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以灣生鈴木怜子所著回憶錄《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為研究對象,討論灣生在臺日歷史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首先探討殖民地臺灣的在臺日人與灣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況,以鈴木怜子家族為討論中心,再分析「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的敘事問題。進一步詮釋分析回憶錄時,以敘事學理論討論書籍編排、人物形象、文化再現,且運用「敘事認同」的理論觀察,指出「灣生」的身分建構、國族認同與敘事意義呈顯多重混雜的敘事認同現象。本書凸顯灣生研究的歷史意義與詮釋的多元視角,包括重思「灣生」一詞與臺日歷史上的定位。透過灣生鈴木怜子與《南風如歌》,勾勒家族歷史的脈絡,亦有回憶錄的各種閱讀架構,期許能厚植臺日研究的底蘊,發揚臺日文學與文化的淑世意義。
目錄
推薦序 從單一的形象解放灣生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範疇、方法與名詞解釋 20
第四節 全書架構與研究進程 31
第二章 灣生的集體想像與記憶書寫 35
第一節 殖民者與出生於殖民地者 35
第二節 從個人到群體: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敘事 48
第三節 鄉關何處:戰後灣生創作 57
第三章 《南風如歌》之成書過程與書寫策略 67
第一節 成書始末及創作觀 68
第二節 敘事觀點與策略 81
第三節 人物形象的刻劃 88
第四節 再現文化差異 101
第四章 《南風如歌》之敘事認同分析 111
第一節 殖民地臺灣的成長敘事 112
第二節 戰後的臺灣書寫與反思 122
第三節 臺灣與日本國族認同敘事 134
第五章 結論 149
後記 155
參考書目 159
附錄
一 鈴木怜子(すずきれいこ)年表 179
二 如何歌頌南風:與邱慎談鈴木怜子 185
圖表目錄
表2-1 一九二九年四月與一九三三年六月《臺灣時報》人口調查比較 38
表2-2 《臺灣日日新報》所載中島道一的任職資料 39
表2-3 中島道一刊登篇目一欄表 43
表2-4 戰後引揚七期彙整表 50
表3-1 《南風如歌》文化差異的再現 101
表4-1 在臺日人中島道一故鄉認同的敘事模式 138
表4-2 灣生鈴木怜子故鄉認同的敘事模式 145
圖1-1 章節架構圖 31
圖2-1 一九二九年四月《臺灣時報》人口調查 37
圖2-2 一九三三年六月《臺灣時報》人口調查 38
圖2-3 臺北商工會一級議員開票結果 42
圖2-4 中島道一一九一二年從日本九州外派至上海 45
圖2-5 中島道一一九三一年從上海至臺灣臺北 45
圖2-6 中島道一全家一九四八年從臺灣臺北至日本東京 46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範疇、方法與名詞解釋 20
第四節 全書架構與研究進程 31
第二章 灣生的集體想像與記憶書寫 35
第一節 殖民者與出生於殖民地者 35
第二節 從個人到群體: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敘事 48
第三節 鄉關何處:戰後灣生創作 57
第三章 《南風如歌》之成書過程與書寫策略 67
第一節 成書始末及創作觀 68
第二節 敘事觀點與策略 81
第三節 人物形象的刻劃 88
第四節 再現文化差異 101
第四章 《南風如歌》之敘事認同分析 111
第一節 殖民地臺灣的成長敘事 112
第二節 戰後的臺灣書寫與反思 122
第三節 臺灣與日本國族認同敘事 134
第五章 結論 149
後記 155
參考書目 159
附錄
一 鈴木怜子(すずきれいこ)年表 179
二 如何歌頌南風:與邱慎談鈴木怜子 185
圖表目錄
表2-1 一九二九年四月與一九三三年六月《臺灣時報》人口調查比較 38
表2-2 《臺灣日日新報》所載中島道一的任職資料 39
表2-3 中島道一刊登篇目一欄表 43
表2-4 戰後引揚七期彙整表 50
表3-1 《南風如歌》文化差異的再現 101
表4-1 在臺日人中島道一故鄉認同的敘事模式 138
表4-2 灣生鈴木怜子故鄉認同的敘事模式 145
圖1-1 章節架構圖 31
圖2-1 一九二九年四月《臺灣時報》人口調查 37
圖2-2 一九三三年六月《臺灣時報》人口調查 38
圖2-3 臺北商工會一級議員開票結果 42
圖2-4 中島道一一九一二年從日本九州外派至上海 45
圖2-5 中島道一一九三一年從上海至臺灣臺北 45
圖2-6 中島道一全家一九四八年從臺灣臺北至日本東京 46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