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日治時代全臺只有兩個詞社。昭和九年(1934),在臺北成立第一個詞社,因為創立於農曆七月七日,所以稱為巧社。昭和十八年(1943),賴惠川在嘉義成立詩詞並行的小題吟社。兩個詞社的成立相差近十年。戰後有張李德和創設的題襟亭填詞會,以及復社的鷗社,兩社成員大都重疊,雖然當時缺乏詞譜,但都是熱愛鄉土與詩詞者。本書從時空環境與個人背景,來探討巧社、小題吟會、襟亭填詞會以及復社的鷗社詞人,當年參加詞學活動的情況、動機、詞社雅集、詞作、出版詞集與聯吟的情形,記錄日治時代與戰後臺灣詞壇的發展與成就。
目錄
序言 1
第一章 臺灣詞學的發展 1
第一節 清領時期,游宦唱詠 1
一 乾、慶年間游宦人士,能詞者 2
二 道、咸年間游宦人士,能詞者 7
三 同、光年間游宦人士,能詞者 14
四 康、乾年間省籍人士,能詞者 18
五 道、咸年間省籍人士,能詞者 21
六 同、光年間省籍人士,能詞者 22
第二節 日治初期,同化籠絡 33
第三節 日治末期,漢文被禁 38
第四節 理念相通,共振詞風 45
第二章 日治時代的詞社 51
第一節 巧社 51
一 創社緣起 51
二 詞社名稱 54
三 社集活動 58
四 詞作主題 60
第二節 小題吟會 68
一 創社緣起 68
二 詞社名稱 70
三 社集活動 71
四 詞作主題 73
第三章 戰後詞社 95
第一節 題襟亭填詞會 95
一 創社緣起 95
二 詞社名稱 99
三 社集活動 103
四 詞作主題 105
五 出版書籍 116
第二節 鷗社 120
一 創社緣起 120
二 社群名稱 122
三 社集活動 123
四 詞作主題 131
五 出版書籍 163
第四章 詞社社員傳略及作品 173
第一節 巧社社員生平與作品 173
一 繁華非我願,富貴不堪求的王霽雯 174
二 處敬天倫為樂事,榮華富貴不爭論的黃福林 201
三 與世推移閒自適,詩情畫意兩悠然的賴獻瑞 212
四 世路崎嶇愧已愚,遑知成敗笑模糊的林嵩壽 226
五 先生盛德不待頌,先生慈顏咸孺慕的李騰嶽 237
第二節 小題吟會與題襟亭填詞會成員 247
一 老來猶帶書獃氣的賴惠川 248
二 頭已白,性猶孩的林緝熙 269
三 歎人生離合本無端,緣終幻的譚康英 285
四 讀書餘,詩畫堪親的張李德和 293
五 玩石興酣嘗嘯傲,好耽詩酒遣閒情的吳文龍 301
六 偷閑便是小神仙的許然 307
七 寓世蜉蝣,奚須浪得浮名的賴柏舟 319
八 生前富貴應無份,死後文章合有名的朱木通 322
九 隨緣且醉今夕的黃振源 325
十 佳詩恰宜雅俗賞的蔡水震 328
十一 獨羡幽蘭物外心的汪敬若 338
第五章 臺灣詞社的現象與意義 339
第一節 詞社稀少之因 339
一 詞創作不易 340
二 學校廢漢文 342
三 提倡新文學 343
四 詞保存困難 345
五 詞解讀艱難 346
第二節 創作現象 347
一 調、韻問題 347
二 一詞多詩的表現 353
三 緣題賦情 357
四 夾雜日語 359
第三節 詞學意義 365
一 彰顯鄉土,有意識的命名詞集 366
二 誘掖後學,增進詞學交流 367
三 協振文風,保存詞學文獻 369
第六章 結論 373
參考書目 377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