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聽南懷瑾講為人處事

固定
版型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154
    220

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以超凡脫世之心,做積極入世之事」作為他的人生理念。透過他的指點,你一定能夠以全新的眼光審視身處的社會,同時還能夠練就高明的手段和眼光。這樣,你就會多幾分機智與通達,少幾許愚鈍和迷惘。

在紅塵中滾打的現代人,無時無刻不生活在疲累之中。處世的艱難、人際的複雜、快樂的難得、挫折的頻繁、自我的迷失、信仰的缺乏,使得「活著真累」這句話,成了大多數人的口頭禪。於是,想要生活得好一點、更好一點,便成為他們心中的夢想。

然而,想要生活得好一點,就必須要懂得多一點。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位「老者」,為我們指點人生路上的陷阱與彎道;還需要一位「行者」,立足現實狀況,為我們點撥為人處世的技巧與方法;更需要一位「智者」,穿透時空迷霧,為我們指引未來人生的方向。南懷瑾先生就是符合這一條件的一位「老者」、「行者」與「智者」。

目錄

前言/1
一、「曲」者生存,難得糊塗,念好千變萬化處世經/1

  1.為人處世,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2
  2.首先要適應現實/3
  3.難得糊塗易處世/5
  4.善於應變,做時代的弄潮兒/7
  5.做人做事要方圓有度/9
  6.隱藏鋒芒,低調處世/11
  7.進退有度,走好下坡路/14
  8.處世不要太較真/16
  9.留有餘地天地寬/18

二、但在流傳不在多,事業和工作的真諦在於付出/21
  1.付出是真正的成功與富有/22
  2.以超脫出世之心,做積極入世之事/24
  3.只問耕耘,不問收穫/26
  4.少說空話多做事/28
  5.適度謹慎之後,需要果斷/30
  6.認真踏實做好每一件小事/32
  7.用創新頭腦做事/35
  8.做事要走正道/36
  9.患得患失,百事不成/38
  10.做事要把握大關鍵/41

三、做人是第一等學問,先做好人再做聖人/43
  1.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44
  2.逃出人生三重門:自欺、欺人、被人欺/46
  3.不要對人要求過高/49
  4.推己及人,將心比心/51
  5.與人友道相處才對/53
  6.做人要如水一樣/56
  7.禮儀之道絕非小事/59
  8.不要遷怒於人/61
  9.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64

四、行孝須趁早,不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67
  1.孝是回過來還報的愛/68
  2.孝之以「順」,更要孝之以「敬」/70
  3.僅僅養活父母不算孝/72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75
  5.出遠門前要先安頓好父母/78
  6.視眾生如父母,大孝於天下/80

五、親如蜜卻淡如水,交朋友一定要有分寸/83
  1.交朋友要講分寸/84
  2.道不同,不相為謀/86
  3.選擇益友,遠離損友/88
  4.對朋友的規勸要適可而止/91
  5.知己難求,得必珍惜/93
  6.「久而敬之」使友情「全始全終」/96

六、失意不忘形,身處逆境依然笑看滿山花開/169
  1.得意失意難定論/170
  2.失意不忘形/171
  3.得意時,莫驕狂/174
  4.經歷痛苦,才會成長/176
  5.忍耐一切不如意/178
 

序/導讀



在紅塵中滾打的現代人,無時無刻不生活在疲累之中。處世的艱難、人際的複雜、快樂的難得、挫折的頻繁、自我的迷失、信仰的缺乏,使得「活著真累」這句話,成了大多數人的口頭禪。於是,想要生活得好一點、更好一點,便成為他們心中的夢想。

然而,想要生活得好一點,就必須要懂得多一點。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位「老者」,為我們指點人生路上的陷阱與彎道;還需要一位「行者」,立足現實狀況,為我們點撥為人處世的技巧與方法;更需要一位「智者」,穿透時空迷霧,為我們指引未來人生的方向。南懷瑾先生就是符合這一條件的一位「老者」、「行者」與「智者」。透過他的指點,你一定能夠以全新的眼光審視身處的社會,同時還能夠練就高明的手段和眼光。這樣,你就會多幾分機智與通達,少幾許愚鈍和迷惘。

他是一位「老者」。

南懷瑾先生出生於二十世紀早期。他經歷過抗日戰爭與國共戰爭;目睹了臺灣由貧困到繁榮的巨變;幾年旅美生活,更讓他得以沐浴歐風美雨;定居香港,還讓他親睹了「東方之珠」回歸的過程。這樣一位飽經滄桑、歷經世事百年變遷的老人,無論如何,是完全有資格給「迷路」的世人指點迷津的。

他是一位「行者」。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行路者」。人們常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形容一個人的學識。然而,南懷瑾先生行的路何止萬里?他從十七歲起就遠離家鄉,去過杭州、四川、西藏。國共戰後前往臺灣,後又旅居美國,回國後定居香港。在「行路」的過程中,他頻繁地更換人生角色:做過習武者,當過軍官,做過半個和尚,還做過商人、教授、學者、「和平密使」、董事長︱其閱歷之豐富、閱人之無數,足以為世人指點為人處世之道。

南懷瑾先生又是一位「踐行者」。他將「以超凡脫世之心,做積極入世之事」作為他的人生理念。他不只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為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他親自上臺講學;為了造福一方人民,他籌資與政府合建金溫鐵路;為了使傳統文化後繼有人,他從娃娃抓起,積極宣導兒童讀經運動︱這樣一個言行一致的人,他的人生智慧就不會是泛泛而談,而是有的放矢。

李白詩云:「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如今,世人「行路」之困惑比李白更甚。那麼,你不妨坐下來,傾聽南懷瑾先生這個「行者」的指點。

他是一位「智者」。

關於人生的哲學,中國的古聖先哲們,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說過許多了。可惜的是,這些原創性的智慧,由於時代背景及語言方面的隔閡,絕大多數中國人已沒有耐心、沒有能力從中吸取。所幸的是,南懷瑾先生用他的解釋性智慧,為我們打開了這些文化瑰寶的大門。他就像一個佈道者,把老子、莊子、孔子、孟子、釋迦牟尼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一一講來,並且妙趣橫生。我們完全可以在這樣的輕鬆閱讀中,領略生活藝術、知曉生存之道。

本書分為兩大板塊,在「大師知行錄」板塊中,首先從南懷瑾先生數百萬字的著述中,提煉出關於人生的醒世金言,然後圍繞這句話的主旨,結合其親身經歷舉證一案例,或者由他講述的故事,以此印證他在醒世金言中體現出來的人生智慧。在「大師智慧活學活用」板塊中,則結合現實情況,將其人生智慧的要義加以闡述,並力圖探討一些可以用之於實踐的方法。當然,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融進編者個人的理解和感悟。

理不在煩,簡明為真;法不在多,一句就行。如果讀者朋友能夠透過本書,有一言一句之得,或打開一個心結,或解決一個難題,或發現一個目標,或找到一條道路,對編者而言,就是無限的欣慰了。

南懷瑾先生的睿智思想可能不是一本書能概括全面的,我們只能是盡全力把他最經典的國學思想和人生感悟傳達給每位讀者,本書的出版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對他們的辛勤工作深表謝意!希望每個讀者都能領悟到大師的思想和智慧,更希望本書能成為每位讀者朋友真正的良師益友!

試閱

1.為人處世,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
大師知行錄
南懷瑾說:老子把我們老祖宗傳統文化的原則抓住,指出做人處世與自利利人之道--「曲則全」。為人處事,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只此一轉,便事事大吉了。

南懷瑾認為,處世不要走直路,走彎路才能全,處理事情轉個彎就成功了。比如說小孩玩火,直接責罵干涉,小孩跑了;但用方法轉個彎,拿一個玩具給他,便不玩火了。這就是「曲則全」的妙處。
南懷瑾有個朋友叫侯承業,心直口快,常因直言批評別人而得罪人。有一次,當辦公室沒有其他人時,南懷瑾便請他進來,寫了兩句話送給他:「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然後他接著說:「你同富士(指侯承業的妻子王富士)最大的不同點是,富士做每件事情的出發點是為別人好,去幫助別人,就是她批評或指責了別人,別人還是心存感謝。而你呢,雖然最後目標是一樣,也做了好事,但出發點不同,你是認為別人做不好,所以你一定要做好,你是不服氣,所以你做起來很辛苦。你可稱是儒家所謂的『中流砥柱』,而富士是道家所謂的『順其自然』,也就是順勢,知其力,用其勢。」
侯承業認為南懷瑾這幾句話,指出了他一生最大的毛病,是非常中肯的。因此,他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批評。

大師智慧活學活用
在上面這個故事裏,南懷瑾先生實際上是用了「婉轉批評」的「曲線」法則。他選擇在辦公室無人的時候與侯承業面談,並在談話中,將他與其妻在批評別人時的不同出發點及方式進行比較,含蓄地指出了他因直言而得罪他人的缺點,聽上去沒有一句批評之語,卻句句中肯、句句入耳,因此侯承業才能夠愉快地接受。南懷瑾先生只稍稍轉了彎,就一下子達到了批評的目的,真可謂「以曲求全」、「以曲求直」。
幾何學上說:空間上最短的距離是直線距離。不過,在人世間處世,最短的距離卻不是直線的距離,而是曲線的距離。因為「曲」,則更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為「曲」,許多事更容易達成。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為人處世,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只此一轉,便事事大吉。」如果把他這句話換個說法就是:處世要講藝術,即要講求婉轉的美。
「曲全、枉直、窪盈、敝新。」老子數語,點破處世的精髓,深得南懷瑾先生推崇。不錯,人世間很多事情,思路一轉,變直為曲後,便可化腐朽為神奇。以言談為例,善於言辭之人,講話婉轉而圓滿,既可達到目的,又能皆大歡喜。
「曲」的內涵是很豐富的,比如:柔和、變通、圓融、靈活、彈性、應變、適應、隱藏、低調、退讓、適度妥協、忍辱……為人處世,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實際上是為了不折斷正直。有時候,適當的彎曲是一種理智。
彎曲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
彎曲不是毀滅,而是為了退一步的海闊天空,是為了讓生命鍛煉得更堅強。
彎曲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一種理智的忍讓。
人世之旅,坎坷多多,難免直面矮簷,遭遇逼仄。彎曲,就是在生命不堪重負的情況下,效仿雪松柔韌的品格,適時適度地低一下頭、躬一下腰,抖落多餘的沉重,以求走出屋簷而步入華堂,避開逼仄而邁向遼闊。唯有如此,人生之旅方可伸縮自如、遊刃有餘、步履穩健,一路好走。
為人處世,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懂得彎曲並敢於彎曲,是一種本領,更是一種智慧。

2.首先要適應現實
大師知行錄
南懷瑾說:一般人都知道,生命活著要有用處、有價值。其實啊,人生的價值,自己覺得沒有用的,最有用;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活一輩子就好了,這是莊子的結論。看起來非常消極,對於社會、世界、人生是諷刺的;實際上,他一點都不諷刺,只是告訴我們四個字:「世路難行」。……世間這一條道路,很難走的;生命要很有價值,自己處理生命要很有藝術;要懂得在哪個環境,應該要怎麼樣做。如果不曉得自處,會招來侮辱、招來傷害。
……
這些過去歷史上的人物,也不錯啊!為什麼呢?有理想,有抱負,尚未得志時,不妨在個性上將就別人一點,先取得別人的信任,肯與你合作,以後,才慢慢地引導他們走上大道:「先合作,然後引之大道。」那也是一種處世的辦法啊!

南懷瑾所謂「要懂得在哪個環境,應該要怎麼樣做」以及「先合作,然後引之大道」,簡而言之就是「先適應,後改變」、「先生存、後發展」。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抗日戰爭時期,南懷瑾曾到過四川。在此期間,他為了找碗飯吃,來到一家叫做《金岷日報》的報社。當時,櫃檯上坐著一個老頭子,南懷瑾便上去請安,問能不能在這裏找到一份差使。老頭子把他打量了一下,問他是哪裡人,不是日本人吧。那時候的人都很怕日本的特務或漢奸。他連忙說:「我是浙江人,逃難逃到這裏,想找一份差使,好有碗飯吃;隨便什麼事都行,倒茶掃地也幹。」
這時,坐在裏面的老闆聽見了,伸出頭來看看,就叫他進去。南懷瑾還是那句話:流浪到大後方來,舉目無親,沒有飯吃。老闆就說:那好啊,你就來上班,我們缺一個工友,掃地的。他當天就在那家報館上了班--掃地。
這個老闆姓許,在一邊看了一會兒,便把南懷瑾叫過去,對他說,看樣子你不是幹這種事的人。然後,許老闆又問他會不會寫文章。他不敢說大話,只說自己在私塾裏念過「子曰詩云」等等。許老闆馬上出了一個題目,叫他寫一篇文章。南懷瑾大筆一揮,許老闆看了非常滿意,就讓他當了報紙的副刊編輯。
報社也就那麼幾個人,所謂編輯,除了經常寫些文章外,什麼雜事都要幹。不過,對於南懷瑾來說,吃點苦算不了什麼,總算有一個立足的地方,有一碗飯吃。

大師智慧活學活用
毋庸置疑,當年的南懷瑾先生已經深諳「彎曲」二字的真諦。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寧願放下文人的架子,從掃地做起;之後由於才能不凡,被任命為編輯。他這樣做,與陶淵明提倡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並不矛盾。後者需要放下個人的氣節與尊嚴,前者放下的只是所謂的「臉面」與「文人架子」,是一種適應現實的靈活做法。
現代社會是需要這種「先適應、後改變」、「曲線生存」的處世態度的。在社會變遷中,人們直接感受到的就是生活節奏加快,交通工具增加,電子系統豐富,這些都會導致個人的情緒紛擾甚至身心疾病。這時,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健康,就要看他對生活的變遷,是否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許多人行走於社會,常常帶著一股闖蕩江湖的俠氣,在碰壁後更是毫不妥協,最後在與諸多社會規則的抗爭中倒下。
不過,還有另一種人,他們似乎並不強大,甚至處於弱勢地位,卻能夠在來自各個方面的壓迫中頑強的生存。因為他們懂得適應,肯將自己的身體暫時扭曲,從而在壓迫的縫隙中向上發展。終有一天,他們會擺脫束縛和壓力,成就自己的人生。
同樣是沒有改變自己人生的意志和追求,懂得適應的人卻更能生存於社會。
如果將「先適應、後改變」的曲線生存法則,運用在更具體的現實生活中,那就是,許多失業者或者初次求職者,應持有「先就業、後擇業」的就業觀念。雖然此種做法的利弊還處於爭論之中,但起碼它是一種積極面對現實的態度。目前的「現實」,就是面臨二○○八年全球經濟危機所引發的經濟寒流,和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對這個現實,「先就業」就是一種適應現實的做法:先解決生存問題及工作經驗的問題,然後「再擇業」,以圖發展,求得人生的改變。看來,南懷瑾先生的智慧,對今人的確有很大的現實啟迪意義。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609964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