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圖像是一種探索式的工具,
會隨著使用者在過程中關係、情境的不斷變化,
而產生更豐富的意義。
運用圖像,
除了能更容易與數位世代的孩子溝通,
幫助師長找出孩子內在優勢的語言,
也可以幫助師長們在面臨一連串變化當中,
安頓與觀照自己的心情。
本書從教育現場中「生活教育」、「學習輔導」、「生涯發展」的需求出發,
結合生命教育、人際溝通、自我探索等二十五個案例,
搭配運用三套特別設計的「鼓舞卡」、「天賦卡」、「互動卡」,
協助師長於日常輔導或班級經營中,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未來更有信心!
鼓舞卡:給予孩子自行詮釋的最大空間,進行主動式的意義投射與自由聯想。透過圖像,從不同角度呈現事件脈絡與可能的正向意義。
天賦卡:共有八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一種特質能力。從孩子的選擇中,可了解孩子對事件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與歸納能力。
互動卡:讓孩子在溝通中充分探索自己及對方的內在觀點、感受與期待;亦可進一步藉由情境組圖卡,做為練習溝通時的背景。
目錄
推薦序 溝通魔法棒 趙文滔
圖像是心靈的獨特語言 趙慈慧
圖卡的奧祕我知道 賴佩霞
如果學習沒那麼簡單,讓圖像幫助你 謝文憲
自 序 這,前半生的追尋
第一部【基礎篇】
01 導論
02 快速變化的世界
1、十倍速的世界、0與1的視界
2、科技發展的變化
3、社會背景的變化
4、教學場景的變化
03 圖像有意義嗎?
1、圖像的溝通基礎
2、溝通裡心像的交換
3、意識與潛意識的轉譯
4、圖像不是算命的工具
5、打開圖像視界
04何謂圖像工具
1、依設計目的的圖卡分類
2、自己繪畫的圖像工具
3、工具的挑選
4、使用案例說明
5、使用前的提醒
05 如何運用圖像了解孩子
1、用圖像建立初步關係
2、使用圖像工具的特色
3、運用圖像時的小提醒
第二部【實務篇】
06圖卡工具介紹
1、鼓舞卡
2、天賦卡
3、互動卡
07運用圖像協助孩子探索自我
1、化妝
2、不認同自己的學校或狀況
3、界線
4、感覺自己不夠好
5、被霸凌
08 課業學習
1、選組
2、沒有目標、沒有興趣
3、作弊
4、低成就
09受挫能力
1、自傷
2、懼學
3、拒學
4、網路霸凌
10面對壓力
1、檢定考
2、身心反應
3、10.3 失敗的預言
4、容易放棄,就是學不會
11溝通能力
1、情緒管理
2、同儕衝突
3、師生關係
4、行為偏差初期
第三部【應用篇】
12運用圖像的課程設計
1、新生適應——面對新環境
2、自我探索——家人成就
3、選組填志願
4、自我照顧(支持團體)
附錄一:圖像學習單
附錄二:參考資料
序/導讀
導論
開學第一節課的震撼教育
「老師,你不用叫她啦,叫她也叫不起來的。」
「為什麼?」
「因為她就是這樣一直睡呀,她可以睡一整天喲,我們怎麼叫也叫不醒。」
「怎麼會這樣呢?她身體不好嗎?」
「不知道呀,她就是很愛睡覺,每天都來學校睡覺。」
「沒有起來的時候嗎?」
「有呀,吃午飯、睡午覺的時候就會起來了,但是她起來我們都不能睡了,她精神好就會在教室跑來跑去,所以我們還希望她就這樣睡覺。」
我試著叫這個孩子幾聲,孩子睡得紋風不動。我沒有動怒,轉身走回講台,讓全班拿出課本,照常上完那兩節課。孩子睡得很沉,連下課時間都只有懶懶地起來上個廁所,回來又繼續趴在桌上睡覺。跟班上的互動看來也不多,頂多就是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別人不理她,她就又趴回桌上去。
那兩節課我沒說什麼,但是心裡實在好奇,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天上午的課程結束後,我回到辦公室,打了通電話給她的導師,接到電話的導師慘叫一聲:「怎麼連妳的課她也睡?我想說她在別的課睡覺是因為聽不懂,怎麼連生涯規劃課都睡成這樣呢?老師,這孩子真的每天從頭睡到尾耶,只有中午不睡覺,但是她中午在教室走來走去,其他同學會沒辦法休息,家長還打電話來抗議,我只好讓她中午到辦公室來找我,可是總不能每天呀~怎麼辦呀,我真的好困擾。」
我問導師:「她的身體有什麼狀況,或是醫師曾經有過診斷嗎?」
導師說:「有呀,我問過家長,說她是過動症,從小學就坐不住,在班上一直走來走去,干擾同學。所以家長一直提醒她,上課時不可以隨便走動,要坐在位子上,不想上課就睡覺,結果變成她一直在睡覺。」
「老師呀,我很困擾她每天中午都不睡,我要找好多工作給她做才不會干擾同學,可是我實在也沒那麼多工作可以給她,可不可以每個禮拜讓她去妳那裡一、兩天呢?」
輔導室中午本來就人來人往的,同學走動比較沒有影響,加上我實在很想多了解她,所以就答應了。於是,這位同學每週會有兩天中午來找我,有時幫忙影印、分頁,有時整理一般性的資料。不忙的時候,我就跟她閒聊兩句,不刻意地開始當她的朋友。
沒事的時候,這孩子很喜歡跑去看輔導室的牆,我們在牆面上布置了一棵「讀心樹」,上面掛了許多色彩繽紛的圖片,翻過來會有一句正向鼓勵的話語。有一天,她扯下其中一張跑來問我:「老師,這是什麼意思?」
我拿過來看,卡片裡有一個趴在地上的人偶,身邊有很多符號向外飛出去,邊緣有暗暗的顏色。我問她:「妳覺得是什麼呢?」她說飛出去的是她的細胞,她每天都被要求,在學校只能坐在椅子上不能動、不能干擾同學,所以她只好趴著;因為也沒人了解她,所以她乾脆睡覺,她覺得上學實在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
孩子拿來的一張卡片,揭開了她對我的信任,也讓我從她的觀點了解她內在真實的想法。我說:「妳好棒喲,上課趴著其實是在為別人著想,不要干擾別人是嗎?」孩子認真地點點頭。那時剛好有學生來找我,我們沒再繼續這個話題,但是那張孩子拿來的圖片,一直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奇妙的是,之後上課時,她偶爾會抬起頭了!
抬起頭來的她,會很大聲地問我問題,當班上投影機故障,趴著的她也會第一時間衝上來,把坐在投影機下的同學趕走,然後爬上椅子,手伸得長長的去調整投影機的方向、拉好接頭、轉好焦距,貼心地做好準備,讓課程可以順利進行。我才發現,趴著的她很多時候根本沒睡著,只是找不到切入點可以醒著。
我跟這個孩子的對話一直持續著,每個星期她都帶給我很大的驚奇。因為不強迫她,她開始感受到自由,下課時也會到講台來黏著,告訴我她參加社團的練舞過程如何如何,然後幫我搬電腦、教具等一堆東西回辦公室。
我發現這個孩子很不快樂,在班上的人際關係似乎有一些障礙,她自己也說不出來。有一天,這個孩子來找我,說她失戀了,很難過。她覺得別人都在利用她,不是真的關心她,自己就像是一個被迫笑著的洋娃娃,每個人都可以擺布她。我關心她為什麼有這種感覺,她沒回答,開始把話題轉到她暗戀的對象上,一直問我對方是不是真的喜歡她,還是只是利用她?
孩子一邊說,一邊從我桌上的卡片中挑出一張,看了好久;那是一個披著披風、背對著她將要起飛的超人。孩子看著看著,像是自言自語地說:「其實我知道他也不是真的喜歡我,他人緣這麼好,隨時都會飛走,他不是屬於我的,其實我早就知道了,可是我就是很喜歡他。」
我真是太意外了!這個孩子內在的洞見、對自己的誠實、對我的坦露,都讓我訝異。我也發現,她其實擁有擅長運用圖像來思考與表達的特質。
逐漸到了學期末,從一個月前我就開始預告各項作業的繳交與評分方式,這個孩子遲遲沒有動作,也沒來找我討論題目和方向。下課時我叫她來,關心期末作業的進度,她說她有想,可是寫不了幾個字就想睡了。我說:「那妳用畫的,然後來說給我聽。」孩子開心得不得了,下一週連畫了好幾張圖繳上來,圖旁邊還附帶文字說明,把她的生涯藍圖一張張展現在我面前,開心地說著她對自己在學校的想法、課外活動參加的社團、想繼續念書的方向、未來想做的事情、自己擅長什麼……,指著圖畫的她,說得頭頭是道。
我再次被震撼了,原來她是個內心世界如此豐富的孩子;而且,這堂課她真的沒有睡著!她真的在用她的方法思考自己對生涯的想法,繳出了她的作業。
我非常感動!
圖像,幫助我了解並接納孩子有各種不同的特質與能力強項,並且有一個快速、直接操作的工具,能在課堂教學、諮商輔導中彈性運用。
當我運用孩子的強項能力,使用他╱她的溝通語言,他們內在豐富的世界就開始一層層展現在我面前,讓我讚嘆不已。於是,我開始有系統地進行研究,融入於教學中,並在與學生的會談中,刻意提高圖像出現的比例。
有時只是隨手把圖像放在旁邊,同學自己就會蜂擁而上地問:「老師,這是什麼?」然後圍著我嘰嘰喳喳地說著他們的心事,互相爆料,堅持一定要「抽一張」,彼此表達關心,師長的角色從「詢問者」變成「傾聽者」,學生來輔導室除了事務,互動的過程是雙向的交流,少了阻抗的破冰過程,變得非常順利與輕鬆!
不管學生是在生涯疑惑、情緒困擾、行為問題、學業表現的哪種情境,一直都真實地存在著被了解的渴望,我非常享受這樣的互動歷程,也在過程中被這樣的人性交會深深滋養著。
試閱
開學第一節課的震撼教育
「老師,你不用叫她啦,叫她也叫不起來的。」
「為什麼?」
「因為她就是這樣一直睡呀,她可以睡一整天喲,我們怎麼叫也叫不醒。」
「怎麼會這樣呢?她身體不好嗎?」
「不知道呀,她就是很愛睡覺,每天都來學校睡覺。」
「沒有起來的時候嗎?」
「有呀,吃午飯、睡午覺的時候就會起來了,但是她起來我們都不能睡了,她精神好就會在教室跑來跑去,所以我們還希望她就這樣睡覺。」
我試著叫這個孩子幾聲,孩子睡得紋風不動。我沒有動怒,轉身走回講台,讓全班拿出課本,照常上完那兩節課。孩子睡得很沉,連下課時間都只有懶懶地起來上個廁所,回來又繼續趴在桌上睡覺。跟班上的互動看來也不多,頂多就是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別人不理她,她就又趴回桌上去。
那兩節課我沒說什麼,但是心裡實在好奇,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天上午的課程結束後,我回到辦公室,打了通電話給她的導師,接到電話的導師慘叫一聲:「怎麼連妳的課她也睡?我想說她在別的課睡覺是因為聽不懂,怎麼連生涯規劃課都睡成這樣呢?老師,這孩子真的每天從頭睡到尾耶,只有中午不睡覺,但是她中午在教室走來走去,其他同學會沒辦法休息,家長還打電話來抗議,我只好讓她中午到辦公室來找我,可是總不能每天呀~怎麼辦呀,我真的好困擾。」
我問導師:「她的身體有什麼狀況,或是醫師曾經有過診斷嗎?」
導師說:「有呀,我問過家長,說她是過動症,從小學就坐不住,在班上一直走來走去,干擾同學。所以家長一直提醒她,上課時不可以隨便走動,要坐在位子上,不想上課就睡覺,結果變成她一直在睡覺。」
「老師呀,我很困擾她每天中午都不睡,我要找好多工作給她做才不會干擾同學,可是我實在也沒那麼多工作可以給她,可不可以每個禮拜讓她去妳那裡一、兩天呢?」
輔導室中午本來就人來人往的,同學走動比較沒有影響,加上我實在很想多了解她,所以就答應了。於是,這位同學每週會有兩天中午來找我,有時幫忙影印、分頁,有時整理一般性的資料。不忙的時候,我就跟她閒聊兩句,不刻意地開始當她的朋友。沒事的時候,這孩子很喜歡跑去看輔導室的牆,我們在牆面上布置了一棵「讀心樹」,上面掛了許多色彩繽紛的圖片,翻過來會有一句正向鼓勵的話語。有一天,她扯下其中一張跑來問我:「老師,這是什麼意思?」
我拿過來看,卡片裡有一個趴在地上的人偶,身邊有很多符號向外飛出去,邊緣有暗暗的顏色。我問她:「妳覺得是什麼呢?」她說飛出去的是她的細胞,她每天都被要求,在學校只能坐在椅子上不能動、不能干擾同學,所以她只好趴著;因為也沒人了解她,所以她乾脆睡覺,她覺得上學實在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
孩子拿來的一張卡片,揭開了她對我的信任,也讓我從她的觀點了解她內在真實的想法。我說:「妳好棒喲,上課趴著其實是在為別人著想,不要干擾別人是嗎?」孩子認真地點點頭。那時剛好有學生來找我,我們沒再繼續這個話題,但是那張孩子拿來的圖片,一直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奇妙的是,之後上課時,她偶爾會抬起頭了!
抬起頭來的她,會很大聲地問我問題,當班上投影機故障,趴著的她也會第一時間衝上來,把坐在投影機下的同學趕走,然後爬上椅子,手伸得長長的去調整投影機的方向、拉好接頭、轉好焦距,貼心地做好準備,讓課程可以順利進行。我才發現,趴著的她很多時候根本沒睡著,只是找不到切入點可以醒著。
我跟這個孩子的對話一直持續著,每個星期她都帶給我很大的驚奇。因為不強迫她,她開始感受到自由,下課時也會到講台來黏著,告訴我她參加社團的練舞過程如何如何,然後幫我搬電腦、教具等一堆東西回辦公室。
我發現這個孩子很不快樂,在班上的人際關係似乎有一些障礙,她自己也說不出來。有一天,這個孩子來找我,說她失戀了,很難過。她覺得別人都在利用她,不是真的關心她,自己就像是一個被迫笑著的洋娃娃,每個人都可以擺布她。我關心她為什麼有這種感覺,她沒回答,開始把話題轉到她暗戀的對象上,一直問我對方是不是真的喜歡她,還是只是利用她?
孩子一邊說,一邊從我桌上的卡片中挑出一張,看了好久;那是一個披著披風、背對著她將要起飛的超人。孩子看著看著,像是自言自語地說:「其實我知道他也不是真的喜歡我,他人緣這麼好,隨時都會飛走,他不是屬於我的,其實我早就知道了,可是我就是很喜歡他。」我真是太意外了!這個孩子內在的洞見、對自己的誠實、對我的坦露,都讓我訝異。我也發現,她其實擁有擅長運用圖像來思考與表達的特質。
逐漸到了學期末,從一個月前我就開始預告各項作業的繳交與評分方式,這個孩子遲遲沒有動作,也沒來找我討論題目和方向。下課時我叫她來,關心期末作業的進度,她說她有想,可是寫不了幾個字就想睡了。我說:「那妳用畫的,然後來說給我聽。」孩子開心得不得了,下一週連畫了好幾張圖繳上來,圖旁邊還附帶文字說明,把她的生涯藍圖一張張展現在我面前,開心地說著她對自己在學校的想法、課外活動參加的社團、想繼續念書的方向、未來想做的事情、自己擅長什麼……,指著圖畫的她,說得頭頭是道。
我再次被震撼了,原來她是個內心世界如此豐富的孩子;而且,這堂課她真的沒有睡著!她真的在用她的方法思考自己對生涯的想法,繳出了她的作業。
我非常感動!
圖像,幫助我了解並接納孩子有各種不同的特質與能力強項,並且有一個快速、直接操作的工具,能在課堂教學、諮商輔導中彈性運用。
當我運用孩子的強項能力,使用他/她的溝通語言,他們內在豐富的世界就開始一層層展現在我面前,讓我讚嘆不已。於是,我開始有系統地進行研究,融入於教學中,並在與學生的會談中,刻意提高圖像出現的比例。
有時只是隨手把圖像放在旁邊,同學自己就會蜂擁而上地問:「老師,這是什麼?」然後圍著我嘰嘰喳喳地說著他們的心事,互相爆料,堅持一定要「抽一張」,彼此表達關心,師長的角色從「詢問者」變成「傾聽者」,學生來輔導室除了事務,互動的過程是雙向的交流,少了阻抗的破冰過程,變得非常順利與輕鬆!
不管學生是在生涯疑惑、情緒困擾、行為問題、學業表現的哪種情境,一直都真實地存在著被了解的渴望,我非常享受這樣的互動歷程,也在過程中被這樣的人性交會深深滋養著。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