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是作者近年來針對國語文教育所發表的四篇專題論文,透過了教科書、報刊雜誌及相關專著以探索新文化運動以來國語文教育的發展,論涉了重要教材、教法的內涵及其演變,對語文教學領域具有實績的專家亦有深入的探討。本書從國語文教育在現代語境裡提出的種種設想和方案切入,既希望理解其變化脈絡,也期盼能經由對過往論述的反思,而對未來的方向產生積極的參考作用。
目錄
自序 1
第一章 由破而立:新文化運動後的國語文建設 1
一 前言 1
二 現代國語文教科書的產生 10
三 報刊雜誌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33
(一)《教育雜誌》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39
(二)《中華教育界》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49
(三)《國文月刊》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63
四 國語文教學專著 75
(一)商務印書館專著舉隅 76
(二)開明書店專著舉隅 77
(三)重要教學專著評析 80
五 結論 88
第二章 蔣伯潛與傳統辭章的現代轉化 97
一 前言 97
二 學養奠基及師承關係 102
三 對「國文」課程的界定 111
四 分進合擊的寫作指導 118
(一)命題審題指導 120
(二)字詞章句指導 121
(三)謀篇布局指導 127
(四)文體風格指導 129
五 從「辭章」到「國文」的現代轉化 133
六 結論 147
第三章 讀寫示徑:蔣祖怡與一九四○年代的國文教育 151
一 前言 151
二 蔣祖怡的著作概述 153
三 國文的定義 164
四 強調課堂外自學 168
五 重視國文基本功 174
(一)對文法、修辭的認知 175
(二)比喻修辭格的新見:「寓言」 178
六 具體指引 183
(一)文法修辭的原則 183
(二)遣詞造句的方法 184
(三)各式文體的作法 196
(四)文病例舉 197
七 結論 202
第四章 時用下的變遷:臺灣當代應用文教本內涵探析 207
一 前言 207
二 發行概況 209
(一)初期:一九五○年至一九七九年 210
(二)餘波:一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 211
(三)革新:二○○○年迄今 211
三 內涵及演變 212
四 重要教本特色分析 217
(一)張仁青編著、成惕軒校訂《應用文》 217
(二)黃俊郎編著《應用文》 222
(三)張高評主編《實用中文講義》 230
五 結論 234
徵引文獻 237
第一章 由破而立:新文化運動後的國語文建設 1
一 前言 1
二 現代國語文教科書的產生 10
三 報刊雜誌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33
(一)《教育雜誌》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39
(二)《中華教育界》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49
(三)《國文月刊》裡的國語文教學討論 63
四 國語文教學專著 75
(一)商務印書館專著舉隅 76
(二)開明書店專著舉隅 77
(三)重要教學專著評析 80
五 結論 88
第二章 蔣伯潛與傳統辭章的現代轉化 97
一 前言 97
二 學養奠基及師承關係 102
三 對「國文」課程的界定 111
四 分進合擊的寫作指導 118
(一)命題審題指導 120
(二)字詞章句指導 121
(三)謀篇布局指導 127
(四)文體風格指導 129
五 從「辭章」到「國文」的現代轉化 133
六 結論 147
第三章 讀寫示徑:蔣祖怡與一九四○年代的國文教育 151
一 前言 151
二 蔣祖怡的著作概述 153
三 國文的定義 164
四 強調課堂外自學 168
五 重視國文基本功 174
(一)對文法、修辭的認知 175
(二)比喻修辭格的新見:「寓言」 178
六 具體指引 183
(一)文法修辭的原則 183
(二)遣詞造句的方法 184
(三)各式文體的作法 196
(四)文病例舉 197
七 結論 202
第四章 時用下的變遷:臺灣當代應用文教本內涵探析 207
一 前言 207
二 發行概況 209
(一)初期:一九五○年至一九七九年 210
(二)餘波:一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 211
(三)革新:二○○○年迄今 211
三 內涵及演變 212
四 重要教本特色分析 217
(一)張仁青編著、成惕軒校訂《應用文》 217
(二)黃俊郎編著《應用文》 222
(三)張高評主編《實用中文講義》 230
五 結論 234
徵引文獻 237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