不光是離開母親的呵護與家鄉的熟悉感,更是跳出了傳統偏見、刻板印象、角色期待與人生模式。

  看獨立的姊妹們挑起責任,拿出慈悲、智慧與勇氣來克服種種挑戰,活出精彩的生命,不禁感佩:

  這才是女人的成熟與美麗!

李璨光(音樂人,台灣查某摯友)

推薦序2

那些年的回聲


  西元二○○○年,在我拿到公費、即將出國留學的前夕,一位相識多年的學長告訴我:「妳就要出國了,我想送妳一本書,裡面有許多是我從前社團學姐或朋友所寫的故事,希望對妳有幫助。」學長是一個低調、默默關心朋友的人,我感謝地接過了書、迅速看完,心情卻澎湃不已,那本書叫做《台灣女生留學手記》,記述著九○年代台灣女生們遠渡重洋,求取知識的點點滴滴。我闔上書,嚮往著未來留學生活的各種可能與際遇,心中有著「有為者、亦若是」的壯志豪情。

  我沒有想到在出國後,會依循這本書所造就的因緣,加入了北美台灣查某社團,成為幹部,還主辦了二○○三年的巡迴演講;我也沒想到後來那位送我書的學長,也拿到公費出國唸書,並且與我相戀,成為我的丈夫;我更加沒想到我學成返國、成為大學教師,而我的許多學生們竟也依循著這樣的軌跡,加入台灣查某社團,並籌畫出版《台灣女生留學手記Ⅱ》。

  《台灣女生留學手記》陪我度過了五年的留學時光,讀書焦慮時,我翻看其中有類似經驗的學姐們的分享;心情難過時,我從裡面得到正面的鼓勵。不論性別議題、家族國族認同,這本書彷彿成了我隻身在外的聖經寶典,在那些我需要的時刻給我力量。我學成歸國,這本書也隨我返回家鄉,至今仍在我的案頭佇立。因此,當我翻看著這本留學手記的續集初稿時,那些曾經有過的辛酸甜美、刻苦歡樂、自慚驕傲、又再次湧現,蕩漾成聲聲入耳的回音,繞樑不絕,想到離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竟已整整十年過去,光陰如此催人,又想到自己在法學教育及性別議題上總算稍有貢獻與所成,我的學生都已經學成歸國,成為新一代的台灣查某,一時真讓我悲欣交集,難以言喻。

  續集中,我們看到大量個人化、生活化的經驗書寫,包括自身於異鄉懷孕生產或生病的經驗、面臨朋友的自殺的挫折、讀書的憂鬱要如何減輕、以他者身份在異文化裡的社交活動、對親情愛情的反省等等,相異於首部曲中所著重的學術性,或涉及國族、性別認同等大開大闔的論述。十年來,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的衝突與平衡,後現代女性主義拆解結構的實踐,在這一本續集裡,在在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身影。

  相較於第一集的留學女生,以學術圈、教育圈為主,許多女性出國攻讀博士,續集中,體驗外國文化的方式更為多元:留學、讀碩士或博士、遊學、交換學生、長期的壯遊、短期的自助旅行,我們看到各種各樣女性出走的可能。過去女人的行動受到拘束,要出國並長期居留外國,可能得有個「讀博士」的正當理由;但如今,女性的移動不但被肯定,甚至被讚美,移動能量比過去更強大便利,不再需要以讀博士的理由出國居留,就這個角度觀察,也可謂是一種性別平權的進步。

  然而,在這樣的進步後面,仍存有許多難解的性別議題,包括跨國人口移動可能造成的問題、包括台灣高等教育中女性教師學者的比例仍然偏低,包括在「經濟大和解」後與中國仍存在的矛盾與衝突,包括同志議題及同志權益,在在都等待著新一代台灣查某的投入。因此,在個人化與後現代的浪潮中,在議題取決與抗爭上,某些程度的團結與一致,恐怕仍是必要的。但無論如何,台灣查某們,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看得更廣,總是一件好事。因此,我對續集以及再續集,都有深深的期待,期待這一本曾陪伴我多年的聖經寶典,一樣成為妳的案頭書,激勵妳的鬥志、安撫妳的心靈、減輕妳的痛楚、分享妳的成就。也趁此機會,感謝那些年來,我的台灣查某的道友們,不論妳們現今在何方,祝福妳們一切都好,喜樂平安。

林志潔(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推薦序3

十年之後


  在一年多前,當我的信箱裡出現了一封陌生地址的信,告知我「台灣查某」準備要出版第二本留學手記,並且邀請我替這本書寫序時,身為「台灣查某」的創辦人,以及《台灣女生留學手記》第一集的主編,我當然是義不容辭,二話不說便答應了。接到稿子後,迫不期待地將所有的文章仔細地讀過之後,除了大開眼界,增長了許多見聞之外,也翻攪起我塵封多年異鄉求學的記憶。

  記得是一九九四年的冬天,「台灣學生社」在德州休士頓辦的冬令營裡,首次出現女性議題的討論,以呼應當年在國內沸騰騰的女性主義運動。接下來的一年之中,我與幾位好姊妹,在當時不甚發達的網路上,靠著mailing list的成立,開始籌組「台灣查某」這個以在美國的女留學生為主體的團體,在各方團體熱心的捐款贊助之下,我們不但辦女性主義校園巡迴演講,更在一九九五年主辦了「第一屆台灣查某冬令營」。當初的我們只是秉持著一個簡單的想法,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屬於女留學生,知識上可以相互激盪、情感上可以相互支持、理念上可以共同打拼與奮鬥的網絡。

  一九九六年冬天,因為學業已告一段落,我在主辦完「第二屆台灣查某冬令營」之後,便打包回台灣。一轉眼,已經過了十幾個年頭。慚愧的是,因為工作時間不固定,以及忙碌的關係,無暇再顧及其他。但是,輾轉都會聽到「台灣查某」在美國活躍的消息,也會收到「台灣查某冬令營」的活動邀請信,只是因為工作的緣故,也只能在精神上想像與共同參與一番。但是每每想到有一群我已經不認識的姊妹們,用著無比的活力,在異國求學的日子裡,為了我們相同的理念,用力地擠出時間,經營這聯繫著我們情感的團體,總是感到感動不已。

  《台灣女生留學手記》是在一九九九年開始著手進行,二○○○年出版。當時動起編一本專門屬於女生留學的書的念頭,主要是因為回想起要跨出國門之際,面對異國求學之路的茫然,無論是在生活、學業適應、感情關係以及其他各種面向,卻沒有辦法在市面上找到可供參考的資料。即便有留學資料,不是過度生硬,便是不夠實用,或者是面向不夠廣。因此想要集結當時正在留學,或者是剛剛留學歸國的眾家姊妹們的經驗,而完成了第一本留學手記。也收到了極大的迴響。即便到現在,還會有人告訴我她是如何抱著這本留學手記,度過異鄉求學寂寞思鄉的夜晚。

  只不過當時因為組織草創地點以美國為主,因此邀稿對象也多半以留學美國為主。十年後,《台灣女生留學手記Ⅱ》出版了。這本手記不僅補足了當年我們的稿件來源的過於同質性,更進一步地深化當年我們所處理的議題。裡面所包含的留學地點從美國、加拿大、英國、甚至遠到波蘭。當處理到旅遊經驗的時候,《手記Ⅱ》更是涵蓋了歐洲大陸;處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678980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6
    • 商品規格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16-18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