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自卑與超越: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不完美人生指引

跟著阿德勒一起爬梳人生,安放生命中無所適從的自卑。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45
    350

內容簡介

你不需要變得完美無缺,
只要接受現在有點糟的自己。
你不必耽溺於過去的經歷,
因為人生永遠都有選擇現在的可能性!
About愛情 |  About友誼 |  About職場 |  About回憶
5堂勇氣力倍增的人生幸福課 x  17個超越自卑的練習指導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跟著阿德勒一起爬梳人生,安放生命中無所適從的自卑,
療癒過往經歷的創口,與自卑感共存共榮,進而活出生命的意義。

阿德勒提出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課題──職業、交際和性別,再針對愛情、友情、親情、職場、過往經歷、情緒、生理等各種問題,提出疑惑與解答。

阿德勒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正是因為這樣的遺憾和殘缺,才成就了人類不斷進化變遷的可能性。
讓我們跟隨阿德勒的腳步,不再耽溺於過往的痛苦經歷,接納現在有點糟or一事無成的自己,選擇未來的無限可能。

本書特色

#原汁原味阿德勒第一手資訊
就讓阿德勒回歸阿德勒吧!拋開那些「About阿德勒的暢銷書們」,藉由閱讀經典大師的第一手資訊,貼近百年前的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

#經營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有感推薦
其實我也是典型的阿德勒學派,要說我有多麼阿德勒學派,那就是我不認為人生中有什麼「我辦不到的事」。──鑽石週刊專欄(2008年11月8日號)

#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有感推薦
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阿德勒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亦是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和佛洛伊德是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核心人物,後因佛洛伊德強調性本能而與他決裂,阿德勒更重視社會動機與意識思考,於是自創「個體心理學」,為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位反對佛洛伊德的人。亦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阿德勒和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被稱為「自我啟發之父」。只要讀過商管經典名著,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以及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會發現書裡有不少見解與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非常相近。此外,以人際溝通術廣為人知的教練技巧(coaching)、NLP,也受阿德勒心理學影響甚深。

目錄

譯者序:不完美的完美

第一章人生的價值The Meaning of Life
01人生的意義
02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限制
03人生的價值在於與社會連接
04童年對人生的影響
05早期記憶對人生的影響
06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心理和身體Mind and Body
01心理和身體的連繫與衝突
02情感的作用
03身心的不同特徵

第三章自卑感與優越感Feeling of Inferiority Superiority
01自卑情結
02優越感的追求

第四章早期的記憶Early Memories
01個性塑造
02早期記憶的作用

第五章夢Dreams
01夢的解析
02佛洛伊德對夢境的觀點
03個體心理學對夢的研究
04夢境分析

序/導讀

譯者序
不完美的完美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區中,一個名為魯道夫斯海姆的小鎮。父母雖然是富裕的猶太穀物商人,但阿德勒卻沒有太幸福的童年。阿德勒的家中有六個兄弟、兩個姐妹,阿德勒排行第三。他從小就因為患有佝僂病而身體虛弱、行動不便,導致他無法和一般孩童一樣跑跳自如。這也讓阿德勒覺得自己不如哥哥們和鄰居,因而產生深深的自卑感。後來,阿德勒發生了兩次車禍;五歲時,又罹患嚴重肺炎。在歷經種種磨難之後,他決定成為一名醫師。阿德勒曾說:「我的童年生活籠罩著對死亡的恐懼,和因為身體虛弱而感到的憤怒。」這些幼年經驗使他強調早期記憶對個體心理的重要影響,亦成為他日後創立個體心理學的重要養分。

西元一八九五年,阿德勒獲得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一開始,他擔任眼科和內科醫生,也因此影響個體心理學強調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體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但在擔任醫生一段時間後,阿德勒發現自己仍然無法阻止死亡的降臨,因而將重心轉往神經學和精神病學。西元一八九九年,阿德勒受精神病理學權威佛洛伊德的邀請,成為當時精神病理學分析的核心成員之一。

之後,阿德勒受到哲學家費英格《虛假的心理學》一書影響,認為人們很容易活在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與虛幻的心理境況之下,而這樣的情況大部分源自於「男性傾慕」(Masculine protest)這一貌似正常的社會現象。至此,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逐漸產生分歧。西元一九一一年,阿德勒在魏瑪精神分析會上,公然對當時精神病理學權威佛洛伊德的理論提出不同意見。他強調社會因素在精神病理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不認同佛洛伊德所推崇的性慾、生理等決定性因素,更否定了佛洛伊德精神病理學的重要元素──伊底帕斯情結及陰莖羨妒等理論。隨後,阿德勒就離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自己創建個體心理學派。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派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面評價方面,個體心理學將人視為天生的社會動物,且以統整的觀點看待人性問題,並首先提出「創造性自我」的概念,將人視為最小單位。阿德勒亦是認知取向的先鋒,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進而影響人類的行為。由此而發展的諮商模式屬於短期成長模式,可以運用的對象、型態範圍極廣,對於日後的諮商學派影響巨大,建立的「學校心理衛生中心」更相當於現在的學校諮商中心。負面限制方面,其所提出的補償作用,大多著重在生理組織的缺陷,而忽略了社會文化的影響。另外,阿德勒認為人類是為了反抗自卑感而進行補償作用,此解釋過於消極,忽略了積極的慾望。而且,補償作用僅適用於具有足夠信心、足夠外在支持力量下產生的理想「優越感」,更無法立即解決當下的問題。

當然,距今已逝世八十多年的阿德勒,其所提出的理論有許多早已不合時宜。例如,阿德勒認為同性戀與賣淫和犯罪一樣,將這些行為皆放在「失敗的生活表現方式」之中。西元一九一七年,阿德勒更出版了一本五十二頁,說明同性戀以及比對各種同時期有關同性戀作品的刊物。但是,不可否認的,阿德勒的許多觀念和想法仍深深影響至今的心理學界,甚至是一般大眾。就像本書,阿德勒首先提出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課題──職業、交際和性別。再針對愛情、友情、親情、職場、過往經歷、情緒、生理等各種問題,提出疑惑與解答。阿德勒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而正是因為這樣的遺憾和殘缺,才成就了人類不斷進化變遷的可能性。讓我們跟隨阿德勒的腳步,不再耽溺於過往的痛苦經歷,接納現在有點糟的自己,選擇未來的無限可能。
 

編譯小組 謹識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271862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