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
兩岸的未來,是和平還是戰爭?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是蔡英文與習近平最該看的書!
現今的台灣與大陸,處於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困局之中,
北京與台北的領導人如何以「非常的手段」應對「非常的狀況」?
兩岸的未來是和平還是戰爭?
當軍演、踩海峽中線、環台軍演已成日常,
已經到了我們必須採取行動的時刻了。
北京到臺北最短的距離是經過華盛頓?台海危機,美國製造?
中共終有走下歷史舞台的一天,但是中國會繼續存在。
臺灣的民主自由不可能放棄,也不靠北京施捨!
面對事實,兩岸若能同時向後退一大步,
「和平」終將能成為統獨的唯一選項?!
◤北京武統合理的推斷,最晚的期限將會是二○三二年?!
環台演習兵力之大,操演區域與臺灣距離之近,前所未有。無論是戰術作為或軍事實力,國軍缺乏有效的反制方法。兩岸軍力的差距,以往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數字」,如今中共透過實際行動證明在世人眼前。臺北不可以踩踏台獨紅線,否則北京有充分的實力與多樣式手段,遂行「言必行,行必果」的制裁。第一島鏈以內中共掌有相對軍事優勢,一旦北京採取武統,美軍只會,也只能置身事外。
威脅是求救訊號「強弱」?灰色衝突的「和戰」理論又是什麼?從北京的角度看統一是必要性?臺灣人懷抱的大中國思想又是什麼?「美國」非是兩岸關係中不可或缺的第三者?面對中共,在「整體防衛構想」下的「戰法」又是如何?能不能同時向後退一大步,將「和平」列為處理統獨的唯一選項?
「戰爭」與「和平」猶如天平的兩端,中間有一個法碼。法碼推過極限,天平不是倒向和平就是墜入戰爭。我們雖不知兩岸何時會爆發戰爭,但馬英九時期,法碼穩定地向和平挪移;蔡英文執行,法碼逐步逼近戰爭。從政府近兩年向美國軍購超過六千億臺幣,且計劃延長兵役這兩個徵候來看,戰爭與臺灣的距離遠比國人想像得近!!縱然到時臺北想以「不獨」換取北京「不武」,恐也難以如願……
本書一一推演解析!
目錄
自序:我們與戰爭的距離
第一章 強弱
一、認識威脅
(一)施與受vs強與弱
(二)威脅是求救訊號
(三)掌握決定權
(四)認清現實
二、界定強弱的「戰力方程式」
三、強者思維
四、弱者思維
第二章 和戰
一、和平
二、灰色衝突
(一)化解邏輯
(二)策略選擇
(三)伐謀真義
三、戰爭
(一)戰爭的型態
(二)未來的演變
第三章 中國
一、中國是好戰的民族?
二、中國具備侵略的民族性?
三、中國的實力
四、中國共產黨
五、習近平
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七、中共武統意圖
(二)寸土必爭或法統之爭?
(一)中美外交起手式
八、武統的最後期限
九、武統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
第四章 臺灣
一、臺灣在統獨議題的歷史背景
二、臺灣的統獨意識
三、兩岸和平統一的機率
四、務實面對武統
(一)臺灣的實力
(二)臺灣人的鬥性
(三)臺灣人的鬥志
(四)不要撩撥潛在敵人
(五)採取不對稱作戰
(六)防衛重於攻擊
(七)擬定適切作戰計畫
第五章 美國
一、美國的特質
(一)高緯度民族性
(二)天選之國
(三)戰爭讓美國強大
(四)白人至上的優越感
(五)獨霸全球的硬實力
(六)沉迷老大的滋味
二、修昔底德陷阱
三、美中台「兩角」關係
四、美軍會介入台海戰爭?
第六章 戰法
一、武統徵候
二、戰力防護
(一)目的
(二)具體作法
(三)第一擊的應變
(四)第一擊的防衛重點
三、濱海決勝
(一)攻擊時機
(二)濱海決勝戰法
四、灘岸殲敵
(一)攻擊時機
(二)灘岸殲敵戰法
五、全民防衛
(一)後備改革
(二)全民動員機制
六、戰爭想定
第七章 兩岸
一、兩岸必有一戰?
二、人民何辜?
三、俄烏戰爭給兩岸的啟示
四、北京應如何看統獨?
(一)統一的本質是侵略
(二)站在臺灣的立場
(三)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
(四)展現強者的大度與自信
(五)最小的改變
(六)最堅實的保證
(七)速戰速決是武統前提
五、臺北應如何看統獨?
(一)創造雙贏的共好
(二)不要妄自菲薄
(三)認清戰爭的面目
六、一國兩制
(一)北京承諾的內容
(二)站穩談判起點,力爭上游
(三)確保臺灣的自主性
尾語 思想的轉變
序/導讀
自序
我們與戰爭的距離
二○二二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之後接連三天中共環台軍演。臺灣除了加強戰備的國軍劍拔弩張,全台一片祥和之氣,街頭嗅不出一絲戰爭的氣息,大部分國人仍相信中共不會攻台。儘管如此,透過此次軍演,清楚地呈現了以下事實:
1. 環台演習兵力之大,操演區域與臺灣距離之近,前所未有。
2. 無論是戰術作為或軍事實力,國軍缺乏有效的反制方法。
3. 兩岸軍力的差距,以往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數字」,如今中共透過實際行動證明在世人眼前。
4. 臺北不可以踩踏台獨紅線,否則北京有充分的實力與多樣式手段,遂行「言必行,行必果」的制裁。
5. 第一島鏈以內中共掌有相對軍事優勢,一旦北京採取武統,美軍只會,也只能置身事外。
「戰爭」與「和平」猶如天平的兩端,中間有一個法碼。法碼推過極限,天平不是倒向和平就是墜入戰爭。我們雖不知兩岸何時會爆發戰爭,但馬英九時期,法碼穩定地向和平挪移;蔡英文執行,法碼逐步逼近戰爭。再從政府近兩年向美國軍購超過六千億臺幣,且計劃延長兵役這兩個徵候來看,戰爭與臺灣的距離可能遠比國人想像得近。
我深深為此憂慮,因而動手撰寫《終極和戰》。
本書第一章「強弱」、第二章「和戰」是理論,若對軍事沒有興趣,可以直接跳過不看。
第三章「中國」是從北京的角度看統一的必要性。
第四章「臺灣」,換成臺灣人的背景探討大中國思想。
第五章「美國」,因為它是兩岸關係中不可或缺的第三者。
第六章「戰法」則是參考前總長李喜明的「整體防衛構想」,提出我心中理想的臺灣防衛戰法。
第七章「兩岸」是期望達成的目標:兩岸都能拋棄舊有思想包袱,同時向後退一大步,將「和平」列為處理統獨的唯一選項。
想要大立必先大破,唯有大開才能大闔。處於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困局之中,北京與台北的領導人必須以「非常的手段」應對此「非常的狀況」;而不管此「非常」是何等驚世駭俗,它絕不能是「中國人殺中國人」的戰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