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中國不僅經歷了「改朝易代」的轉變,還遇上政治和思想文化危機。在世變日亟的時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如何,一直都是近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書透過考察朱次琦和他的第二代傳人簡朝亮,第三代傳人伍憲子的經歷和思想,窺探近現代中國儒者在求道、弘道、傳道之時,與其信仰之道的互動關係。
目錄
麥序 1
楊序 1
第一章 緒言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及選題意義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綜述 6
第三節 研究文獻、研究方法和全文架構 14
第四節 餘論 15
第二章 重新認識朱次琦的孔道精神 17
第一節 引論 17
第二節 「仕」與「隱」與「求道」的關係 23
第三節 「漢宋調和」與「實學」 42
第四節 小結 74
第三章 九江傳人簡朝亮的「求道」、「弘道」與「傳道」 77
第一節 引論 77
第二節 「士大夫」意識與「自我認同」 80
第三節 「道出於二」的世界 84
第四節 「道」的肯定與重建 109
第五節 小結 139
第四章 伍憲子的「求道」、「弘道」與「傳道」之旅 147
第一節 引論 147
第二節 從商家子到儒家人 149
第三節 初踏報界與政壇 154
第四節 三藩市的歲月 159
第五節 亂世傳道在香江 163
第六節 小結 169
第五章 伍憲子的「新孔學」與「中國式民主」 173
第一節 引論 173
第二節 對「仁」的詮釋 174
第三節 對「新孔子」的重塑 179
第四節 對「經學」的「新」詮釋 190
第五節 對「中國式民主」的構想 199
第六節 對「大同夢」的追尋 217
第七節 小結 224
第六章 總結 229
第一節 異代跫音:朱、簡、伍三人對「孔道」的揚棄 229
第二節 「變」中之「不變」:實踐孔門之學的一致性 231
第三節 「內聖外王」的困境:論以儒學開出民主的困難 232
第四節 孔學猶存:儒家文化與民主政治的互補 234
徵引書目 247
後記 263
楊序 1
第一章 緒言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及選題意義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綜述 6
第三節 研究文獻、研究方法和全文架構 14
第四節 餘論 15
第二章 重新認識朱次琦的孔道精神 17
第一節 引論 17
第二節 「仕」與「隱」與「求道」的關係 23
第三節 「漢宋調和」與「實學」 42
第四節 小結 74
第三章 九江傳人簡朝亮的「求道」、「弘道」與「傳道」 77
第一節 引論 77
第二節 「士大夫」意識與「自我認同」 80
第三節 「道出於二」的世界 84
第四節 「道」的肯定與重建 109
第五節 小結 139
第四章 伍憲子的「求道」、「弘道」與「傳道」之旅 147
第一節 引論 147
第二節 從商家子到儒家人 149
第三節 初踏報界與政壇 154
第四節 三藩市的歲月 159
第五節 亂世傳道在香江 163
第六節 小結 169
第五章 伍憲子的「新孔學」與「中國式民主」 173
第一節 引論 173
第二節 對「仁」的詮釋 174
第三節 對「新孔子」的重塑 179
第四節 對「經學」的「新」詮釋 190
第五節 對「中國式民主」的構想 199
第六節 對「大同夢」的追尋 217
第七節 小結 224
第六章 總結 229
第一節 異代跫音:朱、簡、伍三人對「孔道」的揚棄 229
第二節 「變」中之「不變」:實踐孔門之學的一致性 231
第三節 「內聖外王」的困境:論以儒學開出民主的困難 232
第四節 孔學猶存:儒家文化與民主政治的互補 234
徵引書目 247
後記 263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