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以第三翅膀-穿梭觀念、藝術、歷史
是杜象的尿盂現成物、或是封塔那割破畫布的那一刀,
還是卡拉瓦喬的人頭自畫像?
或什麼事物,可以稱為藝術?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藝術家?
什麼據點,才算藝術的發生場域?
什麼時候,那就是藝術?
當策略成為一種藝術,關係藝術的美學立足點又在哪裡?
藝術,不再只是一幅畫或一件雕塑,而是一種觀念的釋放,
是對哲學、政治、人性、物質文明等發展,給予回應的種種形式和態度。
乘著飛翔工學中看不見的懸空力量,穿梭於觀念、藝術、歷史之中,
以尋找觀念藝術與藝術觀念間有跡可尋的思想美學蹤跡。
本書是一本藝術觀念與觀念藝術的史敘與思考筆記,目的在為當代藝術的論述背景作出觀念、理論、實踐的文脈追蹤。試圖從過去的藝術史和當代藝術作品中,重新觀看藝術觀念和觀念藝術的新對話,以便打開觀念藝術的黑盒子,窺看歷史時空下的藝術觀念之形成。
藝術已是一種觀念的釋放,觀念藝術的藝術觀念,不是一塊看不懂的白布,也不是一塊不能看懂的黑布。它有過去、現在和有跡可尋的未來;它是思想、是生活、是行動,也是意識型態。
這是寫給對觀念藝術迷惑者和研究者的書。遊於觀念藝術與藝術觀念之間,作者以其長期沉浸於藝術的思考,為藝術讀者和研究者描述、辨識、理解觀念藝術思想的形成世界,以及它在不同時空上的社會功能與時代意義。
目錄
楔子/如同攀岩,當代藝術的哲思索引,以及人間懸念
卷一 思想與觀念的演義
I. 在前現代的星空下
打開/觀念藝術的黑盒子
管窺/觀念的星空很犬儒
異端/藝術十字軍的歷史幻影
II. 在現代性的啟蒙下
啟蒙/國家現實下的美學先驅
迷藥/潘朵拉的摩登寶盒
流星/品味殖民中的藝術生產
III. 在後現代的混沌下
棋盤/後歷史狀態下的藝術定義
藝外/意識型態美學的觀念衍生
彼岸/「新-前衛」藝術語境的傳奇
卷二 文本與作品的對話
I. 語言-存在-物件
解放/索緒爾與意象叛離的符號世界
存在/海德格的存有論與存在行動藝術
物語/杜象的非現成觀念與物的現成性
II 日常-生活-文物
靈光/班雅明與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
世俗/列斐伏爾的日常論與文化消費現象
見證/布達埃爾的歷史文物觀念
III 聲言-觀眾-人間
身分/藝術作為文化主體的宣示
觀眾/關係美學中的第三者
網絡/藝術中的天際、物際與人際關係
人名索引
序/導讀
如同攀岩,當代藝術的美學索引,以及其人間懸念
《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是一本以藝術觀念與觀念藝術的史敘與思考筆記,旨在為當代藝術的論述背景與間隙空間,作出觀念、理論、實踐的文脈追蹤。
佛洛伊德在其《文明及其不滿》中,以「文明及其不滿」作為結尾。他指出文明能使人陷入精神險境,但社會又是由人所組成,作用於人的各種文明戒律一樣作 用於社會。這種交互或滋生的現象,正常、異化或病態,在「文明及其不滿」中持續存在。藝術觀念的延展與擴張,同樣起於「藝術及其不满」。此「不滿」包括藝 術載體內與載體外的問題,例如哲學、政治、人性、物質文明等發展中,藝術所能回應的種種形式和態度。另一方面,為了解決「不滿」,以及現實與藝術之間的懸 念,有關藝術觀念的疆域界定,如同攀岩,它有著地點、著眼點、著力點、著峰點,也有懸空狀態。此懸空狀態既是不滿,也是一種開放空間,成為藝術與思想活 動、社會行動的共振的場域。
究竟什麼是觀念藝術? 什麼是藝術觀念?介於哲學與社會之間的當代藝術,如何成為一種可多元對話的視覺文化?卡拉瓦喬自畫像中的人頭,與馬歇爾.杜象的現成物尿盂,有沒有可以對 話的交點?觀念藝術家封塔那割破畫布的第一刀,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那一刀?還是「一刀斷壁」的那一刀?什麼事物,可以稱為藝術?什麼據點,才算藝術的 發生場域?什麼時候,那就是藝術?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藝術家?什麼過程,產生了藝術作品?當策略成而一種藝術,關係藝術的美學立足點在那裡?這些觀看和 觀念,在藝術的觀念行旅中處處可擷得。
今日,藝術已是一種觀念的釋放,但這釋放不代表新舊的輪替,而是用21世紀之眼,重新觀看古今藝術的觀念流變,並賦予新的定義與詮釋。藝術的觀念行 旅,便是以跨時空的閱讀經驗,從過去藝術史和當代藝術作品中,重新觀看藝術觀念和觀念藝術的新對話,以便打開觀念藝術的黑盒子,窺看歷史時空下的藝術觀念 之形成。
因觀念藝術與藝術觀念交叠的天空浩廣,在有限的文字表述時空,個人將之分為二卷。第一卷,有關藝術思想與觀念的演義,分為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三期, 闡述哲學思想對美學觀念的啟動和影響演變。此為藝術疆域的發展史敘,是以經典人文思想與前衛藝術理念作跨時空交流,重新爬梳希羅時期、中世紀、啟蒙年代、 近代思潮,對藝術觀念和觀念藝術的啟廸性。第二卷,有關文本與作品的實踐,則提出近代思想家、藝術家在文本與圖像間的演練。以互文關係為軸線,旨在針對觀 念藝術領域中的語義、文本、文件之再現問題,提出觀念藝術在形而上和行動上的美學判斷,以及現實文化辯證關係。
其間,所涉之相關理念,是以啟蒙經驗的傳遞為依據,美學的觀念敘事為引介,個人美學文化行旅經驗為補充,孕生出「觀與念,藝術的窗口」的思考方向。書 寫內容關乎過去、關乎現在,但非旨在預言未來。它們是模式,而不是準則。它們旨在開啟自辨能力,而不是作為定論之用。是故,觀之,念之,打開的,希望是一 個可以越過霧靄,看見遠方的藝術之窗。有此窗口,藝術不會是矇眛的、孤獨的暗室手扎。
「第三翅膀」是飛翔工學中看不見的懸空力量,是助力也是阻力。正如這項書寫行動,是針對「何謂當代藝術」的觀念認知之泛化,遂在肯定與否定中進行觀 看、閱讀、沉思、獨白、與反省。它以美學認知和歷史經驗為出發,採敘事闡述方式,進入思辯性的藝術領域,重申藝術觀念的演替脈絡與觀念藝術散枝開葉的過 程,以期找出藝術與思想生產之間,一直未曾斷裂的「不滿」與「留白」之關係。
《論藝三部曲》起筆於2000年代中期,是個人針對當代藝術出現「以藝術之名」,謀略為要的亂象,試圖提出當代藝術背後深遠的思想世界,也相信即便在 大眾消費社會,藝術一直有者超越困頓現實的想像、理想、轉化或淨化之功能。因為有此書寫意願,在相近十年間,個人以「觀念」、「評論」、「創作」三個思維 和實踐角度,希望能整理出如何辨明當代藝術的途徑。《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是第一部曲,如果沒有典藏藝術家庭叢書部的信任,慨然對三部曲的出版支 持,訂出明確的出版行事表,我不知道隨著這條當代藝術而歧生的「第三翅膀」,何時才有出籠的機會。在此,衷心感謝出版單位的精神支持。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